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雪国读后感2000字

时间:2016-11-30 09:10:1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雪国》读后感

《雪国》——川端康成凄美的虚幻

夜空之中,点点火光映出虚幻般闪烁的白洁,徒劳而苍茫的雪却夹杂着片片温暖

——题记

雪,映入脑海之中便化作一抹素净和圣洁。同时雪也是一种美丽、飘渺近似虚幻的东西。《雪国》里面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伴着雪花翩翩飞舞的唯美悲情故事。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中说道,“在《雪国》这部小说中,作者冷艳的插话里闪烁的光辉,卓越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具有精雕细琢的神秘价值,有些地方的写作技巧超过了欧洲。”

《雪国》这部小说故事很简单,简单得像一杯纯澈的清水。然而小说的情感却很浓冽,浓冽得像一碗醉人的烈酒。

情节并不复杂,故事的开端东京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为的是去见同一个女人——艺妓驹子。就在她们第二次相聚之时,岛村遇到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少女——叶子。三个人之间发生了感情纠葛:有着妻室和儿女的中年男子岛村,靠着遗产虚度光阴,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他打着研究西洋舞蹈的幌子,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艺妓驹子,驹子深深爱上了岛村。她的真挚和单纯吸引了岛村,岛村甚至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很干净的”。后来的两度到雪国和驹子相会是故事的主要发展线索,但是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才是小说的开端。驹子的三弦琴师傅的儿子行男患了肺结核,叶子陪同他从东京乘火车返回汤泽,正好坐在第二次去会驹子的岛村对面。岛村透过车窗欣赏黄昏的雪景,却看到映在车窗上的美丽的叶子,不禁喜欢上了这个美少女。因而在他和驹子、叶子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关系。小说最终以叶子的意外去世而告终。

第一次来到雪国,岛村想要寻找到一个让他满意的艺妓,而凑巧的是村里的艺妓都被叫去参加一个酒会了。这时的驹子还未当艺妓,她以青涩形象的出场并被叫来与岛村谈天。岛村询问是否可以发生关系,驹子立刻回绝,她对此感到羞耻。但经过那一次与岛村的接触后,驹子却发现自己对岛村的情愫已经愈发的浓烈。

二人的命运从此交集到了一处。

纵观《雪国》全文,“徒劳”二字贯穿始终。“徒劳”就是“空自劳苦;白费心力”的意思。驹子真心爱上岛村,不能自持,岛村清楚地知道驹子迷恋上他,看着驹子为生活奔波,为感情压抑,他同情她、怜悯她,但他认为驹子的爱情追求甚至她的生存本身就是徒劳的,可悲的。岛村并不能给驹子任何承诺,他能做的就是每年到雪国来与驹子见上一面。他的内心为苦涩所浸泡。他倾心叶子,叶子可望而不可及,生活对于岛村来说原本就是处处虚无的。

驹子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徒劳之举。对着空山练三弦琴,爱岛村,为了已经无药可救的行男,不惜卖身沦为艺妓。这在岛村的眼里都是徒劳的事情,可她从不怀疑,不后退,在生活的激流里载沉载浮,还拼了命,热切的要握住水里的每一根稻草。虽然付出得不到回报,依然率性而积极地生活着,渴望爱情,执着爱情。喜欢、憎恶,每一种情绪都表现得真实、坦然,丝毫不做作。她想要勇敢地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不管结果如何,她都已经为了爱而迈向了未知的远方。每次她在酒宴的空隙间的那一点点时间里,跑到岛村的房间里来,对着镜子勾脸,然后又装着爽朗的说:“走了,走了,要去赚钱啊!”,又出去陪酒。故意的镇定,让人心酸让人痛心悲悯。她根本没有对岛村说出 “爱”这个深沉的字,但是,这个字在煎熬她,折磨她。她也明白,这话说出口来,是可笑的-----但是她还是舍得把自己豁出去,她这徒劳的努力,温热的“舍得”。小说尾声,叶子坠楼那一瞬间的火光,照彻了他和驹子共度的岁月,照亮了这三个人各自的伤口,生冷的,无法愈合,无可安慰的伤口。说到底,人都是一个一个的,各人要承受各人的命运。-------“银河仿佛哗的一下,泻入了岛村的心头”,而这幕徒劳的爱,就这样,一路踉跄着走向虚无。

