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时间:2016-11-21 13:03:0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党员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重走长征路活动心得体会

在2011年6月11日,作为一名今年刚被党组织讨论吸收的预备党员的我,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单位院内,生穿红T恤,佩戴共产党员标志,乘车到六盘山山顶,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的历程,并进行了宣誓,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每一项活动,认真感受到了长征精神带给我们的震撼,仔细品味着每一次心灵交流的感动,切身体会着团队协作的力量。这次活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效果良好,既对全体参加活动的集团干部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又增进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红色之旅”、 “教育之旅”、“快乐之旅”和“团结之旅”。 长征是历史上第一次、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的英雄壮举,是无数红军烈士的鲜血铸成的历史,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今年是我们党成立90周年,是长征75周年的日子,但是长征精神永不落伍,依然散发着激荡人心的神奇魅力,它不仅激励着中国几代人,而且在全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的长征精神紧扣着时代脉搏一起律动,将永远奏响出时代的最强音。

身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预备党员,我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来自于影像和文字。这是当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种历史记忆的淡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用如椽的大笔和包举宇内的诗情,为我们勾勒出当年的长征景象。然而诗歌毕竟是诗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点希望。相信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真正的长征到底是怎样的?长征途中的人们的心灵感受如何?历史是无法回溯的,记忆并不能复原历史,但“重走长征路”为我带来了希望,使我深深感受到了长征中的艰辛。 也许重走“长征路”,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没意义”的感慨,但我认为重走长征路的意义不在于复制,而在于以当代的心灵和文化去体验当年的长征精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亲身实践得出了“长征不可复制”的结论,并得以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感受历史。它能让我们接近真实地感受到历史。如果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你就能知道红军有多少倍的辛苦,从而明白社会的进步来之不易,如果能感受到作为个体在动荡年代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是多么微弱,你就能知道和平的珍贵和

战争的残酷。

不能领会长征的精神,永远无法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怀着感恩的心去体会,永远无法从那些日益荒芜的古战场上品咂出大喜大悲。重走长征路,是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心灵选择,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精神追溯,更是我们彰显民族精神的一次契机。

篇二:重走长征路的心得体会范文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钟山区第二十小学——姚瑞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当年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在党支部筹划下,我也跟随老

党员们于6月16日踏上“长征路”。我们重走长征路的重要一站就是遵义会址,从以前的书本上,我知道遵义会议是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

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

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红军革命,是红军

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了

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的标志。

我们在会址里重新在党旗下宣誓,这让我们再一次牢记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而且必须坚守

自己的誓言,履行自己的职责。随后我们跟随解说员,先后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

纪念馆,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旧居,毛泽东遗物展等。在此过程中,了解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

辛,攻占遵义的卓绝,参观革命老前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后,感叹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

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最后我们登上红军山,即遵义红军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观遵义会址后,感触颇多。更加觉得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

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应倍加珍惜。要在革命先辈的影响和鼓舞下,奋

进不息,自强不止。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刻苦认真。而当我们离开遵义时,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铁路的火车上,

陷入了沉思。遵义会址的观后感触油然而生,在那次会议之后,中国革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那些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红军战士依旧活在我们心中。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

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深深地感到,“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

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的保证。此次遵义之行,使我们牢记革命英雄不怕牺牲,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教育工

作中牢记于心,同时也激励自己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为国家,为教育事业

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篇二:重走长征路的心得体会 重走长征路的心得体会

2011-07-04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作者:卢艺端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2010年4月28日,公司组织去古田— 连城—长汀开展红色之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

的印象。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古田山到连城,还是长汀,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

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

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2010年4月28日,公司组织去古田— 连城—长汀开展红色之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

的印象。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古田山到连城,还是长汀,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

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

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此次红色之旅对于我们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于是我

如同海绵吮吸水分一样吸取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所能带给我的启示。细细品来,这一路的参观

考察学习,竟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龙

岩,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的党十分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多项政策,不断

的支持的老区的发展,一个个现代化的建筑正在建设,我想不会过多长时间,这里将是另一

番景象。

至此,这次红色之旅可以说完满结束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让我

们更加了解当时红军是多么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革命精神。这

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

如果每个团员干部都能发挥一点革命精神,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党的

好帮手和后备力量。

不能领会长征的精神,永远无法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怀着感恩的心去体会,永远

无法从那些日益荒芜的古战场上品咂出大喜大悲。重走长征路,是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心灵选

