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不列颠百科全书

时间:2018-11-09 10:3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MBA案例—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兴衰

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兴衰

1768年,三名苏格兰出版商开始出版一种综合知识纲要类的出版物——它就是最早的、也是在英语语言国家中最享有盛名的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自那时起,《不列颠百科全书》已逐渐发展成为拥有15个版本的出版物。今天,它已被认为世界上最博大、最具权威性的百科全书。

1920年,西尔斯-罗巴克(Sears-Roebuck)公司,即当时美国的一个经营邮购零售业的公司,收购了《不列颠百科全书》,并将它的总部从爱丁堡迁至芝加哥。1941年,《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所有权又移交至威廉姆·班顿(William Benton)。班顿后来在他的遗嘱中将《不列颠百科全书》并入班顿基金。这个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班顿基金是一个慈善组织,来自《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所有收入将用于资助芝加哥大学通信方面的项目。在美国人的掌管下,《不列颠百科全书》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商业企业,同时仍保持着它作为世界上涵盖面最广、最具权威性的大百科全书的声誉。《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内容每四年到五年修订一次。在此品牌下,又收入了其他商品,例如地图和年鉴等。公司建立了世界上最积极、也最成功的直销队伍。公司将销售目标定于那些中等收入的家庭,并针对他们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销售策略,这一策略与大百科全书精彩的学术内容本身相比一样毫不逊色。

到1990年为止,《不列颠百科全书》多册套装的销量达到有史以来最高值,其销售额高达6.5亿美元。它占有垄断地位的市场额,不很显著但十分稳定的增长,相当可观的利润,以及200年的历史都证明:这是一个强有力并信誉持久的品牌。然而,自从1990年起,《不列颠百科全书》,包括其他百科全书出版物,在美国的销售急速下降了逾80%,而所有这些都是由于一个20世纪后期信息革命的产物——CD-ROM引起的。

从天而降的CD-ROM整个摧毁了纸质百科全书的市场。《不列颠百科全书》的销售价为每套1500~2200美元不等(根据装订的质量不同,价格各异),而CD-ROM百科全书,例如因卡塔(Encarta)、格罗列尔(Grolier)以及坎姆坦(Compton)等版本的百科全书,只售50~70美元。但人们的实际开销往往比这还要少:大部分的光盘版百科全书被作为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促销产品而被无偿地赠送给公众。由于CD-ROM的生产成本仅有1.50美元,因此将它作为促销赠品从经济角度来说也很值得。对比来说,《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生产成本大概为250美元,而且还要加上付给销售人员500美元至600美元的佣金。

尽管《不列颠百科全书》的销售处于停滞状态,百科全书的执行官们一开始仍旧对CD-ROM百科全书不以为然: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孩子的玩具,只比电子游戏高一个档次。这种看法的确合理。微软公司从芬克-瓦格诺(FUNK & Wagnalls)公司取得了用其百科全书内容做成CD-ROM的权利。然而由于此公司产品仅仅是三流,甚至是劣质的,仅仅靠被当作定期的促销商品放于超级市场过道中才能生存。微软打算不采用这个名声不好的品牌,而听从广告公司的提议,采用因卡塔作为其光盘产品的名称。此外,毫无新意的插图及刺耳的音响效果(因此,版权无需付费)也使得CD-ROM百科全书不对《不列颠百科全书》构成真正的威胁——或者看起来如此。

然而当总营业额大幅度下降的时候,很显然,无论应不应该,事实证明CD-ROM百科全书的确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管理层不情愿地开始考虑制作他们自己的CD-ROM产品,却发现科技仍有其局限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内容对于这个光盘媒介来说过于庞大了。由于因卡塔百科全书仅有700万个词,因此可以轻易地被收录到

CD-ROM中,并仍有足够的空间安置插图及设置互动程序。然而,由于《不列颠百科全书》收有4000余万个词,因此在CD-ROM容量限制之下不可能设置人机交互程序。当时的科技还不能解决这个容量问题,因此公司的管理者决定等待。

几个月过去了,公司的销售额继续大幅度下降。为了摆脱困境,公司出版了一种只有文本格式的CD-ROM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然而却面临另一个危机:销售人员的强烈抵制和抗议。尽管CD-ROM《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价远远高于因卡塔,但是它的销售不可能支付销售员原来500~600美元的佣金,而且CD-ROM《不列颠百科全书》会占去原来印刷版本的一部分销售份额。

为了平息销售人员的不满,《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管理人员决定将CD-ROM版本作为礼品与多册套装的印刷版本捆绑销售。如果想单独购买CD-ROM版本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得付1000美元。

这个决定基本平息了销售人员的不满情绪,但是一点也没有阻止销售额的进一步滑坡。损失继续扩大,并且没有明显的策略能够改变这一切。1995年5月,班顿基金会终于决定将百科全书公司挂牌出售。在将近18个月的时间里,投资银行家们一直在努力为百科全书公司寻找一个买主。微软公司说不;科技领域、媒体领域及信息产业领域的公司都纷纷婉言谢绝。最后,在1996年,金融家杰考伯·萨弗拉(Jacob Safra)同意以低于账面价值一半的金额买下了此公司。

问题:

1. 班顿基金会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业务为什么会遇到问题?

