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关于态度的事例

时间:2018-11-09 10:3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

那么,在现实中,态度和行为是怎样影响彼此的,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看看态度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爬下了,再也不敢不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可见,当10试验者不知道大水池里面有鳄鱼时,都能成功而且较快速地通过桥,但当他们知道有鳄鱼时,再次问他们谁还愿意穿过房子,结果是由3个大胆的人考虑了很久才出来,后来知道有安全网时,才有5个人愿意再站出来,其他人由于担心网的安全或其他原因而不敢走出来。

所以,态度对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一个人他对某件事很有兴趣或者很乐意去做,那么,他会显得很有动力,不会酿酿跄跄的。而当一个人很不愿意或者和很害怕某件事时,他会显得很畏缩,很不情愿去做。

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该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社会群体,一旦有了相互间的更多接触和沟通,原有的偏见就可能会有所改变。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

生新的态度。

下面,来看一个行为是如何影响态度的例子。

193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曾进行过一项著名的现场研究,他偕同一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夫妇在美国西海岸旅行一万多英里,住宿过66家旅社,在184家餐馆用饭,受到很好的接待,其中多数甚至以"比平常更关心"的方式予以款待,只有一次遭到拒绝。当时的美国普遍存在着对黑人与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特别是在很少有东方人居住的地方更是如此,所以预计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出现的情况使研究者感到非常意外,为此促使他继续作深入调查。六个月后,他分别向上述光顾过的250家餐、旅馆分别寄去了两种问卷。问卷中都有如下问题:"你是否愿意在你们的商店中把中国人作为顾客来加以接待?"为了避免对方因接待过华人而生怀疑,以致作出不真实的回答,特给其中的一半餐馆、旅馆寄第二种掩护性问卷,其中除上述问题外又插入一些是否愿意接待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的问题。同时,他给许多未光顾过的餐馆、旅馆也寄发了问卷,把它们当作控制组。

完成了信息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这一步骤也不是象合理推理模式所说的那么逻辑、正确,它也会出现错误。第一,使用少量信息形成判断;第二,所运用的信息本身是错误的,这方面的错误一方面来源于上一阶段搜集、选择信息的不足和错误,另一方面仍是由先前经验造成的。在信息整合之前,先前经验已影响其形成了某种印象;人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便将那些不符合该印象的信息去掉,将那些模糊的信息解释为对印象的支持。

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运用理性推理模式。在多数时间里,社会信息是不可靠、不完整、甚至是有偏差的。即便这些信息既可靠、完整、又无偏差,社会知觉者本人也不能作到不出错误。不过,人的推理经常会发生变化,当现实反馈与推理不符合时,人们就要修改自己的判断。例如你认为某人很好交际、很外向,但你在另一些场合中却发现她沉默少语,或者一位更熟悉她的人告诉你她的确有些内向,你就要改变你的判断。人们在加工社会信息时十分注重效率,他们总想快刀斩乱麻,尽快完成信息加工,这就避免不了会发生许多错误。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知道,行为和态度并不是永远都保持一致,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影响,而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态度行事,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强制性顺从。

假如一个一向比较懒散的人来到了军队中服役,他本身的生活习惯肯定与军队中要求的习惯是不相适的,可是军队严格的纪律使得他不得不按照军队中的习惯做事。那么问题出现了,在他强制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他对于不得不改变的事情的态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我们对这个人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他不得不做一件本身不情愿的事情时,他的内心会承受压力。在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寻找足够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一种情况是他找到了外部的理由并足以支撑他的行为,一种情况是他没有这样的外部理由或理由不够充分,无法使其内心的压力得以缓解。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对于前者,个体承担的压力被外界的理由消除,个体对于不一致行为的态度不会发生改变;而对于后者,压力无处释放,他对于不一致行为的态度将会发生改变。这可以理解为人们进化而来的一种保护机制。

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比如说投票;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被某事提醒我们牢记这一点,或通过直接经验意识到这一点。这些情况下,我们所想所感与我们的行为会紧密相关。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就像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但有高于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同时,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态度源于行为,高于行为,对于行为有指导作用。态度要接受行为的检验,也就是,态度要在行为过程中不断创新。也即: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反作用于行为。态度与行为这种“扑朔迷离”的关系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对于“好”的态度,赶紧去付之行动。例如说,当我们想在某个方面改变自己时,最好不要等待顿悟或灵感,去做就行了。对于“不好”的态度,我们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克服它。如在一些真的需要我们做出行动的时候,写那篇论文、打那个电话、见那个人等等,尽管非常不情愿那么做,但我们还是能克服自己。就实际应用来看而言,态度决定一切更有实际价值,良好的态度总是能带来良好的结局。这时我们就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而形成好的、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习惯、性格,使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

有一句名言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不然,除了态度,还是有很多决定因素,就像行为,长久的一个行为会决定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也会让他做出相应的行为。生活中,态度和行为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态度,把控好自己的行为,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

篇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 什么是态度

1、 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 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 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

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

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感部分。

(3) 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

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映。

4、 态度的功能(作用)

(1) 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

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 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 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 态度的隐藏性

(5) 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

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 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 团体的影响

(4) 个人性格的影响

(5) 行为的影响

(6) 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 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 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

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 ②表里不一性 ③暂时性④转化性 ⑤模仿性

(2) 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

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 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

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了新态度。

3、 态度的改变

(1) 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

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非一致性的改变”

