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始乱终弃小说

时间:2017-05-08 07:1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综合强化训练4 小说阅读(含解析)

综合强化训练四 小说阅读

(时间:40分钟)

一、(2015·银川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高 手

吴宏庆

帅子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帅子出师后,大师要留下他来做帮手,帅子心不在此,婉言谢绝了。

帅子的家乡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几百年前,这里商贾云集,府宅遍地,现在败落了,但那些文物却是不会消失的。

有人来找他鉴定古玩。来人自报姓名,叫李土方。此人矮壮结实,十指粗糙,肤色黝黑,农民打扮。帅子知道,这种人手中往往有好货。

李土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帅子打开,里面是只青铜酒杯。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李土方心痛地拿起来,埋怨地说:“我说你干吗用这么大的力?”

帅子冷笑道:“什么玩意儿!民间仿造的,十块钱一个!”

李土方愣了愣,不甘心地又掏出一个纸包来。这次是块玉佩,帅子眼就亮了,连连细看,口中赞道:“好东西!好东西!”李土方见他这样,欢喜地问:“值多少钱?”帅子轻轻地把玉佩放下,说:“这是汉代的蓝田玉。上面的八条龙栩栩如生,堪称绝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汉代哪位王公的爱物。”

李土方呼吸也急促起来:“卖给你怎么样?”

帅子摇头:“买不起。这是无价之宝!”

“我等钱急用,亏一点卖给你?”

“亏一点也买不起。我劝你还是把它收好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卖它。”

李土方感激地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如果你蒙我,随便给两个我也会卖给你的。可是你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你心肠好,值得信赖。我还有几件东西,过几天拿来请你鉴定一下。”

有朋友知道了此事,说帅子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帅子不置可否,神秘地笑了。

几天后,李土方又来了。他一进门,就神神秘秘地将门窗关上。帅子知道他等待的东西要出现了。

李土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帅子一看,脑袋嗡一声响开了,我的老天爷,竟是玉玺!

帅子的手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接过。玉玺高二十公分,长宽各十五公分。印面阴文刻着“广德王国,永享天恩”八个字。帅子定了定心,幸好不是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否则心脏怕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玉玺的把手是一条独角龙,形态怪异,造型古朴,隐约可见帝王

之气。

一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史称“广德王国”,三代而亡。广德国的图腾就是独角龙。这个玉玺就是广德国的玉玺。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帅子也难以鉴定它真正的价值。

“还有什么东西?”

李土方又掏出一件东西,是个小小的金鼎,看到它,帅子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李土方一定是找到了广德国王的葬地。金鼎上刻着“夏王三年”,也就是这年广德亡国的。“这玩意儿你想怎么卖?”帅子眼盯着金鼎问。

“那这个呢?”李土方指着玉玺问。

“不管那个,我是问这个!”

“这个嘛,我用秤称了称,有一斤二两重,十万元怎么样?”

帅子笑了:“这是包金而不是赤金,哪有用秤称的道理?最多两万元!”

李土方颇难为情地笑了,一跺脚:“好,两万就两万吧!这个呢?”他又指着玉玺。 帅子不回答,从屋里拿出两万元,就要送客。

“别别!有话好说,价钱可以商量嘛,你说清楚,这玉玺到底值多少钱?”

帅子重新坐下来,吸了根烟说:“这玩意儿真是个古董,不用我说,你也知道。但古董就一定值钱吗?我看未必。实话对你说,这玉质不算太好。你看,上面还有瑕垢疵洼的。”帅子又对李土方说了一大通专业术语。李土方听得头都大了。最后帅子伸出手掌晃了晃:“你要出这个价,我就收下了,否则,另请高明!”

“五十万?”

“五万!”

李土方犹豫起来,半天才说:“你是个公道人,不会太骗我。这样吧,二十万!如果你不答应,我只好走了。”

帅子就用二十万买回了玉玺。第二天,他就带着玉玺赶了几千里路到了大师那里。大师用放大镜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最后开口说:“这东西你用多少钱弄来的?”

“三十万。”帅子撒了个谎。他想卖给大师。大师完全有能力吃下。

“好眼力!”大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准备卖多少?”

“您是我的恩人,您看着给!”

