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陆象山观棋笑的含义

时间:2017-07-01 05:5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人生轨迹生活体验

2、在横线上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绯红________②迁徙________

③抑扬顿(cuó)________ ④翻来(fù)________去 3、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20日电

由中华炎黄研究会、河南省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于端午节期间在郑州举行,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共度佳节。

本次大赛是在“中原龙舟大赛”的基础上升级成“中华轩辕龙舟大赛”的。①大赛的宗旨是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推动龙舟运动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②大赛开幕式上举行了龙舟点睛、舞龙舞狮、龙风筝表演、龙舟对歌、龙舟豫剧等环节。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 的端午节都将举办这项赛事。

(1)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________。

(2)第①句有一处句式不够协调,使语句不够顺畅,你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 (3)第②句中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默写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②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④________,________。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豁达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⑥刘桢《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1)凡尔纳是________(国籍)的科幻小说家,被公认为是“________”。《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第三部是 《________》。

(2)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隋,请概括出两次险情。

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________ ②亲旧知其如此 旧:________ ③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3)五柳先生的率真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7、文言文阅读 陆象山观棋

①“

愿求教一句”象山日:“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日:“此《河图》呜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三局。乃起谢日:“某是临安第一手,凡来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④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释】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和“乃起谢日”中的“乃”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选项是( ) A、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B、乃悟前狼假寐(《狼》) C、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D、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官 人 日 日 来 看 必 是 高 手 愿 求 教 一 局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4)请分析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 8、古诗词赏析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 壤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②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蒹葭:芦苇。②离梦:离人的梦。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中“杳”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

9、阅读《懒,是天生的?》,完成下列各题。 懒,是天生的?

①我们总会碰到一些懒汉干什么都说“懒得动”,学者近日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或为懒汉们找到了开脱理由。 ② ?2013年4月,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弗兰克·布思教授等人,通过选种培育方式,培育出一批极度活跃和极度懒惰的实验鼠。

③研究人员将跑动最多的26只实验鼠选为一组以培育勤奋的实验鼠,将跑动最少的26只实验鼠放到一处以培育懒惰的实验鼠。通过多次重复这个过程,研究人员培育出了第10代最勤奋和最懒惰的实验鼠,最勤奋实验鼠的跑动要比最懒惰实验鼠多10倍。

④这样看来,懒爸爸、懒妈妈生出的鼠宝宝只能越来越懒。那么,人类懒惰与否也是天生的吗?

⑤近日,学者的研究指出,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有一名为SLC35D3的基因,它可以产生一种蛋白质,而蛋白质在人脑多巴胺系统中发挥一个关键的信号作用,从而影响其懒惰与否。

调节的结果如何呢?研究者首先在老鼠身上找到了答案。研究者选择性地刺激懒老鼠们的多巴胺受体,当药物

二、古诗文阅读

6、古诗文阅读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发挥作用后,老鼠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体重也开始降低。

⑦接下来,科学家们开始将研究对象变成人。他们在400名中国超重患者中进行了代谢综合征筛查,发现其中两人存在这种罕见的“懒汉”基因突变。虽然大约每200人中只有1人可能具有这些“罕见的”基因突变,但全世界罹患代谢综合征的人数非常巨大。可能受益于多巴胺受体药物治疗的患者人数能达到几百万。

⑧这项发现标志着人们对肥胖的态度有可能发生改变。对抗肥胖的一个老处方是管住嘴迈开腿,但基因问题导致一些胖人不愿动。今后将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来适应个体独特的基因组成。

⑨早在2004年,美国全国卫生中心一个研究小组就已经宣布,他们通过暂时抑制一个与学习奖励机制有关的基因表达,将一群天性懒惰的猴子转变成工作狂。看来,研究者至少早已在人类近亲猴子身上找到懒猴变工作狂的秘方。

⑩科学家或许真有本事将同样的技术应用于人类,只是这种去除奖励需求的药物是否会遭到劳工组织的抗议,就不得而知了。

(选自《晶报》2014年2月23日刊,有删改)

(1)按照本文作者的观点,懒是天生的吗?请用原文话说明其理由。 (2)第⑦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①段画直线句子中的“或”可否删掉?为什么? (4)第⑩段中“同样的技术”具体指什么? 10、阅读《回家去问妈妈》,完成下列各题。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黏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哆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义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型逝要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禀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 (2)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直线句子的含义?

