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大学问家朱熹的两句诗

时间:2017-05-12 07:3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国学经典名句

国学经典名句赏析

1、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出处】《尚书·周书·旅獒》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解读】

不注重细行,终究会损害大德,比如筑九仞高的土山,只因缺一筐土使得任务没有完成,。 这话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坚持到底,持之以恒,大功可成,否则,虽然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会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道德经》

《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解读】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任何事业都是从小事做起,离开了小事,亦无伟业可言。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处】《论语·述而》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解读】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处】屈原·《离骚》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篇名作写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

【解读】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出处】《中庸·第二十章》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解读】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这段文字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解读】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

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出处】诸葛亮《诫子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所写,是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解读】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处】李白《行路难》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行路难》共三首。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

【解读】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处】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诗中写了作者的才学以及生平志向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窘状,并且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和政治现实。全诗慷慨陈词,抒写胸臆,是杜甫自叙生平的一首重要诗作。

【解读】讲的是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博闻强识,才能文思泉涌,写得出沉甸甸的作品.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出处】韩愈《进学解》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解读】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善于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处】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解读】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徒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若只图享乐,不思进取,必定会使自己一败涂地。

1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处】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解读】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篇二:复习题

卓越个性化教案 GFJW0901

一、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天下-谁人-不识-君。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只有一句是正确的,它是( )。

A.遥看/瀑布/挂前/川 B.无边/落木/萧萧/下

C.门泊/东吴/万/里船 D.不知/细叶/谁/裁出

三、结合注释把下面一首诗译成现代文。

悯 农——(唐)李 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①粟:谷子。 ②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③犹:仍旧,还。

译文: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加朗读停顿号。(‖最长 ∣长 ?短)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 。

3、写事的诗句是 。

4、写景的诗句是 。

5、说明作者站在江边,久久不愿意离去的诗句是。 6、这首诗写的是这件事。 7、这首诗的中心意思是 。

五、阅读文言文《北人食菱》,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仕:做官。 ③坐:因为。

1、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完成题目。

A.识: B.席:

2、翻译下列句子。

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B.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

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选出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何不试之以足(用) B.反归取之(代词,代指尺码) ..

C.遂不得履(于是) D.反归取之(反而) ..

2、翻译下面句子。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我国古代有很多寓言故事,例如:《滥竽充数》《囫囵吞枣》《画饼充饥》。请你从这三个寓言中任选一个,说说它的寓意。

《郑人买履》讽刺了寓言故事:

寓意

七、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诗题或作者。

1、(诗题是《》)

2、(作者是

3、山外青山楼外楼,。(诗题是《》)

4、草长莺飞二月天,。(作者是

八、照样子连线。

《送元二使安西》黄师塔前江水东 杜甫

《别董大》 春光懒困倚微风 朱熹

《江畔独步寻花》 莫愁前路无知己 万紫千红总是春 高适

《书湖阴先生壁》 等闲识得东风面 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

《春日》茅檐长扫净无苔 天下谁人不识君

九、补充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不知细叶谁裁出, 2、从善如登,。

3、羌笛何须怨杨柳, 4、三人行,

5、,可以为师矣。 6、,

十、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在括号里填出。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十一、请补全下列诗句,并指出各句描述的分别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哪个。

1、,长伴云衢千里明。指

2、春城无处不飞花,。指

3、,每岁登高在异乡。指

4、,朔吹翻江意未平。指

5、,花市灯如昼。 指

6、天阶夜色凉如水,。指

7、,春风送暖入屠苏。指

十二、把恰当的动植物名称填入诗句中。

1、几处早啄春泥。 2、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四五声。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十三、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地名、颜色、数字,使诗句完整。

1、即从2、

3、回望绣成堆 4、

5、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 6、日出江花

7、宫粉黛无颜色8、个星天外

9、千里路云和月 10、岭逶迤腾细浪

十四、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请从下面几种事物中任选三种各写一句诗)

A.庐山 B.柳树C.小草 D.春雨E.西湖F.梅花

1、 2、 3、 十五、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十六、分别写出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一句诗。(可以是直接写景的,也可以写这个季节的一种典型事物的)

1、写春天的:

2、写夏天的:

3、写秋天的:

4、写冬天的:

十七、根据情境填空。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来教导我们。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中的诗句“ ,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 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4、2008年8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在北京,我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 ,?

