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论述评剧刘巧儿2000字

时间:2016-11-25 16:59: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评剧《刘巧儿》

评剧《刘巧儿》

《刘巧儿》是中国评剧院的代表作,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评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评剧舞台上塑造了生动可爱的“刘巧儿”形象以来,“刘巧儿”便成了“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的代名词,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流。特别是评剧《刘巧儿》一剧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同名戏曲电影后,在全国上映,轰动大江南北。如今刘巧儿这个艺术形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新中国建立初期,一部评剧《刘巧儿》风靡全国,男女老少都会唱上一句——“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剧情简介

1942年,陕甘宁陇东地区的人民,在政府的倡导下,实行婚姻自主。刘巧儿是个纺线能手,劳动好、品好,可经父母包办自幼许配赵柱儿,自己从未见过未婚夫的面,她常为此事苦恼。一次在劳模会上她偷偷地爱上了勤劳俊秀的小伙子赵振华。地主王寿昌早就看中刘巧儿的美貌,许给刘媒婆厚金,叫去向刘巧儿的爹提亲。刘彦贵贪图钱财,听信刘媒婆的谎言,答应嫁女。刘彦贵骗女儿说赵柱儿是个流子,巧儿不知是计,自动提出退婚。刘彦贵借机逼赵柱儿的爹赵金才前去解除儿女婚约。一日,刘儿去合作社送线,与王寿昌相遇。王寿昌上前纠缠,并告诉巧儿她爹已收下彩礼,马上就要迎亲,刘儿听后非常气愤。妇女主任李大婶正往地里送饭,看见刘巧儿在伤心落泪,问明原因,就带她去找乡。正巧遇上正在地里干活的赵柱儿,巧儿这才知道赵振华就是赵柱儿,懊悔心中爱慕的人原是自己退的人。幸亏李大婶机智,想法使他们解除误会,自订终身。刘彦贵财迷心窍,逼巧儿嫁给王寿昌,巧誓死不从。刘彦贵便将巧儿反锁在家。当晚,柱儿的爹带人把巧儿救出。于是,两家官司打到庆阳县府,偏巧遇到一个主观的审判员,他只看事情的表面,咬定赵家“抢亲”犯法,拆散了巧儿和柱儿的姻。专署马专员受理了巧儿、柱儿二人的诉状,深入调查,查明真相,批准了巧儿、柱儿二人的婚事处置了那些为非作歹的人。

篇二:评剧

评剧简介

摘要:评剧,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曾经被封为全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评剧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要知道它的形成、发展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希望我们可以树立起保护评剧,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评剧、雏形、发展、成兆才 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前,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剧便在其中,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近百年来曾被几代人视为低级、简单落后的传统评剧瞬间成为受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贯穿于创作、表演和传承之中,蕴含在艺术发展全过程中的口头传统,是评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特征,同时又是它在艺术上民间性的充分体现。 评剧,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曾经被封为全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1909年左右形成于唐山。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 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1]。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

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欢迎。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华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亥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

评剧的奠基人是河北唐山的成兆才,成兆才的艺术生涯是多舛的。在艺术实践中,成兆才深感对口莲花落节目单调,不能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和演员的艺术水平发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开始编写《乌龙院》等拆出剧本,作品多为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本,从此开始他的创作生涯。他编写的剧目,表现了清末农村生活的某些侧面,反映了农民中间朴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其表演艺术虽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现京剧化的倾向,但仍保持着民间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

善于表观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 评剧的男腔和

女腔,是在莲花落、蹦蹦戏的音乐基础上,逐步吸收并借鉴梆子、京剧的唱法形成的。伴奏以胡胡(板胡)为主,打击乐器与京剧大体相同。评剧女腔是由月明珠等人创造的,男腔是由倪俊生等人创造的。评剧唱腔是在唐山民歌、莲花落等民间音乐基础上,吸收东北二人转、京剧、河北梆子等冀东和京津一带地方戏曲的音乐成分形成。其特点为抒情性强,流畅自然,乡土味浓。唱腔为板腔体结构,由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等四种节拍形式组成。常用的板式有慢板、反调慢板、二六板、垛板、流水板、散板、尖板等。