叶子是小说一开始就描写的人物,在火车上岛村遇到了照顾病人的叶子,他一下子被叶子的清纯模样吸引住了,他通过叶子映在车窗上的影像观察她,叶子的明眸不时的闪烁,十分的美丽动人。

叶子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冷艳的美,圣洁得让人不能轻易接触。叶子的声音“美得近乎悲戚”,虽然我并不能想象出那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声音,但心底里却漫过凄美而伤感的情绪。这种伤感一直存在着,伴随着读完整部小说。“他到底还是

当艺妓了么?”岛村一惊,这惊是浓得化不开的伤心吧?尽管这伤心是徒劳。他本没有资格对她感觉失望,因为他本就没有资格对她有什么期望。他和她缘分就像这雪花一般,晶莹剔透,却避免不了融化,消失的命运。所以他便视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徒劳罢了。没有过分的追求,没有执着,只有等待,等待她的到来,因为执着只是徒劳。然而在他的心底却是有一条情感的河流的。

在结局,叶子为了救困在剧场里面的孩子不慎从二楼坠落。那时,一直说叶子是疯子的驹子奋力跑过去把叶子抱在胸前,“她因抱着她的牺牲或是对她的惩戒。”当时,驹子与叶同时毁失,所以小说到此戛然而止,诸般形象都消隐于主观悲痛心彻的虚无感之中。

叶子在蚕房火灾中为救出孩子而献出生命的一段情节,悲怆而凄美。在岛村眼里,火灾充满诗意:地上洁白的雪景,天上灿烂的银河,天地之间火花飞舞,而叶子美丽的身躯从楼上飘然落下??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岛村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痛,相反却从叶子的升天般的死亡之中得到精神的升华而心灵的彻悟。叶子虽死犹生,她的死不过是“内在生命的变形以及那变迁的过程”,由此岛村的内心得到了升华与改变。

叶子因“失去生命而自由”化作蝴蝶永远在梦里活着。它是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灵”的化身,是“美”的幻影;是一种“纯粹的美”,一种空灵的美。 这是一部温暖的小说,雪是温暖的,火光是温暖的,人脸是温暖的。小说开头把读者带入一望无际白茫茫的雪的世界,带进寒风袭卷

那是叶子对病人的爱护带来的暖意。接下来是火光,火光映照在叶子的脸上,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这火光在浓浓的严寒里带来的温暖是多么醒目。还有小说后面反反复复写到的,驹子的醉态、驹子的嬉笑怒骂,都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让读者只感觉到雪国里的晶莹,却感觉不出雪国里的冰冷。甚至结局也终于一场火,叶子死在火里,暖暖地离去。

读罢《雪国》,小说的暖意和凄伤唯美之感,始终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岛村看客般的徒劳态度;叶子悲怆凄美的凋零;洋溢着生活情趣,拥有天真无邪的性格

的驹子流露出来的内在的真实的哀愁,无一不让人感伤。《雪国》是以“虚无”的本来面目表现社会人生的。这种虚幻的美,是会净化我们的心灵的。小说中的意境美早已超过了其故事本身。 小说中的爱情超脱了世俗,驹子真挚而热烈地对爱疯狂追求;岛村面对这徒劳的爱,无可奈何而又难以割舍;岛村对叶子的爱,虚幻朦胧不可触及。这些“爱”既让人叹惋又让人动容。叶子的死引出了永恒的话题:“生与死”,“虚幻与现实”。人生的本质是虚无吗?虚无的幻境美得让人窒息,但现实世界却将人囚笼般束缚。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生死只是生命旅程中的两个点,无生就无死,无死就无生,死才可以再生。 作者用笔尖构建处理这样一个深邃的思想世界,激烈地碰撞着现实与虚幻的交界处。

