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骆统文言文

时间:2017-05-17 07:3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六年级课外文言文(一)

鳝救婢

原文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亦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翻译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经营鳝鱼面。他每天要杀数千条鳝鱼。有一位女仆人十分怜悯鳝鱼,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出一部分鳝鱼,把它们从后窗扔进河中,像这样做了许多年。 有一天,,面店被火焚烧,女佣仓皇逃出,被火所烧伤,困在了河岸边。夜深时睡着了,等到醒来后感到伤口的疼痛减弱,连烧伤的部位也马上要痊愈了。仔细看伤口,发现有河中的污泥敷在伤口上,但周围有鳝鱼的行迹。她才知道:是从前她放生的鳝鱼来救她了。高怀中感慨这件事的奇怪,就从此停业了。等她拆除灶台,发现灶台下面有洞,无数条活鳝鱼在洞中,就把它们全部放到河里。

注释

(1)以千数:意为用千来计算,即数千条。(2)悯:怜悯。(3)比:等到。(4)业:经营。(5)婢:女仆。(6)周:四周。(7)诸:之于(在文中用作代词兼介词)。(8)滨:河岸。(9)向:从前。(10)罢业:停止营业。(11)是:这样。(12)累:积累。(13)累年:过了几年。(14)纵:放走。(15)始:才。(16)困:疲倦。(17)婢:侍女;此指女佣。(18)扬州:今江苏扬州市。(19)之:此指鳝。选自《讱庵偶笔》

文言知识

说"诸".常用作代词.也可用作兼词,兼词是1个单音节虚词兼有2个词的意义和作用,通常是合音词.“诸”用在句中,是“之于”的合音,代词兼介词。用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代词兼语气助词。文中的“诸”是“之于”的和音。

启示从婢的角度来说:好人有好报,应当乐于助人。从鳝的角度来说:别人对你有恩,应寻找合适时机报恩。

二鹊救友

古文

原文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17),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4),有群鹊鸣渐近,集(8)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ɡuàn)(1)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15)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zā)(2),遂俯(16)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3)二鹊招鹳援友也。

译文

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株很古老的树,喜鹊在上面筑巢,母鹊孵出来的小鹊都已经快长成幼鸟了。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徘徊飞翔,不停地发出悲伤的嚎叫。不一会儿,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聚集在树上,两只喜鹊仍然在树上对叫,好似在对话一样,不一会儿又扬长而去。可是又过了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跟随在它后面。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话要说。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喜鹊的请求。鹳在古树上盘旋了三圈,突然俯身向鹊巢冲了下来,叼出一条赤练蛇并吞了下去。喜鹊们欢呼了起来,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朋友的啊!

注释

(1)鹳(guan):一种凶猛的鸟。(2)匝(za):周。(3)盖(gai):原

来是。(4)顷之(qing zhi):在原文中等同"未几"''俄而'',一会儿的意思

(5)已(yi):停(6)作(zuo):发出(7)雏(chu):变成幼鸟(名作动)(8)集(ji):栖止。(9)巢:筑巢(名作动)(10 )俄而:一会(11)尾:在后面跟(12)逐:就(13)翔:飞翔(14)徊:徘徊(15)作:发出(16)俯:俯身(17) 上:上方

文言知识

说“集”。“集”是个多义词。上文“集古木上”中的“集”,解释为“栖”、“躲”,句意为喜鹊栖在古树上。又,《岳阳楼记》:“沙鸥翔集”,“翔集”指有时飞翔有时栖息。它又指“聚集”、“会合”。“众贤毕集”,意为很多有才能的人都集合在一起。所谓“集市”即会聚了很多商铺的地方。本文中“顷之”“俄而”“未几”都表示时间短暂。

启示

动物世界里的亲情也同样让人感动,本文中喜鹊看到自己的同伴的孩子遭到赤蛇的侵犯,“悲鸣不已",招来群鹊,其中两只喜鹊请来一只鹳,也许是群鹤的友爱感动了鹳,鹳勇敢地”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动物尚能如此讲究情义,连动物都如此,我们人类岂能无情无义。所以我们要助人为乐,帮助他人。要团结。当问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时,要会动脑筋,就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加以解决,要学会求助。而不是依赖他人。

知恩图报

原文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

译文

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会有杀人的念头。”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我们到了已经可以以死来

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就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并打败晋国,并抓了晋惠公回来。

