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论中国经济发展两千字

时间:2016-11-28 09:37:3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论中国经济发展

论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与贸易学院 国贸1504班 张奇 201521120410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成员。不得不说,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指导。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究竟有何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又如何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对中国崛起给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商品 市场 剩余价值 经济全球化

正文: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以社会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实质是科学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借鉴引导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其中商品的二因素剩余价值论都与中国经济发展有相符之处。

二.为什么要研究经济?

经济基础与上层基础是社会形态的两个方面两者密切相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

之对应。正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所以研究经济发展对国家建设至关重要。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适用性

马克思通过对自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深入研究,所获得的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一切市场经济和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理论原理。马克思在研究中撇开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特征,因而,这些一般理论原理不仅完全适用于自由资本主义,而且完全适用于垄断资本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撇开马克思揭示的这些一般原理中的资本主义外壳,这些一般理论原理,不仅完全适用于资本主义,而且大多适用于社会主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细胞,而且,在商品中包含着社会生产方式的一切矛盾的胚芽。商品有两个基本属性:价值与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在交换的一方手中同时实现,而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商品交换的规模大了,便形成了市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形中起着作用,即市场。市场中,社会生产和流通不可避免的处于自发状态,这其中是价值规律在调节和支配社会生产和流通以及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的生产

经营活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有两点:一是每种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是商品之间以价值为基础、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社会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劳动生产率越高,社会财富就会越多。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资本家所预付的资本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即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生产出剩余价值。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种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一种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那么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其水平高低受两个条件制约:其一,生产工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要降低生活资料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其二,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相关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也会降低生活资料的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剩余价值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标

尺,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尺,是衡量国家财力的标尺。

由此可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中国经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这种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不断制定方针,采取措施,进而推动国家发展。

四.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下如何发展中国经济?

(一)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私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飞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告诉我们:“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任何经济的发展,任何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是从人出发,由人决定,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本观念是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观念,研究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都必须要研究人的本性、人的动机、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等,也即要有一个人本假设理论。所以应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性的研究,建立科学管用的人本假设理论。

同时还应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相应的体制机制;抓住主要矛盾,把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作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要统筹城乡体制改革,重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站。

(二) 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大量剩余价值

国家、企业、个人都应该有创新意识,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技术的创新和变革,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那么社会财富就会积累的越多。同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创造更对的剩余价值。

而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努力

1、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全球化,无论经济全球化进行到何等程度,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必然存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无可避免。当今的竞争已经处于一种动态多变的状态中,在基础科技可以迅速扩散、交通和传播成本降低的情形下,单单将生产活动迁移到廉价地区已经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要维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2、保持金融领域的独立性,慎重对待金融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国际收支,但同时也使得主权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由于金融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内的相互依存,各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和国际储备的管理营运,都将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

3、拉动内需,推动长期导向的内需型经济的形成以维护经济的安全性

今后我国应推动长期导向的内需型经济的形成,使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应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群体,才能使经济的安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目前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正

篇二: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探索

龙源期刊网 .cn

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探索

作者:李根忠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04期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近年来中国GDP增长开始减速,正如世界银行所说,中国已经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有学者认为其原因就是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有效生产劳动力资源不足带来的结果。然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口红利消失,而是现有的经济生产方式已经失去了它的竞争力。如果还是仅仅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已经不能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企业必须要转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技术人才,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人口红利;中等收入陷阱;生产方式;刘易斯拐点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4-0001-03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多达6 000美元之多,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方面随着出生率的下滑中国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中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慢慢失去它的优势。另一方面正如世界银行所说的,中国是否已经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了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如果根据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来解释中国现状的话,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已经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是人口红利开始消失,有效生产劳动力不够造成的,然而笔者认为是现有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世界经济环境而产生的结果。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

一、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人口红利消失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指在一个国家存在着大量廉价青壮年劳动力,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和低成本的劳动资源所带来的好处。在2004年第一次在中国的珠江三角州和长江三角州出现了用工荒,于是就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人口红利开始消失。实际上,出现用工荒这一现象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不能因为一时的用工荒而断定劳动力供不应求。但是也不能不正视中国正呈现老龄少子化趋势。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从2010年中国的劳动人口出现了负增长,2012年劳动生产年龄减少了345万人,抚养比开始上升,人口红利开始消失(蔡昉,2013)。这也就意味着今后中国有效劳动力已经开始出现下滑,刘易斯拐点可能会在将来呈现。

篇三:论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浅谈中国经济变化趋势

班级:2011 学号:20114109 姓名:李建

论文摘要:今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群众的消费水平明显下降。今年的就业率也不容乐观。股票高开低走,中国民众对经济持危机态度。由于群众消费水平下降,一路走高的房价也开始下跌。银行利率下跌。但,中国仍有很多机会对付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不会改变。中国GDP总量今年可超过德国,在世界排位中将上升至第三位。关键词:经济危机;生产力;形式;动向;

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及对开学发展观的确立无疑是正确的。他打开了国门,把外资引进,让国内商家走向了国际化道路。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GDP已比1978年翻了几番。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国家强盛的象征。

一、中国的经济增长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 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 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14.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 比1999年预算增长10.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2008年,中国还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这无疑是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肯定。与此同时,中国在此次奥运会上拿到的金牌数也是最多的。这说明中国的体育也就有了国际水平。

二、中美关系(贸易)

在中国经济发展同时,中美关系也成了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经济上看,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美国这种世界第一强国来说,中国应该与美国建立友好的双边关系,这样有利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1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然而,也正因为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没有那么“亲密”,在今年,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大的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算很大。而而由于韩国与美国来往密切,亚洲国家中,它收到的波及最大。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报道 尽管中国GDP增速明显放缓,不过德媒称今年中国GDP总量仍可能超过德国上升至世界第三。

中国国家统计局20的数据显示,中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德国世界报网站以“中国经济仍健康繁荣”为题指出,9%意味着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出现2002年以来首次一位数增长,但是相对于西方各国,中国仍有很多机会对付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不会改变。文章还称,中国GDP总量今年可超过德国,在世界排位中将上升至第三位。

三、中国今年的经济形势与动向

虽然中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其他国家大,但,经济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中国。

2008年,中国经济能够在将核心CPI指数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接近10%的实际GDP增长速度。然而,中国经济景气从2008年起转折下行,已经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长期中性的需求管理原则指导下,建立以促进国内投资需求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启发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以及消费需求与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全面拉动作用,在中国经济景气进入收缩阶段后防止萧条形态。

2

中国政府取消了最低保障这条政策,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政府的权威。 今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群众的消费水平明显下降。今年的就业率也不容乐观。股票高开低走,中国民众对经济持危机态度。由于群众消费水平下降,一路走高的房价也开始下跌.银行利率下跌。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今日上午发布消息,为尽快推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中央确定今年第四季度增加中央投资1000亿元。

这笔投资可望带动4000亿元社会投资,将对就业和相关行业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

1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解决企业困难.会议提出要抓紧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的政府采购比重。在财政政策方面,今年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力度,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共51.1亿元,其中,今年新增的22亿元中,16亿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在税收方面,根据今年起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条例,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此外,随着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形势趋于严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11月17日决定,近期将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不仅中央频繁发力,而且,各地方政府也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积极出台扶助政策。更为重要的在于市场环境预期的趋好。在李子彬看来,“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结构的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定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把危机转化为机遇。中国的经济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记者:袁元,王争[J].新闻周刊《瞭望》.

[2]马俊吉 .形势与政策[J].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05月.

3


论中国经济发展两千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62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