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吃喜面短信

时间:2017-05-11 07:1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小学四年级上册品生知识点

一、判断

1爸爸、妈妈月收入很高,我可以想买啥就买啥。()

2、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我要积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

3、假如我有多余的钱,就用来上网玩游戏。()

4 、今天是小明的生日,他大方地请了几位好友要到麦当劳大吃一顿。( )

5、小美刚买了一盒彩笔,看到小兰买的比她的漂亮,她又吵着让妈妈买。( )

6、几个好友一同郊游,看到其他同学大手大脚得花钱,小强认为自己也得那样不能让伙伴笑话。( )

第二课

1、超市是“超级市场”的简称,也称“自选商场”。( )

2、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佳的购物场所。( )

3、调查统计结果只能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 )

4、妈妈细化到集市买蔬菜,因为那儿的蔬菜不仅新鲜,还能讲价呢。()

5、超市严把质量关,所有货物都有固定的进货渠道,经过非常严格的检查,不让假冒伪劣商品进入超市。( )

第三课

1、俗话说“便宜没好货”,所以,我们买东西要专门挑价格贵的买。( )

2、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去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直接去找店主要求赔偿。()

3、购买商品,不要忘记索要发票。( )

4、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要注意检查商品是否有商标、生产厂家和厂址,购买饮料食品 要看清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5、只要看广告,挑选精美的包装,就能买到满意的商品。( )

6、同一商品,包装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价格差别优势很大。( )

7、消费者申、投诉、举报的电话号码是12315.( )

第二单元第一课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的节日。( )

2、除夕守岁是重要的年俗,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

3、“藏历新年”就是藏族的“春节”。()

4、中秋节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人们又把它叫做团圆节。( )

5、“那达慕”大会在每年七八月份举行。()

6、海外华人过春节时,不再按我国的传统习俗进行庆祝活动。( 第二课

1、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喜庆习俗是多样的。( )

2、结婚是充满喜庆的一件大事情,一定要大办,越隆重越好。(

3、云南傣族人贺新房比过节还热闹。( )

4、家中有了小宝宝,喜庆风俗有吃喜蛋、拍百日照。( )

第三课

1、风味小吃“热狗”起源于英国。( )

2、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

3、西方人过圣诞节时,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共进晚餐,做游戏,唱圣诞歌曲,席上音乐。( )

4、美国把感恩节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

5、泰国人小辈见长辈时,双手合在胸前。( )

6、桑巴舞是巴西狂欢节独特的舞蹈。( )

第三单元第一课

1、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

2、过马路如果遇到没有人行道的马路时要靠右侧路边行走。( )

3、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靠近右边路边行走。机动车在道路中间或者靠近道路中心线右边通行。()

4、乘坐二轮摩拖车不能侧坐或者翻坐。()

5、行人路过马路时,应当从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通过。( )

6、上体育课时,穿不穿运动鞋和运动已无所谓。( )

7、去爬山时不用带饮用水,到时候找点山泉水喝更清甜。( )

8、游泳时千万不要在水中打闹,以免呛水或受伤。( )

第二课

1、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

2、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被人践踏。( )

3、所有灭火器必须锁在固定物体上。( )

4、为防止易燃气体积聚而发生爆炸和火灾,贮存和使用易燃液体的区域要有良好的空气流通。()

5、干粉灭火器用于扑救图书档案,珍贵设备、精密仪器和其他一般物质的初期火灾。( )

6、火灾逃跑时,遇到浓烟,应直立行走。()

7、起火时,可以往身上浇水,以免引火烧身。( )

第三课

1、乘飞机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放射性物品、刀具及其他危险物品。( )

2、进出地铁站台时要依次上下,站在自动扶梯上要站稳扶窂,防止跌伤。( )

3、用煤气时,火被吹灭,不要马上关煤气。( )

4、如在室内发现煤气味,要立即开窗。( )

5、技巧练习要在海绵垫上进行。( )

填空

1、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费),而消费又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来维持。

2、超市是(超级市场)的简称,也称(自选商场)。

3、农村集市一般有(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日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各民族,我们是(汉)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6、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的习俗有(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给小孩压岁钱)等。

7、海外华人,在春节期间也按(我国的传统习俗)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8、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的习俗有(吃元宵)、(看花灯),(舞龙)、(踩高跷)(扭秧歌)等。

9、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有(吃粽子)、(鸡蛋)、(赛龙舟)等。

10、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习俗有(登高)、(望远)、(敬老)。

11、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习俗有(吃月饼)、(赏月)等。

12、我知道的少数民族节日有(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藏历新年)、(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踩花山)等。

13、藏历新年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藏族称新年为(“洛萨”),除夕吃:(“古突”)。