我想每一个人都值得去感悟,去体会这一份淡淡的哀伤和凄美。

篇二:《雪国》读书笔记

从驹子看川端康成的精神世界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的主线是岛村驹子叶子的情爱故事。岛村优游岁月,三次去多雪的北国山村,和艺妓驹子邂逅而情爱,同时对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也流露出若有若无的倾慕之情。岛村在初夏的一天来到雪国,偶遇年轻貌美的驹子,因谈话投机而相互产生好感,进而有狎昵之举,翌日早上天刚亮,驹子就慌慌张张地溜出了岛村的房间,事如春梦了无痕,岛村也匆匆返回东京(这年初冬季节,岛村又来同驹子幽会。在来雪国的火车上,岛村又被同车厢的叶子深深吸引。在与驹子的第二次接触和对叶子的幻想中,雪国让岛村感到无比留恋,故在翌年秋季第三次来到雪国。而这时的雪国已失去往日的繁荣景象,驹子身边的人如行男和师傅等人相继故去。岛村通过与驹子的进一步接触,反思再三,决计离开雪国。但就在临行前,一场大火无情地吞噬了叶子,驹子也随之疯癫。

驹子无疑是一个悲情的角色,她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身边爱着的人死的死,走的走。她对生活的全部奉献与追求都落了空——无条件的、全身心爱着岛村,而岛村的心灵却为叶子“无法形容的美”而颤动并一次次地离开她;为了报答师恩,心甘情愿去当艺妓,但未婚夫行男照样很快地死去;她为叶子能幸福地生活创造条件,结果叶子也很快香消玉殒。她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是徒劳的,最终化成幻影。

驹子具有形象鲜明的两种气质,纯洁无私以及热情奔放。她给岛

村留下的最初以及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洁净,这点在文中也多处被描述到。“女子给人的印象洁净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岛村不禁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由于刚看过初夏的群山的缘故。”作品后来又多次写到“她过于洁净了”,“她比谁都要显得洁净”。正是由于驹子的洁净,使得岛村在初识之下曾力图避免同她发生性关系。“洁净”这个词被川端毫不吝惜地使用于驹子身上。在日常生活中,驹子总是勤快地打扫房间,甚至于是有洁癖的。而且“神经质地连桌腿、火盆边都擦到了”;在住处的墙壁上她“精心地贴上了毛边纸”所以“墙壁和铺席虽旧,却非常干净”跟岛村说话时,也不忘随时捡起脱落的发丝;一旦看见烟灰掉落下来,就悄悄地用手绢揩净,然后给岛村拿来一个烟灰缸。驹子把这些生活细节上的习惯称作自己的“天性”。虽然她的身份是一个艺伎,但是在本质上她仍然是一个洁净的女子。外表的洁净象征着心灵的洁净,正如她自己对岛村说:“只要环境许可,我还是想生活的干净些”。不仅如此“洁净”还是指她的生存姿态和内心世界。驹子明知与岛村的恋情是徒劳的,但还是依然爱着他,这种爱,不是肉体的交换,而是爱的无私奉献,是不掺有任何杂念的、女性的自我牺牲。这就是驹子内在的洁净。另外她对生命有着极大的热情与活力,从全文来看,驹子的形象是笼罩在热烈的红色调中,浑身都散发着青春和活力的,在文中也多出着墨。“岛村正陷在虚无缥缈之中,驹子走了进来,就像带来了热和光”这句话是对岛村与驹子这两个人物形象生命状态的暗喻。岛村既没有目标又没有追求,他的生命感悟中充满了虚无。而驹子的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投入

了热和光。驹子红扑扑的脸颊在小说中不时地闪现。有时,她的“眼睑和颧骨上飞起的红潮透过了浓浓的白粉”,使她在“雪国之夜的寒峭”中仿佛“给人带来一股暖流”,以至使“岛村对这醉人的鲜艳的红色,看得出了神”。这鲜艳的红色,正是驹子的本色。红色在日本文化中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一方面是代表血色、火色、属凶恶的颜色;另一方面,红色表征红太阳,又是一种带有神秘性的色彩。而这种红色的两面性投射到驹子身上,就突出地表现为驹子的生本能即执着的性格和真挚火热的感情以及死本能即对自己的放纵麻痹还有努力的一切却都是徒劳的无奈伤感。

