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通过看BBC纪录片的千字论文

时间:2016-11-23 12:20:0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纪录片论文

用时间 说真话

摘要:纪录片,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加工展示。以此来让人们获取信息、知识、感受人性、体验人生。本文从纪录片的发展开始叙述,到发展历程。在举出一些实例,加以自己的理解从而来引出其中富含的一些文化与社会现象。

关键词:发展 真实 影响

正文:

一、发展背景 从“纪录片”三个字提出后,在人类的历史上纪录片就由一开始的纪录电影发展到现在各种专题纪录片。在一步步的探索发展下,从《北方的纳努克》开始,观众对于“真实”这个词语慢慢变得不再陌生。而对于一个影片的真实性也有了极大的需求,从而使得各个国家或各个导演都会用一种相同的方式来告诉观众自己眼中的真实,那就是深入的了解,长时间的等待。用时间,来说真话,用时间来呈现给观众一个完全真实而又不同于其他类型电影的影片,从而使得纪录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视听盛宴。

二、发展历程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最早提出的。然而他并没有给人们一个真正的定义,从而导致各大名家有了分歧。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纪录片.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等12部实验性的影片。再到1923年《北方的纳努克》的上映,标志着人们在纪录片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之后约翰·格里尔逊的《飘网渔船》,P·罗沙的《交接点》。再到现当代的陈汉元,雅克贝汉等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喜爱程度,往往要取决于这部纪录片的选题,而这也使得许多导演对于每个人喜欢纪录片的题材不同,所以在选题上难以把握。2009年,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继纪录片《微观世界》、《迁徙的鸟》之后又一力作《海洋》与观众见面,影片上映后反响剧烈。让观众对于生态环保类纪录片有了更深层的喜爱。而与此同时引发出的一些现象却值得我们关注。下面举例分析。

(一)《海洋》

历时5年,在全球150多个地域拍摄,纪录片《海洋》可以说是成功的阐述了“真实”这个词语的含义。让美丽这个词语得到了一个充分的展示。

《海洋》在一种宏观和微观的反复对比叙事中推进剧情。在宏观的视野中,

无论是从卫星俯瞰地球,还是从深海下看着个各种动物在水里游动。都是导演在向观众展示海洋神秘而又美丽的一面,而在这背后导演想要表达的正是许多人都在谈论的生态问题。被捕杀的鲨鱼割下鱼鳍在放生回大海之中等待着死亡,这都是在这美丽的背后所要让人去探讨的,海洋生命的脆弱是自生的演变,还是人类的捕杀?这一个个问题都值得人们去仔细思考。这也是本片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观众赞叹画面恢宏壮观之余,对于自身环保意识也有了一定的增强。

本片在国际上享有不错的声誉,但是在国内上映时却反响不是那么的强烈。不是说国人的环保意识不强,而是说我们所接触的这种类型记录片太少。虽说国际上有很多环保类型的纪录片,但是我们又能有多少的了解。所以说国人需要的是本土导演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环保纪录片。央视离职记者柴静,用记录的方式来告诉观众中国雾霾的严重性。这何尝不是给中国纪录片导演的一个启发,让他们用最专业的方式通过影像来告诉观众关于雾霾,关于环境我们该做些什么。

(二)《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秘密》

BBC用他们的视角,给观众呈现出他们眼中的中国。从中国的教育体质,再到中国社会的青少年问题、婚姻等问题,似乎这一切都是中国最为真实的问题。应试教育是对中国教育最为真实的评价,从小学开始堆积如山的作业就开始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再到高考时“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标语。中国的教育方式是否被更多的人适应,而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成长的青少年又有着怎样的问题。我想这就是《中国秘密》第一集里讲述的一样,许多的青少年为逃避学习的压力从而迷恋网游不能自拔。而由此引出更多的社会问题,恋爱结婚时双方的高标准,高要求;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贫富差距。不仅是中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都会存在。人们需要这些最为真实的问题的存在,去意识到,社会需要改变。

真实,是纪录片最需要具备的一个特质。有些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所谓的真实是什么,而是我们没有去表现,表现属于我们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而是旁人用客观的角度去阐述真实。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去表现,还是已经行成了一个虚拟的体系。可能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在今天的中国或者说更早的中国,有些我们想要表达的真实没有或是不能呈现给观众。或许只因社会体制的种种,我们对真实的判断只限于藏在心里。

