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人类简史

时间:2017-06-16 05:4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人类简史》是一本奇书”“,读过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慨。初读此书,确实被作者各种奇妙的观点所吸引。这是一本观点性的书,一本哲学性的历史书,不是陈述史实的历史书。作者整本书观点非常鲜明,从石器时代的智人演化,一直到21世纪的政治和科技革命,作者列举了详尽的史实,并用充满想象的文字,试图证明:人类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物种;历史总是充满骗局,人类的农业革命就是最大的骗局;人类历史从无真正的正义;人类的庞大社会组织和精神力量来自虚拟的共同想象;科学这一光辉名词身后站着贪婪的君主与资本家。最后,作者又出人意料地讨论了“人类究竟想要什么?”“什么是快乐?”这样的“非历史”问题。 不得不说,《人类简史》非常发人深省。

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三次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 首先,从生物分类的角度,先是有了人属,或者人科,才有人种。如果说南方古猿是我们的祖宗,那么黑猩猩则是我们的表亲,尼安德特人、梭罗人是我们智人的兄弟,完全符合生物进化的逻辑。人类就是一个没什么特殊的物种。在时间的尺度上行走的,在200-250万年前,是南方古猿,在7—10万年前,则变成了智人、尼安德特人等直立行走、会制作工具的不同人种。而智人发生了认知革命,形成了“文化”,于是有了“历史”,于是2016年有了老师批改这篇作业的行为。

大约7万到3万年前,智人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就是认知革命。之所以会产生认知革命,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来说,基因一直在突变和重组,环境不断改变,像一把筛子,只将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变异不断积累,最终产生生殖隔离,也就是物种进化,人类的认知革命很可能也是从某些个体的特定的基因突变开始,最终这些基因占领了整个种族。 认知革命带给我们的重大影响是什么?作者的回答看上去很荒唐

——八卦的能力以及虚拟的共同想象。 八卦能力能让周围的人们彼此更加亲密,共同做事。但八卦只能对身边人进行,按现在的理论,八卦的作用在以一个人为圆心,150人为半径的圈里有效。要让更多人一起做事,则需要共同想象的魔法师,挥动魔杖变出就像宗教、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等等想象的社群。

正如同核心家庭,只要社群的情感功能未被完全取代,就不会从社会消失。过去社群的物质功能,现在大部分由市场和国家接手,但在部落情感、同舟共济这些情感上还有待努力。国家和市场要增强这些情感面,靠的就是塑造“想象的社群”,入的人数上百万之多,而且转为国家或商业需求量身打造。数千年来,王国、帝国、教会早就担任了这种想象社群的角色。在古代中国,数千万人都认为全国是一家人。中世纪,穆斯林也想象着伊斯兰世界是一家。但这种想象的社群力量有限,比不上每个人身边若干熟人组成的密切社群,比如同班同学。现代兴起的两大想象社群,就是“民族”和“消费大众”。所谓民族,是国家想象社群。所谓消费大众,是市场的想象社群。消费主义和民族主义一直试图说服我们,说服上百万上千万的人,让我们相信,我们和上百万千万的人是一伙的。认为我们有共同的过去,共同的利益以及共同的未来。不论民族还是消费大众,其实都和钱、有限公司和人权相同,是一种“主体间”的现实。虽然只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想象中,但却拥有无比巨大的力量。总的来说,认知革命,是人类加速进步的开始。

为什么农业革命是历史上最大的骗局?

作者的观点很犀利,农业革命是骗局。进化对于个体来说并不是最有利的选择,对于种群来说也是如此,种群的数量总是比个体的质量重要,对于人类的一段历史时期来说也是如此。进化或许是一个骗局,就如同农业革命带给采集者的是额外的负担与更加不好的食物。食物的总量确实增加了,但每个人吃的却变差了,人的数量增加,带来了更大的对食物的需求,人们不得不扩大耕地,增加食物,与之而来的是更加繁重的农业活动。人类学会了挑选

谷物如小麦水稻,但并不是人类征服驯化了谷物,而是谷物征服驯化了人类。相比于采集者的生活,农民的生活确实变得更加辛苦和不易。农业革命,反而让人类成为了谷物疯狂扩张的苦力,人类也因此不断繁衍壮大,或许有些人意识到了种植庄稼带来的收益比不上采集野果、狩猎动物,但当所有人都已经适应了农业革命带来的转变时,历史已经无法回头。农业革命可谓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农业革命无疑是人类一次重大的历史进步。农业革命的奠基的物质基础使人类有机会形成复杂的社会系统,国家开始形成,物质文明变得丰富起来。大多数科学史家所指的“科学革命”大约于1543年开始,那一年尼古拉斯·哥白尼出版了著作《天体运行论》安德烈·维赛留斯出版了《人体构造》。科学革命开始之后,人类的开始逐渐系统地客观地认识世界,人类开始理性地摆脱了《圣经》所虚构的故事。到了十七世纪,有了科学革命的铺垫,工业革命开始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越演越烈。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现在又进入了互联网时代。1945年,人类甚至第一次掌握了能真正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核武器。

