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报纸新闻标题大全

时间:2018-11-09 10:2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十大优秀新闻标题

十大优秀新闻标题

(2012-04-10 10:13:35)

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对于新闻来说,更是这样。新闻的吸引力一直是新闻工作者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的目标。而新闻标题又是增强新闻吸引力的第一要件。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新闻标题应——

就它的生动而吸引人讲,它应该使读者“一见倾心”。

就它的简洁明快讲,它应该让读者“一目了然”。

就它对新闻事实讲,它应该是“一片丹心”。

就它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讲,它应该是“一语破的”。

就它的笔触犀利讲,它应该是“一针见血”。

就它的逻辑说服力讲,它应该是“一言九鼎”。

就它所提供的信息含量讲,它应该是“以一当十”。

就它的含意深刻讲,它应该让读者“一唱三叹”。

就它给读者的印象讲,它应该是“一曲难忘”。

下面我们来盘店十个优秀新闻标题

1、 难以想“象”的痛苦

有人说,新闻标题是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最高技巧。这个标题是个绝好的例子。在广场上看热闹的人们横七竖八地站满了一对大象母子雕塑的身上、鼻子上,只剩了面孔的大象在人们的踩塔下显的特别的委屈。《难以想“象”的痛苦》,巧妙地分开了“想象”这个词语,也委婉地对市民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批评。

2、奥巴马和希拉里联手是"梦幻组合"还是"一场噩梦"?

新闻标题的技巧在于如果委婉的揭露一些人们所知的一些信息,在此则标题里,希拉里与奥巴马激烈竞争是大家都所知的,但新闻标题却低调的用引号来告诉了读者,而且引起读者的思考。

3、千里赴蓉 只为活出个熊样

04年被解救的天津受虐黑熊艾玛,被送往成都治疗的事情。“千里赴蓉”,简要说明了黑熊是被展转送往成都寻求治疗的,而且这种拟人手法也合乎黑熊受到的关切;“只为活出个熊样”,继承前句语境,轻松幽默地吸引起了读者阅读新闻的欲望,看完新闻,又感觉这幽默是借对黑熊的调侃之名,而对虐熊者进行谴责,继而引发读者的怜悯之心。

4、豆芽为什么这么“肥” ?激素催的!

比较精彩的设问型新闻标题。一问一答,让标题的语势波澜起伏,直接吸引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关注。这句问答,包含了最核心的新闻内容,并且给了读者最容易记住的一个生活信息:“肥”豆芽要慎重购买。

5、借你的眼睛穿过黑暗

照片的内容是 5 位来自外地的目盲艺人在两个健全人带领下穿过马路。他们前后手搭肩膀,互相配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新闻用浪漫的诗句作为标题,首先传达了对这些残疾人互爱互助的尊重,再者他们虽身有残疾,地位卑微,但也是自立自强的艺人,所以这句浪漫饿又充满深情的句子,也显示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命的热爱。

6、国足赢了全国人民笑了;国力走了陕西球迷哭了

这个对照性的标题把两个新闻的感情元素平静地说出来了,但对于本地读者、尤其是球迷来说,这种感情却恰恰相反成了一种复杂,继而强烈迸发。这个标题对版面的美化作用在美编的安排下得以彰显-----同样是白色大号字体,但左边是大红底色、全国球迷狂欢照片,右边是纯黑底色、陕西球迷撒泪即景。一赢一走,一笑一哭,看似平淡的标题,实则饱含了编辑的别巨匠心。

7、你胆大我害怕

照片上一个拆迁房屋的民工悠然地站在一个 10 米高的梁上挥动榔头,让过路人心境胆颤。站在群众角度上的第一人称的标题,用顺承的语气表达了对“大胆”民工的劝勉与批评。六个字一句话的题目言简意赅,准确鲜明,且与新闻内容配合完整。