二、总结

“用时间,说真话”,这是本文的标题,也是笔者认为对纪录片解释最为贴切的一句话。在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的当今社会。那些美好的剧情、精良的制作的电影或许不再是人们继续追求的电影形式,需要更多的是像纪录片一样的真实。通过真实来展现人性的善恶,再加以多角度、多层面去剖析一个国家的社会体制。并不是通过种种的的真相,去破坏一个国家的形象,而是希望在引起旁人关注的同时,更能引起本国人的关注。与此同时,在带着对旁人的对一件事物或是其它什么的理解,加以自己的思想,去拍摄一部纪录片,或许这也是纪录片之后应该走向的另一条道路。

篇二:纪录片论文

《麦收》:纪录片与道德伦理的“抗战”

1207060209 罗敏

摘要 本文以饱受热议的北京导演徐童的作品《麦收》为研究素材,从纪录片伦

理之争的角度阐释“麦收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实质。针对社会争论的焦点,提出关于纪录片侵权的个人看法,并衍伸到对《麦收》本身的社会价值的讨论,以期在伦理问题和社会关怀两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立足于这个平衡点,再来阐述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平等关系。

关键词 侵权 纪录片伦理 泛道德 社会责任 拍摄关系

“纪录片不仅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还是敲打现实的一把锤子。” 早在上个世纪,也就是纪录片诞生之后的短短几十年里,被称作“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学生格里尔逊就曾提出“纪录片”的概念并对其做出界定,可以说那时的格里尔逊就已经洞见了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影片的社会影响——记录和批判。

正是这种特殊的社会功能让纪录片的发展一度陷入尴尬境地——回避还是介入?摆拍抑或搬演?虚拟影像如何处理?伦理问题怎样解决?其中,伦理问题似乎随着社会舆论力量的壮大变得更为棘手。

《麦收》,这部以北京东郊破败的小发廊里的性工作者为拍摄对象、并且几乎不做任何隐私处理的纪录片,不仅让它的年轻导演徐童在社会质疑声中饱受非议,更把《麦收》推上关于纪录片伦理讨论的风口浪尖上。

一、侵权与正义之争

“如果他在大陆播放,那么我可以告他侵权。我一直在寻找徐童,但是他不接我的电话也不回我的信息。所以基于保护我,保护我家人的想法,为了自己的家人尽量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受到伤害,我不得不在有我照片的这些地方,注册来注册去,真的好累。”[1]

这是《麦收》里某个性工作者对徐童发出的抗议,《明报专讯》也报道过该纪录片在香港放映时的场景——“8人走近影院挡在银幕前,抗议导演侵犯性工作者私隐和危害他们的安全,并要求观众不要看,一度惊动警员到场,最终导致电影延迟一个多小时放映。”同时许多观众纷纷质疑:“是否应该打上马赛克保护剧中的人物?”、“为什么要用真名而不用假名?”、“我的确感觉到了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关系的不透明”……而徐童以“本意只是使镜头在城乡之间更流畅转换”来解释显然无法说服观众。

然而,自《麦收》2008年在北京首映以来,徐童凭借该影片赢得的国内外奖项却丝毫不受当事人以及舆论抗议的影响,从云之南纪录片创新奖到韩国首尔数字电影节一等奖,再到39届鹿特丹电影节的“明亮未来单元”,《麦收》在备受争议的同时更加赢得纪录片界的肯定,就连NGO的组织者们也从未成功阻止过任何一场《麦收》的放映。

就这个层面而言,捍卫《麦收》的支持者们似乎打赢了“第一战”。许多在业内和公众中声望甚高的学者和评论家为《麦收》的正义性辩护,他们认为反对播放《麦收》是限制言论自由,而反对者们是基于“中产阶级”的“性道德不适”或“自居正义”的虚伪,再加上《麦收》反映出的真实社会具有公共价值等理由,《麦收》不应该受到侵权批判。

其实,抛开诸多的偏见或者偏袒,从传播学角度来说,《麦收》所遭遇的无非是传播权与人物隐私权的冲突,这种冲突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道德伦理的纷争。然而作为社会普世价值的道德,真的能解释一切问题吗?

二、《麦收》侵权了吗

对于纪录片来说,固然要保护被记录对象的隐私,但对公民的隐私保护并不绝对,以下的情况不是隐私权保护的范畴:

(1)如果纪录片制作者在采访或者记录的时候,征求过被拍摄者的同意,那么作者在法律上不构成侵权行为。

(2)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如法律规定的相应的新闻采访权等。

(3)公益性也是免责的理由。

正如吕品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指出的:“当我们明确隐私和隐私权的意义之后,我们知道纪录片对他们隐私记录在很大程度能够豁免侵权。”[2]这就是为什么当“妞妞”看过《麦收》后提出的包括“删除网上宣传、禁止大陆传播、看片”的三点要求没有得到遵循,而“阁阁”在网上留下的大量愤怒而惊恐的文字也似乎收效甚微。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麦收》是在“侵权”过后的一种“豁免”,导演可以将“侵权豁免”当成说辞,但看过《麦收》的人都不会怀疑它的真实,可以说,“侵权”只在人情层面成立。换句话说,与其说关于《麦收》的伦理讨论是一场侵权之争,不如说它是在人情层面上的一种泛道德问题。

