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上提到过的传说时代到南北朝的历史人物故事1000字

时间:2016-11-29 10:38:4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七年级(上)表解历史

表解历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 距今170万年——BC2070年) 第1课

第2课

看课本第2页和第7页的两幅图回答: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远古人类遗址分布有何特点?(都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2) 请简单分析为何会有这样的分布特点?(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人类生存

和农业生产发展)

巧记历史: 河——水——干 半——粟——半 第3课

1. 黄帝的贡献

为后世的衣食住行

奠定了基础

2. 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3. 尧舜禹的禅让(传说时代)

(1)含义: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2)标准:德才兼备

4.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 5.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途径有二:

一是实物资料,如文物、古迹、遗址等;

一是文字资料,如文化典籍、记录、碑刻等。了解原始社会的主要资料是实物资料。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奴隶社会BC2070---BC476)(BC475---BC221) 第5课

2. 西周时,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3.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公元纪年法

跨公元前后的年代计算:公元前的年代 +公元后的年代-1=所要年代(x+y-1)公元前的年代的读法:数字越小越是末,数字越大说明是初期。公元前202年:公元前3世纪末 (公元前的年代,数字越大离现在越远,公元前的299年到前 200年都算3世纪)。 第6课

1. 西周除沿袭夏朝以来的王位世袭制外,还实行分封制。 2. 分封制的目的: 3. 分封制的作用:

4. 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的统治阶级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平民和奴隶属于被统治

阶级。

5. 夏商西周时期国家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统治人民。 第7课

1.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 春秋五霸是指(

3. 战国七雄是指(,东南西北到中间)其中魏、韩位于河南省。 4.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他通过葵丘会盟确立了霸主地位。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成

语是退避三舍(晋文公)和问鼎中原(楚庄王)。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城濮之战。与成语朝秦暮楚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合纵连横。 5. 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齐、秦、楚。 第8课

1. 铁制农具开始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始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

进行耕作。

其中,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属于富国措施的是: 属于强兵措施的是: 第9课

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有渊

源关系。

2. 目前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文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商朝)——金文(铭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小篆(秦)——隶书(始于秦,成熟于汉魏)——楷书(汉末)——行书(晋)、草书(唐) 第10课

2. 列举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3. 儒、道、法家在治理国家问题上的不同主张: 4.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11课

1.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其作用在于防洪、灌溉。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2.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

第三单元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汉 第13 14课

1. 发生在秦赵之间的著名战役是长平之战。此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3.秦统一的意义:

4.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发生在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

第15课

1.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灭亡于公元8年,是跨公元前后的朝代,共存在了 年。 2.

第张骞通西域

第17课

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简表

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第20课

3.设计三国鼎立示意图

第21课

1.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2.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岭南一带。 3.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1) (2) (3)

第22课

1.五胡名称:

2.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 内容:

(1)迁都洛阳(494年) (2)改穿汉服 (3)学习汉语 (4)采用汉姓 (5)提倡与汉人通婚

作用:加快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3、24课

三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袁绍

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曹操

篇二: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材料(1)

.读右面经纬网示意图1,图中的字母代表经线或纬线,全部都是纬线的一组是( )

A.abc B.aDE C.DEF D.cEF

2.人类认识到地球是球体形状有一个漫长历史过程,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为球形( )

①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

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观察日食现象

A.①②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

的实际距离是( )

A.0.2千米 B.2千米C.4千米 D.20千米

5.一年之中,我们当地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图中箭头所在地是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它是( )

A.山谷 B.山脊 C.鞍部D.陡崖

读部分板块示意图4,回答7~8题。

7.下图中,C是()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8.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右图4中()

A.E山脉会消失 B.F山脉会消失 C.地中海会消失 D.