慢板即一板三眼,是评剧唱腔的基本曲调,过去为旦腔专用,后来逐步发展为旦、生共用。慢板由上、下两个各四小节的乐句组成,每句又可分为三个小分句,其特点是多从头眼(第二拍)起唱,分句常以小过门来加以衔接。反调慢板,是在正调慢板基础上,利用转调手法发展而成,旋律性和抒情性均较强,常用来表观悲伤、哀怨的情绪。二六板,一板一眼,是评剧唱腔中最常用的一种板式,既可抒情,亦可叙事,各个行当均可应用。又可分为小生二六与原板二六两种形式。小生二六的上、下句各为六小节,每句常由两个分句组成,是生行的主要唱腔。原板二六的上、下句各为四小节,是旦行的主要唱腔,其他行当有时兼用。垛板,一板一眼,旦腔应用较多,其特点是节奏感较强,常为

板起板落,速度变化较大,又分快、慢两种:慢垛板擅长叙事,快垛板擅长抒情,特别是表现激动的情绪。流水板,有板无眼,生、旦共用,其待点是唱词与旋律结合密切,口语化,但旋律性不强。散板,无板无眼,节奏较自由,旋律扩展与缩减的变化较大,由于伴奏上的区别,又可分紧打慢唱,慢打紧唱等形式。尖板,无板无眼,系从河北梆子唱腔中吸取来的,起始过门与锣鼓仍与河北梆子保持相同格式。除了这些基本板式外,建国后还发展了许多新的板式,从而丰富了唱腔的表观力。

辛亥革命后,成兆才依据当地的时事新闻创作和改编了《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枪毙骆龙》《枪毙骆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评剧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 特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评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演出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现代戏,如小白玉霜和韩少云主演的《小女婿》、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以及《金沙江畔》、《夺印》、《野火春风斗古城》;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山里人家》《疙瘩屯》《黑头与四大名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优秀现代剧目。 评剧,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剧种之一。在商品大潮和现代艺术传媒高度发达的影响下,戏曲艺术中的许多剧种出现了危机,无不在一种艰难困境里求生存。与其他姐妹剧种相比,评剧在唐山风景独好。

目前,唐山市、县(区)共 有评剧演出团体10余个,它

们活跃在滦河两岸的冀东大地上。其中除少数靠政府拨款外,大部分自收自支。平均每个团每年演出300场,收入约60万元,观众人数达80余万。剧团常年演出,维持了剧种生存。同时,也满足了广大观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剧团除了常年演出传统戏以外,还坚持排演新剧目。如滦南成兆才评剧团创作演出了现代戏《冤家-亲家》《哑女》,丰润区评剧团创作演出了《班魂》《曹雪芹》等等,在演出中受到了观众欢迎,并在省戏剧节和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荣获大奖。近年来,迁安市诞生了两个民营评剧团,即迁安市百花评剧团和迁安市洪影评剧艺术团,剧团从成立伊始充满了活力,他们每年分别演出 400多场,收入近百万元,还创作演出了新剧目《刘胡兰》《戚继光》,为剧团的体制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演出体制。

在唐山活跃着许多业余评剧团,如唐山市退管会银凤评剧团、开滦矿评剧团等等,它们常年坚持排练演出。在农村,逢年过节临时组建剧团,如遵化市杨店子乡水峪村农民自己写剧本。自己排演了反映农村生活的现代戏《三间大瓦房》,受到了当地农民欢迎。评剧不但受到冀东一带农民喜爱,唐山市民也对它情有独钟。每当市评剧团演出,剧场观众均在八成左右,只要一演出《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等经典剧目,场场爆满。在中国评剧艺术节上,中国评剧院带来了《杨三姐告状》怍为展演剧目。观众热情高涨,演出

篇三:评剧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

赵丽蓉,原籍天津市宝坻县黑狼口乡西庄村,祖辈是农民。因生活苦,全家逃荒到沈阳。父赵秉忠以剃头谋生,因手艺好,被评剧名伶芙蓉花请到复盛戏社任容装(梳头)。赵丽蓉诞生和成长也在该社。她幼时爱乐,人见人爱,母孟云德给她起乳名“老爱”。因赵秉忠将大女儿嫁给芙蓉花的哥哥王顺堂,赵家哥俩、姐六个与芙蓉花也就同辈相称。二哥连喜、二姐、三姐艳蓉、四姐雅蓉和“老爱”(老八)也都学了戏。众称“宝坻赵家兄妹一窝好演员。”

“老爱”一岁半时,被演《桃花庵》陈妙婵的芙蓉花抱着登台代替了道具“彩娃子”,“老爱”不但不害怕,反而冲着观众笑,引起观众一片喝彩。芙蓉花说:“小老妹子,今天你红了,你都盖过我了,这么点儿就红过我,将来你可了不起呀”。 “老爱”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她的年龄也可以说她的艺龄,此后就专演娃娃生。她八岁返回宝坻老家在西庄小学读书。九岁又随复盛戏社进入上海,辗转于汉口、

