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校园场景速写

时间:2017-06-02 06:0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美丽的校园生活

创设情境,感受校园

播放一段教师拍摄的校园环境短片,请学生们猜一猜,短片中出现的都是学校的哪个位置?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入校,一定有不认识的地方,这时,再请学生实地去考察一下校园,与刚才自己在短片中看到的进行印证,迅速熟悉校园环境。同时利用相机把自己认为美观的地方拍下来,为下一步的绘画创作做好准备。 活动二:激情示范,学习技法

1、教师展示几幅以校园建筑为主的淡彩画,请学生观察,讨论其特征,并小结:它们画的较简单,而且颜色较清淡,教师总结这是淡彩画,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用淡彩画的形式来表现你心中的校园。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淡彩画的绘画步骤,主要分两步,先以速写的形式,用铅笔画出校园一角的大轮廓,这一步要注意的是景物的透视现象要大致准确,简单的明暗关系要体现。第二步,用水彩颜料给风景速写上色,颜色要加水调淡,使画面产生轻松随意的效果,画出物体的固有色,和基本的色彩变化。 活动三:照片重现,绘制风景

1、学生根据自己所拍摄的照片,选择理想的场景,进行绘画练习。相机的取景框就相当于画框,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构图问题。请一位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照片,当中哪些事物是主要的, 哪些是不必要的,讨论之后,学生对照片中的景物进行取舍,构

成主次分明的画面。

2、学生按步骤进行绘制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活动四: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谈谈绘画的体验,其他学生可以针对作品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和评价,作为改进的参考。

1、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评论,以免离题太远。

2、教师不要一味的说好,要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客观的认识学校环境的优点和缺点,以便进行下一个专题的学习。

篇二:《校园风景写生》新课标教案设计

?

《校园风景写生》教案设计

本课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对校园生活的写生与表现,以校园风景写生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实践方向,设计过程围绕校园风景的速写与素描展开探索。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将目光投入校园风光,在校园中选取适当的视角指导学生进行表现,既锻炼学生的构图、画面安排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该课有前两个活动的铺垫,在体验选择、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直接带领学生室外写生,与前两个活动衔接。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为六年级的孩子,刚刚由小学到初中,对校园的认识度有较强的新鲜感。

2、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3、学生已经学过透视与构图的相关知识。4、学生能够简单应用线条和明暗解决绘画问题。

课题:校园风景写生(1)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了解绘画透视规律和风景学生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以线描的形式进行简单的校园风景写生。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写生。

3、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校园,以艺术的眼光关注校园的各个角落,激发绘画表现愿望。

教学重点:绘画透视知识及其运用,风景学生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如何取景、构图,以及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如何表现。

评价要点:

能否自觉地以审美的眼光观察校园或其他环境。

能否运用透视规律对景物形象和结构进行分析,并基本正确地进行表现。 能否在表现校园景色时对景物形象适当取舍,做到主次分明。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探究、讨论、启发诱导、示范讲解、实践练习等 教学准备:

教具:石膏立方体、长方体纸盒、风景图片、本校校园环境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教师示范作品、取景框等。

学具:自行搜集的风景画图片、绘画铅笔及作业

教学设计:

本课采用两课时上课的方案。

首先进行室内教学活动,用时不超过25分钟。

一、情景导入:

校园风景展示,可播放校园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校园风景写生作品。 导入要点:校园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如果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就会发现校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教材中的这些风景写生作品,都是来自美丽的校园,想不想让校园的景色在你手中也变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校园的美,学习校园风景写生。

板书课题:校园风景写生

二、新授内容:

1、感知质疑:什么是风景画?什么是风景写生?怎样才能画好风景写生作品?(辅助手段:大屏幕图片展示、实物出示等)

2、以教室为例,观察前排桌子和后排桌子的不同,找一找有什么规律。欣赏教室的平行透视图,让学生所说自己的理解,师总结。(以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

3、出示教学楼效果图,让学生分析视平线和消失点各在什么位置,结合石膏立方体,师生共同总结成角透视规律。

4、出示一组风景照片,请2——3位学生画出视平线和消失点,分析各符合什么透视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三、作品欣赏:

欣赏课本27——28页实景照片、平行透视图、成角透视图、取景框和几幅速写风景照片图片。

欣赏方式:先由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发言,发表对每张图片及作品的理解、对风景画的看法,教师全程参与,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加以补充、修正。

重点欣赏27页平行透视图、成角透视图和28页同一张风景照片不同的速写照片。同时大屏幕拓展播放其他风景照片,学生交流如何取景和构图。大屏幕欣赏画家作品并作简单介绍,然后到校园进行写生教学活动。

四、实践体验:

室内教学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内事先选择好的某个位置,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学生同时拿出自制取景框。介绍取景框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用取景框在校园的同一位置对不同范围进行取景,教师展示不同取景内容的不同写生范作,讲解合理取景和构图对表现校园景色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安排写生自选区域和位置进行写生练习。学生写生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讨论、纠正。

六、作业展示和互动评述:

1、鼓励学生主动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画作,并介绍写生过程、写生时遇到哪些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2、将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的典型作品向全班介绍,分析其优缺点。