红海会消失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

B.污染指数小,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C.世界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与一次战争有关

D.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

11.立春以来,我省雨雪天气频繁,雨量大,光照不足,导致田间作物苗情长势差。这

反映了天气对人类的哪方面的影响()

A.生活 B.交通 C.生产 D.军事

12.一般来说,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 B.2月C.7月 D.8月

13.右图6表示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全年高温多雨 B.该地极有可能是在赤道地区

C.该地一定在南半球 D.该地一定在北冰洋内

1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主要是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人类活动

15.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为稀少的是( )

A.亚洲东部和南部 B.亚马孙平原

C.欧洲西部平原 D.北美洲东部

16.右图现象所示的原因有()

①乡村人多地少,收入少,生活困难

②城里有好学校,教育卫生等服务设施完善

③城里有更多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④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A.①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 B.汉语 C.联合国语 D.英语

18.在中东、北非、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有数以亿计的穆斯林信徒,他们受伊斯兰教规的约束,有着自己独特的礼仪习俗。进入这些国家进行商贸、旅游等活动,一定要对那里的生活习俗有所了解,否则会带来很大麻烦。结合你的课外知识,穆斯林信徒饮食禁忌较多,()是禁食的。

A.猪肉 B.牛肉 C.草鱼D.鸡肉

19.对不同地区聚落景观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东南亚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主要受炎热少雨气候的影响

B.西亚村庄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是受极地寒冷大风天气的影响

C.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很强的优点

D.因纽特人的冰屋主要分布在非洲高山地区,主要是受海拔高的影响

20.下列国家中,人口超过1亿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是( )

A.加拿大 B.巴西C.新加坡 D.韩国

第Ⅱ卷

二、填空题 (16分)

2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组成的经线圈。

22.每年3月21日前后是北半球的 日(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在 上。

23.比较图幅一样大小的蕉岭地图与世界地图,蕉岭地图的比例尺较 (大、小),蕉岭地图表示的范围较 (大、小),内容较 (详、略)。

24.地球上有 个大洲,个大洋。

25.某地某年7月平均气温是23.3℃,1月平均气温是 —20.1℃,那么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26.海南岛气候终年炎热,而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这主要是因为两地 的不同;受地形影响,迎风坡上降水较 (多、少)。

27.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分布的人种主要是,亚洲东部分布的人种主要是。

28.阿位伯人信仰 教, 教是泰国的国教。

三、绘图、填表题10分

30.结合你对世界国家和首都的了解,填表。(4分)

四、读图题(每空1分,共34分)

31.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3分) (1)虚线AB表示(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山顶

(2)丙处的地貌形态名称是。

(3)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乙地的海拔高度

米。

32.右图表示的经纬网示意图中,回答问题。(7分)

(1)A点的经纬度是( ,)。

(2)已知B地的经纬度坐标是(0°,20°E),请在图中用字母“B”标点出来。

(3)点A在C的 方向。

(4)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图中箭头D表示 方向。

33.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大洲名称:A.____ B.C._____ D.______ E.______。

(2)写出大洋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A洲和B洲分界线是__________运河。

(4)海陆面积对比来看,____分是陆地,____分是海洋。

34.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⑥位于北极圈以北,它属于(热、温、寒)带的气候。

(2)写出气候类型名称:⑤⑦ ⑧ 。

(3)请写出图中属于热带气候类型的序号: 。(全对得1分)

35.读下面4个国家的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按序号写出几个国家的名称:① ②

(2)四个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有: 。1分(可以填图中的序号)

篇三: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练习题

胶州市第十七中学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姓名 班

课题:期中考试前练习设计人:阎中振 审稿:备课组时间:2015-10-30

一、选择题

1.1965年,在云南省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有炭屑、烧骨。科学家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人类。判定元谋人为人类的最重要证据是()

A大量的炭屑 B门齿化石 C粗糙石器 D小块烧骨 2.观察下图北京人在什么位置( ) A B C D距今

170万年 50万年 10万年 3万年 2015年 3.火种一经熄灭,人们就犯愁,向邻近的原始群落去借火,那时人烟稀少。要重新找到野火,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因此,火种熄灭的后果比我们今天停电要严重得多。这时的原始人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 C古猿 D山顶洞人 4.下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反映了

