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红楼梦论文5000字

时间:2016-11-23 15:12:3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红楼梦论文

红楼梦论文

作为一个普通学生来谈作为中国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确实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自不量力,但还是要试试的。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下《红楼梦》这本书,《红楼梦》是一部一百二十回的章回体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是一部中国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

在前五回里我们可以得到《红楼梦》还有四个名字,分别是: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钗,而金陵十二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薛宝钗、林黛玉、王熙风、巧姐儿、李紈、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贾宝玉:他逃避过早地接受封建主义的教育,使他避免卷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利害之争,他身上保持了人性的纯正。他憎恶仕途经济,讨厌与达官显贵往来,把八股文称为“饵名钓禄之阶”,却对他身边那些地位低下的女子寄予深厚的同情,而且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从现代社会看,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浪荡青年,没有理想、没有抱负,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相违背。如果不是因为家庭富裕、长辈溺爱,早就应该流落街头了。才十几岁却把儿女私情时常放在心中,有是一种怎样的坏习气呢?还曾引起过金训儿跳井这一事件。

林黛玉:她的人生观是灰暗的,身世也确实可怜,幼年丧母,少年丧父,寄人篱下。她满腹才华,吟诗作对无人能及,论才论貌她绝对冠绝古今,而且天真、纯洁,但她不喜欢礼教束缚的家庭,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赞赏,这是他们感情的源头。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显出对功名的唾弃。她柔弱的外表内,带着对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一个好女孩子最起码的条件是性格好,善解人意,不工心计又不失端庄。而林黛玉,孤标自傲,目下无尘。虽说寄人篱下,但还是千金小姐,有外婆疼,有一群好姐妹陪,并且容貌娇美,才学出众,可她就是不满足。当她孤芳自赏、顾影自怜时,忘却了身边的世界,于是整个世界也就对她报以同样的态度。

薛宝钗:她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年纪虽小,却谙于世故,工于心计却显得温柔敦厚,心思缜密却表现得豁然大度。她平日里装拙,心里面却渴望“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不能不说是虚伪。就连本来心存芥蒂,怀疑她“有心藏奸”的林黛玉后来也把她认作知己。但她的美貌温柔贤淑没有能够打动叛逆的贾宝玉,贾宝玉也没有成为她所期望的“读书明理,辅国治民”之才。她的才华绝不在黛玉之下,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又会广施恩惠,大得人心。她几乎没有缺点,而且博学有识、温柔贤淑,想辅佐丈夫成为济世之才,何等的可贵!却是因为看错了贾宝玉,到后来反而没有得到宝玉真心诚意的爱情。这是我很伤心的!只因为我较喜欢宝钗!

意义

(一)人物个性化色彩分析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有自身的个性特征,作者对人物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一句话,一个外貌描写都能将人物个性凸显出来,如林黛玉给人的感觉是才女且多愁善感,宝钗是温婉而聪慧,晴雯美丽而锋芒毕露。《红楼梦》中就是通过人物的形象的刻画来展现人物个性特点,茗烟聪明而朴实,大闹书房而显现其淘气顽皮的个性,也是他对宝玉忠心最有利的证明,再到闹书房时粗俗的语言特点以及忌金钏时文雅的语言特色,这些都无处不显示出茗烟独特的个性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

兴儿个性特征主要是通过其语言来展现出来的,他“自己特殊的风格,一是耍贫嘴,每一句都油腔滑调,一是爱说话,人家问他一句,他答一箩筐,难得的是层次分明,句句清楚”。语言便是兴儿个性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他与兴儿一样,聪明而活泼,善良而机警,兴儿的话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别人的性格特点,他本身的性格特征也从中充分反映出来,这正如薛瑞生先生在《红楼梦谫论》中所指出:“因为是贾琏的?心腹?小厮,他才能说出这些话;因为尤二姐善良柔弱,他才敢于说出这些话;因为他聪明伶俐,才将这些话说得准确而又有趣。曹雪芹要让人物的语言?一身?而兼?二任?,看来是费了一番苦心的。”

(二)人物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

《红楼梦》中作者对每个人物情节的安排都可谓是匠心独运,茗烟和兴儿在情节推动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茗烟对情节的推动主要是在宝玉身上,在第二十三回中,因宝玉在大观园中腻烦了,茗烟冒着风险从书坊里“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偷偷送给宝玉看,从而使宝玉和黛玉得以读到《西厢记》《牡丹亭》等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说:在宝、黛叛逆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茗烟是起了催化和促进作用的,为宝黛爱情的成熟奠定基础,也“对宝玉叛逆思想的形成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茗烟不仅是宝玉一些重大举动的“牵线人”,而且也是宝玉叛逆思想和叛逆行为的同情者和支持者。没有茗烟的机敏和巧于应付,宝玉不可能那么方便地私自外出;没有茗烟的支持和帮助,宝玉在大观园以外种种“离经叛道”的举动将寸步难行。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善于运用“犯而不同”的艺术手法。兴儿对情节的推动作用很重要表现在尤二姐故事的发生当中,由于兴儿的评头论足、说长道短而使事情暴露,间接导致尤二姐惨死,作者不仅用这样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并通过人物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故事发展顺理成章而具有特色。