大师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

“五十万?”大师笑了:“五千元。我说的是这假玉玺的手艺,而这玉玺本身大约也就两百元左右。”

“什么?”帅子跳了起来。

大师将他按下,说:“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你跟我学了几年,只学会了怎样鉴定真品,而没有学会怎样鉴别赝品。当初我要你留下来,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只是你太急于

自立门户了,学艺不精,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大师又拿起“玉玺”,感慨地摇摇头,“玉是老玉,字是新刻的。这造赝人真是高手,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高手!连我也几乎被骗了!”

李土方,高手?帅子瘫倒在地。

(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的题目很有特点,一语双关。“高手”既指小说中的帅子,又指李土方,而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自愧不如。

B.小说中“李土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这里的“哆哆嗦嗦”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李土方当时紧张的心理。

C.帅子故意不买李土方的玉佩,是他用的一计。他是想让李土方拿出更好的宝物,而这也正中李土方的下怀。

D.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全部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E.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表现了比较深刻的意蕴,让人读后有所感悟。

答案:CE

解析:A项,“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正确,而“自愧不如”原文没有相关表述。B项,紧张这一细节是他装出来的。D项,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2.小说第1自然段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照应题目“高手”;②交代人物身份,是“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③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④为故事结尾埋下伏笔。

3.小说中的李土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外表普通,长相土气;②狡诈,富有心机,善于伪装自己;③制造赝品水平高。

4.有人认为,将小说的最后三段删去,表达效果会更好,你认为如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观点一)不能删去。①从内容结构上看:最后三段借大师的话交代了事情的原委,点出了帅子的失误所在,与第1自然段内容相互照应,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②从主旨上看:这三段文字在小说中画龙点睛,使小说的主旨更加明确。 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对帅子的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更生动。

(观点二)可以删去。①从结构上看:加上这三段,使小说不够含蓄,显得过于直白;如果删去,就会留给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②从主旨上看:删去后使小说的讽刺意味更

加明显。 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没有这三段的动作语言描写,人物形象已经很丰满了,讽刺性也已经达到了。

二、(2016·河南三门峡市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八点档

吴念真

直到他医学院毕业、当完兵,然后进入著名的教学医院当第一年住院医师,并且把第一个月薪水拿给她之前,他从没看过母亲的笑容。

他记得那天母亲很认真地看着薪水袋,好久好久之后才自言自语地说:“人家说我这么拖磨,总有一日会出头天??他们都不知道,最悲哀的是你,我是在等你出头天。”

他没父亲,没兄弟姊妹,跟妈妈同姓,身份证父亲那一栏之前始终写着“不详”,后来才改成空白。从小到大他从不曾像电影或电视里演的那样,在某个年纪时会问母亲:“我为什么没爸爸?”

他说不懂事的时候不知道要问,到懂事的时候则根本不敢问。

小学的时候,母亲每天得帮三户人家洗衣兼打扫,至于下午的时间,他记得母亲曾经卖过臭豆腐、炸粿、蚵仔面线等,而且放学时刻就会把摊子推到学校附近来卖给学生,所以一下课他就必须赶过去帮忙,生意高峰过后他就在摊子旁边写功课,直到卖完为止,没卖完的母子俩当晚餐自己吃。

每当几个特定的孩子走过摊子前面,母亲总会小声问他:“你考试有没有赢他?”无论他的答案是有或没有,母亲接下来的话永远是:“人家的爸爸不是有钱就是在做官,你爸爸是死在路边被狗拖,如果你连读书都赢不了人,那你以后就准备去帮他们做奴才倒尿桶!”

后来洗衣机方便了,摆摊子也常被警察抓,母亲只好转业,去一家当时开始流行的地下酒家当内侍,那时候他已经念高中。

他的便当和晚餐换成母亲从酒家带回来的剩菜,比起小学时代不仅花样多,而且豪华又丰盛,蹄筋、龙虾、鲍鱼、鱼翅不稀奇,他说:“甚至还经常吃到里头附送的牙签、酒瓶盖和烟头。”

考上第一志愿医科的那一年春节,母亲终于带他回中部的老家“返外家”,听到母亲以那种故作卑微的语气,跟几个脸上没什么表情的阿姨和低头抽闷烟的舅舅们说:“没想到这个从小被我用馊水养大的孩子也会考到医生!”

