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东北秧歌教案3000字

时间:2016-11-30 09:44:5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一)

教学内容:介绍东北秧歌基本知识、学习基本动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东北秧歌的介绍,让学生熟悉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东北秧歌的兴趣。

2.通过学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让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和动律特点。 教学准备:

音乐;东北小曲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手巾花

教学重点、难点:

1.对东北秧歌基本体态的把握。

2.能较熟悉地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和基本动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

2.

3.

4.

5.

6.

7.

8. 一、检查作业(还课) 1. 提问:东北秧歌的文化背景? 2. 提问:东北秧歌所运用的道具? 3. 提问:这个道具的作用和意义? 4. 提问:东北秧歌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二、导入新授课 1. 教师给予及时评价。 2. 教师简述东北秧歌的基本知识。

其内容如下:东北秧歌市汉、满两个名族之间歌舞艺术的结晶,它源自中原,又深深印上了黑土地所滋养出的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感情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有北方特色的秧歌,由于特殊的地域与习俗,东北秧歌形成了稳中带浪,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

东北秧歌伴奏乐器不同的功能和声色赋予了舞蹈独有的韵味。唢呐的悠长旋律与小钵的急促节奏互相呼应,充满张力,相得益彰。音乐的特殊性使舞蹈动作突出三点,延伸“线”,动静相宜。而大钵和鼓则激发出热辣的情绪,使东北女性特有的“温中浪”得以更充分的表现。

丰富多变的手巾花是东北秧歌富有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手巾花与舞姿,动态结合,细致的刻花出女性性格中的不同侧面。里外片花带着内在的秀美;“小燕子展翅”直接表现了小姑娘的俏丽活泼;出手花的抛接直观的体现出东北女性的泼辣果断。

东北秧歌教材主要采用高跷秧歌的动作形态并结合当地秧歌发展而成。课堂中虽不踩跷,但依然遵循高跷秧歌的动律特征:以下肢带“艮劲儿”的步法带动腰部扭动,随即顺延至上肢及手腕(手巾花)由下至上的协调是体现“艮俏”劲儿的关键,是不可缺失的过程。而“扭”是东北秧歌韵律的核心,艺彦所说的“踩在板上,扭在腰眼上”,正是由下肢带动重心移动而产生的腰部动态。手巾花是“扭”的延伸与配合。在动律训练中,强调腰部的轴心作用和扭动状态,奠定韵律基础。

3.学习基本体态。

做法:正步,重心前倾;双膝略存,提跨,拔腰;含胸,垂肩;双眼平视。

过程:a.教师示范

b.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给予纠正)

c.简单介绍双叉腰。

双叉腰:双手背分别插于腰际,双肘略向前,指尖对后斜下方。

d.双叉腰配基本体态完成。

4.介绍持巾法。

a.握巾

做法:手握手巾三分之一处,五指松弛,食指顺手巾的圆形方向自然延伸。 b.三指夹巾。

做法:手巾花对折,手心对上,中指于手巾花下面;食指、无名指于手巾花上面,成三指夹巾。

注:作法在缠花时运用。

5.动律训练基本动作介绍。

a.动律

1.上下动律

准备:正步,双叉腰。

作法:腰部为轴,一侧腰下压,另一侧腰上提,交替进行,呈下弧线运动,重心在下,四拍、两拍成一拍完成。

2.前后动律。

准备:正步,双叉腰。

作法:腰部为轴,一侧腰前送,另一侧腰回拉,交替进行,重拍在里,四拍、两拍或一拍完成。

3.划圆动律。

准备:正步,双叉腰。

作法:腰部为轴,左右两侧腰围绕腰轴前、后、上、下交替划立圆,重拍在前下,四拍、两拍或一拍完成。

b.压脚跟。

准备:正步,双叉腰。

作法:脚跟快起快落,分量沉重,重拍在下,强调稳、艮。

6.组合编排:

准备:正步,垂手。

前奏:四拍。

5——6拍 斜下方摊手。

7——8拍 双手里绕腕经体前划半弧线回叉腰。

音乐:1X8压脚跟四次

2X8上下动律,压脚跟

3X8压脚跟

4X8前后动律,压脚跟

5x8 压脚跟

6X8 压脚跟划圆动律

注:强调“扭”。脚跟下的“艮”(即点)带动腰部的“扭”(即线)

压脚跟强调艮,动律强调扭。

7.学上自由讨论,自由练习,教师给予个别纠正。

三.布置作业。

书面:写下东北秧歌基本知识。

课下练习本节课内容,下节课还课。

四.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主要是给学生介绍东北秧歌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来了解东北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了解基本体态。

学生在完成体态时,肩膀容易耸肩。压脚跟时,艮劲不够,几个基本动律,学生完成的也不够好。上下动律,提肋压肋,学生容易扭胯,前后动律扭的也不够好。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体态的训练。

篇二:东北大秧歌教学设计

《东北大秧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东北大秧歌舞蹈,使学生了解东北人情及舞蹈的风格特点,从而引发学生对东北秧歌乃至民族舞蹈艺术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东北大秧歌舞蹈,在自主学习、探究、体验、合作和模仿中加强对东北秧歌舞蹈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对秧歌舞蹈的表演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感知音乐与舞蹈的关系,针对不同情绪的音乐创编不同情境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和表现力。

2、重难点:感受东北大秧歌的风格特点,学习东北秧歌中手绢花的基本动作.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创编。

二、教学过程

1、播放音乐《家在东北》,学生伴着音乐走进教室。(这一环节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东北的乡土文化,为后面导入做铺垫。)

2、简单介绍东北的风俗及东北舞蹈的特点:教师播放《大东北扭起大秧歌》伴奏音乐,展示图片:花绿绿的秧歌服,红上衣、绿裤子,头上再戴上朵鲜艳的大花,秧歌队为了吸引观众表演唐僧师徒的…………最好能准备好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服装后期表演创作用等。

学生自由发言,把学生知道的有关东北的知识都说出来,教师给学生足够的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佳作欣赏:(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使学生对舞蹈的基本动作

有个印象,为下面的舞蹈动作学习做个很好的铺垫。)

4、东北大秧歌舞蹈教学:全员参与,寓教于乐。

教师将东北秧歌中手绢花的基本动作“告诉学生注意三点:1.手指不要旋出手绢花里的钢圈。2.一开始学,慢慢来不要急,别旋太快,不然一下子就掉下来了。3.旋时手腕不要动得太厉害了,主要是手指。分步骤教给学生,并配有音乐《家在东北》;再教学生简单的“十字步”配音乐(在教学生动作的同时,配上适当的音乐,为后面的听音乐创编动作打基础,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5、创编实践:

分组创编动作,教师播放二人转《小拜年》(把整个课堂教学的内容给予充分的展示,让学生大胆创编,在学生进行表演的同时,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达到了玩中学,学中乐的目的,让学生在快乐中结束整节课的教学。)

6、最后给学生鼓励,并提出希望。

篇三:舞蹈东北秧歌-公开课教案

舞蹈《东北秧歌》教案


东北秧歌教案3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819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