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德与得的关系1000字

时间:2016-11-24 09:32:2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德与得

德与得

厚德载物!

小德小得,大德大得。有大德的人,才能大得;大得的人,必有大德

——老子

在很早以前,人们非常重视“德”与“得”。然而,“德”是以“得”的面目体现出来的。

所以,“徳”与“得”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在人的一生中,"徳"的锻炼,就是“得”的修炼。在生活中,小德小得,大德大得。有“大德”的人才能“大得”,“大得”的人,必有“大德”。因此,有德才有得,徳是得的条件,得是徳的结果。尽其能,成其徳,就会有所得。事实也证明,有才才有财,有才才有位,有诚才有成,有德才有得。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取决于细微而不起眼的徳与得之间,正如著名的“思想之王”伏尔泰所说的:“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品格。”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是相对而 言的,好的品德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因此,良好的德性,不仅能使事业有所得,而且还能得到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和完美的未来。

在人生中,徳与得,孰轻孰重,须得仔细分析。“徳”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理性追求,作为参与者众,涉及面宽,没有止期的培修过程,内涵丰富,但并不玄秘,有时还十分简单明了,简单得像把尺子,明白得像面镜子,随时可以用来对照自己,检测所有人。这尺子和镜子就

是个“得”字。用“得”能检测出人品,照透心灵,判明其人“徳”与否,鉴定“君子”真与伪。自己得而重徳,则名垂青史。“徳”予人们越多,“得”对己便越无奢求。所以,“得”并非金钱名利,而是人心所向!相反,如果一个人弃徳而贪得,那么必将堕落为一个失败的人 比如乐得其所,非分莫取,为理想为他人,应得既得都能“舍”就是“徳”,反之,见利忘 义,贪“得”无厌,得陇望蜀,欲壑难填,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却偏又装作谦虚君子, 何“德”之有?

当然,徳与得也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古往今来,“徳”与"得"都是如影随形的。在 贪“得”之后,紧随的便是缺“德”。在历史的长河中,因“徳”而垂名青史者不乏其人,因“得”而身败名裂者同样是史不绝书。比如得到非分的公款吃喝玩乐,便缺少做公仆的徳操;得到他人的贿赂,便缺少当权者的德政-----但是贪图这样不义之财的人,最终毁灭的只能是 自己。多行不义必自毙,只为“得”而不顾“徳”的教训值得人们永远反省。

有德才有得。做人以德为本,善始善终,总会有善的回报。如果在用这份得去铸造徳,将短暂的有形之得,融于身内长久之德,徳将伴随着人的本性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将展现出不同层次的“得”来。用于家庭生活,用于工作和事业,用于造福人类。这时,一个既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优秀品德,又得到了回报,何乐而不为呢?拥有

这种德行,不用寻"得”得自然会来,正如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拱之。”

古语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何以得人心,恐怕就非“徳”莫属了。在古代,立徳就是做圣

人,创制垂法,博施济众。随着时代的发展,徳就是常怀爱心,积善积德,争做一个从内在涵养到外在风范的高尚典范。随着更多“徳”的成长与成熟,人类逐渐的走向文明神会。在这样的神会里,人们更是追求与徳同行。总之,只有立徳于未来,只有善始善终的人,才会得到“ 善”的奖赏。正如古人云:“积德之家,必有余得;如不积德,必有余殃”。

德者,得也。古往今来均是如此。品德决定着一个人能站在多高的颁奖台;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亮的心灵电流;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成败的心灵力量。良好的品德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大厦最坚实的基石。作为21世纪的开拓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因为,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立业、奋发有为的前提。