回来的火车上,他终于鼓起勇气问母亲:“你少年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

没想到母亲闭着眼睛装睡,很久很久之后才说:“免问啦,看电视就知道啦,我的故事??连续剧常常在扮。”

几年后他的小阿姨心脏开刀,成了他的病人,查房的时候偷偷问她母亲的遭遇,没想到阿姨也同样说:“现在想想??很像八点档的连续剧。”

他说自己想象过无数次,原本以为会曲折离奇、悲情万分的故事,经阿姨一讲果然老套

又无趣:母亲小学毕业后先在家乡的裁缝店当学徒,之后也没跟家里讲,自己偷跑到台北,介绍所帮她找到一个带小孩的工作,谁知道没多久却被这家人的大儿子侮辱了,人家是当官的人,给钱了事可以谈,其他打死不认账,外公和舅舅们无力对外,只会骂母亲贱,母亲从此一去不回,带着小孩自力更生。

就这样。

“不过,结局还不错。”他说。

两三年前一个夜晚,他被紧急叫进开刀房,救回一个知名官员的命,忙了一整夜,第二天他还主持记者会,跟媒体讲病况。

当他累歪歪地回到家,听见母亲在房里叫他。他走过去,却发现门锁着,他敲敲门,隔了好久之后,他才听见母亲说:“我没事,免烦恼??我是说??我前辈子一定欠那个×××非常多??让他侮辱没关系,还要这么辛苦替他养儿子,来??来??救他那条狗命!”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结构艺术极为高超,开头部分采用倒叙的方式,仅凭借“他”最终“出头天”就形成了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B.在“他”小时候,母亲询问“他”考试成绩时说的话,可以看出年轻时的遭遇是她一生永远的伤痛,她内心充满对有钱人的仇恨。

C.“他”念高中时常吃母亲从饭店带回来的剩菜,剩菜中“附送的”东西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作者对有钱人为富不仁的批评。

D.在“他”考上医科后母亲第一次带“他”回老家这一段叙述中,“终于”和“故作卑微”两个词语流露出母亲压抑多年后的骄傲。

E.小说以“八点档”为题,是因为“母亲”的故事在小说中人物看来,与晚上八点钟的连续剧故事十分相似,平淡而老套。

答案:DE

解析:A项,“仅凭借‘他’最终‘出头天’就形成了悬念”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开头部分真正形成悬念的是“他从没看过母亲的笑容”。“他”最终取得成就这一点,旨在引出下文中母亲对“他”的养育。B项,错在“充满对有钱人的仇恨”,语气太重,与母亲的形象不符。C项,错在“对有钱人为富不仁的批评”,“为富不仁”在文中无据。

6.小说中有一些文字暗示了“他”的出身与平常人不同,请从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 答:

答案:①最悲哀的是你,我是在等你出头天。②他没父亲,没兄弟姊妹,跟妈妈同姓,身份证父亲那一栏之前始终写着“不详”,后来才改成空白。 ③人家的爸爸不是有钱就是在做官,你爸爸是死在路边被狗拖。

7.小说中母亲的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

篇二:浅析小说《冈底斯的诱惑》的写作特色牛稳稳定稿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浅议叙事论林徽因小说的叙事视角

学生姓名:____ 强鑫 学号:_ 电大分校:电大白银市分校 工作站(教学点):_________教学点学生所在单位: 甘肃经济日报 论文指导教师: 张青莲

附件六: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______级(春、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分校: 工作站: 班级代号:学生姓名:学号:

说明:1.答辩小组应填写评价意见,小组成员均应签名(盖章)。答辩小组不应少于3人。

2.此表附于封面之后。3.此表由分校、工作站自行复制。

内容摘要

摘 要: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以她非凡的善感能力、细腻的思维语言和渊博的知识素养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艺创作方面芳华尽显。单就其小说而言,其数量虽少,仅有六个短篇(《窘》《九十九度中》《钟绿》《吉公》《文珍》《绣绣》),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女性,林徽因的小说在非凡的儿童视角、女性视角、文化视角的叙事中,书写了林徽因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女性命运的体察、对生命存在的理解和感悟。 (410字)

关键词:儿童视角 女性视角 文化视角(5个)

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林徽因是极具天分、极有个性而又极为独特的一位。她秀外慧中、才华横溢,既秉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又具备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她的人格魅力、音容笑貌远播今日,时光的流转与背景的转换都难以掩盖她的迷人风韵。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以她非凡的善感能力、细腻的思维语言和渊博的知识素养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艺创作方面芳华尽显。单就其小说而言,其数量虽少,仅有六个短篇(《窘》《九十九度中》《钟绿》《吉公》《文珍》《绣绣》),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女性,林徽因的小说在非凡的儿童视角、女性视角、文化视角的叙事中,书写了林徽因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女性命运的体察、对生命存在的理解和感悟。