3、指导学生相互交换作品,相互发表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改进措施。

4、小结学生实践体验过程中的得失,表扬绘画主动、方法得当的学生,鼓励突破和创新,同时鼓励讨论评述过程中积极发表看法,并能运用美术语言发表意见的学生。

七、课堂小结:

概括回顾本课所学习的风景画的概念,以及本课所了解的绘画透视规律和构图的方法等,布置学生课下、课余时间关注周围环境,关注生活,留心校园外边景色的美,随时与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八、教学反思:

校园风景写生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导入课题生动自然,学生兴趣高涨,分组写生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绘画积极性高,课堂小结中,学生发言积极、气氛热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个个给予肯定,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本课教学通过做实验、课件演示、小组讨论汇报等方法进行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种教法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恰到好处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的情感升华,整个课堂的气氛民主、开放。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每一堂课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应变能力,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

课题:校园风景写生(2)

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教材分析:

《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中的第一个活动。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知识量大,逻辑性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学习本课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是美术教学重点。

学生分析:

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好奇心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感性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勇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校园场景,让学生自制取景框,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设计理念:

“优美的校园”中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与学生学习生活空间──校园造型结合起来,多角度、多方位、多视点地去发现、寻找、理解、表现校园建筑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表现能力。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我采用多媒体和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视觉元素和透视法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课 题:优美的校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运用 观察、分析、探究、讨论、启发诱导、示范讲解、实践练习等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

视的基本知识。

3、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小组研究,分析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能对"视平线"、"地平线"、"消失点"的理解和应用。

活动安排:

体验与选择:

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

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现你的感受?

学习与研究

1、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

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的规律?

写生与表现:

1、怎样取景与构图才能表现好校园?

2、采用什么表现方法才能显示校园的美感?

教具准备: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厚纸板;建筑物图片或挂图;本校校园环境和建筑物照片等。

学具准备:厚纸板;方开纸盒;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

课堂教学

一、导入主题

用投影放出校园甬道、教学楼线描图(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分析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引导:我们在绘画时,画出的物体常常没有立体感,原因是透视错误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透视,运用透视规律来画,纠正画面中不符合透视规律的方法。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视吗?

二、学习透视与练习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了解透视术语。

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请两名学生,一站一坐,观察石膏立方体和讲桌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视点、心点、视平线,并用取景框画出来。

学生用取景框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使学生了解透视现象,掌握透视规律,拓宽审美视野,引导学生的绘画思路]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活中,我们看同样大小的物体,近处的大,远处的小;同样高的物体,近处的高,远处的低。这种现象就是透视变化,而“近大远小”就是透视变化中最基本的规律。

三、探究与表现

1.观看石膏正方体、长方体线描图,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现出的透视变化。(多媒体展示分析,引导学生观察)

[师生讨论、观察透视现象,强化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

2.平行透视;把物体放平,正面面对学生。

小组讨论:选举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生:上下线和视平线保持着平行关系,平行透视有1个消失点。

生:两边的竖线与视平线垂直,两侧的边线呈倾斜状,慢慢延长向心点集中,消失于心点。

教师小结:两位同学回答都正确;方形物体的一组边,如果与我们成平行状,那么它的另一组边则逐渐消失于心点,离我们近的线段就长,离我们远的线段就短,这种现象就是平行透视。

用投影仪放出一幅正确的平行透视线描图,请一同学上台,验证透视是否正确。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上台验证,学生上台将斜线延长,延长线集中于心点,线描图正确。

3.成角透视;物体的一角对着学生。

生:上下边和左右边的线变的倾斜了,延长线分别向视平线左右两点集中,成角透视有2个消失点。

生:没有平行线,都垂直于水平面。

教师小结:回答的很正确;物体的一角与我们正对,倾斜线延长并向视平线上的左右两点消失,这种透视现象叫成角透视。

请一同学上台验证一幅成角透视线描图,是否正确。

四、知识扩展与小组竞赛:

1.你热爱我们的校园吗?我们的校园美吗?(播放建筑录像,渲染气氛)学习兴趣高涨,表现欲望强烈。

2.带着取景框,走,我们到校园一起去看看!分成四小组做透视练习。

[把学生带入校园环境中,了解场景构图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要求同学参照学校建筑,画出一幅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线描图。

教师辅导:针对有绘画困难的学生,提醒他们透视要正确,重点辅导。

[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创造能力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巩固了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

把自己画好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论,每个小组找一幅有代表性的透视作品拿到前面展示,讲一下透视步骤。

七、教学反思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主动、积极,内在自我与外在环境实现了有效沟通,创新能力在评价交流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从中得到了自信心。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在学生发表意见时老师认真倾听,在学生产生困惑时,老师适时点拨、指导,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堂课当中我运用边讲边问、启发思考、集中注意、师生共同参与,强化了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精心组织训练,小步快进,当堂反馈,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课内。

篇三:《速写基础——场景(泰山风景)》教案—李天军2012

美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授课学期:专 业:班 级:任课教师:教 研 室:

速写基础——场景

(泰山风景)

X150107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美术学 2011级3、4班

李天军 国画教研室

美术学院制

美术学院表格式文本教案模板

教案(首页)

1

2

教案(章节备课)

3

4


校园场景速写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33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