8、“徒儿” 休得无礼

西安名胜大雁塔南侧有尊高大的玄奘铜像,经常有孩童爬到“唐僧”身上玩耍,周围游客缤纷,这等行

为甚是不雅。这个摄影报道的大照片就是这样一个随意的场景,但因为标题的传神,而让报道的分量得以提高,报道的意图也因为这“借体”教化,而更易实现。

9、我很丑,但不防碍做总统

2004 年的乌克兰大选,遭遇中毒毁容的尤先科占到上风。这句编辑“杜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说的话,因为用了赵传的“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比拟,所以多少带点调侃的意思。政治新闻的标题向来给读者一种谨慎不苟言笑的印象,如果是纯粹的政治报纸,这也是必须的,所以不可能这样拟发,但《美报》只是西安的一家社会生活类报纸,所以如此这般“调侃”也算是一种个性,这首先肯定了尤先科的政治才能,再者也贴近这个喜欢诗歌和善于煽情的总统候选人的风格形象。

10、(肩题) 墓价 4000 元碑价 1500,一亩地年租 350 元能建 200 座墓

(主标题)墓园暴利人“死不起”了

从肩题就可以看出整个新闻要说的问题了,墓园暴利一直为人们所敢怒不敢言,这条新闻不仅为人们代言说了这个问题,而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人“死不起”了,愤怒与谴责之意活然而出,让人百般玩味。

篇二:浅谈报纸的新闻标题与版面

浅谈报纸的新闻标题与版面

如今,报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这种竞争将会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在这种竞争中,势单力薄的地方报纸,尤其是依托地方报发展起来的地方报副刊,会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当然,报纸的新闻标题与它的版面在这里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报纸的版面做得很好,加上吸引人的标题和出色的新闻内容,它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看它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在这里,笔者着重谈谈报纸的新闻标题与版面以及它们的互动问题。

一、报纸的新闻标题

报纸新闻从无标题到有标题,到精心制作标题,竭力使自己的标题与众不同,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是报纸自身走向成熟、读者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在现代报业激烈竞争的今天,标题的成功与否,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该条新闻的命运。也就是说,新闻能不能抓住读者,标题起着决定性作用。做好新闻的标题,是报纸和其他传媒竞争、报业自身竞争、争取读者的最根本目的和最重要手段。那么,怎样的标题才算好标题呢?

1.美与真的关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标题从真中求美,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准确、完整、深刻地概括新闻的内容。如果文不对题,大帽子底下开小差,这是对读者和作者的不负责任。如果没有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具吸引力的东西拎出来,在题中标出,则是编辑有目无珠,坐失精彩。二是站在政策的高度,从标题上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体现报社倾向。掌握好这个分寸,揭示出新闻的本质,是新闻标题求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美与善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善,一方面是指标题所表明的态度,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爱憎分明,旗帜鲜明,才能引起共鸣。善是依据事物对人的功利而言的,有主客观相统一的特点。审美是有功利因素的,新闻标题标出了与读者功利性密切相关的东西,自然,读者审美时就能唤起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一些观念,这样的标题当然会更叫座。

3.美与新的关系。新闻贵新,标题标新立异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这里的新,包括新闻,将新闻中最新的情况、变化、发展,在题中标出,让读者大开眼界;新奇,语言表达上另辟蹊径,而不是公式化的,似曾相识,人云亦云的东西。

4.美与精的关系。立片言以居要,以少许胜多许,精悍、凝练、含蓄。新闻标题这方面的要求,是受人们的阅读、记忆规律支配的。

5.美与力的关系。标题要有冲击力,是现在很时髦的一句话。这种冲击力,编排、字体字号的处理是一种外在的作用,更重要的内在的东西,则是在拟题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新闻标题上反映在三个方面:力度大,给人一种凝沉感;节奏快,给人一种快速波动感;跳跃性强,给人一种陡起陡落感。

