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关于鲁迅的读书笔记

时间:2018-11-09 10:3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鲁迅读书笔记

孤独的战士

鲁迅的杂文是认识中国人。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最切实可靠、生动深刻的文本。鲁迅从自己的社会阅历、生命体验、人生感悟中,真正深刻洞察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真正透彻的发现了中国文化隐秘的内在肌理。鲁迅深邃的眼光和独到的思想,总是能穿越中国社会广阔的历史时空,游刃有余地纵横捭阖,天马行空地自由驰骋,从任何一种社会现象之中,洞察幽微的透视和解析隐含其中的中国文化奥秘,以叱咤纷纭的气势挑战古老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和陈规陋习,以大而无畏的姿态剖析封建社会压抑之下形成的国民劣根性。

篇二:鲁迅选集读书笔记

《鲁迅选集》读书笔记 读《鲁迅选集》能追溯到很久以前,鲁迅先生给我的少年时代乃至整个人生的印象与影响无疑是很深刻的。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小时候学到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便对他印象颇深,到了高中时期,《鲁迅选集》里的文章早已熟读于心。虽然选集里鲁迅先生要表达的精髓我还不是很理解,可是,只要读了他的文章,我便能感受到作品中弥漫的思想味道。

《鲁迅选集》记录的是一段历史的辛酸,这里没有悬疑、没有惊秫、没有情色,甚至缺乏一些文学最擅长的凄美和最厚重的浩瀚。但就是这不可多得的小说和杂文开启了现代文学的新篇章,鞭笞了封建社会千年的丑恶,刺痛了反动势力最致命的软肋。

谈到鲁迅在中国文哲历史上的成就,便不可不提到鲁迅的杂文。当然,这里面就包括了《鲁迅选集》。

鲁迅以他独到的眼光看出杂文巨大的威力,不遗余力地将它发扬光大,先后写出《摩罗诗力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等堪称经典的杂文,或许有人说《摩罗诗力说》的出现只不过是金钱利益的驱使,不错,鲁迅也亲口说过:报社让我写长一点,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稿费。我觉得这只不过体现了他的率真、坦诚,要知当时的鲁迅才二十多岁,在事业上屡屡碰壁,他旁征博引,写出长达几千字的古体文,已非常人所能为,能得到更多的稿费,只是因他有过人的才情。《鲁迅选集》是二维的文字三维的鲁迅,人称鲁迅为圣人,在我看来他却是那么的平凡,成名前,家道中落了,父亲病了,他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家里的重任;成名后,他要去见萧伯纳,服务员不让他上电梯,他就无可奈何地走楼梯。平凡至极,仿佛身边长辈。然而毛主席又给了他至高无上的评价,或许只因这本《鲁迅选集》,这里包含了他最坚硬的骨头,最宝贵的性格,最正确的新文化方向,或许他没有胡适那么激进,没有林语堂那么闲适,但这本书体现了他对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和恶劣品性的深沉思考,深奥者如《文化偏执论》,平实者如《祝福》,这些或深或浅的影响着我们后人,让我们不至忘却千年愚昧的罪过。

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这么说过:鲁迅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而毛泽东对鲁迅最高的评价是:“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都有广大的读者,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我认为鲁迅先生作品最具价值之处,就在于其改造“民族灵魂”和中国社会的思想。 读鲁迅的小说,开始你会感到阴冷。譬如祥林嫂,那么一个健康而勤快的农妇,怎么会在习俗的偏见与众人的冷酷之中沦为乞丐,最后死得不明不白。在《药》里,一个爱国志士为国牺牲的鲜血,却被患肺痨病的人蘸到馒头上拿来当秘方吃。一个农村无产者的阿Q,其实是很有劳动能力的,却在众人的藐视和自己的自欺之中莫名其妙的成为别人的替死鬼。看起来中国社会已完全缺乏人性,只会把活活的人变成僵尸,连一点“生”的气息都没有。鲁迅就像其他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一样,不惮以最犀利的笔触揭发中国文化的阴冷而缺乏人性的一面。但鲁迅却还是一个最炽热的爱国者,这看起来是相当矛盾的。《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将内在的苦闷,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

蔡元培这样评价鲁迅的作品:鲁迅先生的创作,除《坟》、《呐喊》、《野草》数种外,均成于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六年中,其文除小说、书信一种外,均为杂文与短评,以十二年光阴成此许多作品,他的感想之丰富,观察之深刻,意境之隽永,字句之正确,他人所苦思力索而不易得当的,他就很自然的写出来,这是何等天才!何等学力!