14、家庭中的喜事有许多,如:(搬新居)、(迎新娘)、(祝寿)、(吃喜面)

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人民的(喜庆习俗)也有所不同。

15、云南彝族习惯居住(竹楼),客家居住(土楼),蒙古族居住(蒙古包)。

16、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各不相同。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习俗),能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

17、欧美各国的圣诞节是每年的( 12月25日 )。西方的感恩节定在每年( 11 )月的第( 四)个星期四。美国的母亲节定在每年( 5 )月的第( 二)个星期日。

18、美国的风味小吃(“ 热狗 ”),起源于(英国)。“热狗”就是把热香肠夹入切开的小面包里。

19、泰国人见面时,都要(双手合掌,十指并拢),表示(敬意)。小辈见长辈双手合掌在(额前),平辈相见(双手举到鼻尖)。长辈对晚辈合掌于(胸前)。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深)。

20、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21、世界上第一个交通信号灯出现在(英国伦敦)。由(红、黄)两色汽灯组成。绿色表示(通行),红色表示(禁止通行),黄色表示(警告信号)。

22、火灾常常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火险出现时,我们要(冷静应对),采取必要的措施,并迅速拨打电话( “119” )求救。 问答题:

1、什么是“三无”产品?

答:(1)、无质量检验合格证的产品。

(2)、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的产品。

(3)、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

篇二:我的同事是奇葩

我的同事是奇葩

我有两个同事,他们是一对奇葩,男的叫做张伟(化名),女的叫做张雪(化名),他们奇葩的虽然不算惊天动地,但也让人彻底无语。

记得他们结婚前夕,那时我才刚进公司,跟他们还不熟悉,一天我们正干着活,突然对讲机里出现了张雪那新闻联播式的声音:“大家好,我是张雪,我今年X月X日就要结婚了,希望大家到时捧场,红包最少100元,多了不限,谢谢大家。”我们公司员工之间为了方便联系,对讲机设了十几个频道,张雪奇葩的竟然在每个频道上都进行了广播,而且在公司领导的一频道上也不例外。巧的是当时杨书记就在我们旁边,他听到了张雪的广播后来了一句:“这是个彪子。”我当时差点就笑喷了,心想哪有这样让人给你随钱的,还什么红包最少100元,多了不限,我去!就凭这一点他们结婚我也没给随钱。 一年多以后我调到了办公室,跟张伟成了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不久他的女儿出生了。我心想这回大家在同一个办公室,怎么着也得给他随钱了,于是我给他随了100元。等到我女儿出生的时候,我原来随过钱的人都来给我捧场了,只有张伟、张雪没有一点动静。这个世界上怎么还有这种人,拿钱的时候比谁都痛快,到了还人情的时候怎么就跟没事人似的。到了吃喜面那一天我给张伟发了个短信说:“今天下午六点在和谐酒店我这边吃喜面,你过来吧。”没有答复。到了当天下午六点他给我来了条短信:“恭喜、恭喜,家里有事,去不了了。”我心想你就算来不了也该让人把钱给我捎来吧。第二天在办公室我们一见面他还是那句恭喜恭喜,根本就不提钱的事,仿佛他已经

给过我钱了,真是无语了。

我原本以为他们是忘了我给他们随钱的事了,可通过跟别的同事的交流我发现他们的记性好得很,只要是别人欠他们的时候他们一辈子也忘不了,到了他们欠别人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性的遗忘。最经典的一个案例是我们的同事刘清结婚的时候。刘清原来给张伟、张雪随过200元,可刘清结婚时张伟、张雪一共只给了刘清100元。这还不算奇葩,刘清结婚那天张伟、张雪带着父母和孩子全家总动员去参加刘清的婚礼,就随了100元竟然来了个全家总动员,也真好意思。

这还不算奇葩,在婚宴进行了一大半的时候我看到张雪拿出几打塑料袋发给了他的父母和张伟。张雪来到我那一桌旁边问:“大家都吃完了吗?”我们这时也吃的差不多了便点了点头,她突然来到我面前端起我桌旁的一盘鱼“呼哧”一声就倒在了她的塑料袋里,我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桌子上的别的一些肉菜都被她倒在了塑料袋里,她甚至连馒头都不放过!我回头看了看她的父母与张伟,他们正在别的桌上进行着同样的事情,动作麻利,特种兵也难以望其项背!我无语了,这都是什么人呀,组团出来蹭饭,还组团打包回家,真好意思,脸都丢到他姥姥家了。事后刘清对我说:“我们家本来想收拾一下剩菜剩饭呢,没想到让张伟他们全家给收拾了,而且还收拾得这么干净,张伟怎么也是个经理,怎么他们一家像是刚从灾区逃出来的。”我笑了笑说:“也许他们上辈子都是折翼后饿死的天使。”

对付张伟、张雪此类极品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跟他们来往,对这种只进不出的人跟他们来往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过大家同在一个办公室不来往有时也太不现实,但对这种人就要做到“口惠实不至”,等到大家都这样对他们了,看他们还怎么耍!