科学革命是人类进步的催化剂。如果说,从人类农业革命开始,人类的“进化”是直线型的,那么科学革命后,人类的“进化”则是指数型的。从科学革命伊始全球GDP的缓慢的欺诈性增长,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GDP的超预期增长,人类的生产力不知提高了多少。

通常情况下,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目的,归根结底是希望从中获得快乐。快乐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那么,什么是快乐? 如果金钱、权力、地位、荣誉、友谊、爱情不带给人快乐,它们就毫无价值可言。而快乐对人而言是相对的,金钱、权力、地位,所带来的感受对于国王和银行家而言远远不及普通人快乐。而快乐也不等于快感,不然瘾君子就成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 快乐只是人的主观感受,按现在的自由主义文化的解释来说,“快乐来自内心”佛教在这方面的论述更加深刻,佛教认为,快乐也不是来

自内心的主观感受,而在于放下对主观感受的追求。

后记部分,作者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将走向何方?

这个问题目前有很多争议,作者也没给出确切的答案,我们甚至不知道1000年后人类是否还会存在,就像2亿年前地球霸主恐龙也没想过,自己会不会真的就消失了。我们甚至也无法确定人类是否会在生物学的意义下继续进化下去。看上去,地球的环境变化已经不足以承担对人类的“自然选择”,无论如何,人类至少还有福利体系,弱者不会随便被淘汰,人类的科学技术足以应对不利的环境和绝大多数疾病,尚且不需要专门遗传有利基因突变来抵御环境和病菌。21世纪的生物技术进步,已经让人们看到了基因治疗的曙光。人类代替了上帝的意志,擅自改变物种,创造新物种,也许过不了多久,人类将开始创造生命。

篇二:《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如果快乐是在于感受快感,想要更快乐,就得操纵我们的生化系统。如果快乐是在于觉得生命有意义,想要更快乐,就得要骗自己骗得更彻底。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

以上两种论点都有一个共同假设: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不管是感官的快感还是生命有意义),而想要判断快不快乐,靠的就是直接问他们的感受。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很合逻辑,但这正是现代自由主义当道而成的结果。自由主义将个人“主观感受”奉若圭臬,认为这些感受正是权威最根本的源头。无论是好是坏、美丑、应不应为,都是由每个人的感觉来确定。

人想要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如此一来,虽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那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愉悦心情的人完全难以想象。这就像是有人已经在海滩上站了数十年,总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躲开某些“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被自己累得几近发疯。最后终于气力用尽,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啊!

以上段落节选自《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为一本历史通俗读物,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运用自己丰富的物理学、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旁征博引,通过大量的图片、事件等,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的进化过程。作者认为人类历史中有三大重要革命,分别是“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认知革命”着重介绍了人类的起源,大约7万年前,人类大脑产生革命性飞跃,这段时期被称为“认知革命”。随着智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类可以更好地战胜野生动物,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他们开始形成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群体,发明更好的打猎工具和技术,甚至开始建立原始的贸易网络。“农业革命”过程中,人类停止依赖单一的狩猎和采摘获取食物,而是学会人工种植饲养技术,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大约在1万年前,几乎所有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真正的革命开始,人类进入“自给自足”的富裕时代。粮食产量的增长使得承载起更多的人口成为现实。这促成了人口大爆发,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涌现,包括金钱、写作、宗教以及政治帝国等都随之出现,促使社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科学革命”以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更加追求崇尚科学真理,以前很多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推动了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

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人类迎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最后,作者开始反思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我们变得“予取予求”的的时候,什么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深入到哲学领域,正如作者最后所说“既然我们可能很快也能改造我们的欲望,或许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而是“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还对这个问题视若等闲,可能就是真的还没想通。

从整体上看,人类社会的不进步、科技的创新、物质的充裕使得人类摆脱了原始自然恐惧,不用再担心吃不吃得饱的问题。马斯洛需求理论虽然就人个体所言,但我们也可以应用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人类社会已经解决了生理、安全的需要,人类自身形成的各种不同群体关系,比如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等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情感归属和尊重的需要。人类社会越发展,我们就越重视个体幸福和快乐,前段时间很火的关于幸福的哈佛公开课就说明了这点。追求幸福与快乐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赚越来越多的钱,赢得越来越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只是幸福和快乐的必要条件,绝不是充分条件。幸福是什么?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幸福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

