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中国象棋史话

时间:2017-05-07 07:1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浅谈象棋发展史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浅谈象棋发展史

一、前言: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我的家乡就位于国内最为著名的“象棋故里”,在此,我将带领大家去深入了解下我们中国璀璨的象棋文化,追溯象棋的发展史。

二、关键词:中国象棋、象棋、发展史、象棋棋谱、橘中秘

三、正文:

有这样一座城市,他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群峰峙其南,邙岭横其北,东拥京襄城,西跨虎牢关”,故有“东都襟带,三秦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古战场遗址遍及全市,最著名的有楚河汉界的鸿沟,刘邦、项羽争雄的汉霸二王城,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沉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象棋文化。这里又被誉为“象棋故里”,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原型鸿沟就出自这里的山上。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象棋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有丰富的内涵。 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暗棋阁也是其中一种传统玩法,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为促进该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现将“中国象棋”项目名称更改为“象棋”。接下来就跟随我一起了解下象棋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

首先我们就来认识下象棋的发源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

接下来是象棋的发展史及演变:

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现代的象棋型式,到宋代方才制定。宋代的理学家程颢有一首咏象棋的诗说:“大都博奕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戏法,偏神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愁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他诗中还没提到炮,炮这兵种,是最后加入的,当然是要在中国人发明了火药火器之后,才反映在象棋上。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北宋当时的象棋有大象戏与小

象戏,皆已有炮棋子。小象戏大至为为近代象棋的形式,有 32 枚棋子,盤大小定为纵十路横九路,将帅待在九宫之正中,没有士而有偏、俾两棋子。之后象棋更平民化,不少文人雅士都喜爱下象棋,下象棋者更成为一种职业。 至南宋象棋一词才开始指现在的中国象棋。南宋时,小象戏已成为现在象棋的形式,将帅待在九宫底,已有士这棋子。

陈元靓《事林广记》中,记载了最早的两局完整的象棋棋谱和最古老的排局「二龙出海势」。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橘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根据出古文物与文献,恰图兰卡在波斯库思老一世时发展成沙特兰兹,经丝路传入中国成北周象戏、在唐代成为宝应象棋,最后中国人在宋代改造成现在的中国象棋。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试图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但后来证实比吉夫此说错误,因为印度文献记载与出土实物三世纪前就有最早的象棋游戏恰图兰卡。晏殊的《类要》记载象棋是在三国魏黄初年间传入中国。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目前国际仍以印度起源说为主。

象棋的历史渊源如此之厚,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也相应地积攒了不少的知识和技巧,前人根据自己的阅历以及经验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值得深究与学习的宝藏:象棋棋谱。紧接着我们就来了解下中国的灿烂文化——象棋棋谱。

棋谱是一盘棋局发展的流程纪录,多是古今中外的对局,或者是某人排拟的棋局。目前这些棋谱都会刊辑成书供人阅读。由古至今,出现过不少的象棋棋谱。不过比较出名的,多数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例如《橘中秘》和《梅花谱》等等,而且大多是手抄的,很少有刻印的版本,到了近数十年才大量出版成书。另外各象棋大师、著者都撰写了很多棋谱研究不同的开局、中局、残局和比赛;胡荣华著的《反宫马专集》和杨官璘著的《弈林精华》、《弈林新编》便是好例子。以橘中秘为例,它与《梅花谱》并列,为传世两大象棋谱之一。明东海朱晋桢辑。其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而经过整理,分类和棋谱的编写方法都比较完整。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 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1962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 40 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世界上的4大棋类(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将棋)都与本国家

的政治制度有关。象棋所反应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封建社会,而且几乎是缩影——有中军帐(九宫)、士位(士、仕)、文官(即中国象棋的象、相,不许过河)、武将(车、马、炮)、士兵(兵、卒)。为促进该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2009年2月23日 据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复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同意“中国象棋”更名为“象棋”,“象棋”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四、结论:

中国象棋经历了隋唐、宋朝、元明清、新中国这些时期,由最初的简单不正规发展为现在的象棋比赛,象棋文化,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对弈高手层出不穷,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象棋,喜欢象棋。它是一项模拟战争的体育运动,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智慧.取得比赛的胜利,往往需要敏锐的思维,高度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及预测能力。对开发青少年的智力,培养成年人的商战头脑及老年人修身养性都大有益处。增加判断事物的准确性、增长对事物宏观理解程度,锻炼心理素质、耐性。所以了解完中国象棋的发展史后,我们要培养自己学习和研究象棋的兴趣。象棋是高智商、高素质运动。象棋的好处十分多,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耐性。伙伴们,快和象棋交朋友吧,让我们一起来以棋养心、以棋为友,在象棋世界里寻找无穷的乐趣!

五、鸣谢:

在此特别感谢论文指导课指导教师:xxx

感谢老师让我了解并掌握了论文写作的结构、侧重点、方法、原则以及注意事项,为我以后毕业论文的创作带来了莫大的指导和帮助。

六、参考文献:

《中国象棋史》、《象棋史话》、《橘中秘》、

篇二:中国象棋技法大全

中国象棋基本走法口诀

将帅田中横竖走,

被吃便成输棋手;

士在两旁斜线走,

保护将帅不远走;

相象田间对角走,

田中有子不得走;

小马日字对角走,

直前有子不得走;

老車横竖任你走,

遇谁吃谁称勇首;

大炮横竖也任走,

隔子方能吃对手;

兵卒只能往前走,

过河方能左右走。

各子路上遇对手,

吃时要防对手走;