2. 班顿基金会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业务有更好的应对挑战的战略(办法)吗?如

果有,是什么?

3. 这个案例有什么启示?

篇二:世界著名的ABC三大百科全书

世界著名的A、B、C三大百科全书

一、《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简称EA)

《美国百科全书》,共30卷,是标准型的综合百科全书,为ABC三大百科全书之A。全书条目按字顺编排,主要读者是普通成年人至高级知识分子。《美国百科全书》在选收内容上的特点是:虽称“国际版”,但内容仍不免偏重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人物和地理资料;人物条目和科技内容条目篇幅较大;历史分世纪设条,给读者以全世界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世纪总览,提供完整的历史背景情况。

发展历史

《美国百科全书》于1829一1833年问世,初版13卷,是美国出版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在英语百科中,其内容的权威性仅次于《不列颠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为著名英语三大百科全书A、B、C中之A。 《美国百科全书》经多次修订、补充,1912年曾以The Americana的书名发行,1918一1920年间,在编辑赖纳斯(G.E . Rines)的主持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补,扩充到目前的30卷,《美国百科全书》的篇幅此后基本上固定下来。以后,《美国百科全书》采用连续修订制来更新其内容,并从1923年起,每年出版《美国百科年鉴》(Americana Annual)一卷,作为全书的补编。 编排特点

美国百科全书的编撰方针是使这部巨著的“数万个条目成为专家和一般读者之间的桥梁”,即要求性权威,但在写法上又力争做到深入浅出,使青年学生能找到并读懂他要寻求的知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EA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文笔清新流畅,通俗易懂,使各类读者“不致因无专业基础而在阅读时感到困难”。

第二,强调客观性,国际性,在这方面它沿袭初版编者的方针,即“述而不作”(not to "write down" , but present facts and interpretations)。凡有争议的内容,并列反映不同观点的文献。但对于EA来说,完全做到这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尽管它宣称收录范围是世界性的,但地区范围仍偏重美国和加拿大,美国每一个州有15页的篇幅。

第三,内容范围偏重历史、地理和传记,约40%的条目是传记,20%是地理。收有许多在其它百科中找不到的美国古今人物。有历史意义的文献收录较丰富,如“美国宪法”、“独立宣言”、“奴隶解放宣言”、“华盛顿告别辞”等。

每一世纪都是独立成篇的大条目。在各个世纪的词条内、从国际范围和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来叙述某一历史断面,给读者提供全面的背景资料,这一点是其独到之处。

结构和使用

美国百科全书采用中小条目编纂法。条目平均长度550词。但也有大条目,如“中国”长达100页,“第二次世界大战”近170页。每一大条目之首均有内容提要。全部条目按逐字排列法编排,如果标目完全一样,再按人-地-事物排列,如:

Bell, Alexander Graham (人名)

Bell (城市名)

Bell (钟)

条目后附有注音,释文后附有书目。注重专门术语和词汇的解释。索引是分析索引(内容索引)和条目篇名索引的结合,约35万条,用大小写的黑体字分别代表篇目名称和隐含主题。索引条目中均标明插图("illus.")、地图("map")和术语("Glossaries")在全书的出处。

全书参照系统丰富,有段末参见、条末参见(see also)、随文参见(用q. v.或q. q. v表示"which see")。

通观全书,易用性比《不列颠百科全书》突出,表现为大小条目结合,索引完备,文字简明易懂,可读性强。

修订和改版

美国百科全书采取两种更新内容的方法,其一是对动态性资料,如选举结果和重大政治变动,采用连续修订制;其二是对于一般性的资料在一定时期内“逐卷全面修订”,改写或删除旧条目,及时增加新条目。

该书由美国四大百科出版商之一Grolier公司出版。Crolier公司有三部百科的网络版和光盘版。《美国百科全书》1995年版有CD-ROM。网络版《在线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 Online,http://ea.grolier.com)有2500

万字,45000条目,提供了6100条书目,图表1000幅,地图984幅,15万个链接连通3万余百科条目。为了包括新资料,还收录了Americana Journal和《华尔街日报年鉴》(Wall Street Journal Almanac)。信息丰富,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参考工具,也可视为因特网资源的指南。另外两部光盘版和网络版百科是基于《美国学术百科全书》的《格罗利尔多媒体百科全书》(The 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和《新知识文库》(New Book of Knowledge Online)。