(2) 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

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三、 什么是行为

1、 含义:个体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有意识的

活动过程。

① 个体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

② 心理行为和物理行为

③ 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

④ 工作中的行为

2、 影响行为的个性因素

(1) 控制点:①内控型②外控型

(2) 权威主义:是一种在组织中人们之间应该具有地

位和权力的差异的信念。

(3) 自尊:高自尊者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

大多数能力,他们往往选择更具冒险性的和非传统的工作。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对外界更为敏感,他们更乐于赞同别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尊重的人的意志和信念办事。

(4) 自我监控:个体根据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自我

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四、 人的行为的改变层次

(1) 知识的改变:指导行为的某些资料的改变。比如:行

为的原因、行为实行的办法、行为结果等。知识是行为产生的牵引和后果,是影响人的态度乃至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

(2) 态度的改变

① 认知:知晓、评价;

② 情感:体验、情绪;

③ 意向:方向的改变、强度的改变;

(3) 个体行为的改变:由进行旧行为转变为实施新行为。

(4) 组织行为的改变:由组织内个体行为的改变转变为组

织整体行为的改变。

五、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即态度与行为存在着动态相依性。与此同时,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有时态度决定行为,有时行为影响态度。

六、 案例(采用本人自己的经历)

例一:我有一舍友性格很急,脾气比较暴躁,在生活中如果有什么事没有令她满意,没有顺着她的心意,她很喜欢拿宿舍的公共用品出气。最近一次就是在她生日那天,整个宿

篇三:关于态度问题的案例 分析

讨论问题参考

1、用态度协调原理解释该厂厂长产生矛盾心理的原因。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由三种成分构成,分别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三成分:

① 认知成分:人们对人、事、物的看法;

② 情感成分:人们的情绪体验,即好恶感;

③ 行为成分:人们面对人、事、物时的实际行动。

态度协调理论认为:当态度的三种成分协调时,人会感到很幸福;当三种成分轻微不协调时,人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当三种成分严重不协调时,人就会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甚至可能产生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

调整三成分协调并不容易,态度协调原理不但指出了人痛苦的一个来源,还说明了很多现象。由于人的天性是逃避痛苦、走向幸福,因此当态度三成分严重不协调时,人们就会力图重新调整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一致化。

在本案例中,厂长的矛盾心理来源于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三者的不协调。认知成分方面--张明无论是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都较王硕好;情感成分方面--张明在工作中,心直口快,不讲情面,甚至有一次还让他下不来台,他又倾向于任命王硕;认知和情感成分的不一致, 最终导致行为的拖沓,犹豫不决,无法做出最终人选决定。

2、依据态度不协调理论,你怎样帮他想通?

解决态度不协调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三种途径:

( 1) 改变行为, 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比如, “知道吸烟有危害”而“每天还在吸烟”的人, 把烟戒掉。这样, 两个认知元素便协调起来。

( 2) 改变态度, 使其符合行为。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 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 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 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 这样认知达到协调。( 3) 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如为了缓解吸烟问题上出现的认知不协调和心理紧张, 可以寻找有关吸烟不会致癌, 甚至反而对身体有些益处的事例知识。

结合上述这三种解决方法,对于本案例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帮助厂长相通:

1) 调整认知,使认知和情感达成一致:张明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并没有原来印象中的那么好,张明的工作成绩是两位能力强、认真负责的下属干出来的,如果用这两位下属辅助王硕的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业绩。

2) 调整情感,使认知和情感达成一致:张明虽然有时候说话不留情面,但他就事论事,有理有据,直率敢言,符合工厂踏实奋进、实事求事的企业文化,有良好的带头表率作用。王硕表面上人际关系处理得不错,但心机较重,委以重任不利于工厂发展。

3) 引入新的认知元素:这个车间业务是本工厂的核心业务,技术难度大,要求管理者经验丰富,只有张明能够承担。或者这个车间是一个组装生产线,技术上难度低,但是要各其它车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以及时调整各部件的生产进度,王硕和其它车间管理人员经常打交道,关系不错,所以任命王硕利于工作的开展。

3、你觉得选择谁来当这个车间主任?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车间主任人选的确定还有赖于其它因素的影响,而本案例提供的信息有限,利用占比低的信息量进行分析并做出决策,是不理性的行为。如果只有以上信息而又必须进行 决策,我认为应当重用张明,原因在于: 由于工厂刚推出新产品,市场前景可观,业务迅速扩张,企业现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抓生产,抢业务,快速扩大规模,张明无论是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都较王硕好,重用张明能更好地发挥其长处,为企业服务。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内部沟通协调越来越复杂,就更需要王硕这种熟悉企业又能处理好各方关系的管理者。由于企业实力增强,张明这类熟悉业务的管理者很容易从外部获取,可替代性较强。

4、这个案例对你的职场生涯规划有哪些启示吗?

这个案例引入了态度协调理论以及态度不协调情况下的解决办法,不仅有利于指导我们日常生活,对职业生涯规划很有启示:我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就会产生态度不协调现象,如我是学情报学,一家图书馆提供一个岗位给我,我的知识能力非常契

合这个岗位,但是我并不想呆在图书馆,我想做一些销售类的工作,过着四处奔波的日子,这时候就 产生了认知和情感的不协调,需要我们理性的分析解决,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实际工作中,也会碰到态度不协调问题:如 有一家公司给我伸来橄榄枝,挖我去做部门经理,职务有提升,薪水也高出不少,我也有能力胜任;但情感上,我已为现公司服务多年,看着它一步步成长,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和其它员工一起把它拉扯大,不忍离开,加入竞争对手公司。这时候又如何采取行动?

也可能在工作中面临本案例类似的人事任免问题,就不再一一赘述。


关于态度的事例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51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