感想

从秦穆公的角度:对待做错事的人要懂得宽容。从杀马人的角度:知道自己是受了别人的恩惠就要去报答人家对你的恩惠。

字词解释

1 秦穆公:秦国国君2 惠公:晋国国君3 尝:曾经.4 亡:丢失.5 求:寻找.6 是:这是.7 惧:害怕.8 去:离开.9 居:过了.10 卒:最终 .11 方:正在.12 起:站起.13 溃:击溃14 杀人:指会有杀人的念头

编辑本段想过的名句

1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2 饮水不忘挖泉人

3 怀着感恩的心去做人做事

4 千恩万谢

5 感恩戴德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6 恩深义重: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也作“义重恩深”。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因爹妈执意不从,故把儿子玉郎假妆嫁来。不想母亲叫孩儿陪伴,遂成了夫妇。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清;袁于今《西楼记;卫行》: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义重恩深难消受。

7 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也作“恩重如山”。褒义。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恩重泰山,未有毫发酬。”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8 大恩大德: 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恩同再造: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也作

9 “再造之恩、恩若再生”。褒义。《宋书;王僧达传》:

10 “再造之恩,不可妄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再造之恩,恨无所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1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杀驼破瓮

原文

杀驼破瓮①曩②有一人,于瓮③中盛谷。骆驼入瓮食④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主人以为忧⑤,无计可施。有一老人来与之?,曰:“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主人亟问:“法何?”老人曰:“汝当斩头,自能出之。”主人以为妙绝,即⑦依⑧其⑨语⑥,以⑩刀斩头。既杀驼,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先把谷子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把头伸到了这瓮中吃谷子,头被卡在里面无法出来。骆驼的头出不来以后,这个人为此事忧愁,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一个老人来告诉他说:“你不要忧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主人急忙问:“是什么办法?”那位老人说:“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出来了。”主人认为是个好办法,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他)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这样愚蠢的人,被天下人笑话。

注释

1.选自《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的搜房的肯定死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百喻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含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而流传极为广泛。2.昔:从前,过去,跟“今”相对。3.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 4.食:吃。5.以为忧:认为??忧愁。 6.语:告诉。7.即:只。

8.依:依照,按照。 9.其:那个。10.以:采纳。 11.得: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12.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这里指那个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的人。13.汝:你。

文言知识

以为。“以为”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一指“认为”,二指“以(之)为”,即“把他(它)看作??”。上文“主人以为忧”,意为主任把这当作忧愁的事。另,“主人以为妙”,意为主任认为是好办法。

启发与借鉴

世上不可能有这种既杀了骆驼,又破了罐子的傻子,但思想与方法呆板、机械的人是不少的。

虎画

原文

予友人工画虎,其室四壁咸虎画:或腾或扑,或吼或奔,或挈幼或独行,形态各异,皆毕肖。吾尝乞得一轴,高二尺奇,宽二尺许。其二虎,雌雄各一。雄者踞于石,昂首远视,张口若呼啸状;雌者伏于侧,足前伸,神情怡然。旁有奇石三四,似助威也。余县诸东壁,爱甚。

译文

我的朋友善于画虎,他的房间的四壁都挂着老虎的画:有的在翻腾,有的在扑跃,有的在吼叫,有的在奔跑,有的带着幼仔,有的独自行走,形态各不相同,都像真的老虎一样,惟妙惟肖。我曾经向他请求并得到了一幅画,高二尺多,宽二尺左右。其中画有两只老虎,雌虎和雄虎各一只。雄虎蹲在石头上,抬起头向远方张望,张开口做出呼啸的样子;雌虎趴在雄虎旁边,脚向前伸,神情悠然的样子。旁边有三四块奇石,像给两只老虎助威一样。我把这幅画挂在东边的墙壁上,我十分喜爱这幅画。

单字翻译

1、予:同“余”,第一人称,我2、工:擅长,善于3、皆:都4、或:有的5、挈:带领6、尝:曾经7、乞:求、请8、

轴:装成卷轴形的字画9、奇:超过一点10、许:大约,左右,光景11、踞:蹲12、状:状态,情形13、怡然:喜悦的样子14、毕肖:都像15、县:同“悬”,悬挂 16、甚:很17、咸:都,全18、轴:幅

