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中国历史论文1000字

时间:2016-11-23 14:17:2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

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当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基础教育阶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青少年应有的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义叉渗透,并逐步趋向融通,注重学科联系的综合认识方式,有利于人们形成对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这一综合化趋势,促进了学校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化进程。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

二、基本理念

(一)本课程将大力提供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7-9'SS2'1.2.1)《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本课程将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

《历史与社会》课程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它力求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整合形式合理,从而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而不只是形式上的捏合。

(三)本课程将强调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整合基础是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即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描述,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本课程将从纵向发展来呈现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趋势,从横向扩展来揭示不同地域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在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同时,把国际社会的发展历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

2.理解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3.知道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趋势。

4.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

三、过程与方法

5.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现实问题,提高辨别重大是非的能力。

6.思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创造过程,培养当代青年应有的创新能力。

7.体会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8.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具体内容的表述要精当。图像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寻找文与图的最佳结合点,多用而

不滥用图像。学生作业应围绕课文来设计,但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要有启发性。

篇二:文档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

社2003年6月出版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以下简称“教材”)跟“实验本”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现举两例,以求教于方家。

(一)错把“遗憾”当“教训”

教材第三章第四节《中华民国的成立》在阐述辛亥革命的教训时写道:“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这里,教材犯了两个常识性错误,即错把因果关系说成假设关系,误把“遗憾”当作了“教训”。试分析如下。 首先,教材在阐述辛亥革命的教训时,使用的是“由于??,??并没有??, ??也没有??,??被??”这样一个表因果关系的一个句子,即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了“??并没有??, ??也没有??,??被??”的结果,陈述的一个客观事实;而教训则是指“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是指要避免这种错误或失败的再度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或办法,陈述时往往形成假设关系或条件关系。其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革命派在斗争中存在着“排满”的狭隘的民族观,而对破除封建主义、觉醒国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为严重的是,其纲领忽视了中国人民的一个主要敌人—帝国主义,以致于在斗争中不仅不触动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而且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

篇三:历史的选择作文1000字

历史选择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会做出种种选择,就像人走路时遇到岔路一样,人们要选择一条路,历史也一样,在九十年前的中国,历史选择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再过几个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将迎来她九十岁华诞。90年前正是历史抉择的关键时刻,命运多舛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华民族走上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征程。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新中国正在取得前所未有的建设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曾几何时,拥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曾自豪的傲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在整个十九世纪上半叶以前,中国都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东方文明的光辉照耀整个世界,文明灿烂,经济发达,就像当今的美国一样,在世界上拥有无可匹敌的巨大影响力。

然而,历史的河流在1840年悄然转向,中国的命运开始发生逆转。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腐朽的清王朝在侵略者的枪口下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从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华大地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痛苦的呻吟,中国人民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奴隶。

内忧外患之际,伟大的中国人民不曾屈服。1851年,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阶级奋起反抗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的压迫。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然而,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农民起义,在取得初步胜利的情况下,起义领袖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内部发生纷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命运。

十九世纪中后期,在中国相继发生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为贫穷积弱的中国开出了一剂良方。然而对于当时清廷统治下的中国,改良不是良药,当时之中国需要的是一剂猛药,于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

1911年,武昌起义的炮声终于撼动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王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国迎来了民主共和的胜利曙光。

然而,由于当时正处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两面性,辛亥革命最终也未能挽国家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1921年7月1日,注定是一个永载史册的伟大日子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组织,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共产主义政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力量强大,在马列主义的光辉指引下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的马列主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的抗争,终于成功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的正确选择。

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带领中国人民逐步走向富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的领路人的正确指引下,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人间奇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中国历史论文1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21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