鲁迅先生说过,曹雪芹他写《红楼梦》,他是根据自身的生命体验,根据自己家族曹家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里面的盛衰荣辱,惊心动魄的大变化、大跌宕来写这个作品的。《红楼梦》是带有自传性的,是自叙性的,我没说它就是自传。更不是说就是通通去和生活真实划等号,说他没有艺术想像的过程,他当然是从生活的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这个是不消说的。所以要读通《红楼梦》就要了解曹雪芹的家世,最起码要查三代——知道他的祖父是谁,父亲大概是谁,他本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什么遭遇?他家族怎么在康熙朝鼎盛一时,辉煌得不得了;在雍正朝,雍正很不喜欢,就被抄了家,治了罪;在乾隆初年怎么又被乾隆赦免,一度小康;但是在乾隆四年一下,又怎么卷进了一个大的政治斗争;乾隆在扑灭政敌的同时,也把其他的有关的那些社会上的人予以整治,曹家被株连彻底毁灭,曹家最后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以我想先说说曹家和清朝康雍乾三代皇帝的瓜结?

曹雪芹家族,出身低微,是清兵入侵前被俘的“包衣”,也就是后来的皇室的终世奴才,曹雪芹就是奴才后代。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被康熙重用,被派往江南作江宁织造,这是一个很高的官,一个很有地位的职位,它性质属于半个皇商,而曹玺的夫人孙氏被招进宫里作康熙的保母,这样曹家就与皇室有了一段很浓厚的感情里程,这样以至于康熙有生之年六次下江南,就有四次住在曹家。他家族怎么在康熙朝鼎盛一时,辉煌得不得了,这就是原因,这样的关系很重要的,也是曹雪芹写书时的历史题材。

总的来说,红楼梦是一本汇集了中国博大精深文化内涵的集合体。它涉及的体裁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涉及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各个层面,书中对于当时的文史哲理、琴棋书画、工艺美术、风流游戏、服饰宴饮、保健医药、园林建筑等各个方面无不做了深入精确的描写。有讲政治,有讲感情,有讲阴谋,有讲叛乱,有讲为人处世,也有讲诗辞文化。无怪乎《红楼梦》被认为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全息图像。

篇二:《红楼梦》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一、选题缘起与可行性论证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从古至今有无数优秀的作家评论家对它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其作为女性悲剧的价值,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其中悲剧女性的研究,却大多停留在少女少妇这个群体,似乎只有她们年轻的生命才称得上悲剧,而忽略了包括贾母、王夫人及各级奴仆在内的老年女性。因此,笔者决定由此着手,对老年女性的悲剧,以及老年女性与青年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补充目前学界对《红楼梦》中女性悲剧研究的不足。

由于对《红楼梦》女性悲剧及女性价值的研究,学界已经有了许多优秀的成果,这就为笔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了更好的完成好这个研究课题,笔者在研读了数次原著的基础上,翻阅了大量有关《红楼梦》女性悲剧的著作及论文,这些都给了笔者十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二、论文基本框架

《红楼梦》中的“鱼眼睛”

——另一种女性悲剧

一、黯淡无光的“鱼眼睛”

二、冷酷的“鱼眼睛”

三、“鱼眼睛”的悲剧

一、理想缺失产生的嫉妒心理

二、对于失去尊严的竭力挽回

三、残酷压抑下的人性扭曲

四、结语

三、主要参考文献

(一)著作

1、刘梦溪,《红楼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胡适、王国维等著,《沉酣一梦终须醒》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张国凤《话说红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李庆信《说不完的红楼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应必诚《红学何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吕启祥、孙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杜景华《红楼梦的心理世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

(二)论文

1、梁文娟,《试论<红楼梦>的女性悲剧》,《电影评介》,2008年6月

2、李艳梅《“审知性”与“体贴”》,《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3、成海霞《<红楼梦>女性之“妒“妇心里浅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26卷第3期。

4、杨隽《呼唤女子人性美的复归—谈<红楼梦>的女性观》,《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

5、王玉彪《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红楼梦>女性悲剧分析》,《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胡军利; 陈志兵《女性中的弱者——论<红楼梦>中的婢女悲剧命运》,《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报》,2000年第2期