QQ:245554282 笔名:吴王陌上

篇三:结婚习俗

首先,是在天津市内延续着和全国其他地方都有差异的一项婚礼风俗,即必须午时后 (中午12点以后)迎亲的人才能出发去接新娘,且最晚必须在太阳落下前将新娘娶进门,没了太阳才进门的,暗意为二婚,好像在其他地方却都是必须在上午迎新娘进门的,这一习俗曾经被外地人称之为天津一大怪,具体什么原因,这个到还真无从考证。

还有就是,新郎新娘在大婚前一天开始就不可以再见面了,直到典礼前,新郎将新娘迎下花车 ,老人都说这之前见面会被认为不吉利哦,不过现在这种迷信基本么有喽~~

新婚前一晚,新郎家里一般会找来新郎的朋友,或亲戚中的男孩子们(据说好像必须是处男的吧)到新房里住一晚,老例儿讲究叫“童男压床”,新人卧室的床上四角再放四个苹果,图个吉利平安,这个习俗有的人家还保留噢。

再来说新娘家

自己家的姑娘马上就要到人家作媳妇了,新娘的母亲在大喜日子前一晚要给新娘梳头即“上头”并用两根细棉线叠着自下往上给新娘开脸, 还要准备4,6,8个双数倍数煮熟的红皮鸡蛋放进新娘随身的包里 (煮鸡蛋的习俗现在有的人家还是有的,但是开脸和上头,就很少见了哦。)

新婚当天,早上,新郎家大门前要张贴大红烫金的双喜字两对,新娘家门前同样,只是双喜变成了单喜字,同样向大家宣告喜讯。

大喜之日 喜面是两家必定要准备的,用来招待四面八方赶过来贺喜的亲朋,一般的家里早分配好主厨打下手的各个角色从早上开始就要为中午这顿精致美味,也有的人家会提前很久到外边饭店预订婚礼当天的这顿喜面。这配料丰富的打卤面条,第一炉面条出锅,还要分送给邻居朋友家里,以分享喜气图吉利。

吃饱饱的,该接新娘喽

新郎家里负责接亲的,一般是新人的女性的长辈带着一众女性的同辈,人数没有太具体的安排,一般为单数 3.5.7.等等,加上娶进门的新娘,一起接回来的人数正好为双数,意味“去单回双”,接亲的准备好红色的包袱皮,内要包新娘的嫁衣,婚鞋,准备好的头花,双喜字花,红色的龙凤花等,这些是要新娘要穿戴的。还有苹果四枚,准备好到娘家接亲的同时,还要用包袱里的两个苹果换娘家的两个苹果带回婆家,准备妥当,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就出发了~

·贴喜字

男方是囍,女方是喜。分别要贴在楼道口、自家门口和酒店门口。小喜字贴在小家的电器、家具等物品上,没有特别规定,就是喜气。

·戴喜字

男方和女方的女性亲属朋友都要头戴喜字,男方家是囍,女方家是喜。

·吃喜面

结婚当天中午,男方女方家都要吃喜面。

·接亲队

来单走双。就是说,来接亲的人数必须是单数,走的时候加上新娘就是双数。 一般接亲的人可以是新郎那边的姐姐、朋友或小辈儿女性,新郞也可以亲自来接。

·吃喜糖

新娘出门的时候,妈妈要剥一颗糖给新娘吃,新娘要说:“妈,我走了~”……最好不哭,结婚是件开心的事儿哈,而且弄坏了妆好麻烦的~平时孝顺点儿就行了!

·送亲队

姑不接姨不送是首先要知道滴,就是你的姑姑和姨辈儿的长辈绝对不能送。新娘的父母也不要跟车队一起走,要最后再走。跟着婚车一起的是:新娘子+新郞(可选)+伴娘+接亲+跟妆(可选)+新娘家的送亲队(哥哥姐姐等同辈或侄子侄女等小辈可以)。

·婚车

婚车必须是双数,吉利。

·路线

接新娘前和去酒店前走的路线不能一样,要走不一样的路,这叫不走“回头路”。

·开门

如果新娘先去婆家再去酒店,那么,婆婆家门要关着,新娘子在外面叫一声音:妈,开门!婆婆从里面答应,然后开门迎接。


吃喜面短信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70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