5、用一句古诗文的句子劝说你的朋友要谦虚,别骄傲:,

十八、按要求填空。

1、大学问家朱熹的两句诗可以用来形象地表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叫司马迁的文学家曾说过:“。”

3、如果你用古诗《长歌行》中的四句诗归纳朱自清《匆匆》一文的主题应该是:。

4、在我国古代,描写景物的诗句很多,而且诗人往往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例如,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就表现了他 的心情。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李白就会写下“ ”这样的千古名句。

冲刺自我检测

篇三:根据情景写诗句

根据情景写诗句。

1 、当你看到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你会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

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2、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

不由吟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3、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4、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到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来。

5、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便是一个例子。梅

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6、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

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7、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

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8、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 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满腔豪情。

9、月亮渐渐西沉,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少壮

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0、、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

爷却叹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或用“_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11、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如李白的《赠汪伦 》写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别董大 》写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的《 芙蓉楼送辛渐》写到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2、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

育,潜移默化的熏陶。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曹植质问哥哥苦苦相逼的诗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或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格言)与他共勉;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之情;对有远大志向的小刚,你会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来祝福他;对为你操劳的班主任老师,你会这样赞美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

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5、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

纷,争奇斗艳,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6、一个人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读书,正如宋代大文字家朱熹所说:“问渠哪

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然,光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做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就必须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正如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7、《暮江吟》这首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交待“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原因。

18、“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阳春三月,地点

是黄鹤楼,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扬州 。原诗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9、古诗《泊船瓜洲》中的疑问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是宋代 王安石,我们还读过他的 《元日》、《梅花》

20、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1 、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 , 常常引用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写作文时,有时我们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2、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 苏轼在《题西林壁 》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3、灾情就是命令,解放军官兵义无反顾地奔赴灾区抗震救灾。他们置个人生死于不顾,

争分夺秒地抢救被困者。我想对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们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将永留史册!

24、汶川地震发生后,很多地方顷刻间夷为平地,面对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灾民,我

想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要我们像竹子一样顽强,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25、秋天到了,很多树叶渐渐枯黄了,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有人吟出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的诗句表达对秋叶的喜爱之情。

26、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大李杜 。其中,李白被称为 诗仙 ,杜

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 对收复山河的喜悦。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春夜喜雨》和《江畔独步寻花》

27、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唐代诗人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2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的眼里,春风就是巧夺天工的裁缝。

29、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秋“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4)秋“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0、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满脸豪情,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3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3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34、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5、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6、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7、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38、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9、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望天门山》写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0、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_”呀!41、当你的朋友面对挫折,感到心灰意冷时,你会用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这句话为他鼓劲。

4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4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48、人们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要勇于提问,不耻下问!《左传》里有这么一句格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说明做事应一气呵成的道理。

44、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45、“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6、小明总爱干那些不光彩的事,我几次劝诫,他却不以为然:“我又没做犯法的事,这点小事怕什么?”老师对他说:“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47、读书可以让人增长智慧,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净化心灵。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三国)陈寿认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汉)刘向也打了个比方:“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是因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宋朝大学问家朱熹十分讲究学习方法,他认为“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48、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兼具胸怀天下、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为世人称道;南宋名臣文天祥舍生取义,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千古绝唱;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一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妇孺皆知。巾帼不让须眉,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也有英武豪迈的气概,其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让人热血沸腾;近代女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从容赴死的英雄壮举气吞山河;少年周恩来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世纪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动情地说:“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49、 美国伟大的作家海明威 在《老人与海》中向你呐喊“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50、《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 具有刚强勇敢特点。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明)。


大学问家朱熹的两句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75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