第一是愉快的生活,第二是充实的生活,第三是有意义的生活。每个人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愉快、充实、有意义就是走向幸福快乐的第一步,仔细想一想,生活中,最让我们烦恼的不是少赚了多少钱,扣了多少奖金,而是又度过了毫无意义的一天,当你徜徉知识的海洋一天,当你完成一篇优秀的报告,睡觉前,你内心肯定无比满足,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篇三:人类简史笔记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1. 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2. 知善恶树

3. 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4.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5. 史上最大骗局

6. 盖起金字塔

7. 记忆过载

8. 历史从无正义

第三部分人类的融合统一

9. 历史的方向

10. 金钱的味道

11. 帝国的愿景

12. 宗教的法则

13. 成功的秘密

第四部分科学革命

14. 发现自己的无知

15. 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16. 资本主义教条

17. 工业的巨轮

18. 一场永远的革命

19. 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20. 智人末日

后记:变成神的这种动物

(第一部分:认知革命)

第一章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1.智人一直希望自己和其他动物有所不同,仿佛整个科就只有自己的存在,没有兄弟姐妹,没有远近亲戚,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父母。

2.从整个历史来看,过去多种人种共存其实是常态,现在地球上只有“一种人”,这才是异常。

3.人类深深迷恋着我们自己的高智能,于是一心认为智力当然是越高越好。

4.庞大的大脑也是个庞大的负担。大脑结构脆弱,原本就不利于活动,更别说还得用个巨大的头骨把它装着。而且大脑消耗的能量惊人。

5.因为大脑较大,远古人类付出的代价有两种:首先是得花更多时间寻找食物,其次是肌肉退化萎缩。

6.手能做的事情越多,可以说人就变得越厉害;于是人的演化也就越来越着重神经发展,也不断地对手掌和手指的肌肉做修正。

7.直立的步行方式需要让臀部变窄,于是产道宽度受限,而且别忘了婴儿的头还越来越大。于是,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风险。

8.相较之下,人类的婴儿只能说没用得很,许多年都得当个啃老族来被抚养、保护和教育。

9.一直要到40万年前,有几种人种才开始固定追捕大型猎物,而要到10万年前智人崛起,

人类才一跃而居于食物链顶端。

10.人类转眼就登上顶端,不仅让生态系统猝不及防,就连人类自己也不知所措。

11.人类历史上众多的灾难,不论是生灵涂炭的战乱还是生态遭逢的浩劫,其实都是源自这场过于仓促的地位跳跃。

12.宽容可不是智人的特色。即使到了现代,不过是因为肤色、方言、宗教等等微小的差异,就足以让智人彼此大动干戈、非要把对方赶尽杀绝。

13.不论智人是否是罪魁祸首,但每当他们抵达一个新地点,当地的原生人类族群很快就会灭绝。

14.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

第二章 知善恶树

1.究竟人类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最常见的理论,认为人类语言最为灵活。虽然我们只能发出有限的声音,但组合起来却能产生无限多的句子,各有不同的含义。于是,我们就能吸收、储存和沟通惊人的信息量,并了解我们周遭的世界。

第二种理论,也同意人类语言是沟通关于世界的信息的方式。然而,最重要的信息不是关于狮子和野牛,而是关于人类自己。我们的语言发展成了一种八卦的工具。

2.“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

3.人类的社会本能也和黑猩猩没有什么不同,只适用于比较亲近的小团体。等到这个团体过大,社交秩序就会崩坏,使团体分裂。

4.即使到了今天,人类的团体还是继续受到这个神奇的数字影响。只要在150人以下,不论是社群、公司、社会网络还是军事单位,只要靠着大家都认识、彼此互通消息,就能够运作顺畅,而不需要规定出正式的阶层、职称、规范。

5.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

6.除了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想象之外,这个宇宙中根本没有神、没有国家、没有钱、没有人权、没有法律,也没有正义。

7.从认知革命以来,智人一直就生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之中。

8.自从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依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迅速调整行为。这等于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这条总是堵车的道路上。走上这条快速道路之后,智人合作的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远远甩掉了其他所有人类和动物物种。

