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臣有二马

时间:2017-05-20 10:2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马说》比较阅读

《马说》

1.【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

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

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正:只。

1. 解释加点的词。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上诘之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安可诬一世之人

2.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

遇揭露了统治者 。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

4.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附答案】

2.(2)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3.托物寓意;埋没人才、摧残人

才的做法;不仅重视人才,而且主张用人要各取所长。4.一个人总会有优点缺点,人才也如

此,世上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人才,因此,要善于看到其优点,并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正确

的用人之道。

2.【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煎墨≤瞳曼致受

支怨搀童受妻堡。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

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虽有千 里之能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21世纪教育网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若见而不收养

2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C.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9.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31.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① 的写法,以千里马

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② 的主旨。

【答案】27.C(均为转折连词,但是。A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

B①代词,指马,②代词,指狗的生死;D①通假字,通“现”,②动词,看见)

28.A(都是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BCD项加点词都活用为动词)

29.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30.①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②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

31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关爱动物,善有善报

3.阅读《马说》和《罴说》,完成1-4题。(共10分)

【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鹿畏貙(1),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2)发人立(3),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4)持弓、矢、罂、火而即之(5)山。为鹿鸣以

感其类(6),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7)而至。其人恐,因(8)为虎而骇

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9)

而食之。今夫不善(10)内而恃(11)外,未有不为罴之食也。柳宗元《罴说》

【字词释义】

(1)[貙(chū)]兽名。(2)[被]同“披”。(3)[人立]像人一样站立。(4)[寂寂]悄悄地。

(5)[之]往,到。(6)[为鹿鸣以感其类](猎者吹竹)模仿鹿的叫声来感召它的同类。

(7)[趋]快跑。(8)[因]于是。这里的“因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

连词。(9)[捽(zu?)搏挽裂]揪住扑搏撕咬,撕得四分五裂。(10)[善]使??善。形容词的使

动用法。(11)[恃(shì)]依赖,仗着。

1.解释下列词语。(2分)

(1)等:(2)安求:(3)尽其材:(4)伺其至:(5)亡: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策之不以其道。(2分)

(2)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2分)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A.甲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道出了封建社会

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B.甲文开篇即点明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命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识马的重要性,概括

了全文的主旨。

C.乙文告诉我们猎者要学会比罴更厉害的动物的声音才能摆脱被食的命运。

D.“食之不能尽其材”,“因为虎而骇之”,“捽搏挽裂而食之”三句中的“之”都为代词。4.根

据“千里马”和“猎者”的遭遇,请你为当今找工作的人提点建议。(2分)

【附答案】1.等同,一样;怎能要求;竭尽它的才能;等到它到了;逃走2.⑴驱使它不按正

确的方法⑵黑的形状,披着长长的头发能像人一样站立,非常有力但对人伤害极大3.C4.既

要抓住表现自己不能坐等“伯乐”来发现、任用你,还要“善内”,增长自己的真才实学。

4.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10题。(20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

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

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

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释】①骥(jì):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指饮食量大。

⑧力裕:力量充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故常奇之() ⑵比行百余里() ..

⑶安求其能千里也() ⑷一食或尽粟一石() ..

2.下面各组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骥不称其力。B、①其真无马邪?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 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常奇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⑵ 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4.⑴ 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⑵ 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

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共同特点:

甲文句子:

乙文句子:

5.甲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共同道理?

6.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会的

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参考答案]

1.⑴对??感到好奇 ⑵等到 ⑶怎么 ⑷有时 2.C

3.⑴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做不到)。⑵(给它)披上战甲奔驰起来,它开始

好像跑得不很快。

4.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⑵共同特点:食量大。

甲文句子:一食或尽粟一石。乙文句子: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

5.要善于考察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

6.示例1:我认为伯乐更重要。社会上的人才很多,但一开始却总是不为人所知。如果没

有“伯乐”去考察发现他们,他们又如何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比如周文王从渭水河边发现任用了姜子牙,从而帮助自己兴周灭纣。

示例2: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是会发光”,如果没有人才,

空有伯乐也没用。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千里马”,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才能,才促进了

社会的进步。比如“毛遂自荐”,一开始并没有人发现他的才能,但真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

实力,也有真有那些本事,才让他一举成名。

5.【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

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

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

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

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⑶买其首五百金() ⑷鸣之不能通其意 () ..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

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

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3分)

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答案】21.⑴用鞭子打 ⑵买 ⑶它(的) 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

分) 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2分) 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

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

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⑴唉!是真

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

用?(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1分,对“其、也、所、者、安、事、捐”

等词语理解或句式不落实的酌情扣分。)

6.《马说》《宋史·岳飞传》对比阅读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3)比行百里始奋迅 ()(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然非精洁则不受

19.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 ”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的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3分)

20.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 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阐述,他们都希望 。(4分)

【答案】17.(1)鞭打、鞭策(2)通晓、理解(3)等到到(4)流汗(各1分)18.(4分)

(1)拿着鞭子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然而如果不是精致、洁净的就不接受(不吃不喝) 19.一食或尽粟一石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20.(4分)反面(1分)正反对比(1分)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2分)。

《陋室铭》

(一)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 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哂:讥笑。

1.解词 (1)有仙则名( )(2)无案牍之劳形( ) (3)不营产业 () ...

