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要素

时间:2019-07-17 11:15:29 来源:免费论文网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要素 本文关键词:女大学生,路径,要素,创新,创业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要素 本文简介: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高水平创业的重要措施。受身心发展特点影响,女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表现出不同的成长特征,深入推动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需结合女生特点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有针对性地帮助女生过理念关、方法关、技术关、营销关、管理关,通过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服务体系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要素 本文内容: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高水平创业的重要措施。受身心发展特点影响,女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表现出不同的成长特征,深入推动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需结合女生特点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有针对性地帮助女生过理念关、方法关、技术关、营销关、管理关,通过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服务体系、文化体系建设,构建“要素驱动、四阶提升”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构建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教育生态,引领女大学生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与劣势

实践中发现,在创新创业的认知度、参与度与融入度等方面,女生与男生存在一定性别差异:女大学生深度融入创新创业尚存在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女生普遍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足,重专业技术学习,在校创业意愿较低;二是女生的创业自信不足,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对创业实践持谨慎态度,即使进入创业实践也大多处于辅助地位。女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也具有明显的性别优势,提高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融入度,不仅对女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女生普遍做事细心严谨,坐得住、肯吃苦,在电子商务、产品设计等需要长时间、烦琐性的工作中,女生往往表现出更大的耐力;其次,当代女大学生更加积极、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发展意识较强,在与客户和投资者沟通、表达自身诉求以及产品特色介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性别优势;再次,女生的群体意识较强,在团队合作中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忠诚度。

二、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从环境中接受刺激从而激活感受器,产生学习动机,继而进行一系列获取、保持、强化的过程。引领女生由概念认知到走上创业实践之路,需要从激活女生的创业动机入手,整合调动校内外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关键要素,循序渐进地扶持女生培育意识、激发需求、提高能力、磨炼成长,构建“要素驱动、四阶提升”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制度建设、专业建设、文化建设。三结合培育创新创业意识针对女生普遍重就业、轻创业的现象,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帮助女生建立“就业+创业”的择业观,建立对创业的正确认识与价值认同。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推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形成教育管理、专业教学、创新创业三条育人主线,围绕三条主线的制度建设及管理将逐步强化。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须面向全体学生并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各高校基本完成了学籍管理制度的修订工作,制定了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以及奖励扶持政策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女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将起到助推作用。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中需扎实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元素溶入日常教学中,使创新创业意识得到逐步强化。同时,需加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论坛、沙龙、创业秀,用成功者的奋斗史感染、激励学生,用积极活跃的环境氛围激活年轻人的蓬勃朝气、积极心态和学习热情,用开放、宽松的制度机制激发学生敢于做事、敢于试错、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培养女生观察、思辨、质疑、发散、联想等品质,使其置身于崇尚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中,建立对创业的兴趣和价值趋同。(二)课程建设、创业竞赛、学生服务。三结合激发创新创业需求需求是行动的源泉,使女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转化为需求,需要强化教育。首先,要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在内容的构成上,既要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传递概念、流程、方法,又要注重策略性知识,让女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维、如何工作、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在课程类型上,既要有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程,更要注重体验和实践,创业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通过活动课、体验课、模拟课,采用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让学习者经历市场调研、选择项目、制作项目计划书、创业路演、与企业家面对面等一套完整的项目开发过程,深层次掌握创业的流程、规律、规范及创业方法,增强创业自信。其次,要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鼓励学生把创意产品化,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1],构建教、学、做、赛、创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此外,学生服务要做到个性化与精准化,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职业倾向、创业方案设计、方案运行、心理动机等进行全方位测评、分析和指导,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认识创新与创业、就业与创业的关系,更科学、更理性地明确职业取向,将创业意愿转化为显性的创业需求,或者将创业意愿内化为实现自我价值和高层次发展的潜在需求,并持续性地寻求机遇、发现机遇,在适当的时机转化为现实需求。(三)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实践条件。建设三结合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核心技术是好项目、好产品的关键要素,依托专业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发展趋势。为推动女生创业,专业教学中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课内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推行学做结合、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广翻转课堂、案例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学习项目或真实项目,鼓励学生把学习成果产品化,把作业、毕业设计市场化。同时,需增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的职能,鼓励学生团队试创业、预创业,要特别发挥校内外专业教师、创业导师、创业成功人士的引领作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创业活动,与教师的科研成果对接、与企业对接、与社会需求对接,在导师的指导下增强产品开发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产品营销能力以及规划、合作、交流、组织、解决问题、跟踪和评估等创业能力,完成技能强化和项目孵化。(四)平台建设、创业服务、学生管理。三结合扶助女生成功创业对于在校创业的女生,高校需突破原有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模式,为跨专业、跨部门创新创业提供方便。一方面,可采用院系、创新创业学院双重管理模式,通过学分转换、专业与创业课程重组或置换等方式,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需加强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技术、导师、场地、融资、代办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创业者降低成本、拓展销路、开发新产品并形成自己的创业特色。还须持续加强创业成长教育和陪伴式跟踪服务,提高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效能感,提高产品开发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应变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以及将所学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有效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开拓市场的能力,渡过企业创建期和成长期,提高创业成活率。