二、《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

《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又称《大英百科全书》,简称EB),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三大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科利尔百科全书)之一。不列颠百科全书诞生于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Scottish Enlightenment)的氛围中。第一个版本的大英百科在1768年开始编撰,历时三年,于1771年完成共三册的不列颠百科全书。

在1901年美国出版商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买下EB的版权后,出版与编辑工作逐步转移到美国;现在我们熟知的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已是总部位于芝加哥的美国公司。1929年,随着第14版的问世,大英百科更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邀集近1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位学者专家参与撰述,大量收录欧洲以外地区的资料,完成全部二十四册的第十四版,确立了它在百科全书界中最崇高、最具权威的地位。

历史

《大英百科全书》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产物,当地的书商和印刷工人科林·麦克法卡尔(Colin Macfarquhar)和雕刻家安德鲁·贝尔(Andrew Bell)决定以“绅士协会”的名义发表一套工具书。他们聘请了当时28岁的威廉·斯梅利,让他以200英镑为报酬编辑一部三卷、共100章的《大英百科全书》。第一卷是1768年12月出版的,售价六便士。1771年三卷通通完成,共2391页,包括160幅铜板雕刻,全部出售量为3000套。三卷的篇幅差不多,分为A-B、C-L和M-Z。

由于第一版相当成功,因此他们决定出版一部更大的第二版。斯梅利拒绝继续编辑,因此麦克法卡尔本人任编辑。第二版共10卷,8595页,从1777年至1784年出版。

不过1788年至1797年出版的第三版真正达到了百科全书的标准。这一版开始的编辑是麦克法卡尔,麦克法卡尔死后由乔治·格雷戈担任编辑。它共18卷,加上两个补充卷,16,000多页。这一版中也包括格雷戈聘请的专家和学者特别为《大英百科全书》撰写的文章。这一版奠定了《大英百科全书》后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书之一的基础。

至第10版为止《大英百科全书》的重要文章往往比现代的百科全书长得多,也学术得多。19世纪里《大英百科全书》的文章往往包含着作者最新的成就。

一般认为法国的《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一般被看作是《大英百科全书》的榜样。不过《大英百科全书》要保守得多。后来的版本往往奉献给正在统治的国王或女王。

从第四版到第六版中有许多知名的苏格兰和英格兰学者写的文章:威廉·黑兹利特、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沃尔特·司各特等。托马斯·杨在他关于埃及的文章中附加了他翻译的罗塞塔石碑上的埃及象形文。

1820年代末爱丁堡的布莱克兄弟的出版社收购了《大英百科全书》的权利,他们出版了第七和第八版。第九版也被称为学者版,它是从1875年至1889年出版的,其中包括了众多著名作者写的、非常深奥的学术文章。有人称它为英语百科全书历史上的顶峰。当时有英国人认为该书的权威性“仅次于上帝”。

1895年布莱克出版社移到伦敦,1901年《大英百科全书》被卖给了《泰晤士报》的报社。第十版共11卷,还包括地图和目录卷,实际上是第九版的一个补充版。从1897年至1922年美国人胡帕(Horace Everett Hooper)任主编。从1909年的第11版开始剑桥大学帮助编辑出版。

从1910年至1911年出版的第11版基本上被重写,它被看作是《大英百科全书》的经典版,同时它也反映了其新出版商的新的目标。为了吸收读者和促进销售量这一版的文章即保存了其学术严谨,也提高了其可阅读性,它的文章不像过去那么长,但是依然非常彻底。这个版本现在已经被纳入公有领域。这个版本也是第一个所有卷同时出版的版本,而不是一卷继一卷出版的。其所有内容可以在这里观赏。

此后《大英百科全书》的出版权和商标被卖给了喜尔斯百货商店并移到了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第12和13版均以三卷补充卷的形式出版,它们必须与第11版一起使用。1929年出版的第14版又一次显示了《大英百科全书》的变化。它的卷数减少,文章更短了,来让更多用户得以使用它作为工具书。但也有人批评它删除了其中不利于天主教教会的内容[1]。

1941年喜尔斯百货商店将其权利赠送给了芝加哥大学。威廉·班顿从1943年开始任主编,一直到他1973年逝世,此后他妻子到1974年逝世任主编。

1996年1月瑞士亿万富翁雅各布·萨弗瑞买下了《大英百科全书》的权利。 国际中文版

在中国,1980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合作,并在1986年出版了中文版的10卷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Concis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0年增补了第11卷。1994年4月又推出了全新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ition.共20卷,收入条目81600条,图片15300幅,4350余万字。

电子网络版问世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电子出版核心媒体发展上面也不落人后。在1989年出版第一个多媒体百科Compton’s Multimedia Encyclopedia。1994年公司推出大英百科全球网络版(Britannica Online),成为网络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如今,虽然出版的媒介已改变,但大英百科全书的使命仍与1768年创立时一样:成为全球参考书、教育与学习的领导者!