(4)欢守志弥固( ) .

2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附答案】: (一)1.(1)出名、著名(2)使身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2.(2)

篇二:2013年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3年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枣阳市2014—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一二三四合计

得分(一)(二)(三)(四)(一)(二)

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1A.迁徒 责罚 愚钝 千山万壑 合辙押韵 ( )

B.家醅 污秽 馈赠 左右逢圆 藏污纳垢 ( )

C.犀利 憔瘁 罪孽 不可名状 繁花似锦 ( D.门楣 执拗 蜿蜒 粗制乱造 抑扬顿挫 )2.给下边句中加点字注音。(2

)绉的。

)。

3 )(2分)

B.

C.共青团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D.突如其来的陨石从天而降,让毫无防备的俄罗斯居民措手不及,导致多人受伤。

4.下面语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

落,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第 句,修改意见: 。

5.请把下面已经打乱顺序的5句话进行正确的排序。(只写序号)(2分)

①飞蛾是值得赞美的 ②将身子扑向灯火 ③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 ④为着追求光和热 ⑤也得到热了 ⑥或者浸在油中 ⑦终于死在灯下

正确的排序是:

6.名著,我们常被文学大师们传神、流畅、生动的所折服,(2分)

这时是早晨10家的一整套颜色!

小说的神奇性和科学性,

7

② )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句是:

, 。

④每学期我们都会读到古代诗词曲中的传统名篇。这些作品有的抚今追昔: ,自将磨洗认前朝;有的慷慨悲愤:伤心秦汉经行处, ;有的感时伤怀:怀旧空吟闻笛赋, ;有的思亲念友:海内存知已,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得分评卷人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0分)

8.根据具体情景,合理表达。(2分)

离上课时间已经不多了,可你在赶往学校的路上自行车轮胎被扎坏了。你怎样有礼貌地说服修车的师傅停下手头的活,先给你修车。

9.走四方,可览祖国名胜的风情;走四方,可饱民族风俗的眼福;走四方,使你人生阅历丰厚;走四方,使你精神世界宽广。同学们准备好了吧,就让我们背起行囊出发吧!(8分)

(1)【我“走”我宣传】出发前,要在旅行旗上写上两句激励大家的宣传语,上句已有,请你接着写下句吧:走四方,跋山涉水展豪情;走四方, 。(2分)

(2)(2

在迎来送往时,客人来时起立迎接,说声“ 、 。客人走时送出门外,说声“ ”或“再来”。

(3)。(2分)

(4)【我“走”我升华】(2分)

?明月几时有》,完成10—11题。(4分)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分)

11.苏轼说“不应有恨”,设想一下:“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2分)

(二)比较阅读下边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材也。

注:①介: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

12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3 )(2分)

A.故虽有名马 致远之材也

C.千里马常有 D 此其为马

14(2分)

而伯乐不常有。”;乙文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文中直接马“才美” “外见”的句子是 。(2分)

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其实都是在议论如何对待人才。两文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2分)

(三)阅读散文《回家的敲门声》,完成17—21题。(13分)

回家的敲门声

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

②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的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的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 一年又一年??

⑦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我多久,但我肯定想像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多遍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椅子放在这里究竟有何用?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

篇三:良马对

良马对

高宗谓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走逞致远之材也不聿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高宗称善。

【译文】

(岳飞打败了曹成,平定了杨幺。宋高宗于绍兴七年召见岳飞。)

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 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汗水也湿透了,好象就要死去那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实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 宋高宗听完岳飞的一番言论后道:“说得很有道理!”

(宋高宗遂封岳飞为太尉)

注释: 1 高宗:宋高宗。 2 卿:qìng,您。 3 臣;我,岳飞自称。 4 啖:dàn,吃。 5 刍:chú,草。 6 斛:hú,古代十斗为一斛。 7 精洁:精细清洁。 8 不受:不吃。 9 介:甲,披上甲。 10 比:等到。 11 奋:振作精神。 12 午:午时,相当于今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 13 酉:yǒu,酉时,相当于今下午五时至七时。 14 褫:chǐ,解脱。 15 息:气喘。 16 敬:gǒu,轻易。 17 裕:充足。 18 致远:能走远路。 19 以:而。 20 秣:mò,喂。 21 揽:抓住。 22 辔:pèi缰绳。 23 安:稳。 24 踊跃:蹦跳的样子。 25 甫:fǔ,才。 26 竭:尽。 27 殆:几乎。 28 毙:倒下。 29 寡取:指吃喝得少。 30 易盈:容易满足。 31 穷:力尽。 32 驽钝:nú dùn,驽:劣马,钝:笨拙,此指没才能。 33 善:好。


臣有二马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149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