一、儿童视角

儿童视角是作家利用儿童认知世界的感性特征来审视世界的一种叙事方法,以儿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组织情节,表达了作家对现实成人世界的感悟。儿童对其所观察到的现实生活,很少有强烈真切的抒情和粲然生色的议论,现实景观与故事的叙述大多采用直观化的呈现。 “通过成人来回忆童年时代的关于别人的故事,叙述者显然有能力 童年时发生的事情的意义。但叙述者在叙述到当年的故事时,完全又是让自己回到童年,叙述视角由成人转换到不明世事的儿童。”{1}

《模影零篇》由四个短篇小说构成:《钟绿》《吉公》《文珍》《绣绣》。其中,《吉公》讲的是生活在老派头旧家族的宅第里面的吉公的故事。文章写道:“在一片小小的地面上,我们认为最多变化,最有意思的,到底是人:凡是有人住的,无论哪一个小角落里,似乎都藏着无数的奇异,我们对它便都感着极大兴味。”正是在对新鲜的寻觅中,“我们”这群孩子留意到吉公住的那小跨院的旧楼。在成人看来,吉公是外曾祖母抱来的儿子,是不求上进的落魄者,他惭愧、谦卑、退让、拘束。在“我”和孩子们的心目中,吉公兴趣广泛,他对自鸣钟的机轮的动作、世界地图、油画的外国军队军舰和照相技术都很好奇;吉公知识丰富,“吉公所懂得的均是具体知识,他把枪支拿在手里,开开这里,动动那里,演讲一般指手画脚讲到机器的巧妙,由枪到炮,由炮到船,由船到火车,一件一件。”林徽因以孩子的眼光体察吉公,将成人对吉公的看法、吉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小说《绣绣》中的主人公绣绣是“我”儿时的朋友,她聪明、美丽、善良却很不幸。绣绣的父亲很阔绰,娶了新姨太之后就抛弃了她们母女。懦弱无能的母亲变得暴躁无常。绣绣既承受着母亲加之于她身上的精神折磨,又忍受着父爱缺失的孤独痛苦。绣绣整日挣扎在父母亲无穷无尽的争执吵闹之中,挣扎在没有温情、没有爱怜、只有矛盾和仇恨的亲人之间。绣绣差不多病了一个多月,没有人去关注她。“我”却认为绣绣更加温柔,“超尘的洁净”,“美得好像画里的童神一般”,声音也非常脆弱动听,惹人怜爱。“我”为绣绣打抱不平,“我”甚至认为上帝不仁不义,竟暗自同绣绣谈起观音菩萨的神通来。在一个冬天,茕茕孑立的绣绣走向了冰冷的河水。林徽因在她的小说中所采取的儿童视角叙事,用回忆的口吻讲述发生

在儿童世界的美好故事,娓娓道来,较为原生态地反映了社会的复杂面貌,特别是被成人话语所遮蔽和忽略的真实生活状态。儿童世界的纯真善良反衬了成人世界的冷酷无情。作者在温婉含蓄的儿童视角叙事中将逝去的哀痛和感伤展示给读者,彰显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时代的深沉忧思,给读者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二、女性视角

女性视角是指从女性的角度、立场看待问题的方式,带有一定的性别意识。“说到性别,女性作家的小说往往流于滥情,林徽因同时代的冯沅君、庐隐、石评梅、苏雪林莫不如此,即如冰心、丁玲的一些作品也不能脱俗,林徽因则一洗而尽。”{2}林徽因作为一个具有中西文化双重修养的新女性,敢于挑战传统,坚守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解放,力争男女平等。她不曾高喊过激进的女权主义口号,而是基于男女平等的心境从容处理各种问题。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思维和沉着精到的笔触关注人自身,关注女性真实的内在情感和心理状态,充满着温和的现代女性意识,渗透着挥之不去的悲凉。令她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

林徽因的处女作《九十九度中》的张老太太是长寿而又有福气的女人,全家都为在为她的寿诞忙碌。在颤微喘息之际,她杂乱无章地回忆着自己七十年的人生,“生育,病痛,兵乱,行旅,婚娶”就是其生命的全部。张老太太在旧式家庭的种种桎梏中失去了自我,灵魂变得荒芜。而在张老太太寿宴之日,张家的几位少奶奶年轻漂亮,衣着得体,头戴红花,仅仅是为了表示对旧礼教习俗的遵守。她们虽然“都轮流着觉得受过委屈,生过气,用过心思和手腕,将就过许多不如意的细节”,但最终都顺从了这种旧秩序。她们只不过是在重复着张老太太的生活模式。新娘阿淑是一个大龄女子,曾经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对爱情婚姻有着美好的憧憬,最后却在可怜的父亲和懦弱的母亲施压之下嫁给一个庸俗的人。这种不能自主的婚姻对阿淑来说就如“临刑”,无奈、心酸油然而生。