无论是在传统的道德观念里,还是在现今网络迅速成长的意识领域里,人们倾向于为弱者和社会底层抗争,倾向于把矛头对准任何对弱者利益有所损伤的举动。而这种理念往往抛开了事件本身。正如郭立昕副教授指出的:“网络在很多

时候,早已变成一种贴文者不求甚解也不负言责,即自我正义信口开河的、以泛道德或情绪化进行集体法西斯倾向之预言暴力的操纵场域,我并无趣或气力严肃看待那些。”[3]尽管郭老师的话比较犀利,但确实一针见血。

著名的媒体人柴静在她的新书《看见》中曾说:“道德不能用来解释任何问题。”意味着解释任何问题都不能伦理泛滥,从《麦收》作为纪录片的角度出发,是不是要更多地去考虑片子本身的社会价值和拍摄理念?虽然徐童的“游民三部曲”——包括后来的《算命》和《老唐头》并没有公益性免责的理由,但它的公共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三、纪录片价值和社会责任

一位研究纪录片社会责任的硕士生曾以日本的“激流中国”系列纪录片对中国社会问题的记录和描写为例,指出其详细性和深刻性远远超过了中国本土的纪录片,究其根源,有重视不够的一面,当然也有一些体制层面的问题。

在徐童拍摄《麦收》的过程中,他也曾经疑惑过:“我怎么就放弃了艺术家的身份,知识分子的身份,一个初来乍到的导演身份,混在他们中间?但后来,我越来越认同这种身份变化,就是应该先生活,后拍摄,或者边生活,边拍摄。”

[4]很难想象,对“生活”的理解竟然来源于一群“游离于秩序之外,被秩序放逐的人群”,对于《麦收》中同一个人物两种不同身份的展示延伸出导演的拍摄素养。

“《麦收》在记录、呈现人物的方式赤裸直接,因为她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赤裸裸的凶恶无助的现实世界,因此这个纪录语界恰如其分。然而,尽管事实与记录赤裸直接,徐童的影片叙事确实简约收敛的;他极少出声,冷凝的用镜头让现实本身说话,而且并不滥用没有必要的情绪画面以博取观众的同情。”[5]在

对《麦收》伦理批判的当中很少有人站出来冷静地分析徐童的拍摄技巧,国立政治大学的副教授郭立昕无疑是最强有力的一个。

徐童导演以性工作者“苗苗”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现出她往返于老家和“工作”的现实处境,其中一系列的故事化情节,包括跟“强”的恋爱到分手、老爹的病情趋势、“发廊”不为人知的生活场景等对观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引起他们对这个几乎饱受道德冷眼的社会群体的关注,这本身就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并且这种公共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因为触碰隐私而引发的名誉软侵害。

“三部曲,完全不是关于苦难,关于底层社会,关于阴暗面,关于同情边缘人群,关于拯救……统统不是。我在极端的宿命和在草根当中发现了极端的顽强,这两个东西突然一冷一热产生的一种我们可以活下去的短暂理由,这是影片存在的终极价值。正因为有他们,生命才不是漆黑一团,你才明白了,像野草一样、无政府的状态,也能活下去。”[6]

徐童在后来的采访中谈到的其实比当初他面对抗议时的解释更为有力,中国的独立纪录片要生存是无法想象的,无论在资金上还是在设备上都缺乏一种全面的关怀和指导。徐童的《麦收》之所以能够撇开伦理争论仍有巨大的成功,不仅在于一种个体创作上的艰辛,更在于在主流媒体、主流价值之外,寻找到非主流的、底层的及边缘的现实,而这种现实足以震撼人心。

四、对等的拍摄关系与伦理建设

当然,倾向于对《麦收》作为纪录片本身的分析只是为了在它的社会伦理非议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因为《麦收》的社会正面影响以及对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推

篇三:纪录片课论文

对《舌尖上的中国》认识看法

摘要:食物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子,尤其随着现代社会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我们面临的食品安全环境日益严峻,食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被广泛关注。《舌尖上的中国》敏锐察觉这一变化,以食物为纪录片的主角,来反映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蕴藏的中国人情和风貌。当然,也存在许许多多的争议。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社会变更;抄袭;争议