鲁迅先生为现代文学刻划了一系列不朽的经典,他不但写出人物的“血肉来”,而且表现出人物“灵魂的深”。

在这其中,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最让我感到震撼,这篇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它是鲁迅先生《呐喊》中的一篇。在《狂人日记》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在这里。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然而鲁迅始终是一位直面现实的勇士,即使他内心中已经感到绝望却仍然站起来进行绝望中的反抗。而这种“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并非全部灭绝,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人在呼吁保护地球、建立绿色家园,有人在“以笔为旌”,寻找人类的终极价值??虽然这呼声十分微弱,但却令人看到了人类世界的最后曙光。 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鲁迅的杂文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 《鲁迅选集》里的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鲁迅提倡的新兴版画,又是当时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组成部分,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了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鲜明特色。鲁迅先生说他写作的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何况我对于悲凉感本身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他们的不圆满” 。

叶圣陶先生也曾这样评价过: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而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也说: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鲁迅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

《鲁迅选集》带给我的思考不仅限于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各种灾难与反思,也让我体会到了鲁迅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和鲁迅的批判精神。散文诗集《野草》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展现出现代主义特质的作品;其杂文,由于特殊的发表环境,在嬉笑怒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的。名垂千古,不知鲁迅可曾想过。但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生者的敬畏和死者的缅怀,他为他的时代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仿佛只为唤醒沉睡的现实,“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愿这句简单却震撼的话激起每位生者大无畏的勇气。

经济思想史

书目阅读

班级:经济学122班 姓名:王兰杏

《鲁迅选集》读书笔记

学号:0123396

篇三:关于鲁迅的阅读笔记

阅读笔记:关于鲁迅

(一)

未读的伊始;

假如摆出研究的姿态认真读鲁迅的小说,或许前后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前者的我还存有高中语文禁锢似的定性思维,后者的我却具有独立自由的判断标准。

我们初高中语文交给我们的宝贵知识都要封存或者遗忘,我个人很乐意事态这样发展。现在眼前是崭新的思路,可以勾勒出一位崭新的鲁迅。

我想,既然前后会有必然出现的反差,就有必要在读鲁迅与未读鲁迅的两个时段做出必要的记录,这样在读完鲁迅才会更好理解思路是如何转变。不过,在写这篇阅读笔记时,老师关于鲁迅作品、生平的讲解已经进行到一定阶段,我没法分清此时所想是否沾染了其它的色彩。这些话都应该更早写出来。

所有人,乃至鲁迅自己都评价那些作品是“黑暗的世界”,而我有更加具象化的理解。

某天我在宿舍里吃早饭。起床很久舍友们都还在安眠,所以我只能静静坐在那里做些安静的事。阳光还是一般的灿烂,豆浆还是甜甜的,换句话说,所有事情都在按部就班不违心意地进行,外部环境很静谧的。至于心里,也没有异样的情绪,平静之余还有找乐的情趣。所以,在内外兼备的情况下我按着以往的习惯随手摸了本书,瞥了一眼,随后又顺理成章地将它放回原处。那书是鲁迅的小说集。 我后来才察觉当时下意识的举止饱含怎样的隐晦深意。按照习惯拿起那本书,一定是要看的,而那本书,是老师要求尽量读的,情理上讲我也应该看。那么为什么我会下意识的放下呢?我想,那是我的内心对鲁迅的小说有种本能的排斥构成了思想深处的条件反射。

鲁迅小说里的世界给人以无奈的荒凉惨淡。我的意识里有清晰的投影:在一片黑暗的天空下,一个人孑然落寞地走,路两旁有无数的围观者,围观者的五官错乱,四肢骨瘦如柴,他们铁青着脸挂着讽刺的冷笑,那个人默默地前进直到走入人群里再也看不见。

所以我在高中乃至初中就有疑问:看鲁迅的小说,很难相信他是一个热忱于政治革命的人。我觉得他更像冷漠的旁观者,只是身处一个热烈激荡的环境里多少受了些影响为革命的事业略施助力而已。可是毛主席说了鲁迅是文思革呢。毛主席既然身为彻头彻尾的政治家,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已沦为了可有可无的工具,说白了,毛主席跨界了。政治上需要为那时竖立起光辉而具有代表性的形象以便摇旗助威,鲁迅当之无愧。

现在真相大白,多年的疑惑一朝泯灭,我很为这么多年来的隐忍感到惭愧,幸运的是没有一错再错。

以上就是我未读鲁迅小说前的想法,写到这里我发现其实我也可以抱着喜悦的心态走进黑暗的世界,因为再没有人挡在路口告诉我前方是光明。我想这是一种重生。我要独身评判鲁迅的黑暗天空。

以灵魂三方论解读鲁迅;