正午牡丹

原文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此?亦善求⑴古人笔意也。注解 [注释]本文选自《梦溪笔谈》。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1 尝:曾经。 2其下:牡丹丛下面。 其:指牡丹丛。3精粗:精良

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4 正肃吴公:即吴育5 姻家:亲家6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丞相吴育和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姻家,儿女亲家。7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根据什么。8明之:辨别它。9 披哆:萎靡无力10 燥:干燥。 11 黑睛:瞳孔。12如线:像一条线。13房:这里指花房,即花冠,花心。14敛 :聚拢。15泽 :光泽16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太阳渐渐移到正中,猫的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17 此:指吴育说的话。18 善求:善于探求。 求: 探求。19笔意:这里是指绘画的乐趣。20精:精细21粗:粗糙

翻译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之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来判断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也正是正午时猫的神态。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着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瞳孔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吴育可以说是有善于探求古人绘画的乐趣啊!

扩写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画。画的是一丛牡丹花,花下有只猫。他想挂在客厅里,但不知这幅画的真假,拿不定主意。“吴丞相来了!”家人前来通报。吴丞相即吴正肃,他是欧阳修的亲家,欧阳修连忙上前迎接。吴

正肃进来,看见桌上的画,说:“好画,画的是正午牡丹,作者功力不浅啊!”“你怎么知道画的是正午牡丹呢?”欧阳修十分诧异。“亲家,你过来看看。”吴正肃指着画上的牡丹,说:“花是张开的,中午阳光强烈,花的颜色有些发干。”接着他又指着牡丹下的猫说:“再看猫眼吧,瞳孔眯成一条缝正是猫正午的瞳孔。如果画的是早上,那么花上带露水,色泽就滋润,猫眼的瞳孔也会是圆的了。”“好画,真是好画。”欧阳修点头同意说:“画家观察仔细,画出了正午牡丹和猫的特点。他一定是位有意义的画家。”说到这里,欧阳修叹息一声,说:“唉,现在的有些文人,虽然东西写得不少,但常常连事实也不顾及,缺乏崇实的精神,怎么能写出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呢?”欧阳修说完,连忙叫人把画挂在客厅里,早晚欣赏。

篇二:犍为县2016年九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犍为县2015—2016学年度下期半期检测九年级

语文

2016.4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榆钱yú 亘古gan 和煦 xùn翩然piān ....

B.潺潺chán花圃美 bì 劫难..pǔ 媲..nàn

C.御聘谷bǐ 干涸 h? 繁衍 yǎn .pìn 秕...

D.诀别ju? 确凿 cuì藩篱fān ..zúo 翡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默契 妇孺皆知 锋芒必露 来势汹汹

B.眩耀 絮絮叨叨 莽莽榛榛 引弦而战

C.蟾蜍 消声匿迹 草长莺飞 清荣峻茂

D.璀璨 海誓山盟 沧海桑田 长吁短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 ....

B.影片《刺客聂隐娘》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该片曾在随州洛阳取景。“银杏画面充满诗意与仙风,实在太惊艳了!”观众们这样吹毛求疵地评价道。 ....

C.当他们再次相见的时候,曾经的心有灵犀已成过往,多年不通消息使他们彼此隔膜起..来。

D.2015年4月25日上午,第6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临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截至 ..24日下午,全国共有34个省(区、市)和地区的代表团报名参会,912家企业前来参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九年级语文第 1 页(共8页)

B.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C.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5.下面是关于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介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

①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②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③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④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⑤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②①⑤③④B.②⑤③④①C.⑤②③④①D.⑤③②①④

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日:“夫.

人犹在也。”统日:“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日:“士大..

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日:“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

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

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亦贤之贤:贤能 .

B.迁偏将军迁:升职 .

C.数陈便宜陈:陈述 .

D.文多故不悉载 悉:全,都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统甚哀之 辍耕之垄上 ..B.其母泣涕于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又以告母皆以美于徐公 ..

D.数问其故其如土石何 ..