(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四、作文。

11、作文:任选一题

(一)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

请以“记得那一次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二)请以“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答案解析部分

一、<b>积累与运用</b>

【答案】人生轨迹;生活体验【考点】汉字笔画笔顺

【解析】【分析】书写词语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特别是“迹”和“轨”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答案】fēi;xǐ;挫;覆【考点】汉字或汉字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拼音的掌握情况。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做起来并不难。要注意,“ 绯红”的“绯”读fēi。“ 迁徙”的“徙”读xǐ。“挫、覆”字容易写错,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写法。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答案】

(1)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在郑州举行

(2)将“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改为“传承华夏历史文明” (3)举行(环节);设置(活动)【考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新闻概括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给新闻拟一个标题的能力,仔细阅读短文并概括。(2)、(3)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成分残缺;②前后矛盾;③用词不当;④词序颠倒;⑤搭配不当;等等。(2)第①句有一处句式语序颠倒,将“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改为“传承华夏历史文明”。(3)第②句中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应将“举行(环节)”改为“设置(活动)”。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闻的概括能力。(2)、(3)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答案】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考点】一般型默写,理解型默写

【解析】【分析】①—④属于一般型默写。⑤—⑥属于理解型默写,解答时,首先要弄懂全诗大意,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凄、宦、悠、怆、涕、罹、凝。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答案】

(1)法国;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2)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主要情节或情节的梳理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如:凡尔纳是法国(国籍)的科幻小说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2)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回顾所读小说内容,搜寻相关知识点作答。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此类题关键是对小说内容要熟悉。抓住提问中的信息点,回顾小说相关情节概括作答。

二、古诗文阅读【答案】

(1)处所;朋友;心情急切的样子

(2)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地解释上过分深究。

(3)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竟然以宅边的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随意自然,绝不附庸风雅,性情何等率真洒脱。

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读书一旦读到会意之处,便沉醉其中,忘记了一切,特别率真可爱。③“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可以看出他随心而为,毫不拘束,率真放达。

④“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明他读书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安慰,特别符合率真的性情。

【考点】句子翻译,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一般常用实词

【解析】【分析】(1)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处所。②“亲旧知其如此 ” 旧:朋友。③“不汲汲于富贵”汲汲 :心情急切的样子。(2)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通语句。比如:好:喜欢。甚解:过分深究。(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五柳先生的率真),回顾所读小说内容,搜寻相关知识点作答。 【点评】(1)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答案】 (1)C

(2)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

(3)陆象山少年时,常常坐在临安市场店铺中观看下棋,这样连续过了许多天。 (4)观摩他人下棋;善于知识迁移;善于思考领悟。【考点】一词多义,文言文断句,句子翻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②故:原来。(2)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A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B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故: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见:观看。如是:这样。(4)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信息梳理内容。

【点评】(1)文言词语的多义词,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2)明辨朗读节奏,是阅读诗句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要重视诗歌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习的语感。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3)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能力。

【答案】“杳”是远而不见踪影的意思。诗中是指对友人的思念(离梦)如长长的关塞一般遥远、深长,写出了思念

之深。(“杳”是远而不见踪影的意思。诗中是指离别后遥远的连“梦魂”也难以飞越,写出了思念之苦。)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解析】【分析】答出“杳”的含义的 结合诗歌具体分析的均可。“杳”是远而不见踪影的意思。诗中是指对友 人的思念(离梦)如长长的关塞一般遥远、深长,写出了思念之深。或者:“杳”是远而不见踪影的意思。诗中是指离别后

遥远的连“梦魂”也难以飞越,写出了思念之苦。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答案】

(1)作者认为懒是天生的。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有一名为SLC35D3的基因,它可以产生一种蛋白质,而蛋白质在人脑多巴胺系统中发挥一个关键的信号作用,从而影响其懒惰与否。

(2)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一系列的精确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可能受益于多巴胺受体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之大,总数之巨。 (3)不可以。

一只恶狗咬进了嘴里。在泪光中,我看到一团火焰山洞,模糊......

这些小人书是我向邻家老伯租借的,老伯的书摊离我家就百十米,我今后怎样面对老伯?......那以后,我选了一条远路绕开老伯。

但是,今天,运载行李的卡车就停在路边。相信老伯早就中的我家要搬家了。他过来讨要小人书怎么办?他会不会把这些天的租费全部算上?爸爸会不会将我一顿狠揍?......我不敢再想下去,只留在屋里,帮着做十岁孩子能做的事,一心盼着天快黑,我们好早点出发。

“准备一个人留在这里吗?”是爸爸严厉的声音。我这才发现,屋里已搬空了。 现在,我不得不出发了。

我低着头出了门,外面有一些街邻来送我们,我很害怕见到那张熟悉的脸。

距离那辆卡车大概有五十步的距离,我的小心脏快要蹦出来。我只是小步快走着,六步,五步,四步......还有三(4)通过暂时抑制一个与学习奖励机制有关的基因表达,将一群天性懒惰的猴子转变成工作狂的技术。

步,我就可以永远摆脱这件不光彩的事了。

【考点】概括说明内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把握说明文结构,理解并解释说明文中关键语句

奇怪的是,一直到我上了车,都没有听到老伯的声音。难道他今天没有过来?难道他忘了这件事?还是已经原谅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从第 ⑤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提炼说明的

了我?......

