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经济发展的论文5000字

时间:2016-11-30 09:44:1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经济发展模式论文5000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

1100210214 黄光欣

[关键词] 发展现 发展模式 历史互动

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三代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发展观。(见表1)

发展观一方面引导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蕴涵在发展模式之中。因此,一个国家发展 观的形成与演变,与这个国家发展模式的演变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理论思考的产物,也是对建国以

来中国几代领导人发展观扬弃的结果。

本文通过分析发展模式与发展观的互动,对中国发展观演变过程进行历史的考察,以

探寻中国发展观演变的特点、规律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情况一览表

(1)

第一代发展观: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49—1978年)

① 特定的历史背景

② 基本历史特征

③ 形成和演化大致经历了两大时期

第一代发展观特定的历史背景:

首先,中国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借鉴了苏联的发展观;

其次, 当时形成的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根本性的影响);

第三,当时的“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中对中国的发展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一代发展观基本历史特征:

强调实现工业化,虽然在1964年提 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是,

工业化是最为突出的目标;在发展标准上,强调工农业总产值规模,特别是强调工业总产值

及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的提高;在发展途径上,强调经济增长优先,实际上将经济增长

等同于经济发展;在发展重点上,强调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在发展方式上,强调

外延式与粗放式发展方式;在发展型式上,强调通过资本的积累来寻求发展的源泉;在区域

发展模式上,强调地区间均衡发展;在发展动力上,强调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在发展态势上,强调赶超西方先进国家;在发展层面上,侧重强调经济层面的发展。

第一代发展观的形成和演化大致经历了两大时期:

—1955年是酝酿和形成时期。1949年9月,《共同纲领》提出,在经济发展上要“稳

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工业化开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第一代发展观开始萌发。

1952年8月,中财委提出的“一五”计划的轮廓草案中提出,“一五”计划时期建设的重点是重

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开始被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

过的“一五”计划集中体现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基

本理念,中国的第一代发展观初步形成。

1956—19798年是实施和发展的时期。首先,第一代发展观进一步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

与规模。其次,进一步强调生产关系方面的制度变革促进发展的动力作用。第三,进一步强

调区域平衡发展。第四,国防建设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一度被置于发展的优先位置。中共中央

针对美国对越南的军事行动作出了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决策。要进行备战,要搞三线工业基

地建设。此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国防建设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优先位置。

第一代发展观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是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

顺应了中国发展初期

阶段通过工业化奠定发展初步基础的要求,其中一些方面,例如强调工业化、强

调重工业的理念是合理的。但是,总起来看,这一发展观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和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框架内形成的,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一系列误

解的基础上的,是通过行政手段实施的,因此,在实践中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模

式上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严重脱节,出现了类似于当时其

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

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些问题已经发展到极端,传统经济体制和传

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也标志着这些问题在这一发展观的框架内难以解决。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国民经济调整的实施,客观上需要对这一发展观进行

历史的扬弃,构建新的发展观。

第二代发展观: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1979—1994年)

① 特定的历史背景

② 历史背景赋予第二代发展观诸多特征

③ 形成和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二代发展观的形成有特定的历史背景:

首先,从政治上看,发展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经济发展没有受到政治局面变

化的冲击;其次,从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看,开始从主观主义走向尊重经济规律;第三,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发展处在“双轨制”的体制环境中;第四,

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和平与发展是这一时期世界的主题;第五,这一时期是中国领导人理

论创新全面推进的时期,发展观的发展受到理论创新成果的支持。

上述特定的历史背景赋予的诸多特征:

与第一代发展观相对应,第二代发展观也具有十个基本特点:在发展目标上,开始超越

单纯的工业化,而强调现代化;在发展标准上,开始超越单纯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强调国

内生产总值这一内涵更为深刻全面的发展指标;在发展途径上,超越增长优先的理念,开始

强调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统一起来;在发展重点上,超越单纯的重工业,将包括轻工业和

重工业在内的整个工业作为发展重点;在发展方式上,超越片面的外延式与粗放式经济增长

方式,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内涵式和集约式的转变;从发展型式上,超越积累优先的发

展战略,推进积累与消费并举的发展型式;在区域发展上,超越单纯的均衡发展,实施非均

衡发展战略;在发展动力上,超越单纯的生产关系革命的误区,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

放;在发展态势上,继续保持赶超的姿态;在发展层面上,超越经济发展的层面,开始强调

兼顾社会的发展。

第二代发展观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1978—1981年是第二代发展观酝酿和初步形成的阶段。

1982—1988年是第二代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阶段。第二代发展观发展的基本层是逐渐形成了分步实现现代化、以改革和开放促进发展的思想。

1989—1994年是第二代发展观在曲折中走向成熟和定型的阶段。第二代发展观不仅在

理论上全面定型,而且在实践上开始全面实施。

1979年以来,中国形成的第二代发展观,即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

一方面,鉴于第一代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而相对忽视

经济发展,第二代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试图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第一代发展观中一些消极层面的扬弃是十分困难的,第二代发展观继

承了第一代发展观的一些要素,但同时它也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因此出现了

新的问题,即虽然开始强调经济发展,但是相应忽视了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生

态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层面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总之,中国形成的第二代发展观仍然有许多问题,必须对原有发展观进行进

一步的扬弃和发展。于是,便有了第三代发展观的出现。

第三代发展观: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1995年以来)