9.过去想要改变社会结构、发明新科技或是移居到新的地点,多半是因为基因突变、环境压力,而不常是因为文化的理由。正因如此,人类才得花上几十万年走到这一步。

10.认知革命之后生物学和历史的关系,我们可以简单整理成三点:a.基本上,生物学为智人的行为和能力设下了基本限制,像是定出了一个活动范围,而所有的历史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发生。b.然而,这个范围非常大,能让智人有各种惊人的发挥空间。因为他们有创造虚构故事的能力,就能创造出更多、更复杂的游戏,代代相传也就不断发展精进。c.因此,想了解智人的行为,就必须描述人类行为的历史演化。

第三章 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1.演化心理学近来发展蓬勃,认为现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和心理特征早从农业时代之前就已经开始形塑。这个领域的学者认为,即使到了现在,我们的大脑和心灵都还是以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在思维。

2.泛神论的一个特点,在于所有的灵都位于当场当地,不是什么万能的神,而是某只特定的

鹿、某棵特定的树、某条特定的小溪、某个特定的鬼魂。

3.如果我们连宏观景象都难以重建,想要重塑特定事件就更是难如登天。

第四章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1.在历史上,人类首次抵达澳大利亚绝对算是大事一件,重要性不亚于哥伦布抵达美洲或是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2.狩猎采集者首次登上澳大利亚海滩的那一刻,就正式在这片大陆登上食物链顶端,也从此成为地球史上最致命的生物物种。

3.澳大利亚巨型动物灭绝,有三大证据显示气候很难成为借口,而人类难辞其咎。

第一点,虽然澳大利亚气候确实在45000年前有一场改变,但规模幅度并不大。我们现在常常把很多事情都推给气候,但事实是地球的气候从来不会静止,而是每分每刻不断变化,史上不管哪个事件,都多少会碰上一些气候变迁的情形。特别是地球早就有过许多次的冷却和暖化循环。然而,澳大利亚巨大的双门齿兽早在150多万年前便已出现,活过了至少10次的冰河期,甚至连7万年前的那次冰河期高峰也安然无恙。但为什么到了45000年前就突然灭种?

第二点,如果是气候变迁导致物种大灭绝,海洋生物受到的冲击通常不亚于陆地生物。然而,我们找不到任何证据显示在45000年前海洋生物有显著的灭绝情形。但如果是因为人类的影响,就很容易解释为何这波灭种潮只是席卷了澳大利亚陆地,而放过了附近的海洋。虽然人类的航海技术已经大幅提升,但人类毕竟主要还是生活在陆地上。

第三点,类似澳大利亚这种生物大灭绝的事情,在接下来的几千年还不断上演,而时间点都是在人类又再次移居外面世界的时候。这些情况,都证明智人罪证确凿。

4.物种的第一波灭绝浪潮是由于采集者的扩张,接着第二波灭绝浪潮则是因为农民的扩张;这些教训,让我们得以从一个重要观点来看今日的第三波灭绝浪潮: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

5.如果有更多人了解了第一波和第二波物种灭绝浪潮,就不会对现在自身所处的第三波浪潮如此漠不关心。

(第二部分:农业革命)

第五章 史上最大骗局

1.学者曾宣称农业革命是人类的大跃进,是由人类脑力所推动的进步故事。他们说演化让人越来越聪明,解开了大自然的秘密,于是能够驯化绵羊、种植小麦。等到这件事发生,人类就开开心心地放弃了狩猎采集的艰苦、危险、简陋,安定下来,享受农民愉快而饱足的生活。这个故事只是幻想。

2.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

3.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的饮食还要更糟。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4.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5.公元前8500年杰里科人过的生活,平均来说要比公元前9500年或公元前13000年更为辛苦。但没有人发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每一代人都只是继续着上一代生活的方式,在这里修一点,那里改一些。但矛盾的是,一连串为了让生活更轻松的“进步”,最后却像是在这些农民的身上加了一道又一道沉重的枷锁。

6.其实人类在历史上一直不断重蹈覆辙,道理都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各种决定最后的结果。

7.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而且这可不是史上的最后一次。就算今天,仍然如此。

8.奢侈品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后会成为必需品,而且带来新的义务。等到习惯某种奢侈品,就开始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接着就是一种依赖。最后,生活中就再也不能没有这种奢侈品了。

9.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于是释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结果并没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乐见的。并没有人在背后操纵农业革命发生,或是意图让人依赖谷类维生。

10.浮士德跟魔鬼交易,人类则跟谷类交易。

11.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

第六章 盖起金字塔

1.农业革命是个转折点,让智人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自外于这个世界。但不管这条路的尽头为何,现在都已经无法回头。