生活本身的徒劳使驹形成了这样对立的性格,但我们仍能从驹子的身上看到可贵的单纯。驹子即使徒劳地生活着,她也始终不放弃对单纯、美好生活的追求。川端康成一开始就肯定了驹子可贵的单纯,不管她是否是良家少女,也不管她是否是温泉艺伎,作者还是使用了大量“洁净”等象征白色的词汇来突出她的这种品质。所以,在驹子的性格里不仅有红色象征的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对峙,也有白色象征的驹子可贵单纯和红色象征的世间的徒劳之间的对峙。正如川端康成所说:“我是深深地进入作品人物驹子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与其说是岛村不如说是驹子吧。”驹子的原型,就是川端内心的“本我”。而驹子作为川端康成“本我”是充满着冲突和矛盾的。川端康成用红、白色暗喻其被压抑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和欲望。驹子这一形象的塑造,与川端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川端康成有一个孤苦伶仃的童年”。在川端康成成长的关键期中,其极度

缺失母爱以及来自于女性的关怀,使得川端康成从小就对女性尤其敏感和关注,这种对来自女性关爱的极度缺乏甚至使得川端康成在性别上更加认同女性,使得他用驹子这一形象来代表“本我”。他的童年是在孤独和无助中度过,不仅没有感觉到人间的温暖,相反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制的忧郁和悲哀,内心不断涌现出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这些都被压抑进了川端康成的“本我”人格中。正是这些川端康成精神世界的冲突造成了小说中驹子的种种神经症状。譬如,驹子因为畏惧死亡而无论如何也不去为弥留中的行男送行。另外,驹子那强迫症似的洁癖也是川端内心的压抑反映在驹子身上。驹子这一形象的设定,充分地反映了川端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人生的虚幻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还有虚无悲哀忧郁的精神世界,但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川端对纯净美好的追求。

而叶子则是另一个驹子,“叶子是植物性的灵,驹子是动物性的欲,叶子是驹子的灵性,驹子是叶子的肉身。”可以说,叶子是一个更为纯粹的驹子。构成叶子形象的首先是她那“仿佛向远方的呼唤”“像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回响”的声音,让人觉得叶子是一个飘忽而来的、带有梦幻般色彩的存在。除了声音,叶子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就是她那美丽而冷峻的眼睛。从映在车窗玻璃上的“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周围”的神秘与缥缈,到后来“她只尖利的瞅了岛村一眼,就一声不吭走过了土间”,“那双眼神依然在他的眼睛里闪耀,宛如远处的灯光,冷凄凄的”。她对爱情也十分纯粹,一心一意照顾着行男,在行男逝去后守着行男的坟墓。她的存

在是梦幻的,她代表了川端康成的最高的理想的和神性的存在,是处于最高层的“超我”。然而,在小说的结尾,叶子为了救出困在蚕房二层看电影的孩子,在大火的熏烤下体力不支从二楼坠地而死。就在这短暂的结局作者用了画龙点睛之笔对驹子有这样一段描写:“驹子拖着艺伎那常常的衣服下摆,在被水冲过的瓦砾堆上,踉踉跄跄地走过去,把叶子抱回来。叶子露出拼命挣扎的神情,耷拉着她那临终时呆滞的脸。驹子仿佛抱着自己的牺牲和罪孽一样。”驹子为什麽抱着叶子就像抱着自己的牺牲与罪孽一样?因为驹子、叶子本为一体。在灵与欲的较量中,欲望占了上风,而灵却走向灭亡。所谓“牺牲”本身就是川端康成死去的“超我”——他的最高理想和神性的人格。而造成这一“罪孽”的就是川端康成“本我”的强大。悲哀的是“本我”最终战胜了“超我”,而正是这样的安排,体现出了川端康成所具有的传统日本的“生即是死,死中有生”物哀美学理念以及其强大的“本我”人格。然而最终的结尾“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倾泻下来。”也反映了川端对永恒即纯粹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国际关系学院1300015144刘筠