6.美与情的关系。用画龙点睛,来形容编辑拟题是再恰当不过的。如果我们的标题能鲜明地表现出这样的立场,那么,我们的新闻也就不再愁知音难觅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上这几点而给新闻制作新闻标题呢?新闻报道标题的制作,主要是指消息标题制作,因为它与一般的文章标题有所不同,故需要专门讨论。给消息作标题,在新闻单位,一般是有编辑来完成的。因此,能否做出好的消息标题,是衡量报纸编辑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也可以说是反映一张报纸水平的重要标志。消息的标题和其他文章的标题,尤其是文艺作品的标题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文艺作品的标题要含蓄些,不直接把文章的内容明示出来,有些甚至以《无题》这样的标题来掩盖文章的内容。而消息的标题恰恰相反,它要求简明实在,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透露其中的信息,让读者产生阅读欲望。一个好的消息标题不仅要符合新闻事实,而且还要有好的思想内容。标题必须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为此,在标题制作时,应从几个方面努力:要生动传神。标题如消息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传神。要选取那些最能传达新闻事实和消息主题的词语写入标题,比如:题为《打假者成了被告》,上海的《报刊文摘》转载这消息时,加了一个“竟”字,标题为:打假者竞成了被告。加上一个字,整个标题活了。把此事的荒唐和报道者的愤慨全部表现出来了。第二,要简洁工整。消息标题用字不宜太多,特别是主标题,语句要求十分凝练。修辞上还讲究对仗、押韵,有些好的标题,直接点化古诗词名句,

比如:三番五次凌绝顶,为何不能过小山。这是《中国体育报》上的一个标题。报道邓亚萍对日本选手小山智丽的一场比赛。标题由杜甫《望岳》诗意点化而成,“小山”二字双关,简洁明快,对仗工整,且十分贴切。第三,标题制作要新颖别致,敢于创新。新颖别致的标题,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自然能先声夺人,吸引读者的注意,比如:《小朋友》今年六十岁,发行量突破百万关。这是上海《新民晚报》报道儿童刊物《小朋友》创刊60周年庆祝纪念的消息标题。它利用“小朋友”和60岁这一矛盾来做题,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这个标题发表后,仿效者如《少儿出版社今年三十岁》、《“月老”今年一岁》之类,显然就失却了新颖感。

二、报纸的版面

版面,是报纸丰富多彩内容的载体。正版由于受其性质决定,其版式多从大方庄重、简洁明快上下工夫,而副刊,因其内容丰富多彩,灵活生动,则应从新颖活泼、冲击力强上下工夫。要大胆改革版式结构,充分利用微机的现代手段,灵活画版,文章的排列可以是传统的长形、方形的,也可以是圆形的、梯形的、三角形的,文字可以根据图片、题目等实际情况任意排列,以充分表现副刊生动活泼的特点。

要灵活处理标题。标题的排列方式可多种多样,比如大小字号穿插、不同字体混排、中西文结合、正体斜体结合、文字图片共用等,使标题活泼大方,先声夺人。要灵活运用图片。精美的图片可以超大规格地配置到显要位置,这样可以让读者在三秒钟之内从报摊上众多的报刊中发现它,这就是人们常说“三秒钟效应”,这可以说是副刊占领市场的一个“杀手锏”。

另外,还要加大图片的用量,每个版上都可以用数张图片。图片的美化意识也要增强,排列要灵活多样,叠压、褪底、撕边、剪贴、错位、重组等现代化的手段都要灵活运用,使照片变得更丰富、更有趣、更具吸引力。要合理搭配色彩。副刊较之于正刊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彩色印刷的广泛运用。比起黑白报纸,彩报有许多的优势,彩色图片、彩色标题不仅给读者以三度空间的视觉享受,还可以起到导读的作用,因为读者不只对新闻内容有反应,也很重视彩色气氛。因此,编辑可以根据色彩的特点,传达编辑意图,也可以根据

稿件的内容,合理搭配色彩,使色调和版面的文章内容相协调,更好地表达版面内容,表现编辑意图,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报纸版面的安排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它既要体现编辑对所刊发的文章的理解和刊载意图,又要依据一定的美学原则,尽可能地让内容与形式得到完美的结合。版面如一张报纸的面孔。安排得好的版面,仿佛一张五官端正的面孔,能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所以,重视版面的安排,是办报者非常注重的一项工作。版面空间是报纸一个版为刊载文章和图片所提供的空间。通俗地理解,版面就是一张白纸,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它一旦成为报纸的版面,它把文章刊载在哪个位置,用什么形式刊出等,就体现着编者的意图了。认识和掌握报纸版面诸要素,编辑就能自觉地运用版面空间为版面内容服务。

