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我的悦读生活征文1000字

时间:2016-11-23 14:21:0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读书征文1000字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它教你快乐,教你高尚,教你渊博。

“我” 是怎样来的?女娲真的能造人吗?在水中看东西为什么要戴潜水镜?扬声器为什么要装在箱子里?玩橡皮圈射“纸弹”的游戏,为什么“纸弹”用橡皮圈发射比徒手投掷更有威力?饺子熟了为什么会浮起来?清洁剂是怎样除掉污渍的?警察叔叔是怎样测试驾驶员呼吸中的酒精含量呢?这些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能将人类的起源解释得清清楚楚,橡皮筋的弹动是力学,饺子等的浮起是热学,清洁剂的原理是有机化学……

有段时间,我很烦恼,为电视屏幕的重影发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真的是鬼影吗?查找资料时,我发现有一篇解释这种现象的文章,便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原来,这是一种简单的电磁现象。电视天线不但接收到发射台直接传来的电波,更可能接收到从附近楼宇反射过来的电波。电视画面是从左向右扫描的,直接波的画面先出现,而反射波的图像就在正像的右方出现,这就是重影。只要调整好电视天线,重影就会消失。我恍然大悟,讲给妈妈听,妈妈也如释重负地笑了。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我发现,日常生活中,包括学习、生活、游戏,有许许多多的事是有趣的实验: 以指甲钳剪指甲是杠杆实验;用橡皮圈扎物是弹性实验;踏单车是平衡实验;推铅球是斜抛实验;电冰箱制冷是

热学实验;在干燥天气脱羊毛衫产生静电反应……我觉得每次读书都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阅读的喜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牛顿曾将手电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如果没有三棱镜,能不能用反光的物体来代替呢?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和小伙伴忙得满头大汗,终于用装水的平底锅和镜子完成了这个光学实验。我校正镜子,不停地变换夹角,突然,对面洁白的墙面上出现了七色光,从紫到红依次排列。“我造出彩虹喽——!”从此以后,小伙伴们对我更加佩服了,我心里的那个美劲儿就甭提了!我还造出了一个“柠檬电池”呢。如果你想向我讨教,我可要好好摆摆哦——只会告诉你参考资料,自己体会去!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借着书,我和文学家们一起漫步在优美迷人的意境中;借着书,我和先哲们讨论劳动的功用人类的起源;借着书,我和音乐家们一起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借着书,我参观了霍元甲的“精武体育会”;借着书,我和刘翔、田亮、刘亚男一起冲刺奥运会;借着书,我和费俊龙、聂海胜叔叔一起乘着“神舟6号” 遨游太空……由于阅读面宽,兴趣广泛,在2005年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科普之星》知识竞赛中,我荣获湖北赛区小学高段三等奖。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积累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我在书中徜徉流连,乐不思蜀。可是,假如封建社会历程更短一点,假如郑和下西洋以后,先祖们抓住机会搞一次海洋革命,假如工业革

命在中国来得再早一点,也许我们国家发展得更加强大,也许圆明园不会被毁灭,也许成吉思汗的“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地”的愿望真能够实现,也许“两弹一星”上天得更早……我感慨万千,整天整天地在《兵器知识》、《万物大观园》、《军事大观》等书籍里探宝,希望能找到知识的宝藏、快速增加国力的方法、威力无比的震慑武器。“飞鱼”舰载导弹厉害么?“宙斯盾”是一种什么装备?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为什么会失事?什么叫滑膛炮?太阳能电池帆板是怎样工作、运行的?核弹是利用核裂变还是核聚变?等等问题搅得我寝食不安,可是我快乐,我开心。查找答案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现在我是一个小“书虫”、小“武器辞典”。

读书也为我赢得了友谊。因为我的能言善辩、我的丰富知识,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尊重,我的自信心也大增。因为同看一本《霍元甲》,我和夏雨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因为抢看《数学迷宫》,我和筱萌成为不打不相识的忘年交;因为《少儿电脑世界》,我和华华都成为了小书迷。