① 第三代发展观历史背景

② 第三代发展观的集中表述

③ 第三代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观念理论体系

④ 第三代发展观的突出特点

⑤ 第三代发展观的逐渐形成

第三代发展历史背景:

从国内来看,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发展观和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即从原有的“双轨制”体制环境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其次,从国际上看,整个世界的发展观都开始出现重大转向,即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观转向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全面发展观;第三,从中国的发展态势来看, “和平发展”方针的提出,也推动着发展观的快速转型。

第三代发展观的集中表述:(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五个统筹”。这一表述和“五个统筹”的提出标志着第三代发展观的正式形成。这也是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观的概念。

第三代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观念理论体系:

第三代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观念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强调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下述四个层面:一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以前的发展观强调以物、以经济为本,以增长为本,而新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即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二是发展优先的发展主体观,即将发展而不是增长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三是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观,即通过“五个统筹”实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协调发展;四是内源发展的发展动力观,即强调通过调动民众和企业的参与性,形成整个社会的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前述两代发展观相比,第三代发展观具有突出的特点:

在发展目标上,将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发展标准上,将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因素在内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发展的衡量标准;在发展途径上,将发展置于优先于增长的位置;在发展重点上,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作为发展的重点和立足点;在发展方式上,将内涵式与集约式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在发展型式上,继续强调积累和消费并举;在区域发展上,强调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发展动力上,

强调通过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态势上,采取“和平发展”的姿态;在发展层面上,不仅强调经济发展,更强调社会、人、生态的发展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推进。

第三代发展观也是逐渐形成的:具体而言,包括三个阶段:

萌芽和酝酿的阶段,从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到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 形成与提出的阶段,从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到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实施和发展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发展观以来,党和政府开始实施新发展观。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原有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具体表现为发展的不协调性、不公平性、不可持续性。这种状况表明,必须对原有发展观进行进一步的扬弃和发展。第三代发展观需要继续的成熟与完善。

首先,三代发展观虽然在有关发展的具体层面上有重大区别,但是贯穿一个深层次的共同点,即发展的指向都是为了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崛起。无论是第一代发展观对经济增长的强调,第二代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的强调,还是第三代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强调,都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诉求。无论今后中国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发生什么变化,这一主题将是不变的。

其次,三代发展观本身都呈现出历史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三代发展观的演变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扬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日趋走向全面、科学。三代发展观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历史性特征。三代发展观之间既有连续性,又有差异性。每一个新的发展观都是对原有发展观的扬弃与发展。第一代发展观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脱节的问题,第二代发展观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又产生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第三代发展观则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发展观的演变呈现出与社会主义的终极发展目标、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目标、现代经济成长规律以及社会进步规律逐渐契合的趋向,表现出明显的发展性特征。

第三,发展观的演变与发展模式的演变是互动的。每一代发展观都体现经济成长特定历史阶段上的根本要求,每代发展观都有特定历史使命。每一种发展观的演变总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从而难以维系的情况下才被扬弃。因此,在未来的发展探索上,应该努力增强发展观的主动性与前瞻性。

第四,中国发展观的演变与国际上发展观的演变走向一致,中国发展观的演变是全球发展观演变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国从强调经济增长到强调经济发展,再到强

篇二:创新学5000字论文(终结版)

我对创新学的理解

创新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当今知识经济的核心和标志。人类的最高欲求,理应是时时创造生活,时时开拓生活。如果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就会被时代抛弃。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

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

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

创新,这个词其实一点都不陌生,尤其是近几年社会各方面有关创新的讨论也比较多。的确,达到社会国家,小到个人以及生活的点滴,没有创新就是一潭死水。创新并不是非常高大上的东西,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创新能力成了当代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200万大关,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 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就很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 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 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 实意义。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 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

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 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 革与发展。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 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 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 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 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 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 积极的作用。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再攀高峰的社会背景之下,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我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创新型人才还有很大的差别,对于我们马上要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创新和创业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于是,应时代要求,创新教育在党的推动之下产生了。 创新教育包含了“创新”与“创业“两个点。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而创业教育是一个动

态的过程,它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事业心与开拓技能的培养,就是一个人开创性形成的教育。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创新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创业教育。近些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开展起来,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一条新的道路,为社会培养自助创新创业人才。

作为大学生的一员,尤其是还在摸索中的大学生,我们必须要认清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能性与重要性。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为大学生创业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 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创业之路。此外,大学生创业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再拘泥于网络,而且,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理念尚未成熟,这些都显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这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 大学生创业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大学生创业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创业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 大学生创业能够激发青年人的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此外,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之后的一个选择方向,多了解关于创业的知识,不但给了自己一个选择的机会,对自己将来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大学生又该如何进行创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创新创业是我们大学生毕业之后的一条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在社会呼吁自主创业的大

坏境之下,我们大学生必须结合自身的优缺点,权衡利弊,慎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好做出自己的正确的选择。前面我们谈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个可能性和重要性,这是有力的方面,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弊端和风险。首先,我们要认识自己经验的不足和知识的匮乏。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我们的经验和能力是很有限的,因此,在大学期间,我们要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其次,是资金的来源问题。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出茅庐,手上掌握的资金是比较匮乏的。缺乏资金,创业也是很难进行的。最后,就是心态的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当我们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并且做出了决定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和兴趣制定创新创业的方案,并且付诸行动了。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行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增加创业%b
经济发展的论文5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817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