南京、张家口等城市巡演,这使“老爱”大开眼界。后随父母回到北京安家。十三岁拜著名鼓师马金贵为师,工青衣、花旦。马金贵能说戏,能说腔,芙蓉花的不少唱腔是他创作的。赵丽蓉的开蒙戏《十三姐进城》,陆续又学演《回杯记》、《二美夺夫》、《美凤楼》等。一年后登台唱帽戏。此后经常上演《杜十娘》、《花为媒》、《桃花庵》等剧目。尤《井台会》演的最多,跟随芙蓉花巡演于西北及东三省。她请芙蓉花给她取名,芙蓉花说:“你就取我芙蓉花的?蓉?字,祝愿你将来比我更加绚丽多彩,就叫丽蓉吧。”从此,“老爱”叫了赵丽蓉。

1945年,复盛戏社被邀到张家口市庆丰戏院演出。芙蓉花因劳累过度,患了肺病,十七岁的赵丽蓉担任挑梁主演。 1945年8月张家口第一次解放。赵丽蓉在共产党联大文工团和抗敌剧社的王昆、陈强、孟雨、郭兰英等人帮助下,积极排演了《血泪仇》、《白毛女》、《兄妹开荒》、《赶路程》和《夫妻识字》等革命新戏,又有机会观摩京剧、山西梆子等兄弟剧种的演出,为她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6年10月8日,国民党反动派反扑占领了张家口,她一家连夜逃回北京,弃行以做外活维持生活。 北京解放前夕,赵丽蓉来到门头沟“青年剧社”。门头沟解放的当天,她主演《白毛女》庆祝解放。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后,她又在“华北、广和、民主”等剧场演出了该剧,轰动了北京城。 1950年,她在保定市评剧团与著名评剧演员新艳琴合作,排演了《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赵丽蓉被选为保定市妇女代表。

1952年,经兄赵连喜介绍,新凤霞之邀,加入首都实验评剧团。后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评剧团。1953年转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评剧团。同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了赴朝鲜慰问志愿军演出。1955年随团扩建在中国评剧院一团任主演。 赵丽蓉幼小接受艺术熏陶,她才华横溢,善于模仿,善于吸收。她凭着自己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勤勉的创造精神,一直致力于评剧喜剧的探索和研究,在继承老艺人“冷哏”等表演手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朴实自然、幽默谐趣的艺术风格,给评剧喜剧角色的表演带来了新的风貌。特别是和新凤霞的十几年合作中,她把传统的艺术和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结合起来,如彩旦行当在传统表演上有它自己的程式,其中有:服装多半是大袄肥袖,脑后撅着个大纂,手中常拿个烟袋,形体动作有揪袖子、耸肩膀、高抬腿、迈大步等符合所演人物形象的,都保留下来。如前辈张九凤演杨母很出色,赵丽蓉继承了她的方言念白的方法;看杨三姐和高占英打架,杨母吓得从炕上掉下来的“屁股坐子”(演技)。高三来接杨母,杨母出去开门时,她创造运用了走“圆场”的小跑,其人物形神毕肖。《花为媒》“花园”一场,阮妈与张五可比美的“卧鱼”,使观众们忍俊不禁。

赵丽蓉一生甘当配角,在许多戏里一直演“里子活”(陪衬角色)。其中《打狗劝夫》一剧,新凤霞饰张氏,赵丽蓉演桑氏,“劝酒”一场戏较重。她塑造的喜剧人物有古装的,如《花为媒》中幽默、风趣、世故的阮妈;《凤还巢》中的程雪雁;《金印记》中的苏母;《御河桥》

中的三娘;《春香传》中的母亲等。现代的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三里湾》中的常有理;《赶集》中的媳妇;《刘巧儿》中的李大婶;《祥林嫂》中的鲁四奶奶;《会计姑娘》中的秀英妈;《弄假成真》中的小白鞋;《红白喜事》中的老祖宗;《吹鼓手告状》中的大表姐等等。除一些正角外,赵丽蓉由原来不愿意演彩旦,到爱演,而都是有思想、有个性、棱角鲜明、生活气息浓厚的艺术形象,都是具有着真实可信的典型。其中《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拍成戏曲艺术片;她饰演《吹鼓手告状》中的大表姐被拍成电影;主演《红白喜事》中的老祖宗被拍成戏曲电视连续剧。赵丽蓉的声誉,不逊于于一些名家。著名京剧艺术家荀慧生先生曾给予赵丽蓉的评价:“一人千面,当之无愧。”


论述评剧刘巧儿2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410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