择,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精神追溯,更是我们彰显民族精神的一次契机。篇三:重走长征路

心得体会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2015年4月3日县委党校组织的从县委党校到**的红色之旅,此次重走长征路虽然只有

短短几小时,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十公里的路程,在以前坐车都感觉很远,但是这

次是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走完的,如果不是自己亲自走完还真不敢相信。虽然走完之后在身

体上会承受着一定的痛苦,却让我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让我体会颇多。这些体会将

会在我今后的工作中、不论是思想精神上,还是人生道路上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在行程中,我在想,红军前辈们当时哪有那么好的路可走,况且他们还要身负重物行走,

现在我们轻装上路都觉得不好受,他们的那种艰苦我能想象得到吗?我们应该象红军前辈们学

习,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坚定自己的信念、超越自我。一路上我们相互鼓励、

相互帮助,一起朝向我们的目标前进着,绝不言退。在人生路上前行,免不了有痛苦、迷惘、

彷徨,但也会有希望,如果不能超越自我,就会迷失方向,如果不能战胜自我,就写不出人

生辉煌的篇章。因此,我们相信,只有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不管是遇到多大的困难和

痛苦,我都会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走下去。 在**,参观了 “**结盟纪念碑”,聆

听了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相约**边,杀鸡饮血,以水当酒,结为兄

弟。随后,小叶丹派出向导为红军带路,护送 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为红军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时间,实现了北上抗

日军事大转移”的传奇故事。看到碑座背面是用中、英、彝三种文字刻写的碑文,结束语是:

“**结盟是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胜利,是红军长征史上光

辉的一页”。重温这段历史,让我在感动、震撼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党的民族政策是

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党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直接影响到党的民族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我们都要倍加珍惜民

族团结大好局面,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进一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让

民族之花开得更加姹紫嫣红、绚丽多彩。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让我更加了解当时红军是

多么的辛苦,更重要的是我深刻领悟了一种精神——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

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发扬这种

革命精神,把自己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为建设“红色**、工业**、生态**”贡献自己的

力量。 2015.4.3篇四:党员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重走长征路活动心得体会在2011年6月11日,作为一名今年刚被党组织讨论吸收的预备党员的我,有幸参加了

单位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单位院内,生穿红t恤,佩戴共

产党员标志,乘车到六盘山山顶,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的历程,

并进行了宣誓,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每一项活动,认真感受到了长征精神带给我们的震撼,

仔细品味着每一次心灵交流的感动,切身体会着团队协作的力量。这次活动组织严密,内容

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效果良好,既对全体参加活动的集团干部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

又增进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红色之旅”、 “教育之旅”、

“快乐之旅”和“团结之旅”。 长征是历史上第一次、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长

征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的英雄壮举,

是无数红军烈士的鲜血铸成的历史,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今年是我们党成立

90周年,是长征75周年的日子,但是长征精神永不落伍,依然散发着激荡人心的神奇魅力,

它不仅激励着中国几代人,而且在全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

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

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

神力量。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的长征精神紧扣着时代脉搏一起律动,将永远奏响

出时代的最强音。

身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预备党员,我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来自于影像和文字。这是

当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种历史记忆的淡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

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

开颜。”毛泽东用如椽的大笔和包举宇内的诗情,为我们勾勒出当年的长征景象。然而诗歌毕

竟是诗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点希望。相信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真正的长征到底

是怎样的?长征途中的人们的心灵感受如何?历史是无法回溯的,记忆并不能复原历史,但

“重走长征路”为我带来了希望,使我深深感受到了长征中的艰辛。 也许重走“长征路”,

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没意义”的感慨,但我认为重走长征路的意义不在于复制,而

在于以当代的心灵和文化去体验当年的长征精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亲身实践得出了“长

征不可复制”的结论,并得以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感受历史。它能让我们接近真实地感受到

历史。如果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你就能知道红军有多少倍的辛苦,从而明白社会的进步来之

