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千字文碑现存

时间:2016-11-24 16:09:3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5书法鉴赏尔雅答案

首页

进度

资料

通知

作业

考试

讨论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返回

《书法鉴赏》期末考试 新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谁的行草开了中国书法大草之先河

1.0 分

窗体顶端

A、

张旭

B、

怀素

C、

王羲之

D、

王献之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相同的点画要避免雷同体现了行书书写过程中字形的什么特点 1.0 分

窗体顶端

A、

俯仰

B、

迎让

C、

参差

D、

向背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魏碑是从汉隶到哪种书体之间的一种书体的总称 1.0 分

窗体顶端

A、

隋楷

B、

唐楷

C、

宋楷

D、

元凯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墓碑》面对坟墓的一面叫()

1.0 分

窗体顶端

A、

碑阳

B、

碑阴

C、

碑侧

D、

碑额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奇肆型甲骨文与后世的()具有相似的特点。 1.0 分

窗体顶端

A、

石鼓文

B、

楷书

C、

篆刻

D、

金文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草书蒲团》中用笔多用()

1.0 分 窗体顶端 A、 中锋

B、 侧锋

C、 回锋

D、

藏锋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是他人生什么时期的精品 1.0 分

窗体顶端

A、

少年

B、

青年

篇二:书法千字文

牛人写的《书法千字文》,无一重字、太绝了!

前言 有一位牛人,把《中国书法通史》用一部千字文(韵歌形式)写了出来,收录了中华书坛五千年的大事件、大书家及其传世碑·帖·墨迹,并按朝代阐释演变简史和流派风格,采用五字一句的现代韵文,全文二百句,一百韵,一千字,无一字重复。今发来与大家共赏!

正文

中华五千年,书法一脉连,

名家赛星辰,珍品万代传。

炎黄(1)仓颉字,“符号”开新篇;

殷商(2)甲骨文,“占卜档案”苑;

西周(3)钟鼎·金(4),

《利簋》两《盂·盘》;

注释:

(1)炎黄:指上古时期的炎帝和黄帝时代,炎黄创造了华夏民族;

仓颉:指黄帝的史官仓颉,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明汉字的人;他首先发明“符号”,把符号叫“字”,从此告别了“结绳记事”年代,开启了汉字新篇章。

(2)殷商:指中国历史上的“殷商”时代。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发现最早的文字,刻在甲骨上,故称“甲骨文”;到目前为止,已发掘15万片甲骨,4500个不重复的单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的起源,多用于“占卜记事”;在河南殷墟发掘了“甲骨文占卜档案库”,由此建立了“殷墟博物苑”。

(3)西周:指中国历史上的“西周世”。

(4)钟鼎·金:指“钟鼎文”,也称“金文”;古人在青铜器上刻字叫“钟鼎文”,因古代称钟鼎为金,故也叫金文,传世佳作有《利簋(gui)》、《大盂鼎》、《小盂鼎》、《散氏盘》、《墙盘》等。

春期(5)载·盟(6)誓,

1 / 16

始皇(7)石鼓·言(8)。

秦(9)区大·小篆,只见直·弧圆;

李斯(10)撰玉箸(11),

《封·琅·芝·峄山》。

程邈(12)确定隶(13),撇捺钩折点;

汉(14)达最精级,

蚕头燕尾(15)显;

注释:

(5)春期:指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6)载·盟:全称是“载书”,也叫“盟书”,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人记录盟誓活动的誓约辞。

(7)始皇:指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早期,在“始皇”28年出现“石鼓文”。

(8)石鼓·言:指石鼓文,也称《四言诗》,是刻在10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是记录皇帝游猎的《四言诗》,也称“猎碣文”;

(9)秦:指我国秦代,首位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从此把篆书区分为“大篆”和“小篆”,把秦之前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统称“大篆”;把大篆简化整改后叫“小篆”,也称秦篆,是秦代通用文字。 篆书:只有“直画”、“弧画”和圆,没有撇、捺、钩、折、点。