所谓的灵魂三方论只是我自己的命名。我在小说《含笑此间》的前言写道:“我们的人格应该是被三方灵魂主宰着,究竟哪一方能够含笑此间,无法可想。”我发现这种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性的矛盾,再者就是分析作品的矛盾性。第一方灵魂是幻想的集中。心里有怎样的向往,庸俗也罢,高雅也罢,必然是心有所属,但是现实望尘莫及。这其中就有了一个落差,其实是对美好、善念已经有了模糊的概念,只是限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然而虽不能及,心向往之。我把这一方看成纯粹的心灵净土,没有扬尘和污垢。

第二方灵魂是负面精神的集中。我不相信有圣人。谁表面看起来都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内心有何想法天不知地不知,区别仅在于恶在心里占的地盘有不同。这里集中的是所有的恶,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可是相比于第一方灵魂它们却是真实的、既有的,也同样,是纯粹扭曲黑暗的世界,没有光。

第三方灵魂是虚无的集中。它不多余,虚无灵魂是人出生后就存在的。我有听过性恶论和性善论,它们都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以为命名并不准确。人之初并无善恶的评判标准,那就很难完全以善恶论之,我叫它虚无。虚无灵魂自出生伊始就在,它默默看着第一方第二方逐渐强大,充当着调剂员的角色。因为有它在才有了平衡的人格,但一二方的灵魂常常势如水火,所以才有了我们矛盾的人性。也正是因为有虚无灵魂我才能写下这些话。

由此来分析鲁迅。

好多人,其实都是从第一方灵魂的角度在分析鲁迅。所以,鲁迅的形象一向高大。而我想证明鲁迅绝非圣人(或许谦虚的鲁迅地下有知会含笑九泉的)。 Part one;

我想,假若不考虑行文背景,纯粹以现代人,尤其是一个饱受现代文学洗礼的九零后的角度讲,《狂人日记》真的是一部无法理解的荒诞小说。吃人本来就很荒诞,鲁迅竟然还将这样荒诞的事讲的绘声绘色,所以是有猫腻。事出反常即为妖,所以应该含着隐喻暗指。这暗指在小说最后是明确的,但是鲁迅这样写“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日记的文体必须用“我”这一人称,然而既然用了“我”,多少应该会流露出几分作者的真实内心。鲁迅这样抨击封建,看来是饱受其害的。可是鲁迅本人有没有可能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呢?这样想不无道理,毕竟从小是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有了几分沾染,我想鲁迅正在走下神坛。

Part two;

我再看《孔乙己》眼前还是觉得晦暗。我本人很喜欢孔乙己这个形象,尤其是孔乙己给小孩子茴香豆的那一幕,别的我都忽略了,只觉得孔乙己真是个好人。但是这样的人的结局就是不知身死何处魂丧谁家。

鲁迅是很残忍的,我这样认为。这残忍在《祝福》、《白光》、《明天》、《药》、《孤独者》以及《孔乙己》中都有体现。我看《药》就有些于心不忍,我觉得华老栓夫妇的言谈举止无不体现出温情,但鲁迅为了抨击封建之可恶,残忍地让小栓走了。或许是身为现代人才体会不了封建对人们的戕害,我只觉得鲁迅做的过了。但是为了完成那个目的,小栓又是必死无疑。

我看《明天》,看到孩子有病,单四嫂子又去求何小仙,我就有种不妙的预感,孩子又要舍了。要完成目的,的确要制造种种惨烈以震慑人们的灵魂,但鲁迅还嫌不够,孩子舍去还不是结局,鲁迅还要写死后各种“庸众”的反应,以此进一步衬托、讽刺、发人深省。

这就像是往墙里砸钉子,砸进去三分之一的长度已足够牢固可以悬挂画像,但

鲁迅不满足,他还要再砸进三分之一让它更牢固。

太残忍了,而那些接受残忍的人们其实还存有各式各样的温情善意,也被鲁迅一概抹杀,一切沦为抨击封建的陪葬品。

Part three;

在《故乡》里我看到了鲁迅的自嘲与绝对的冷静,以及我所猜测的阴暗面。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这一段话我想是鲁迅的“虚无灵魂”的心声。尤其是最后一句,那是站在封建灵魂和新生灵魂的面前,看着二者的距离平静道来的。所以鲁迅是很冷静的人。但在最后他又说“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看来那是新生灵魂的呐喊。 《故乡》里描写过一个角色,圆规杨二嫂。

我觉得杨二嫂的行为举止太丑恶了,形象是丑恶的,言语是丑恶的,“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我看了这句话觉得寥寥几句就将整本书最丑恶的形象刻画了出来,文中“我”和“我”的母亲太可怜。我就想,鲁迅不会无缘无故写这样的人物,我想鲁迅自己也是下意识,说不定他就曾经饱受其害,落笔处怨恨自然流露。老师也曾讲过,鲁迅是个记仇的人嘛。 Part four;

再者就是明显的《兔和猫》了。这是一篇简单的小说,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深意,或许有我不知道的隐晦背景?真的找不着高度。

最后那意思是??