篇二:1000字论文范文3篇

1000字论文范文3篇

学位论文质量是评价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论文选题又是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首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00字的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1000字论文范文篇一: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们越发的感觉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普遍偏弱使得人际关系成为 重中之重的一个课题.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 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 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 我认为,人际交往时获取友谊的重要途径。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新的群体的构成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在工作中同样如此,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搞关系"算不上一个褒义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走后门"、"暗箱操作"等不光彩行为,但有一类人,他们的职责就是"搞关系",这个关系"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就是员工关系经理。员工关系经理是个不太常见的头衔,只有在正规的外企、国企集团、合资企业中才能觅到他的踪影。他的工作职责包括两大范畴:一是处理员工和 公司的关系,即传统意义的劳资关系,另一方面是员工内部的关系协调。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工作中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用文明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人在社会集体关系网的地位的体现,用庸俗的角度说,就是兄弟多,讲义气的一定是"大哥"。

当然,结合你的实际,我个人也有一句话送给你,希望能对你起到帮助。如果你的

所在单位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主线单位,那么亲属关系及世交关系,才会对你有直接性的帮助,如果是支线单位,那么你的主管领导将对你的前途起到直接作用,但前提是看你如何去做,你的综合能力如何。如果你所在单位是普通地县市的主线单位,那么除上述关系外,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是支线单位,基本就是靠经济实力和自身能力,所谓自身能力不完全是工作能力,70%是为人处事,也就是你所说的人际关系。总之,人际关系也要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来用。

官场上有三句话说的好"再大的领导、再大的官,也要看小爷翻不翻(脸)""小爷喜欢玩你的话,当你是个玻璃球,小爷不喜欢玩你,你就是个玻璃碴子!""如今都讲究"双盈"和"实效",主要看你需要不需要!"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1000字论文范文篇二:

有趣的共振现象

唐朝的时候,洛阳的一座寺院里出了一件怪事。寺院的房间里有一口铜铸的磬,没人敲它,常常自己"嗡嗡"地响起来,这里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口磬和饭堂的一口大钟,它们在发声时,每秒种的振动次数—

—频率正好相同。每当小和尚敲响大钟时,大钟的振动使得周围的空气也随着振动起来,当声波传到老和尚房内的磬上时,由于磬的频率跟声波频率相同,磬也跟着振动

起来。发出了"嗡嗡"的响声。这就是发生振动的共振现象,也叫共鸣。

你注意过吧,胡琴的下端都有一个不小的"肚子"——蒙上蛇皮的竹筒。当你兴致勃勃地拉起胡琴时,琴弦的振动通过蛇皮会引起"肚子"中空气的共鸣,使发出来的琴声不仅响亮,而且音乐丰满,悠扬动听。人们把这种"肚子"叫做共鸣箱。你瞧,扬琴、琵琶、提琴、钢琴等乐器,不都有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共鸣箱吗?

除了共鸣箱之外,人们利用共振现象来做的好事还不少呢。

建筑工人在造房子的时候,不论是浇灌混凝土的墙壁或地板,为了提高质量,总是一面灌混凝土,一面用振荡器进行震荡,使混凝土由于振荡更紧密、结实。

大街上的行人,车辆的喧闹声,机器的隆隆声——这些连绵不断的噪声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还会损害人的听力。有一种共振性的消声器,是由开有许多小孔的孔板和空腔所构成。当传来的噪声频率与共振器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就会跟小孔内空气柱产生剧烈共振。这样,声音能在共振时转变为热能,使相当一部分噪声被"吞吃"掉。

此外,粉碎机,测振仪,电振泵等,也都是利用共振现象进行工作的。

但在某些情况下,共振现象也可能造成危害。例如:当军队过桥的时候,整齐的步伐能产生振动。如果它的频率接近于桥梁的固有频率,就可能使桥梁共振,以致到了断裂的程度。因此,部队过桥要用便步。

在我国西北一带,山头终年积雪。每当春暖花开,山上冰雪融化,雪层会离开原来的地方滑动。往往一次偶然的大吼声,厚厚的雪层就会因为共振而崩塌下来,因此规定攀登雪山的勘察队员,登山队员不能大声说话。

我们要将共振充分运用到各个科学领域,还要防止共振现象给生活、工作、环境带

来危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探索。

1000字论文范文篇三:

研究背景:中国学校教育普遍采取的是老师测评的方法,由老师单方面给予学生评价,老师单方面的测评有着客观,公正,高效的优点,但不免存在与学生间缺少沟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校积极性,参与度方面的缺点.本实验意在对比自我测评与老师测评的优缺点,进而研究学生自我测评的可取性.