《钟绿》的主人公钟绿是一个留美女学生,她是“我”“记忆中第一个美人”,傲慢、潇洒、漂亮动人。钟绿追求自由恋爱,为此和母亲决绝,自己半工半读,辗转漂泊。她简单静穆,纯朴天真,自然和谐。钟绿这一形象无疑已成为美的化身,而钟绿的“命运好似总不和她合作,许多事情都不畅意”,她认为自己一生的事情大半都好像做梦,生活是断断续续的,是一连串的荒诞。她的爱人在结婚的前一星期骤然去世,此后两年多,钟绿竟死在一条帆船上。作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现了女性之美毁灭的悲剧,表达着自己对现实、人世的认知和理解。《绣绣》中绣绣的母亲生过六个孩子,唯独绣绣存活下来。母亲常常在夜里哭她死掉的孩子,在被丈夫始乱终弃之后,母亲性情大变,变成一个衰弱怔忡、极易受刺激的妇人。为着一点点小事,她就狂暴地骂绣绣。在母亲病重时,父亲强硬地要走地契。绣绣的母亲由疯狂地哭闹,变成无可奈何地啜泣,其他的人也只是看客。林徽因小说中的女性的命运寄托着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理性的书写,可以说,林徽因的女性视角叙事与自身的生活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林母何雪媛出身于商人家庭,不曾受过官宦仕家向来看重的琴棋书画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按照中国的传统礼教,何雪媛是妾,身在何家却被忽略。当林父娶年轻貌美的“三房”后,何雪媛就只能每天活在孤独、忧愁和哀怨中。旧式的家庭格局和特殊的家庭环境在林徽因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对她的性格形成和人生选择有久远影响。林徽因哀艳如诗,似深谷中一朵独自开谢的白兰,在她的小说中以悲悯的态度书写了传统男性话语对女性的摧残压迫,揭示了女性应享有的而被遮蔽的价值、权利与尊严,展示了现代女性和传统女性的命运图景与情感活动轨迹。

三、生命视角

林徽因的经历丰富且有传奇色彩:她身上沉淀着深厚的中西方文化背景,但不幸又处在乱世,失去父亲和三弟,不仅受尽流离之苦,更受肺病折磨之痛;她既是“太太客厅”中优雅智慧的女主人,也是建筑工作中的奋斗者。这些经历使得林徽因的见识涵养和人生视野远超出一般女性,这一特点在她的小说中,内化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在林徽因走过的日子里,幸福与战乱、困厄与病痛同生并存,“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她都能保持诗意葱茏的情怀和境界,保持宠辱不惊的风范与胸襟。”{3}林徽因小说中的对人生存困境的关注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度追问与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本体哲学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般而言,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着人对生死的态度。林徽因曾讲道:“我所谓极端的,浪漫的或实际的都无关系,反正我的主义是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就是死!”{4}在林徽因看来,人活着的意义基本上是在体验情感,生活也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林徽因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悟生命,书写了生命的挣扎与脆弱。《窘》的主人公维杉是位刚步入中年的留洋归国的教授,沉闷、无聊、落魄的他觉得人生是无意义的。小说以“窘”字贯穿,维杉在与朋友少朗的孩子周旋时,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蓬勃生机使维杉总感到他们之间有代沟。“维杉好像在他们中间划出一条界线,分明地分成两组,把他自己分在前辈的一边”,无法与他们融合在一起,自己“窘”极了。维杉对少朗的女儿芝产生了朦胧的情感,传统道德思想使他压抑自己,他懊悔自己来到少朗家里,“后悔他这样尖刻地回答她诚恳的问话”。维杉的内心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终于决定南下。维杉失却了人生的方向,“窘”这一心态把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尴尬描绘得细腻深刻。《九十九度中》“两个被生活吞噬了物质也吞噬了灵魂的人力车夫”,一个出于讨账,一个出于赖账大打出手,打得人群蚁聚,交通阻塞,店铺关门,巡警脱岗,军队离席,打得“犁尖翻起草根的土壤”、白炽的阳光飞溅成红色的火焰