7、倪雷《美的毁灭之挽歌:试论<红楼梦>的女性悲剧》,《作家》,2008年12期

8、杨萍《<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9月

文献综述

《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著作,由于其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内容和巨大的影响力而被世人广

泛关注。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红学会,创作了专门的研究刊物——《红楼梦学刊》《红楼梦研究集刊》,而且有成千上万的有关《红楼梦》研究的论著、评点、文章等问世。不同方面的学者,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作为一部充满悲剧情怀的作品,它吸引了许多的专家和爱好者从悲剧的角度对其研究。具体说来,对于其悲剧性质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角度:

1、 宝黛爱情悲剧。这是一个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论题。由于整部书都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

的爱情悲欢为主线,所以二人的爱情悲剧十分受人关注。而研究宝黛爱情悲剧的著作数

量极其丰富,如刘梦溪的《情问红楼》、杨庆亮的《红楼梦红楼情》、郑铁生的《宝黛

爱情悲剧》、子旭的《儿女情长话红楼》等。

2、 封建大家族覆灭的悲剧。从阶级角度来考察,贾府的衰亡就是封建家族的覆灭,是对整

个封建制度的控诉。这也是一个拥有众多研究者的论题,借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

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封建制度的罪恶。如刘梦溪的《红楼梦新论》,唐富龄的《红楼梦的

悲剧意识与旋律美》、陈美玲的《红楼梦中的宁国府》等。

3、 女性悲剧。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论题,因为《红楼梦》是一个女性的世界,描写了数十位

性格年龄,身份地位各异的女性。通过对她们的系统研究,既可以了解封建时代女性的

地位生活,又可以更深层次的体察封建社会的本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囊括了上述两

类。因此这一论题备受青睐,涌现出的专著自然不少。有专业某个女性人物的,如 雷晓晓

的《冰山上的雌凤凰》、《秦可卿之死》、李晶珍的《林黛玉的悲剧》;也有论述某个群体女

性的,如周锡山的《漫话红楼奴婢》《痴情司》、梅苑的《红楼梦的重要女性》、陈美玲的

《红楼梦里的小姐与丫鬟》、;还有整体研究女性悲剧的,如周五纯的《红楼梦人物新论》、

《金陵十二钗》

笔者在整理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学界对于女性悲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年轻女性的身上,

如林黛玉、贾探春、晴雯、鸳鸯等人,即使如王熙凤、平儿、香菱等人也是年轻貌美的少妇,而对于年老女性悲剧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即使有一定论述也多是批判的,如应必诚的《红学何为》。但是经过对原著认真的阅读和详细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这些老年女性本身也是可悲的,即使如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贵族女性也是活在封建制度下,她们的思想都被封建制度所同化和侵蚀,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至于那些如赵姨娘、春燕妈、柳妈等处于下层的妇女们的遭遇则更为可悲。她们不仅身受男权社会及整个封建制度的压迫,还同时受到上层女性的欺压,甚至连年轻的丫鬟都鄙视和压迫她们。她们不仅逝去了青春和美貌,甚至连起码的人格尊严都一起失去了,她们才是最可悲的。因此,笔者决定对老年女性的生存环境和地位出发,对于她们庸俗残酷性格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最终将两种女性悲剧归结在一起。

《红楼梦》中的“鱼眼睛”

——另一种女性悲剧

摘 要:对于《红楼梦》中的年轻女性,曹雪芹是抱着崇拜和赞颂的心情来写的,而对于已婚且年老的女性,则借用宝玉之口说她们是毫无光彩的“鱼眼睛”。 我们常常把老年妇女与男人都视为《红楼梦》女性悲剧的刽子手,而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老年妇女们同少女一样也是女性悲剧的主角。女儿毁灭是一种悲剧,女儿最终变为“鱼眼睛”,则是另一种悲剧,甚至可以说是更大的悲剧。妇女们的转变不是自觉自愿的,而是在各方面的压力以及整个男权社会的残酷制度下形成的。这些女性悲剧,充分写出了女性人格遭受践踏的复杂过程,深化了以往对女性悲剧的认识,系统地反映了封建时代各种的女性悲剧,使我们看到了那个不允许女子人性复归的整个社会和制度的罪恶。

关键词:《红楼梦》 女性悲剧“鱼眼睛” 老年女性

一曲《红楼梦》是女性的悲歌,在封建制度的摧残下,无数年轻貌美的女性,不是年少夭亡,就是永伴青灯古佛旁,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可以说是女性的毁灭,正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我们哭黛玉,是因为她“泪尽夭亡”,没有和宝玉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哭迎春,是因为她没有嫁个好夫婿,以致被夫家折磨,“一载赴黄粱’;我们哭晴雯,是因为她遭人嫉妒,怨恨而亡;我们哭惜春,是因为她是“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说到底,我们的恸哭和悲愤也只是因为她们没有在尘世中活下去,是因为她们没有获得美满的婚姻而已。倘若她们有幸摆脱这种种不幸,活了下去,嫁了男人,有了一个好归宿,她们的命运又会怎样?让我们通过《红楼梦》中那些老年妇女的命运来窥视她们的影子。