看来鲁迅不喜欢猫。我曾看过一种说法,说:喜欢狗的人渴望得到爱,喜欢猫的人渴望付出爱。

鲁迅留下悬念的结局,我为这结局意外,由此改变了一点儿对鲁迅的看法,其实鲁迅也是很讲情趣的。

但是对猫下手,怎么都给人留下阴狠的形象。

所以综上得出的结论,鲁迅是带有封建色彩的、残忍的、记仇的、阴狠的一人。无语望苍天。

(二)

《阿Q正传》;

阿Q被人评判了很多年了。不同的时代冠以不同的精神,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别具特色的评价。我倒觉得那个“序”蛮有意思。

鲁迅在序里纠结着各种事,最后说“姑且可以称之为序”,我觉得这篇序写得太好了。你看他先纠结叫什么传,又纠结主人公的名字、姓、籍贯,最后又自嘲似的说“阿”一定不会错,还说这小说以后看来会“早经消灭”。鲁迅为什么要颇费笔墨写这个序呢,唯一的解释是阿Q其人确实存在,所以鲁迅要写现实并且还是作传不能太马虎,否则就对不起那个人。但是看小说内容,其中夸张的部分、故事发展的部分显然都是经过修饰和装潢的,所以我有了猜测,既然序的内容是为了让人们相信阿Q其人确实存在,那么会不会鲁迅为了让大家相信这真的是“传”而不是虚构的小说才故意为之呢,总之就是,鲁迅在掩饰夸张!这样的话鲁迅的城府真的好深。请注意以上的话全是无根无据的妄加猜测。

关于《幸福的家庭》;

“My dear,please。”

“Please you eat first,my dear。”

“Oh no,please。”

看到这种对话我就想,鲁迅会这样有人情味?!

我记得我看过的所有鲁迅小说里只有这一篇的这一段话让我笑了,我在图书馆里差点儿笑出声,笑过后反省一下感觉不对,这、这是鲁迅能写出来的,黑色幽默,这绝对是黑色幽默!

但是细想一下,再把它放进小说段落里重看,多么讽刺。

鲁迅的爱情小说《伤逝》;

作为一篇爱情小说它的确让我眼前一亮,更何况还是鲁迅写得爱情小说。一般人都能注意到它文体的特殊,是手记,以及抒情很好用的第一人称。随之舍友提示我这用的是追叙手法。我觉得更像一些电影。

开头独白:“我记起??我那时??然而??”

进入回忆型情节:各种跌宕起伏??

苍凉收尾:“可是我已??但是??”

子君的形象转变得很怪异,但是,在不同的时段,又体现出那一时段的特色出来。

开始,子君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我觉得只凭借这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子君的形象。何况子君和涓生有许多谈得投机的共同话题,他们的爱恋可以称得上是轰轰烈烈义无反顾,此时子君的形象是圣洁的,就像初恋时恋人的形象都是美好的。

后来一切都变了,子君在无可避免地转变,涓生也在转变,他们的激情在冷却,抛开一切时代的背景,以现在的眼光来理解也是可以接受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似乎对方的缺点逐步暴漏后他就是变了,其实人还是没变的,只是恋爱时的眼睛受了蒙蔽,爱情蒙蔽世人。他们不是没发现这一点,他们深知道维持爱情的必要性,但是一切努力看来都是徒劳。最后涓生在被逼之下终于摊牌了。然后按照情节的发展子君就不得不走了,涓生在人走后又怅然若失了,这种心理似乎离婚的人都有的。随之是鲁迅一贯的结局(万恶的结局啊),子君一去不返(挂掉),涓生黯然行进在人生之路,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这些万恶的情绪完全是为了烘托子君的死)走下去。

写到这里实际上只是细读了《呐喊》粗看了《彷徨》,但我对鲁迅其人有了更好的理解。我想,是时代造就了鲁迅。鲁迅是“享受寂寞又害怕寂寞”的人,这样的人不应该是激情的革命家。可是鲁迅所做作为又确实透着一股忧国忧民的气息,这样是否与他本人的人格相矛盾呢?我想不是的,我这样理解:是时代的影响。庄子在《人间纪》(好像是叫这个名字)里讲人有着不可避免的责任,叫做“命”和“义”,命就是父母之命,而义就是国家之义了。鲁迅虽然是位冷静的旁观者,却也心怀国家与民族,这从弃医从文就能看出来。他是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忧国忧民。为此我要敬佩他。


关于鲁迅的读书笔记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60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