内容。(2)此题考查第⑦段采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一系列的精确数字,准确地

卡车的引擎已经发动,我们就要出发了,我轻轻吁了口气。但奇怪的是,我突然有一种失落,心里空空的。

说明了可能受益于多巴胺受体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之大,总数之巨。(3)此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第①段

老伯没有出现,成了一个永远的问号,常常逼视着我的内心。我知道,面临同样的境况,我会重新出发。

画直线句子中的“或”一词不能去掉,因为“或”表示推测,是有可能的意思,如果去掉了意思就变为一定可以,与事

【考点】全命题作文

实不符,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4)此题主要考查对第⑩段中“同样的技术”的理解,联系上文搜索相

“记得那一次出发”是全命题作文,关键是怎样理解是“出发”,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解析】【分析】

关内容,分析解答。

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可以结合生活中实际从中选择合适

【点评】能初步把握选文的说明内容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掌握说明方法及作用。

的对象,然后从正能量的角度立意行文。从具体的写法上讲,这个题目最好写成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兼

【答案】

用其他表达方式,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所以在写作时我们应采用点技巧。同学们应该明白一点:为了更好地反映生

(1)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

活本质,更好地表现主题,在经得起推敲的前提下,记叙经历过程是可以进行合理虚构的。

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

【点评】选定内容后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亲沟通交流。

(2)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

(3)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

(4)本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紧扣文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分析记叙文过渡与照应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能容的能力,体会作者的感悟,可从第①分析做案。(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第④段中画直线句子的含义的能力。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3)此题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能力,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第⑦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紧扣文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四、 作文。

【答案】例文:记得那一次出发

我已记不得那天有多少人来送别,我只记得那天天气不好,阴阴的。

那年,我十岁。爸爸在邻镇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全家要搬迁过去。这是一件大喜事,但我的心却像被揉皱的纸团一样,被扔在角落里,独自纠结。

这事还得从一个多月前说起。期中考试后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会,那次期中考试,我数学意外考砸了。晚饭后,我做完作业,照例拿起了小人书《杨家将》,一头扎进去。

爸爸什么时候进房,我几乎不知道,我只感觉手中的小人书突然被一只大手抓走,就像一只毛茸茸的小鸡突然被

篇二: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___。 (《卖炭翁》)

2. ___,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3. 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 (《蝶恋花》)

5. 山水之乐,___。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

丙句:___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 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 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

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水波不兴 尝贻余核舟一

大苏指__兴:___ 译句___

_(人名)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 ②肆:店铺。 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 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A 常找高手过招 B 观摩他人下棋

C 善于知识迁移 D 善于思考领悟

E 坚信天下无敌

12.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

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 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約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3.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báshè ___

14. 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___

15. 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6分)

16.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

面条。

17. 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在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8.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小学三年级时,___;

?十多年后,___

19.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和___心理。(3分)

20. 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4分)

21.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2.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3-25题(11分)

为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班级准备设计专题板报,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一放学,宽敞的弄堂里就成了我们的乐园:男孩子们溜旱冰、踢小皮球,女孩子跳橡皮筋、造房子??那时我们玩的游戏,都是需要集体

篇三: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 2.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3.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5. 山水之乐, 。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 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 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 )(3分)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 ②肆:店铺。 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 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A 常找高手过招 B 观摩他人下棋

C 善于知识迁移 D 善于思考领悟

E 坚信天下无敌

12.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 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約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3.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báshè

14. 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2分)

15. 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6分)

16.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17. 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在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8.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⑴小学三年级时,;

⑵十多年后,

19.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和3分)

20. 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4分)

21.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2.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3-25题(11分)

为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班级准备设计专题板报,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一放学,宽敞的弄堂里就成了我们的乐园:男孩子们溜旱冰、踢小皮球,女孩子跳橡皮筋、造房子……那时我们玩的游戏,都是需要集体完成的,而且必有营垒相对的两方,且有输有赢,无形中让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凡事都有输赢。这局输了没关系,下局可以翻过来。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很小就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以便争得赢局。

(节选自程乃珊《童年的弄堂游戏》)

材料二

弄堂曾是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弄堂游戏种类繁多,有打弹子,滚铁圈,放鹞子(风筝),抽陀螺等。一般游戏需两人或两人以上完成。游戏道具大多可以自制。规则简单,易于开展。

材料三

【本报讯】日前,上海市市西邮政公司举办了《中国主题剪影弄堂游戏》的新邮首发仪式。该套邮票以独特的剪影方式表现主题,画面生动鲜活,是了解和宣传上海本土文化的载体。

23. 板报栏目一 弄堂游戏我介绍(4分)

弄堂游戏的特点:⑴⑵⑶规则简单,易于开展。

弄堂游戏的益处:

24. 板报栏目二 赏邮看画我参与(3分)

请选择一枚邮票,描述邮票中的画面。要求35字左右,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25. 板报栏目三 献计献策我出力(4分) 以下是征集到的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的活动策略,其中不合适的两项是()( )(4分)

A.组织社区小伙伴举行溜旱冰比赛。B.开展弘扬上海乡土文化的征文活动。

C.校园网介绍“弄堂游戏”动漫作品。D.体育课程增设爱“弄堂游戏”教学内容。

E.穿着印有滚铁圈图案的T恤衫。 F.在弄堂里表演地方戏剧——沪剧。

四、写作(60分)

26. 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陆象山观棋笑的含义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766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