不列颠百科全书,历经两百多年修订、再版的发展与完善,已形成英文印刷版装订32卷,电子版本和在线版本也已推出。1994年正式发布的《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网络版除包括印本内容外,还包括最新的修改和大量印本中没有的文章,可检索词条达到98,000个。收录了322幅手绘线条图、9,811幅照片、193 幅国旗、337幅地图、204 段动画影像、714张表格等丰富内容。

三、科利尔百科全书(Collier' Encyclopedia)

科利尔百科全书(Collier' Encyclopedia)简称EC,为著名英语三大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科利尔百科全书)ABC中之C,是美国科利

篇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佛法的可信七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佛法的可信七

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兹再举新近出现的两则此类事例:

1.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乐莫寺的堪布阿琼上师于1998年8月29日下午两点身体无恙手持佛珠吉祥卧式口诵六字真言安详而逝。当天傍晚七时弟子们按照藏传佛教处理大德法体的仪式脱去上师的衣服准备覆盖法衣就在这时奇迹发现了:上师全身上下衰老的皱纹已消失不见皮肤完全变为七、八岁孩童一般白红细嫩根本就不是生前老态龙钟之身。8月30日早晨侍者到上师禅房灯发现法衣下的躯体缩小了许多。以后躯体一天比一天缩小弟子们不知所措。七天过去了第八天早晨上师的亲属赤诚加措、根桑朗加和一个小喇嘛以及洛桑宁扎、索朗加措、仁青才让等三名侍者一共六人到屋里拉开床上的法衣大家顿时目瞪口呆床上空空如也甚至连一根毫毛也没有。就这样一个完整的血肉之躯一未入天二未入地在人们身边完全虹化了。当地的罗布卓玛母子五人曾看见扁平形的五色彩虹由上师屋顶伸没空中后来还有许多人看到这一景象。

贡波吉等很多人看见从上师禅房两侧发出几个光束般的彩虹上端入于缥缈虚空。在上师住处的天空还有许多人曾看到连续几天出现五色彩虹这些彩虹不时遍满天空。另外远方甘孜县也有人看见在新龙乐莫寺方向上空彩虹一片??

这的确是一个二十世纪末即身成佛的典范1999年1月30日的《甘孜报》也专门为此进行了报道新龙县宗教局现已确认这是续班玛登德之后的第二则虹身成就的事例并以正式官方文件向上级部门汇报。

2.卓洛喇嘛青海省果洛州人生于1970年自幼出家依止堪布门色尔为根本上师又从晋美彭措法王、贝诺法王等当代高僧大德前学修显密法要。1995年底前往台湾“喇荣三乘法林中心”协助师兄图登诺布仁波切弘法。后身患绝症病中一直祈祷上师不止1998年9月23日即圆寂前两天对照顾他的道友说:面前虚空中上师同许多圣众来接我了。圆寂前一日说面前已现出三个净土可任意选择并说上师与自己一直未分离过。25日晚上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坐势中猛喊了一声“啪!”随即安详圆寂其遗体数日后仍极为柔软顶门头发自动脱落了一大片。

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很多很多比如对现代通信技术并不了解

的人乍见到国际间的传真、互联时对于远隔千山万水但刹那就可以收

到对方信息的现实也会瞠目结舌但对于深谙此道的科学工作者来说则又是那么的平常。同样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佛经内容在通达经论的法师或修行有素的瑜伽师来说也是那么的真实不虚。王季同1910年曾发现四函数求微分法1916年发明一电气变流方法他说:“哲学家对这个(佛家的真如即宇宙万有的本体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佛教却是亲证。”因佛法是可以亲证的真理在几千年以来佛陀的教法一直兴盛不衰并且世间上有很多地位高贵和知识丰富的人舍弃了富可敌国的家产、显赫的地位和权势不顾自己的生命精进地在佛的教法下修持。如今虽然是科学日益发达的时代一切都在飞速变化但不管科学再先进、技术再发达我们对佛经内容进行观察的时候对佛的教言就会越来越生起信心。有些人以为现在科学是非常先进的就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想当然地认为佛教是陈旧过时的、是不应理的这种自己不懂佛法反而要想来推测和否定佛教的做法是相当可笑的又是很可怜的。我们应深思著名文学家格尔楚德·加拉特的话:“即使是在今天佛教也不能被认为是过时的因为他是建立于一些根基牢靠不可动摇的原则之上的。”佛教的历史是漫长的佛教的真理是纯净的佛法的意义是深

奥的古今中外智慧渊博的睿哲们也无法否认佛教的理论诸智浅慧薄的人更当慎自思维!


不列颠百科全书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69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