林徽因在其小说中常常涉及人的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模影零篇》中钟绿和绣绣都选择在静美的自然风景下离开,去追求精神永恒与心灵宁静。绣绣在冬天的一个初落雪的清早里选择了张家楼房背后那一道河水。《九十九度中》的挑夫的行为过程可以被分解为“进城——讨赏——喝酸梅汤——暴病——死亡”。生命是如此脆弱,以至于人还没有来得及感受生命就很快结束。挑夫的命运即是如此。挑夫的死终究无关乎张家的喜庆,一切依旧。林徽因对生命黯淡的描写体现了对生命无常、人生如梦的感叹。这种感悟源于林徽因深沉的生命情感和深刻的生命体验,她从共通的生命现象中,体悟到了生命本体的虚无与痛苦。

中国道家倡导的生死观念是“安之若命”,儒家主张的生死观念是“乐天知命”。林徽因的传统文化情结使其在创作中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叩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体现着林徽因对传统文化极其复杂的情感。林徽因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沉重,但又无力挣脱。她既参透人生又超越其上,表现出人生态度的通达和生命悟性的高超。她对传统文化别样的思考和感悟,无愧于“京派的灵魂”。

四、结语

总之,林徽因小说的叙事视角是多面的,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是多样的,但无论怎样地书写,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她的真诚和爱意,她的魅力和才华,如空谷幽兰,暗香浮动。

{1} 林南:《林徽因画传》,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2} 陈学勇:《才女的世界》,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3} 张清平:《林徽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篇三:《西厢记》赏析尔雅满分答案

————————————————————————————— 元杂剧的形成

1

杂剧作为戏剧,成熟于(C)。

A、唐代

B、金代

C、元代

D、明代

2

被看作中国戏曲史上的雏形是由(D)组合而成的宋杂剧。

A、滑稽表演和歌舞

B、歌舞和杂戏

C、滑稽表演和杂戏

D、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

3

一般认为元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B)。

A、元代的戏曲和杂剧

B、元代的散曲和杂剧

C、元代的散曲和诗词

D、元代的诸宫调和戏剧

4

元杂剧有时被称为北曲杂剧。(正确)

5

“杂剧”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的文献。(错误)

6

金院本和宋杂剧并称是戏剧雏形的一个重要阶段。(正确) 元杂剧的体例

1

元杂剧的通用体例是(C)。

A、一本二幕

B、一本三场

C、一本四折

D、五本四折

2

元杂剧流行的宫调是(C)。

A、六宫十一调

B、十七宫调

C、五宫四调

D、四宫五调

3

元杂剧每本戏的主唱是(D)角。

A、旦和末

B、旦和生

C、旦、生和末

D、旦或末

4

今人看到的元杂剧剧本大都是明人以后翻刻出来的。(正确) 5

放在剧本之前的楔子所起的是过渡的作用。(错误)

元杂剧的兴盛

1

下列关于元杂剧兴盛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

A、社会生活安定

B、大批的文人参与杂剧的创作

C、元朝统治者的重视

D、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2

《元曲选》的编者是(C)。

A、王国维

B、王实甫

C、臧懋循

D、关汉卿

3

元杂剧《西厢记》是在(D)《西厢记》的基础上创作而成。

A、杂曲

B、歌舞

D、诸宫调

4

自元代起一直未实现科举制度。(错误)

5

元代杂剧不仅吸收了当时的说唱艺术,还有音乐艺术。(正确) 元杂剧的发展

1

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A)。

A、《西厢记》

B、《窦娥冤》

C、《汉宫秋》

D、《梧桐雨》

2

王国维对元杂剧的时代划分,不包括(D)。

A、蒙古时期

B、统一时期

C、元末时期

D、战乱时期

3

下列剧作家属于元杂剧发展后期的是(C)。

A、关汉卿

C、郑光祖

D、王实甫

4

据统计流传至今的元杂剧剧本将近有160种。(正确) 5

元杂剧前期活动的中心是在今天的杭州。(错误) 《西厢记》故事梗概

1

《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C)的普救寺。

A、江苏

B、浙江

C、山西

D、河南

2

《西厢记》中的故事情节排序正确的是(D)。

A、围困普救寺——酬简——赖婚

B、张生害相思——赖婚——围困普救寺

C、赖婚——酬简——张生害相思

D、围困普救寺——赖婚——酬简

3

《西厢记》中爱情故事的特点是一见钟情。(正确)


始乱终弃小说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37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