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使我的心灵变成空灵而智慧。

篇二:未来我的生活作文1000字

今天感觉很不寻常,翻翻日历。天啊!我不禁叫起来,今天竟然是2027年的10月13日。“你好,主人!”突然一个样貌非常奇怪的机器人出现在我的眼前。“你,你是什么东西啊?”我望着前面的这个陌生的机器人有些吃惊。“主人,别害怕,我是你的机器人保姆——裴裴。你早年前就已经成为了科研小组的科研人员。可不幸的是,你在3年前发生了一场车祸。你一直在医院里接受治疗,不料,你却昏迷了整整3年。我们原本以为,你会这样一只昏迷过去。但是,就是今天,就在现在,你奇迹般的醒了过来。刚才医生在医院里告诉我,你已经完全失去记忆了!”听了机器人裴裴的一番话,我惊呆了。我真的是科研人员,真的发生了一场车祸,现在真的是2027年吗?那现在的变化肯定很大吧!就比如说这个屋子的的东西。我向四处张望了一下。瞧,前面有一张很大很大的床。咦?这张床的旁边怎么还有两个不同颜色的按钮呢?我好奇的按了一下红色的按钮。“啊……”我大声的尖叫起来。这床怎么,这床怎么变得越来越大了呢?机器人裴裴急忙向我介绍:“对不起,主人,忘记告诉你了。这床是可以变大变小的。你刚才按的红色按钮就是把床变大的,那黄色的按钮就不用说了,是把床变小的!”说着,机器人裴裴按了一下黄色的按钮,把床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哈哈哈哈……”我开心的大笑起来。总算让我看见了一件熟悉的东西了吧!我看见了一台电视机。“电视机嘛,很早以前就有了。现在,不是说科学很先进吗?怎么会出现电视机呢?”说着,我跑到了电视机的前面,想寻找打开电视机的按钮。咦?按钮怎么不不见了呀?“主人,你错了,现在的电视机虽然外表与很早以前的电视机不大一样,但是它们的功能就大大不同了。这个电视机是声音控制的,只要你对电视机说一声‘开’就可以了!‘我照着机器人裴裴说的做。电视机在我一眨眼的工夫就开开了。“咕咕……”咦?这是什么声音啊?在看看自己的肚子。于是我叫机器人裴裴给我做饭。我做到了饭桌前面。“砰砰砰……”在一阵巨大的响声后,几十样我喜欢吃的菜出现在我的眼前。机器人裴裴从厨房里走出来。我望着裴裴目瞪口呆。裴裴扑哧一声笑了:“主人,我知道你想要问我什么。但是我要告诉你,机器人做事总是这么快的!”“哦原来如此!”我再也忍不住了,狼吞虎咽的吃起了饭菜。吃过饭后,我又和裴裴看了看屋子里先进的科技。有声控无键盘电脑、神奇的台灯、可以千变万化的桌子……不知不觉,又到了晚上。我和裴裴已经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我睡到了床上,默默的祈祷:明天将会是更加美好的一天!

篇三:“悦读人生·点亮梦想”征文

秋风宝剑孤臣泪

——读史有感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鸿章的绝笔诗。临终之际,字字泣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这是李鸿章对晚清洋务运动及改革的看法,透彻无误。 “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庚子)事变之来尤为仓猝,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这是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后,对弱国无外交的总结。

“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中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这是李鸿

章访问美国时,就新闻自由问题,回答《纽约时报》记者提问的一段话。这段陈述,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每次读晚清史,都会被李公的超前眼光、世界格局所震惊。他对改革、强军、招商引资、新闻自由等问题的看法与100年后无异。他精通外交规则和西方礼仪,是列强与晚清政府交涉时最首肯的人选。他视野开阔,乐于接受新事物。访问德国时他接受了当时最新的医疗技术——X光照射,成为第一个照X光的中国人。他支持政治革新,曾出资捐助康有为的强学会,却被康有为斥为“国贼”严词拒绝,可谓奇耻大辱。然而戊戌变法失败后满朝追捕康梁,李鸿章在康梁老家出任两广总督,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维新派逃亡,甚至还亲自致信,勉励康梁要“精研西学,历练才干,以待他日效力国事,不必因现时境遇,遽灰初心”。他无奈签下屈辱的马关条约,只能以“终身不履日地”的誓言表达愤懑。一年后访美返华需在日本换船,他以73岁高龄宁可在两船之间搭木板颤巍巍地走过去,也不登日本国土。他为国尽忠,却背负了生前身后无数骂名。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光绪出逃,北中国生灵涂炭,清政府风雨飘摇,世人问:谁来收拾残局?李鸿章缓缓说:“舍我其谁?”本是意气风发的四个字,却透着无尽的心酸与悲哀。是啊,大厦将倾,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只能由他去挨骂背锅!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辩证、全面、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观李鸿章一生,纵然有很多需要批判的地方,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他在困顿的局面下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国

家利益,不该背负滚滚骂名。

1845年,李鸿章22岁,他雄姿英发意气飞扬,写下了“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豪言壮语。

1901年,李鸿章78岁,他心力憔悴垂垂老矣,发出了“临事方知一死难”的叹息,奉劝“诸君莫作等闲看”。

如今,中华民族历经两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涅槃重生,而“李二先生是汉奸”的论调却依然代表着多数人的看法。唯愿此文能让更多人认识到李公的进步一面,给老人家一个客观评价。


我的悦读生活征文1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23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