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魏文侯轶事注释

时间:2017-06-23 05:4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吕氏春秋》“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魏文侯燕①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②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③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燕:通“宴”,宴请。②次及:依次轮到。③毕:竭尽。【翻译】:魏文侯请所有士大夫喝酒,叫他们都说说自己。有人说大王仁德,有人说大王仁义,有人说大王智慧。到了任座,任座说:“您是不贤的君王。得到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自己的弟弟,却用来封赏给自己的儿子,我从这件事知道您是不贤德的君主。”文侯不高兴,从他的脸色上可以看出。任座离开座位,出去了。第二个轮到翟黄,翟黄说:“您是个贤德的君王。我听说贤德的君王的臣子说话都很直接。现在任座说话直接,所以看出您是贤德的。”文侯高兴的说:“可以这样反过来推测吗?”翟黄说:“为什么不可以呢?我听说忠臣死于他的忠诚,不敢死在离君王很远的地方,任座一定还在门外。”翟黄到门外看了看,任座在门外,所以文侯命人招他进来。任座进门时,文侯走下台阶迎他进门,最后将任座视为上宾。文侯如果不是因为翟黄,差点就失去了一个忠臣啊。顺着君主的心意来显视自己是贤德的大臣,难道只有翟黄吗?【阅读训练】: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皆令诸大夫论己( ) (2)文侯不?( )1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 像个君王。B.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C.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D.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14.本文中任座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为 和 两个字。(请用原文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具体分析一下“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这句话对于塑造任座或翟黄形象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2.(1)评定(2分) (2)同“悦”,喜欢,高兴(2分)13.C(3分)14.忠;直(2分) 15.(说明:这句话主要写群臣谄媚之态,用以反衬任座和翟黄两人。)答案①要点:这句话通过写群臣的阿谀奉承来反衬出任座的耿直。答案②要点:这句话通过写群臣的只知阿谀奉承反衬出翟黄巧借赞美魏侯之名救下任座的机智。(3分,写到反衬或对比1分,概括出任座或翟黄的形象1分,概括出群臣形象1分)

篇二:魏文侯①使乐羊伐中山②,克...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魏文侯①使乐羊伐中山②,克之;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②中山:战国时一小国。③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④趋:快走。【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2)克之 (3)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4)亲下堂迎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小题3】你觉得魏文侯是个仁君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答案【小题1】(1)讨伐、攻打 (2)攻占、战胜 (3)反通返,返回 (4)亲自【小题1】刚才任座说的话很是耿直,所以就知道(您一定是仁君)了。【小题1】(1)不是仁君。他以仁君自居,喜欢人家奉承他是仁君,听到颂扬便喜,听到批评便怒。群臣懂得这个理,所以“皆曰仁君”。魏文侯要的就是这个。(2)是仁君。从“怒”到“悦”的神态变化以及“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接受意见并及时改正错误。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章中对魏文侯的具体描写来分析魏文侯的人物形象即可。(能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篇三:刘向《说苑·政理》“魏文侯问李克”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及答案

【原文】: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①?”对曰:“臣闻为国之道②: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③之士④。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⑤,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之声,而安⑥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⑦。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注释】: ①如何:即“何如”,怎么样。 ②道:规律、规则;原则,法则。 ③四方:泛指地面的四个方向,即:东、南、西、北。此指各处,天下。 ④士:指读书人。 ⑤食之:食俸(官吏每月每岁所受的薪俸。又称“食禄”),享受俸禄。 ⑥安:安心,心安定平静。使平静,使稳定。 ⑦教:教育,指导。 【翻译】: 魏文侯问李克:“怎样治理国家呢? ”李克回答说:“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给付出劳动的人以衣食,封赏有功劳的人(按劳分配,论功行赏),推行赏罚得当的政策。”文侯问:“我赏罚都得当,但是国人还是不满意,为什么 ? ”李克回答到:“国家有不劳而获的蛀虫! 我认为:取消这些人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祖辈因为有功勋所以国家给他俸禄,他的后辈没有功勋还能(继承)他们的待遇,出门就乘车马、穿着华美的衣衫,算得上荣华富贵;在家则沉迷鼓乐歌舞的享受,正因为这些无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乱了地方上的法规(按劳分配,论功行赏)。因此(有必要)取消这些人的俸禄,用

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这就是消灭蛀虫。”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使:________ ②与:________ ③其:________ ④衣:________ ⑤修:________ ⑥乱:________ 2.翻译: 1.为国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之谓夺淫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上文中三个使动词。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 4.李克认为魏文侯在治国上的当务之急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任用 ②归附 ③大概④穿 ⑤讲究,此指欣赏 ⑥扰乱 2.①怎样治理国家呢②这就是消灭蛀虫 3.食(有劳)②禄(有功)③来(四方之士) 4.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


魏文侯轶事注释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64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