篇三:《雪国》读后感

《雪国》读后感

《雪国》文如其名,是充满着清新感与一股淡淡的忧伤的。

《雪国》的作者是亚洲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川端康成,而《雪国》则是他从现代主义向日本古典主义美意识转换时期的代表作品,以《雪国》为契机,川端康成脱离了现实主义的封锁,自此充分的发挥了长篇作家的个性。可以说是川端康成纤细透明的心成就了伟大的《雪国》,当然,《雪国》也成就了川端康成成为了日本第一个、亚洲第二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为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雪国》无疑是让我十分痴迷的。

《雪国》其实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岛村,从东京来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结识在那里出卖声色的年轻貌美的驹子。他们之间虽说是买卖关系,但驹子对岛村表现了比较真挚的感情。岛村一共来雪国三次,同驹子厮混,驹子对他则伺候饮食,陪同游玩,两人之间也流露了互相爱慕之情,最后挥手而别。岛村第二次前来雪国时,在火车上看到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在精心照料一位患病的男青年。岛村凝视,不禁神驰。后来岛村得知叶子原来是驹子三弦师傅家的人,行男则是三弦师傅之子。岛村风闻三弦师傅活着的时候,曾有意叫驹子和行男订婚,驹子也是为给行男治病才当了艺妓的。但驹子对此表示否认,实际上对行男也毫无感情,甚至岛村二次离开雪国,驹子送到车站时,叶子跑来报告行男咽气,哀求驹子前去看看,驹子也未予理睬。岛村虽然欣赏叶子年轻貌美,但在第二次来雪国后的几次接触中,并未对她有爱的表示:直到在他离开雪国之前,剧场失火,发现叶子从二楼上掉下来死去,也只是略表同情而已。

《雪国》这部书中虽只是淡淡地描述了岛村与驹子的交往,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进一步的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它的浸透力与感染力,就会很轻易的发现《雪国》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川端康成的文学大都具有动摇作品根基的浸透力与感染力,然而也正是它们牵动了作品的整个世界,架构起了我们读者与作品的心灵交流。

对我来说,驹子的感情是最难以让我释怀的一处心灵感悟。

在很多关于《雪国》评论的文章和书籍中,驹子的爱是被评论为病态的,而叶子作为驹子的一个衬托人物,却显得这样的透明和干净。不可否认,叶子的心地是善良如雪,但对于驹子,我始终是持有一种理解与偏爱的态度的。驹子是一个在生活上十分坚韧的女孩,在爱情上爱的很纯粹。有时候我一度觉得,她爱上的不是岛村,而是爱情本身。驹子明明知道自己和岛村没有任何结果,却爱的很死心塌地,甚至忽视掉了能给他生活和幸福保障的行男。这对于一个艺妓来说,需要的是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然而,驹子的爱情并非只是勇气那么简单,因为有爱,所以她不计较结果,这种纯粹的爱情就像是柏拉图的精神恋爱,驹子爱上的这种爱情的感觉,她宁愿倾尽自己的所有,去认真的对待这份爱情,去对待这个人,这种爱情与其说是病态,不如说是一种伟大。而这种伟大,是浸透了驹子的无尽的忧伤的。这种忧伤,又成就了《雪国》这部小说的美。

不管怎样说,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雪国》是内涵深远,引人深思的。有时我不能确定,对于感情,人类是否有着统一的思想道德标准与思想道德感悟。驹子的爱是让人怜惜的,但也难免让现实世界的很多人难以理解。不过,有句话说的好,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驹子也便不难让人接受了。但是,似乎不过我们如何去想,去评论,驹子就是驹子呢,她不会理会我们任何一个现实世界人的看法,她守着她的坚贞,守着她的美丽,永远都站在岛村的背后默默地眺望着。她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她自己是满足的,不求回报。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立场去过多地评论她呢?想到这里,我觉得除了在心里为驹子送去一个鼓励与理解的眼神,我不需在多说什么。

当读完了《雪国》,心里还真是有种像是得到了什么感悟似的沉重感。其实人类的思想与感情,从来都没有那么简单。


雪国读后感2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79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