三、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环境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全局性系统工程,既要做到全员、全境、全人、全程,建设鼓励、引导、推动创新创业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女生实行普及教育和全过程教育,还要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解构重构为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教育载体,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融入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载入校内外各级各类活动、化入校内外学生服务的各个环节、各个元素,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立体式支撑环境。(一)构建协同管理机制。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资金、政策等多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也不乏盲目跟风、多头管理、资金分散使用、校方热学生冷的现象。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高校需突破专业教育固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决策、运行、评价机制。决策机制要实现开放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是社会性行为,需要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协同,构建开放式资源汇聚方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力、物力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运行机制要实现扁平化,针对女生顾虑多、职业倾向重就业轻创业的特点,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额外强化执行力度,要打破院系、部门界线和传统垂直式管理模式,整合教学、管理、服务三大职能,设立专职执行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全面负责统筹规划、资源调配、部门协调以及教育推广、培育孵化、实践指导、服务及体系建设工作,做到专人、专职、专管,直接服务于学生;评价机制要实现多元化,通过项目经费绩效评估、利益相关者评价、第三方评价,构建了多元化评价机制,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规划、有方案、有行动、有成果。(二)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女性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关键是如何突破高校公共课、专业课的内容组织逻辑,通过课程开发与课程重组,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两部分融于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跨专业综合性教育,融知识性、活动性、体验性、实践性于一体,既与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相关,又有自身独立的教育规律和特点,因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既要考虑便于进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又要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开发由创业基础课、创业方法课、创业技能课、创业成长课组成的进阶式课程体系:创业基础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为公共必修课,让女生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了解创业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基本流程等;创业方法课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为公共选修课,让女生进一步掌握企业运营的基本规律以及市场细分的依据、策略、方法和步骤,掌握市场营销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和想象思维,能够识别有意义的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创业技能课依托专业开设为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按照一个专业至少一门创业技能课程的目标开发学创一体课程;创业成长课面向进入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系列专题课、活动课、游学课、研学课,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融资、管理企业、开发产品的能力。创新创业课程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学生的意愿和成长程度实行分级教学、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形成了普及教育-精英教育-精品教育-个性化教育的进阶式教育路径。(三)构建就业、创业互通互融实践教学体系。与课内教学相适应,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须兼顾女生就业、创业双重需求,开发课内实训、项目实训、专业(创业)导师工作室、教学实习(项目孵化)、顶岗实习(创业实践)五环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使就业、创业两条主线互通互融,形成引导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值的长线、长效机制。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高校须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和产、学、研、创一体化实践中心建设,推行专业(创业)导师工作室制度,鼓励教师将创业融入教学、科研或在岗创业,扶持融科研、技术推广、社会服务、新产品研发、创业于一体的专业(创业)导师工作室,鼓励学生校内进入导师工作室进行产品研发和项目孵化,校外到企业调研、跟岗、体验,承担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加盟企业或与学长共同创业。(四)构建陪伴式服务体系。创业能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特质,还受到市场、环境、机遇、人脉、政策等创业要素和资源保障的影响。社会交往渠道不宽、容易情绪化、易受他人影响是女性创业者的劣势,缺乏特色产品、个性化营销渠道、市场动态信息也是创业者初期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因而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需要加强对创业者的跟踪服务,探索建立一库、一网、一站、一师、一课、一面的“六个一”服务体系。“一库”即创业项目库,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对接服务;“一网”即创新创业服务网站、微信服务公众号等,提供信息发布、在线学习、项目展示、中介及咨询服务等“一站式”信息服务为创业者提供突破时间、空间局限的随时可得的信息资源;“一站”即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等线下创业服务站,为创业者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场地、咨询、代办及组织管理服务;“一师”即一对一导师帮扶服务,为每一个创业团队配备一名创业导师,帮助创业者开发新产品,提供信息咨询及其他服务,实现一团队一方案;“一课”即创业成长系列课程;“一面”即创业者与企业家面对面,定期邀请有经验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家进校园,帮助创业者拓展人脉资源。(五)创建多元化文化体系。高校创业文化是指高校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师生普遍认同、鼓励、尊重、支持的价值追求、思想认识、环境氛围、制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2]文化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以及时时处处可见的物质环境,有助于校园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以及创新创业主流意识的形成,高校可以采用管、办、评、建结合的方式,推进创业理念物化、学生创意作品产品化、社会服务市场化,将有形的物质环境与无形的人文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建设了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开发六大品牌创新创业文化:一是创新创业大讲堂,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女企业家、创业明星、毕业生创业典型到校讲座;二是创新创业论坛、沙龙,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奇思妙想;三是创新创业秀,利用纸媒、广播、微视频、微采访,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理念、创意作品;四是创新创业训练营,以创新创业为核心开发网络式主题教育活动;五是创新创业明星评选,评选最优项目、最优导师、最优团队、最优学生;六是创新创业大赛,开发由文化素质赛、专业技能赛、职业生涯规划赛、创新创业赛四个类别,专业、系、院、市、省、国家六个层次构成的“六级四赛”赛教结合机制,形成活跃的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竞赛文化和环境文化。

作者:徐爱新 孙彩虹 曾繁磊 单位: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要素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726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