2.农业带来的压力影响深远,这正是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但可悲的是,虽然农民勤劳不懈、希望能够保障自己未来的经济安全,但这几乎从来未曾实现。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出现了统治者和精英阶级,不仅靠着农民辛苦种出的食粮维生,还几乎全征收抢光,只留给农民勉强可过活的数量。

3.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灾难的根源在于,人类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一直都只是几十人的小部落。从农业革命之后,不过短短几千年就出现了城市、王国和帝国,但时间并不足以让人类发展出能够大规模合作的本能。

4.现在看来,虚构故事的力量强过任何人的想象。

5.“合作”听起来应该十分无私而且利他,但这件事并不总是出于自愿,而且还更少能够公平。大多数的人类合作网络最后都成了压迫和剥削。

6.英文讲到人人生而平等用的词是“create”(创造),但生物学并没有“创造”,而是演化。演化铁定没有“平等”这回事,所谓平等的概念,是与“创造”的概念紧密相关。

7.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每个人身上带的基因码都有些许不同,而且从出生以后就接受着不同的环境影响,发展出不同的特质,导致不同的生存概率。

8.个体诞生的背后就只是盲目的演化过程,而没有任何目的。所以“造物者赋予”其实就只是“出生”。

9.“不可剥夺的权利”其实是“可变的特性”。

10.人人演化各有不同,出生就有某些可变的特性,其中包括生命和追求快感。

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的现实,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这种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绝非邪恶的阴谋或是无用的空谈,而是唯一能让大群人类合作的救命仙丹。

11.自然界的秩序是稳定不变的,就算人类不再相信世界上有重力,重力也不会一夜之间就消失。但相反的是,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总是有一夕崩溃的风险,因为这些秩序背后靠的都是虚构的故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就风云变色。

12.不管是基督宗教、民主还是资本主义,都只是由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而要怎样才能让人相信这些秩序?第一,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它们千真万确、绝非虚构。第二,在教育

上也要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不断提醒他们这套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要在一切事物中融入这套原则。

13.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人们都已经花了大把精力来解释这些想象建构的秩序会如何融入我们的生活。

14.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人们都已经花了大把精力来解释这些想象建构的秩序会如何融入我们的生活。有三大原因,让人类不会发现组织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其实是想象: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想象建构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想象建构的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

15.现代人之所以要花费大把银子到国外度假,正是因为他们真正相信了浪漫的消费主义神话。

16.多数人很难接受自己的生活秩序只是虚构的想象,但事实是我们从出生就已经置身于这种想象之中,而且连我们的欲望也深受其影响。于是,个人欲望也就成为虚构秩序最强大的守护者。

17.浪漫主义告诉我们,为了要尽量发挥潜力,就必须尽量累积不同的经验。必须体会不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关系,品尝不同的美食,还必须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

18.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该去买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服务。鼓励多元多样的浪漫主义又与消费主义一拍即合,两者携手前行,催生了贩卖各种“体验”的市场,这样说来,巴黎的重点不是城市,印度的重点也不是国家,而是它能提供的经验;之所以要买经验,是因为据说这样就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发挥我们的潜力,并且让我们更快乐。

19.就算假设借着某些超自然的力量,我让自己的欲望跳脱出了这个由想象建构的秩序,但我还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想要改变这个秩序,我还得说服数百万的陌生人都和我合作才行。原因就在于:想象建构的秩序并非个人主观的想象,而是存在于主体之间(inter-subjective),存在于千千万万人共同的想象之中。

20.历史上有许多最重要的驱动因素,都是这种存在于主体之间的概念想法:法律、金钱、神、国家。

21.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

第七章 记忆过载

1.智人的社会秩序是通过想象建构,维持秩序所需的关键信息无法单纯靠DNA复制就传给后代,需要通过各种努力,才能维持种种法律、习俗、程序、礼仪,否则社会秩序很快就会崩溃。

2.文字对人类历史所造成最重要的影响:它逐渐改变了人类思维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3.文字本来应该是人类意识的仆人,但现在正在反仆为主。

第八章 历史从无正义

1.历史的铁则告诉我们,每一种由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都绝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和虚构,而会大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

2.一次又一次,人类要让社会有秩序的方法,就是会将成员分成各种想象出来的阶级。

3.阶级制度开始时多半只是因为历史上的偶发意外,但部分群体取得既得利益之后,世世代代不断加以延续改良,才形成现在的样子。

4.纵观历史,几乎所有社会都会以“污染”和“洁净”的概念来做出许多社会及政治上的区隔,而且各个统治阶级利用这些概念来维系其特权也是不遗余力。只不过,人之所以害怕污染,并非完全只是因为祭司和统治者所捏造出来的神话。


人类简史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50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