燧人氏五万年前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此人类开始烹饪,随着时代的进步,饮食文化慢慢丰富。人们已经从果腹的基本需求,到饕餮的物质享受,再到养生的健康追求,对美食的态度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样美食电视节目也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迅速丰富起来,它既迎合了人们的饮食需求,又弘扬了中华美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一、舌尖上的中国主题及立意

该纪录片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整个纪录片中,“吃”作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本能,现阶段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的今天,已不简单将基本功能作为延续的本质,人们越来越讲究食物深层次的含义,不再是“食肉”便是幸福的时代,“情”在美食中便赋予了更多的深层含义。据该片

总导演陈晓卿所言,这部纪录片的目标观众不单止是为喜欢美食的‘吃货’而创作的,观众群体锁定为普通的正常人,并表示该片的目标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舌尖上的中国》还会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该片的重要主题是中国之“变”:向观众展示传统农耕的中国,同时也告诉观众很多中国传统正在改变,而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在当今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然而,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二、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

视听语言艺术分析视听语言作为电视的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档节目的制作流程是繁琐的,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拍摄中,我们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推拉摇移,慢慢地进入角色,跟随镜头的频率找到属于自己的“舌尖上的中国”。

(一)拍摄手法艺术分析

画面是影片构图的基础,影片中的影像都被圈在银幕的画框之内,画家与影片摄像师以画面适应构图。《舌尖上的中国》的镜头构造,采用的是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同一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用纪录片的方式营造出一个一个真实的故事。节目画面的美感和表现力要为主体内容服务,主要突出

主体的美味,在创作过程中对美食着重采用了特写,通过特写带给观众在视觉上强烈的冲击,让她们对美食有一个更深的印象,利用特写镜头调动观众味蕾,使他们更好的与节目融合。

(二)声音艺术分析

声音可以创造出节奏感,《舌尖上的中国》里面加入了不少音效,为节目增加一定的活泼感,音效的加入使原本冗长的镜头增加一些快乐的旋律,增加节目趣味。本片中的声音多是同期声自然音响,因为外景的拍摄环境原因,音效可以传达环境信息,有着丰富的听觉感,在片子前半部分户外搜索美食的情形中烘托出片子的意境。

(三)解说词艺术分析

解说词纪录片作为使用影像记录外在客观世界的一种影视作品,单纯运用镜头画面难以达到记录世界的目的,电视是声画并茂的媒介载体,镜头往往只是从现象上继续而无法使人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为纪录片的解说词,它不仅仅是配合画面而存在,更是为了使受众不在其中仿佛置身其中之感,把需要理解表达的通过文字传递,《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也成为观赏性极佳的艺术手段。纪录片具有叙事功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所涉及的事件有时用画面不好表达,就用声音和文字进行补偿说明,叙事是解说词的基本功能。《舌尖上的中国》记录故事化的情节,又将情节细分化,将每一个有关联的细碎的镜头进行串联组接,引发观众兴趣,提高可视性。

(四)音乐艺术分析

本片虽说属于纪录片题材,却不能只有单一的只是人物之间的采

访对白,这样会造成节目的过度冗长和疲乏的感觉,这时音乐的加入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片头的音乐,要能够一下吸引住观众音乐的选择也要符合纪录片的主题,用声音烘托意境,声音连接画面,突出电视媒体声画并茂的特点。

(五)画面造型艺术分析

画面的造型风格涉及到片子的各个方面,景别、焦点、角度、试点、构图、用光和色调每一个镜头之间的组接,春夏秋冬季节转换的自然过渡、光线的选择明暗的运用,能够折射出整个片子索要传达的意境以及表现手法,多采用自然光线,营造出真实,贴近生活的画面内容。

三、抄袭争议的看法

树大招风,人红是非多。《舌尖2》掀起新一阵美食风暴的同时,也陷入了“抄袭”的非议当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后,一直深陷抄袭风波。其中在第一集《脚步》中,藏族小伙采集野蜂蜜的镜头与BBC纪录片《人类星球》第4集非洲土著采蜜的桥段如出一辙。第三集《时节》播出后,又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其中讲述飞鱼的段落,有四个镜头照搬了BBC纪录片《生命》之《鱼类》的素材。只不过,创作人员将《鱼类》中的镜头左右反转了一下。对此,《舌尖2》导演陈晓卿并没有否认,但他不认为这是抄袭,他表示:这些片子我们也知道,但我不太同意“抄袭”说法,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有致敬的成分在里面。因为很多经典纪录片、知名导演都是我们自己喜欢的,也在业内成为经典,应该说是致敬。除此之外还有多个镜头是使用以

前央视自己拍过的镜头,都引起了强烈的讨论。

纪录片是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搬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基于纪录片是对事实的记
通过看BBC纪录片的千字论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191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