不易,如果能感受到作为个体在动荡年代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是多么微弱,你就能知道和平

的珍贵和战争的残酷。

不能领会长征的精神,永远无法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怀着感恩的心去体会,永远

无法从那些日益荒芜的古战场上品咂出大喜大悲。重走长征路,是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心灵选

择,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精神追溯,更是我们彰显民族精神的一次契机。篇五:大学生村官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古南街道 杨晓)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次重走长征路虽然只有短短几小时,却胜似平时千百堂政

治课。使我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的来之不易,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的来之不易!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紧密团结

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为实现

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而不懈地奋斗! 通过“重走长征路”,让我重温了革命历史。我深

切地感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必须永远铭记;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党的建设十分紧要,必须始终加强;人民是革命胜利的

力量源泉,必须紧紧依靠。 我深切的感受到党艰苦卓绝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

歌可泣的光荣史;使我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21世纪的今天,我

们一定要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保持革命本色,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业,与时俱进,

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

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 创新,充分发挥一名大学生村官和预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

考,勤于学习、勤于工作,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取

得长足的进步。我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振奋革命精神,大力加强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和学院软硬件基础建设,与时俱进,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论形势怎么变、

地位怎么变,我们都要坚持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信群众是真

正英雄、真正的主人,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心同德、与时俱进、深

化改革、加快发展,把我们自身建设得更好。

篇三:重走长征路,一次心灵的历程

重走长征路,一次心灵的历程

―读《红色之旅:384天重走长征路》有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人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

在刚刚迈入的五月,细数着每一天。5月1日,劳动节;5月2日、3日,假期;5月4日,五四青年节。百年前的今天,那些铭刻在历史丰碑里的热血青年们高举起新思想、新文化的旗帜,追求民主科学,自由独立,稚嫩的探索前进。前继,义无反顾。如今,我们已经身处在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时代,但是我想,有一种精神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

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精神,所开创的传统,意义仍然重大,影响仍然深远,特别是90年间,中国从衰败到振兴,从黑暗到光明,从四分五裂到实现巩固的统一,充满了曲折。终于建成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时代在改变人心,市场在改变人的行为,每一个怀恋过往青春的“老人”们,努力奋斗开创了一个时代。如今父辈早已褪去了身上的打工者色彩,三十年改革开放,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不,没有。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如若我们扛不动父辈的旗帜,那么一切都是明日黄花,如若我们继续昏昏沉沉下去,世界将会怎样?时代在改变,但在中国的漫漫历史书卷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

一些精神是值得被铭记的。

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一次悲壮的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离开瑞金的时候,有浩浩荡荡的八万六千人,可是一年后到达陕北的,只有遥遥晃晃的六千人;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与中央红军会师时,还有八万多人,然而最后到达陕北的却几乎屈指可数。红二军团、红五军团、红六军团??红军长征时的二十多万人,绝大多树人没有冲出绝境,没有看到胜利的时刻??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全中国人民宣传了红军北上抗日的真理,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火种撒遍了沿途的十一个省......

长征――一个庄重的名词,烙在我们的心中。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

长征的路该是怎样的一条路,怀着既期待又庄重的一份心情,我翻开了一本书《红色之旅:384天重走长征路》,踏上了红色之旅的道路,去领略长征的气魄,去感受长征的精神,去捕捉长征的灵魂。

这本书不同于别的书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用文字来阐述历史的惊心动魄,说这是一本影集可能更加贴切。但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可能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是不单单能从影集中得到的。

作者在红军长征68年后,亲身经历了当年红军长征所行经的路线,用相机沿途记录下点点滴滴。历史的底片在光阴的冲刷下,洗出了社

会主义社会发展之中的长征路。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不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李爱德 《红色之旅:384天重走长征路》的作者之一,1968年生于澳洲悉尼,5岁移居英国。英国布列福大学历史系博士,曾在该校教授现代语言。1997年起移居中国,先后在北京多份报章杂志任职编辑。

马普安,《红色之旅:384天重走长征路》的另一名作者。1966年生于南非开普敦,在英国长大。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国际政治科学学士,持新闻系高级文凭。1999年旅居中国前,先后在英、美两国当新闻工作者。有丰富旅游经验。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044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