(10)訛李斯:是小篆创始人,更是中华书坛第一位留下名字的伟大书法家。

(11)玉箸:古人把“小篆”叫“玉箸(zhu)篆”,由李斯撰写的小篆杰作:《封泰山碑》又名《泰山刻石》,还有《琅琊台》、《芝罘》、《峄山》刻石。

(12)程邈:是秦汉人,原是狱吏,后犯错入狱,他在服劳役十年期间,把大小篆整改为3000字的隶书报秦始皇,秦始皇称善,将其减刑提拔为狱史,并下旨“定书”,因程邈是个徒隶,故将他的字称为隶书(或佐书)。

(13)隶书:程邈隶书改变了篆书笔画,出现了“撇·捺·钩·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至今也是盛行书体。

(14)汉:指我国汉代,又分东汉和西汉。

(15)汉隶:东汉隶书出现了“蚕头燕尾”,使隶书达到最精级,发展到最高峰,故称“汉隶”。

蔡邕(16)《熹》规范,纵改横向扁;

《礼·乙·曹·晨·迁》,佐貌已臻全。

许慎(17)《说解》典,

《部首》《六》词源。

魏晋南北朝(18),翰坛翻波澜;

2 / 16

杜·崔(19)奠基章(20),

索靖(21)《月仪》添;

注释:

(16)蔡邕:是东汉大书法家,其传世作品《熹平经》,使隶书由纵势变为横势,出现了“横向扁势”,进一步规范了隶书。

汉隶代表作:《礼器碑》、《乙瑛碑》、《曹全碑》、《史晨碑》、《张迁碑》。

佐:指佐书,是隶书的早期名称;佐貌:指隶书的整体面貌;臻全:达到完整、齐备。

(17)许慎:是东汉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大字典的创始人;《说解》全称是《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大字典,全书收录9353字,例举字根540个,创立540个《部首》,开创部首检字的先河;

《六》:指《六书》,是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8)魏晋南北朝:是汉朝之后的“中国书法觉醒期”,在此期“隶、楷、行、草”相继形成;

翰坛:就是书坛。

(19)杜·崔:是东汉前后的两位大书法家杜度和崔瑗,史称“章草奠基人”。

(20)章:指章草;杜度名作《草稿》及崔瑗的《草书势》是章草的奠基篇。

(21)索靖:西晋时期草书大家,其著名法帖《月仪帖》,增添了章草色彩,使章草更加规范。

史·象(22)《急就》佳,

陆机(23)《平复》专。

伯英(24)创今草,写速不再慢。

刘君(25)萌行押(26),从此繁变简。

仲鸟(27)整合“分”(28),

繇侯(29)“真祖先”;

遗存《荐季·示》,模仿《贺捷·田》。

注释:

(22)史·象:指西汉人史游和三国(吴)时期的大书法家皇象;

《急就》:全称《急就章》,由史游编、皇象书,全书2144字,是章草的最佳范本。

(23)陆机,是晋代大书法家,其名作《平复帖》是最专业的章草精品。

(24)伯英:是东汉张芝笔名,今草创始人,世称“草圣”,其名作《八月帖》、《冠军帖》。

今草:张芝把章草整改后变成今草,今草又分为“小草、大草”,是当代最流行的草书。

(25)刘君:指汉末刘德升,其笔名“君嗣”,时称“刘君”,是行书鼻祖。

3 / 16

(26)行书:刘德升发明行书时叫“行押书”,后人把“行押书”简称行书。

(27)仲:指东汉大书法家王次仲,别名王仲,史称“八分体鼻祖”,又叫“神仙”或“神鸟”:相传他被皇帝御兵押进囚车后变成了一只大鸟飞去,故称“仲鸟”。

(28)分:指八分体,早期名字叫“分书”:王次仲把“程邈隶书”和“李斯篆书”整合成新的书体,自称八分体,其特征是:突出挑捺,左右分布,具备隶书特点。 (29)繇侯:指东晋钟繇(you),因封爵“乡侯”,谥号“成侯”,故史称“繇侯”,他在整合隶书及八分体的基础上,发明了楷书,故被称为“楷书(或真书)鼻祖”;此处“真祖”先,指楷书的祖先。

钟繇遗存下来的最好的小楷代表作品是《荐季直表》、《宣市表》;但是《贺捷表》和《墓田丙舍帖》多为后人摹本;模仿=摹仿。

至圣王羲之(30),顶峰谁能及!