山顶洞人

( )

①懂得爱美 ②

用骨钍缝衣服

③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④

会交换生活用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 ①②④ 5.2015主题为《半坡遗址——神秘的史前聚落》的“文博讲坛”在晋城博物馆开讲。下列生活情景与半坡遗址不符的是( )

A住着干栏式的房子B使用磨制石刀 C会制作彩陶D饲养猪狗等家畜 6.《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 7.依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8.漂漂亮亮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这是新学期许多学校里的一项主要工作。在我国,汉字的渊源可追溯到传说时代,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 )

A仓颉 B嫘祖 C黄帝 D伶伦 9.“人文初祖”是指 10.这里是殷墟,有大量甲骨文出土。商代哪位国王将都城等到了这里( ) A汤 B盘庚C纣 D武丁 11.《左传》“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诊断的证据() A黄帝B禹 C汤D纣 12国家博物馆藏有两件青铜器,被称为“安桌小机器人”和“愤怒的小鸟”。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 )

A夏商时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商朝时期 D西周时期 13、在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被称为“青铜文化”,青铜文化又成为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该文明的指( )

A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B商周时期 C黄帝时期 D夏、商、周时期 1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C越王勾践 D 楚庄王 15、“战国”因战争多而得名,这一时期的战役有:( ) ①马陵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大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了。这场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城濮大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17.卢梭说“使人类文明起来的东西是铁和谷物。”中国人开始并广泛使用铁器的时期是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18、关于都江堰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修建的B位于成都附近的长江流域 C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D工程修建中,主要采取堵截方式 19、商鞅变法中体现出当时经济发展的是( ) A建立县制 B军功授爵 C奖励耕战 D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20、商鞅变法的措施对下列哪几类人有奖励(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④ 21、李斯在《谏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秦孝公重用商鞅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22、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是(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D甲骨文 23、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上面的文字属于(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隶书

24、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订了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一历法出现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5、某一历史谷物: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创立望、闻、问、切四诊法。这人是() A扁鹊 B屈原 C商鞅 D齐桓公 26、在中华文化里传统美德里,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就是“仁”,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27、现在我们强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孔子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学习要“温故知新” D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8、在编剧“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庄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是()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兼相爱,交相利 29、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的局面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30、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一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的时间在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30-221年 31有一首歌:“他驱动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 )

A周武王 B赢政 C大禹 D商汤 32、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33、《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些由中央任命的官员,向中央负责。这是哪一制度?() A分封制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34、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封建知识分子的不满 B秦来六国引起人民不满

C秦的统一,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秦的暴政

35、公元前209年,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是() A陈胜B项羽C刘邦 D赵高 36、“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最后率兵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3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8、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9、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

40、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次她带兵作战前,先占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 B竹简或木牍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41、小明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说要“家法伺候”。爷爷却说:“这次考试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朴素转化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B法家 C道家D墨家

42、《史记》“蜀守冰凿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体现该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包括()

A航行 B灌溉 C排洪 D军事 43、《春秋》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4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灭掉六国的“秦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与此不符的是()A统一货币 B统一文字C实行郡县制 D推行分封制

45、秦兼并六国后,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存在的情况是() A“车同轨”,车辆通告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用小篆写告示 D农民纳税用“斗”容量不同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夏有,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伐夏,国有号商,六百载,至 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材料二:桀把人当作坐骑,人民痛恨他。

材料三:“比干强谏纣。纣怒:‘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1)在材料一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人名

(2)材料一中“周武王,始诛纣“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夏桀、商纣最后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由些得到什么启示?

答: 2、材料一:一青铜器上有“王武征商,惟甲子朝??” 材料二:课本14页图 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上提到过的传说时代到南北朝的历史人物故事1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73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