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产能情况怎么写

时间:2017-06-15 05:3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产能分析报告模板及指标明细

产能分析报告模板及指标明细

一、产能修改记录及主要产品信息

注:产能分析报告——修改记录

1)产能发生变化时以便及时追踪。如进行增产以达到完全生产能力,此时生产线通过一系列步骤可以达到完全生产能力,则应记录下这些变化。填写论证产能时也应同时填写日期。

2)此次产能分析报告均记作初次提交。

注:产品信息

1)完成产能分析报告的首先要明确需要分析的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产能概况、客户需求信息等。

2)必要时应完善产品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信息,以便及时掌握配套商供货情况,平衡零部件供货影响系数。

二、现有设备产能核算

1、预订工作时间标准 注:

1)单班时间:每班总时间-每班的总计可用小时数。 2)班次:表示的是每天每个工艺操作的班次数。 3)作业率:(总工时-无效工时)/总工时。

人员休息-如果在人员休息的时候,机器也停止运转,则输入每班中机器不运转的时间长度。计划的维修时间-这是计划的每班中机器停机用于维护的时间长度。

4)年出勤时间:年出勤天数-表示的是每年的工艺运作的天数(扣除法定节假日、双休日)。

5)计算举例:每班8小时、每天2班次、作业率80%、年出勤302天, 净可用时间=8*2*80%*302=3865.6时。

2、代表产品制程/线能力计算

注:

1)代表产品:所谓代表产品指产品制程包含其他所有产品制造过程包含的所有工艺过程;如存在两种以上产品包含不同工艺过程、需分别取各类型产品代表产品制程并进行线能力分析。 2)评价瓶颈工序应排除可用外协、其他生产线可用设备借代等因素影响。

3)每条生产线选取一种或2种产品作为代表说明制程及瓶颈工序即可,其他产品可直接计算毛产能。

3、毛产能核算

注:

1)毛产能核算过程没有排除产品合格率、设备故障率、人员负荷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不能作为需求平衡分析的依据,需进一步平衡。

2)其他产品可根据代表产品计算方法计算出出毛产能。

3、有效产能(净产能)

注:

1)设备生产包括机器检修、保养、待料等时间,实际的工作时间达不到计划工时,且生产的产品有不良品,因此有效产能必须是以毛产能为基础,减去因停机和良率以及人员缺口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产能损失。

2)总体设备利用率计算公式:OEE=设备可用性*性能效率*产品合格率。

根据来自生产验证运转的历史数据来计算总体设备利用率的(OEE)。性能效率的计算是通过计划的所需周期时间来的。如果计算单元显示的是100%或者更高,则该单元用红色进行强调。 3)人员负荷率=(现有生产人员/人员配置)*100%

反映了以设备为依据的人员配备情况,这一指标在短期内直接对净产能产生影响。

三、产能需求平衡/预警机制

1、产能负荷率计算

注:

1)产能负荷率反映了企业中长期、短期需求计划对目前净产能比值的柔性指标,其作为产能预警的基础数据,对产能提升计划起指导性作用。

2)当负荷率反映3个月以内需求产能状态时,初步方案采取短期产能提升计划; 3-6月以上,采取中长期产能提升计划;超过6个月以上,采取长期产能提升计划。 2)预警设置采取红黄蓝三色,具体设置见(三、2)产能预警。

2、产能预警

注:

1)坐标轴纵轴表示产能,横轴为时间进度,两条黑色虚线分别表示长期扩能预警、短期扩能预警,红色实线为需求线(变化情况可参照历史数据)。

2)当需求线在短期扩能预警线以下时显示为蓝色椭圆。不设预警,不需扩能;当需求线在短期扩能预警线与长期扩能预警线之间时,设置黄色预警,采取短期产能提升计划;当红色需求线超过长期扩能预警线,并长时间处于短期最大可获得差能之上,采取红色预警,并策划中长期扩能计划。

篇二:XX公司产能分析报告(模板)

产能跟踪分析报告

一、现有设备产能核算

1、预订工作时间标准 注:

1)单班时间:每班总时间-每班的总计可用小时数。 2)班次:表示的是每天每个工艺操作的班次数。 3)作业率:(总工时-无效工时)/总工时。

人员休息-如果在人员休息的时候,机器也停止运转,则输入每班中机器不运转的时间长度。计划的维修时间-这是计划的每班中机器停机用于维护的时间长度。

4)年出勤时间:年出勤天数-表示的是每年的工艺运作的天数(扣除法定节假日、双休日)。

5)计算举例:每班8小时、每天2班次、作业率80%、年出勤302天, 净可用时间=8*2*80%*302=3865.6时。

2、代表产品制程/线能力计算

注:

1)代表产品:所谓代表产品指产品制程包含其他所有产品制造过程包含的所有工艺过程;如存在两种以上产品包含不同工艺过程、需分别取各类型产品代表产品制程并进行线能力分析。

2)评价瓶颈工序应排除可用外协、其他生产线可用设备借代等因素影响。

3)每条生产线选取一种或2种产品作为代表说明制程及瓶颈工序即可,其他产品可直接计算毛产能。

3、毛产能核算

注:

1)毛产能核算过程没有排除产品合格率、设备故障率、人员负荷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不能作为需求平衡分析的依据,需进一步平衡。

2)其他产品可根据代表产品计算方法计算出出毛产能。

4、有效产能(净产能)

注:

1)设备生产包括机器检修、保养、待料等时间,实际的工作时间达不到计划工时,且生产的产品有不良品,因此有效产能必须是以毛产能为基础,减去因停机和良率以及人员缺口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产能损失。 2)总体设备利用率计算公式:OEE=设备可用性*性能效率*产品合格率。

根据来自生产验证运转的历史数据来计算总体设备利用率的(OEE)。性能效率的计算是通过计划的所需周期时间来的。如果计算单元显示的是100%或者更高,则该单元用红色进行强调。 3)人员负荷率=(现有生产人员/人员配置)*100%

反映了以设备为依据的人员配备情况,这一指标在短期内直接对净产能产生影响。

二、产能需求平衡/预警机制

1、产能负荷率计算

注:

1)产能负荷率反映了企业中长期、短期需求计划对目前净产能比值的柔性指标,其作为产能预警的基础数据,对产能提升计划起指导性作用。

2)当负荷率反映3个月以内需求产能状态时,初步方案采取短期产能提升计划; 3-6月以上,采取中长期产能提升计划;超过6个月以上,采取长期产能提升计划。 2)预警设置采取红黄蓝三色,具体设置见(三、2)产能预警。

2、产能预警

注:

1)坐标轴纵轴表示产能,横轴为时间进度,两条黑色虚线分别表示长期扩能预警、短期扩能预警,红色实线为需求线(变化情况可参照历史数据)。

2)当需求线在短期扩能预警线以下时显示为蓝色椭圆。不设预警,不需扩能;当需求线在短期扩能预警线与长期扩能预警线之间时,设置黄色预警,采取短期产能提升计划;当红色需求线超过长期扩能预警线,并长时间处于短期最大可获得差能之上,采取红色预警,并策划中长期扩能计划。

三、需求平衡/产能提升策略

1、约束产能的解决对策

通过设置产能预警线,提前对可能产生约束的时间点提出产能扩充的对策建议,并针对各类扩充对策预留实施提前期。

2、超过短期预警线的解决对策:可以在标准产能的基础上快速扩充,并在1个月内投入使用,内容概括为(括号内为准备周期): 1)人力资源:

A)增加班次,采取两班制或三班制(1小时-1星期) B)加班,适当延长工作时间(1小时-1星期) C)内部支援,其他线暂时借调(1小时-1星期) D)借用外协员工(培训期在1个月内);

2)增大外协量、外包量(增大现有的计划外协比例,1星期-2星期); 3)设备资源:

内部调配或快速购买(<1个月);

机器增加开机的台数、开机时间(<1个月)。 4)场地资源:内部调配(<1个月)等.

3、超过长期产能预警线的解决对策:无法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扩充达到,需要新增设备、人员,通常这种产能扩充需要一个月或更长的准备周期。 1)人力资源:招聘新员工,准备周期超过1个月; 2)设备资源:需要新申购(>1个月)

3)新增场地、新设生产线(内部调整、新租/建:准备周期在1个月以上) 4)新增车间或厂房(需要论证,总裁签字,准备周期1个月以上)

是否进行长期产能扩充要考虑和需求的匹配:规划期内,如果需求产能超出短期扩充产能达6个月就需要进行长期扩充,小于6个月的通过短期产能扩充来满足;

(注:以上产能提升计划仅供参考,具体方案,各子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现状编制执行)

篇三:生产报告范本


产能情况怎么写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49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