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九年级语文第 2 页(共8页)

A.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B.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C.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D.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卷共五个大题,有15个小题,共126分。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22分)

9. 文言翻译。(6分)

(1)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第Ⅰ卷文言文)(3分)

译文: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3分) 译文:

10. 诗歌鉴赏。(6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的“城”和“烽火”各指什么?(2分)

答:

(2)结合诗歌,谈谈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1. 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10分)

①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韦应物《滁州西涧》)

(杨炯《从军行》)

③,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 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李清照《醉花阴》)

⑥ 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⑦ 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句

九年级语文第 3 页(共8页)

是: , 。

⑧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写自己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四、议论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有书赶紧读

黄以华

①曾有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说其“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拆封后2至4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

②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了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④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也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⑤如果阿根廷这家出版商策划图书时有这种用意,那简直有种与读者心理博弈的味道了。尽管如此,这种良苦用心只可理解,却不值得效仿。毕竟图书是传承文明的工具,大家都去出版“不能等”的图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丢失,如果是这样,损失就太大了。

⑥与“不能等”的图书相关,我想到更为多样的一些方式,比如《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河南固始县采取定期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和组织考学的方法,解决干部不爱学、不真学和不善学的问题——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都在劝人向学,劝人读书。只是外因毕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思想问题解决了,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尽。

⑦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抓紧时间读书。

12.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3.文章开头从“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的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5分)

答:

14.第③段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答:

五、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

九年级语文第 4 页(共8页)

素颜如雪

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味道。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②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③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簌寂静,只听见雪在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的事吗?

④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文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⑤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⑥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白衣女子坐在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纯洁素雅,安详从容。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千红。她们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你会感到,原来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⑦记得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荷塘结了冰,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美。一瞬间,荷的清气扑面而来。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一个人的暮年,霜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

⑧一对夫妻,暮年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有一幅油画,傍晚昏黄的烛光下,屋中桌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头在编织毛衣。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俩人似乎都没有听。他们默默相伴静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佛。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濡以沫的知己。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连爱情都显得多余。终无语,竟是最深情时。

⑨读唐诗宋词,你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风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灵,有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清澄和素洁。眼前似乎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⑩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15.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4分)

答:

16.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答:

九年级语文第 5 页(共8页)

篇三:2014届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理科语文试卷X

1.默写诗句。

(1)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2)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杨花落尽子规啼,。

(5)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问渠那得清如许?。

(7)山光悦鸟性,。

(8)__________,志在千里。

(9)《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__________,。

2.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⑤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

⑦辛弃疾《西江月》中从嗅觉和听觉角度来写夏夜之景的句子是:

,。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7分)

消失的故乡

谢冕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分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亲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

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看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域,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万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选自谢冕随笔集《流向远方的水》)

【小题1】综观全文,面对“消失的故乡”,作者表达了、的情感。(4分)

【小题2】阅读③-⑦段文字,将“故乡消失的风物”填写完整。(4分)

故乡消失的风物有:老家屋后的梅林,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妈妈洗菜、洗衣的水井,①__________,②;长满水草的河渠,③;充满欧陆风情的的街巷、教堂;“我”北上求学时走过的通向江边的石阶道,④等。

【小题3】根据第⑨段的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2分)

【小题4】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作简要点评。(3分)

【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

我选句。点评:

【小题5】城乡的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难免产生矛盾冲突,对此,你有何感想或思考?(4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与“花之隐逸者”中的“之”

用法和意义不同,前者主谓间的助词,可不译,后者结构助词,译为“的”。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中的“蔓”和“枝”属于名词活用为形容词。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为“我爱好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其中“莲之爱”为宾语前置句。

D.朗读是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朗读节奏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日:“夫人犹在也。”统日:“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__________,数问其故。统日:“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日:“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小题1】下列句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孰视之B.何陋之有C.辍耕之垄上D.公将鼓之【小题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A.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C.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D.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母亦贤之贤: ②迁偏将军迁:

③数陈便宜陈: ④文多故不悉载悉: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统为之饮食衰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小题1】诗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试结合诗句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2分)

【小题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5分)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全诗以“___________”为线索,从“______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____”终,以“早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_____________”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

【小题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3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春 草[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小题1】“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3分)

【小题2】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梦想,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有梦想,才有一路的风景;有梦想,才有前进的方向。追梦路上,可能布满荆棘,需要我们艰难地跋涉;追梦路上,可能处处是迷人的风景,成功是风景,失败何尝不是别有韵味的风景;追梦路上,可能考验着我们对方向的坚守,瞄准方向,坚定信念,不断向前。

请以“追梦路上”为题,立足以上范围取材,写一篇文章。写自己的体验、见闻、感受。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一律以“×××”代替;

(3)不少于600字。


骆统文言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03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