《兰亭》(31)殉昭陵,

《十七》(32)路伟奇。

献《秋》珣(33)《远》札,

逸少《快雪时》。

乾隆御三希(34),内廷伴弘历。

碑碣(35)雄强艳,《鲁郡·瘗鹤·爨》;

注释:

(30)王羲之:世称“中国书圣”,此文用“至圣”,意指“最神圣的”,以别于后来的“亚圣”、“二圣”、“小圣”等。由王羲之创立的东晋“书法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无人能及。

(31)《兰亭》:指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晋尚韵”代表作。唐太宗临死前要求儿皇陪葬兰亭序,后皇应允而将《兰亭》陪葬在“昭陵”墓内。殉:用人或物陪葬。

(32)《十七》:指王羲之名作《十七帖》,后人称此帖为“书法家必由之路”;伟奇:伟大而神奇。

(33)三王:王羲之及其儿子王献之,其侄子王珣,合称书法“三王”(羲·献·珣)。

(34)三希:后代的清朝皇帝乾隆把三王的三件“书札”封为“三希”,这三件书札是: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王羲之(字:逸少)的《快雪时晴帖》;御:皇帝亲笔写的字。

内廷:皇帝养心殿叫“内廷”,内廷内有书房并设“三希堂”。

三希堂:最早是摆放三王书法作品的书房,后来也摆放其它大家珍品。

弘历:乾隆皇帝名字叫“弘历”,他把“三希”请进“三希堂”,天天相伴,日日临摩。

(35)碑碣:是魏碑的四种书体之一;魏碑也叫魏楷,包括四种书体:碑碣·墓志·摩崖刻·造像记。

碑碣的代表作《鲁郡碑》又名《张猛龙碑》、《瘗鹤铭》、二爨(cuan)碑包括《爨龙颜》、《爨宝子》;雄强:是清朝康有为的《魏碑十美》之一;艳:美丽夺目。

4 / 16

“墓志”(36)特遒劲,

《美·女·贞·庆·湛》;

“摩崖刻”(37)浑朴,

《郑·颂·淮》耐看;

《造像记》(38)瑰丽,

《杨·牛·龙》傲岸。

萧衍(39)令编《次》,

兴嗣(40)夜纂完;

隋僧智禅师(41),誊抄八百件。

注释:

(36)墓志:特别遒劲(雄建有力),主要有:《美人董氏墓志》、《黑女墓志》又称《张玄墓志》,以及《高贞》、《高庆》、《高湛》墓志。

(37)摩崖刻:是魏碑中最浑朴的书体,代表作《郑文公碑》、《石门颂》及《西狭颂》、《杨淮表记》。 浑朴:浑厚朴实的风格;耐看:经得起反复细致地观看和称赏。

(38)造像记:是奉佛造像并记录,代表作《杨大眼》、《牛厥》,《龙门二十品》;瑰丽:珍奇美丽。

(39)萧衍:指南朝的梁武帝萧衍; 《次》指《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后人编入童蒙教材后演变成《千字文》。

(40)兴嗣:指南朝梁代周兴嗣,他奉命将当朝官府内流行的王羲之字帖中的1000个字编写成韵文,他一夜成文,头发全白,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古代《千字文》。

(41)隋:指隋朝;僧:指僧人智永;智永也称智禅师或永禅师,本姓王,是王羲之七世孙。

誊抄:写出一个样本后,再照样本手写800件。

盛唐(42)楷辉煌,

太宗(43)促发展;

圭臬欧阳询(44),

《泉铭·邑·甫诞》;

榜样褚遂良(45),

《雁塔·龛·阴·宽》;

人伦准的虞(46),

5 / 16

篇三:千字文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①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 俊乂密勿


千字文碑现存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34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