一、 黯淡无光的“鱼眼睛”

正如贾宝玉所说的“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的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颗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小说开篇交待了创作的目的“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所以要“使闺阁昭传”,“万不可使其泯灭也”。曹雪芹借贾宝玉的口来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就觉得清爽,见了男人就觉得浊臭逼人。“山川日月之精秀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末而已。”甚至必得“香茶漱口后才能说女儿二字。”〔1〕可见,对于《红楼梦》中的“女儿”们,也就是年轻的女性,曹雪芹是抱着崇拜和赞颂的心情来写的,要“使闺阁昭传”,因此无论是女性悲歌还是女性颂歌,作者都始终带着一种褒扬的态度。而对于已经出嫁,尤其是已婚且年老的女性,则借用宝玉之口说她们是毫无光彩的“鱼眼睛”。女儿毁灭是一种悲剧,女儿最终变为“鱼眼睛”,则是另一种悲剧,甚至可以说是更大的悲剧。因为女儿们无论是夭亡,还是出家,起码可以远离这个污浊的世界,不再沾染任何尘埃,继续保持她们的纯洁,她们还是“无价的宝珠”。但是继续留在这个尘世中的少女们,最后只会被污染,落得个变为“鱼眼睛”的下场。难怪当宝玉得知迎春要出嫁,而且要陪嫁四个丫鬟时,痛心疾首的说:“从今后这世上又少了五个‘清洁人’”。当他听说邢岫烟要出嫁,虽是嫁给为人不错的薛蝌,但他也叹息的说:“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

宝玉之所以坚决否定出嫁后的女儿,是因为他从小身在贾府,看了太多妇人的所作所为,她们有的市侩,有的庸俗,有的冷酷,有的无情,有的喜欢挑拨离间,有的常常无事生非,这些行为与她们做女儿时大相径庭,或者说与宝玉身边环绕的少女们的行为相悖。对此,宝玉一直迷惑不解,曾感叹的说“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气,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守园门的婆子听了,也不禁好笑起来,因问道:“这样说,但凡女儿个个都是好的了,女人个个都是不好的了?”宝玉发狠道:“不错,不错!”

鲁迅先生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而已。”〔2〕宝玉虽然比其他人更清醒的看到了女儿变为“鱼眼睛”的悲剧,看到了妇女与女儿的差别,却因为身份的局限不能理解这其中的真正原因。他所谓的“沾染了男人气”,其实是相对于大观园中单纯的环境而言的“尘俗气”,是整个封建社会到处弥漫的风气。大观园是一个独立于尘俗的“情的世界”,较少受外界的影响,身在其中的少女们可以保持自然的个性。她们是美丽纯洁的,本真天然的,但她们不是独立的,她们依然受限于男权社会,她们一旦离开大观园,被男权社会收编,就意味着被浊物污染,那原来的纯美自然就变得污秽。〔3〕女儿嫁了人,离开了这个单纯的环境,身陷世俗的泥潭中,就难免要面对险恶的现实,当那份单纯天然之气无法应对现实需要时,自然会沾染上“尘俗气”。“无价的宝珠”的光芒就会被声色,物利所掩盖,逐渐变为黯淡无光的“鱼眼睛”。

二、冷酷的“鱼眼睛”

按照宝玉的分析,《红楼梦》中的女性分为未婚、已婚和老年三类。已婚少妇虽然失去了珠光宝色,却依然是颗宝珠,比如李纨、平儿、香菱,在她们身上依然有少女般的善良和热情。所以她们仍旧属于“金陵十二钗”,她们的悲剧与未婚少女一样,是令人悲慨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而我们今天所要说的“鱼眼睛”就是单指第三类,那些已婚的且进入老年的妇女们,按层级从上至下包括尊贵的贾母,身为主子的邢王二位夫人,和半主子的赵姨娘、周姨娘,以及身为下人的各级老妈妈、老婆子们等人。她们不仅自己深受世俗的浸染而失去少女的纯真,而且还在百般摧残着清纯的少女们。

贾母是贾府的核心人物,慈祥,仁厚,她十分钟爱林黛玉这个唯一的外孙女,但当得知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感情时却说“孩子们从小儿在一处玩,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该要分别些,才是做女孩儿的本分,我才心里疼她。若是他心里有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

邢夫人是荣国府的大夫人,但她却缺少一个当家夫人的杀伐决断,凤姐儿曾评价她是“秉性愚弱,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以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
红楼梦论文5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240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