研究内容:1.学生英语口语表现的自我测评与老师测评是否存在差异?2.如果存在差异是由什么导致的呢?3.自我测评相对于老师测评有什么优势呢?4..第二轮的学生测评会与老师的评价相接近吗?

研究方法:

1. 总体简介:通过两周的培训与十周的两轮的测评,测评由师生配合完成,评测标准包括四部

分,每部分五分制.通过两轮学生自我测评与老师评价之间的的对比,以及发放的相关实验的问卷调查,根据其调查结果以及测评结果的差异反映实验结果.

2. 参与者:广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包括18位女同学,10名男同学,22名英语专业的同学和

6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验研究前,他们都以及学习英语6-12年.

3. 具体实验过程:A,通过评估培训确保学生们懂得测评的方法及准则,b,通过举例说明及老

师及时的反馈来帮助同学们及时调整评估的准则.c,老师的参与跟及时指导让同学们明白正确客观的评分.d,位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学生们在测评前都经过了测评的相关培训.e,利用卡方测试表考察两次测评的相关性

4. 辅助工具:评分标准表,问卷调查,学生反馈表

数据收集:1,第一轮老师测评与学生自我测评的差异达5.3分,而第二轮测评,差异缩小到1.4 2,学生自测第一轮跟第二轮的测评结果与考试的相关性分别为0.5521与0.7938

3,p值小于0.05,可以看出两次测评的结果是不同的

4,学生们对自我测评问卷调查的反馈,93%的同学认为学生们应该参与到测评中,71%的学生说他们的测评是以评分标准为基础的

研究结果:

1.学生们在第一轮测评中与老师测评的分数相差较大,而且学生们倾向于给自己打更低的分,在老师的及时反馈跟指导后,第二轮测评中的自我测评更加客观,更接近老师的评估分数.

2,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可以退出学生倾向给自己分数偏低的原因有学习过程,学生们不太倾向给自己过高的分,还有中国传统的自谦的思想。

篇三:论文论德与才的关系

论文论德与才的关系

在当今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情况之下,重新考虑德与才的关系,对我们大学生尤显必要。不得不说,一些同学由于一些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降低了对自身道德水准的要求。甚至有一部分青年人竟然公然宣称,不避讳潜规则。拜金主义严重影响着青年一代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大学阶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设立,对我们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学过该课程,使我重新思考了德与才之关系。

说到德与才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尤其在谈到治国之道与用人之道时,这是一个经常被论及的话题。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思想家司马光有著名论断,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暂且采用该翻译)那么,在司马光看来,德与才究竟孰轻孰重呢?不妨谈一下这句话的出处——《资治通鉴》。我们都知道司马光不仅是思想家,政治家,而且作为《资治通鉴》的编撰者,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很多思想尤其是治国用人之道都体现在书中。

我们应当明确一点,中国这个有着漫长封建历史的文明国度,自从汉代司马迁忍辱含垢修成纪传体通史《史记》后,每一个新兴的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为前代修史,述一代史事,记一朝典则,褒一代英烈,贬一朝奸恶,举凡一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军事制度等都是被详加记载,略无遗失,目的是为后代的统治阶级提供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多方面鉴戒,所谓以史为鉴,这是封建史学之价值和功用所在。而这本作为封建史学的经典的《资治通鉴》,其作者,北宋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必然也是站在统治阶级如何统治民众的角度来撰写了《资治通鉴》一书。

在该书卷首部分,司马光便提出了他的德才理论: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在这里,司马光主要给出了以下观点:

一.批判世俗把“才”与“德”通通当做“贤”的观点,指出“才”和“德”新的定义:“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二.指出“才”与“德”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三.分别列出四种人身上的德才体现:“才德全尽”、“才德兼亡”、“德胜才”和“才胜德”,并且分别给与这四种人一个定义:“圣人”、“愚人”、“君子”

和“小人”,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人时,“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的观点应该是以德比才重为主:“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用现代汉语解释,意思大致是“德胜才者凭借才能可以做好事,才胜德者凭借才能可能做坏事,而无德无才之人干不成大事,故不让人担忧。”

四.在涉及德与才,选用人的次序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这样一个观点可以说在各个朝代都可以找到实例。从西周武王开始,我们一直都看重人之德行。我们知道,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思想的主流。而在儒家思想中,崇德是很重要的一块。古代选拔官吏,“选人以德”和“求德而任”是官场的口号和目标,从最初的推崇“仁政”和“孝悌”到“孝”“廉”“诚”等等,德的含义也随着朝代更迭,历史发展而有所变化。但终究,统治者都在强调德治。而在上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一句的翻译时,也有这样将“资”译作“资本”“支撑”的,结合儒家的崇德思想,最后,我以为还是理解为“辅助”更为贴近。也就是说,对于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是德要胜于才。德是基础,在德的基础之上,才方可更好得被施展出来。

其实不仅是中国古人重视德行,其他国家很重视人的品德。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著名“帝王哲学家”、晚期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在《沉思录》中不时提到“要及时行德”。英国17世纪著名政治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他的随笔中写到“美得就像宝石”“拥有内在美德的人即便外表并不华贵,却可以让人心生敬意。”

似乎在中外的主流文化里,德始终要比才更重要,就是我们如今教育子女,也常说“成才先成人”,高智商的人犯罪更可怕。从历史上无数的例子里,我们都得出了这一点。比如,秦桧,一状元之才,最终投降卖国,诬陷忠良。和珅,多才多能,却极贪婪,最终成为历史上奸臣之一。再如希特勒,虽极具演说之才,但最后几乎将整个人类卷入战争的泥潭。

虽然眼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免会有一些浮夸之风,但作为年青一代,人类未来的书写着,人类文明的传承着和创造者,保持自身的道德操守依旧是一门不可遗弃的课程。无德无才是无能,有才无德是社会的祸害。人是需要道德约束的动物,而道德也正是为人的可贵之处,遗弃了道德,便是放弃了作为一个高贵的生灵而存在,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

但是我也不赞同任用人才者一味强调德,而忽略了才。正如《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所言,“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历史

上,建安十九年,曹操至孟津,提及,汉代陈平虽无纯厚的德行,但却奠定了汉朝的基业,苏秦虽不守信,却扶住了弱小的燕国。我们都清楚 ,在我们的生活中,圣人很少,真正的君子恐怕也不多见。这是由于人性本来的弱点所致。人都是有缺点的,在道德方面也不会是十全十美,比如,可能有人可能偶尔不守信,但不是一直都如此,有人不孝顺,但可能对朋友很真诚……如果统治者一味强调道德,而忽略了现实,也是很难治理好国家的。所以,作为领导者,站在贴近实际的角度,只要有才能就不要废臵不用。而历史上的曹操,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见识,重用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从而为自己统一北方在人力资源方面奠定了基础。

德与才的关系是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从完成任务的短期来看,才是很关键的支持。而从任务完成效果的长远来看,德又要胜过才。才,是为了实在的进步,而德,是为了维系稳定的发展环境。但是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就出现了两种可以互相协调的思想,法家和儒家思想。从现在看,我们也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并用。这恐怕也说明,德不能把握一切。

然而,从个人和人类的发展而言,德是比才显得重要的。不妨将德理解是维系人类社会稳定的一种“潜规则”,无德,便是无视人之作为一个社会人存在的规则。自然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自身境界也难以得到提高。

这里,司马光才学是德的资本;而德行是才学的统筹。

就是德比才重要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德与得的关系1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268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