谈到版面安排,我们先要掌握报纸编辑学中一个概念:强势。它指的是版面具有的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报纸不同的版面或某一版面的不同区域,对读者的吸引力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强势不同。从报纸的版序来看,各版的强势程度如何呢?以我们的阅读习惯来说,我们一般总是先看第一版再去翻阅其他版。也就是说,第一版比其他版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所以它最有强势。我国的报纸,一般都把最重要的新闻登在第一版,并称之为“要闻版”,就是这个道理。其他各版的强势情况总的来说是:右边的版要优于左边的版。具体来说,即第三版优于第二版,第五版优于第四版,以此类推。理由是读者看完第一版面翻页的时候,第二版是翻动的,而第三版则是相对静止的,读者视线总是先落在第三版,然后才转向第二版。因此,国外习惯于把转版的文章放在第二版、第四版等强势较弱的版。

回想一下几年前的大多数报纸版面,还在试图表现错落有致、穿插套拼、横竖相间、和厚文薄题,最为代表的是“海派”版式,有时甚至一篇文章要从左上角开始,七扭八拐地到右下角结束。这样的版面单纯地强调形式的零碎,让人产生稿件多的错觉,而忽视阅读的方便,有违设计为读者服务的初衷。与旧式版式大不相同的新潮版式,则倡导简洁、整齐、清爽、醒目、大图、大标题、短文、模板化。报纸版面现代意识的提出,是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增多,人们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的改变密不可分的。浏览近几年国内报纸版面风格的发展,我们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特点,即一整、二醒、三纯、四险、

五韵。 可以看得出,无论是报纸的新闻标题还是它的版面,在报刊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阅读内容上还是视觉方面上都直接引向读者,可以说办好一个报纸对它的版面和它的标题的巧妙安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以更好的在新闻标题以及内容和它的版面上努力做好一切工作,吸引更多读者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纽约时报的版面风格.中国新闻研究中心.新闻业务.

[2]怎样给新闻报道制造标题.中国新闻研究中心.新闻业务.

篇三:《优秀新闻标题》

单一型标题

美白产品汞超标6万倍 使用者中毒患肾病

对比:

如何破解化妆品汞超标六万倍的维权难题? 大朗:美白化妆品选购需谨慎

记者调查:部分美白产品含汞是公开秘密

理由:

首先,标题清晰的阐明了事件的主要内容,让读者一看就明——“让读者看见”;其次,这则新闻是与大多数女性读者息息相关——“令读者在乎”,清晰的阐述更有利于想要了解这方面的读者的兴趣继续阅读下去,而其他网站给出的标题如“维权难题”“需谨慎”“记者调查”这类字眼就没有做到“令读者看见”就更不用说引起共鸣或者在乎。

“指尖上”的高考

对比:

12位盲人学子赴长春参加高考

盲校考生大学先到青岛读高中

报考成本投入不足 特殊高考如何圆大学梦

理由:

首先是选题角度很独特,当所有视角都对着即将到来的高考时,记者却把镜头对准特殊群体——盲人高考生,让读者深有感触。其次是标题非常特别,把这种特殊高考形容为“指尖上”,这不禁让读者产生疑问,令读者看见。与其他几家记者相比,这样的标题更具有吸引力与可读性。

中国式“诺贝尔文学奖闹剧”何时消停? 对比:

媒体:曹乃谦被诺奖源自“中国诺奖情节综合征”山西作家曹乃谦回应诺贝尔奖提名传闻:不知情山西作家曹乃谦进诺贝尔文学奖复评?

原因:

报纸或网络的受众范围都是很广泛的,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曹乃谦"这个人,作者如果一味的把“曹乃谦”放进标题里(如对比),不了解的读者就很容易忽略而过。新华网则通过这个“曹乃谦事件”转向以前多次发生的“诺贝尔传闻事件”,把焦距转向广大的受众,从而得到这样引人注目的标题。

复合型标题

“树人”还是“坑人”

揭秘“南京最牛培训机构” 对比:

揭秘“南京培训机构”:常年拥有两万多名学员 理由:

对比清晰可见,同样是揭露一个教育机构的背后问题,但是新华网使用的标题立竿见影,记者的态度倾向也更加清晰明了,受众面也十分很广泛。

大武汉到底什么大?

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应着力发挥十大优势 理由:

主标题简单,轻松,吸引读者,但是并不容易了解内容是什么,

因而在辅标题部分做了很好的诠释。


报纸新闻标题大全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5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