吃人将帅喊 “将军”,

输棋不气是好手。

象棋谱式

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官。

象飞四方营四角,马行一步一尖冲。

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

唯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

中炮局

起炮在中宫,观棋气象雄。 马常守中卒,士上将防空。象要车相附,卒宜左右攻。 居将炮车敌,马出渡河容。

士相局势

炮向士角安,车行两路前。 过河车炮上,炮在后为先。集车拿士相,仍教炮向前。 敌人轻不守,捉将不为难。

飞炮局势

炮车边塞上,临阵势如飞。 虚隙井图象,冲前敌势危。绝敌寻先子,无语自沉吟。 车将车破敌,变化少人知。

象局势

象局势能安,行车出两边。 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炮急常行动,上士必相圆。 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行。势成方动炮,攻敌两河边。 劝君依此诀,捉将有何难。

破车势

一车在中营,鸳鸯马上攻。 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

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

宜用心机

象棋易学最难精,妙着神机自巧生。 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 他强己弱须兼守,彼弱吾强可横行。

更熟此书胸臆内,管教到处有芳名。

胜宜得先

得子得先名得胜,得子失先却是输。 车前马后须相应,

进退应须要付车。

士角炮诀--《桔中秘》

炮向士角安,车行二路前。

过河车炮上,炮又马相连。

车先图士象,马将炮向前。

敌人轻不守,捉将有何难。

飞炮诀--《桔中秘》

炮起边塞上,翻卒势如飞。

横并当头妙,冲前落角宜。

乘虚士可得,有隙象先图。

夹辅须车力,纵横马亦奇。

破象局诀--《桔中秘》

一炮在中宫,鸳鸯马去攻。

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

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

一马换二象,其势必英雄。

象棋局面全式之图歌诀

将帅不离九宫内,士只相随不出官。

象飞四方营四角,马行一步一尖冲。

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兵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

宜用心机

象棋易学最难精,妙着神机自巧生。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他强己弱须兼守,彼弱吾强可横行。更熟此书胸臆内,管教到处有芳名。

胜宜得先

得子得先能得胜,得子失先却是输。车前马后须相应,进退应付须要车。

古谱中的一些口诀

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 入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横车将路;

中国象棋口诀.

破象局,中卒必进;解马局,车炮先行; 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 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 鸳鸯马,内顾保塞;蟹眼炮,两岸拦车; 骑河车,禁子有力;两肋车,助卒过河。 正补士,防车得照;背士将,忌炮来攻。

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落后。

士象全,可去马兵;士象亏,兑他车卒。

算隐着,成杀局方进,使急着,有应子宜行。 得先时,切忌着忙;失车后,还叫心定。 子力强,局中寻胜;子力弱,即便寻和。

此局中之定法,决胜之大略也。

篇三:说一说中国象棋史上那些绚目的古谱

说一说中国象棋史上那些绚目的古谱

按语;中国象棋的历史源远流长,棋书著作,繁华似锦。据史书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就曾大宴群臣,宣讲《象经》,唐代亦有《象戏格》等棋书流传。象棋著作至宋代一度兴盛,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等多种象棋理论性著述传世。本文要着重介绍的,却是中国象棋史上那些以记载象棋谱为主,构思巧夺天工的古籍。

《事林广记》

宋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记载有目前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棋谱,比最早的国际象棋谱还要早200多年。

《梦入神机》

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秘本,出版日期难以考证(有人说是明初洪武年间的作品,但未见可靠的资料),约刊印于明嘉靖之前。全书十卷,现已残缺不全。其中有一部分曾被选编入“适情雅趣”。据云间薛丙增订“梅花泉”,自跋所说,可能该书也和“梦入神机”有些渊源,但“梅花泉”跋言中说它“皆全枰而无残局”,不知是指“梦谱”的最早版本或另有别的版本,已无法了解。

现存的版本是静海郑国钧于1949年从市集上一位姓杜的杂货摊商那里获得的,原书有十二卷,现只存一、二、三卷残本,计有残局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共计285图的残局棋势,全书均为图式,未见着法,估计是图着分列,版本和刻印与后来的“适情雅趣”相仿佛。

从这些残缺不全的版本看来,不完整的四卷就已有近三百个残局,且其中许多局势都是“适情雅趣”所没有的(1570年刊印的“适谱”的引文中曾说:“??玉川徐君,缉购“金鹏秘诀”、“梦入神机”善本,如膺拱壁,不忍私已,以图角胜,乃欣与适情觅豫者共焉,爰题曰适情雅趣,请寿诸梓,以广其传云。”这就是说:“适谱”是集“梦谱”与“金鹏”而刊印的,但就现在所发现的“梦谱”残本看来,“适谱”并没有全部收集进去。),可以看到当时“梦入神机”规模之巨大,材料之丰富。

明代赵用贤、赵琦美父子二人喜藏书,其《脉望馆书目子类五象棋》著录《梦入神机》一部,十卷。《宝文堂书目》卷下“艺谱”亦著录此谱为徽州府刊印。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五“子部艺术类”著录“《梦入神机》十卷” ,可知该谱在清初尚完整在世。据清朝《内阁藏书目录》所载,原书12

卷。

棋谱残局都是以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却很精彩,至于原谱著者姓氏及序、跋等均没有见到。该谱原图棋子为黑白两种,但黑子是帅、相、兵,白子是将、象、卒,白方先行。

《百变象棋谱》

本书在明代嘉靖元年(公元一五二二年)问世,清朝康熙及乾隆年间,都曾先后翻印,翻印本除序文有所修改外,其余都和明本一样。“梦入神机”的全本既不能见到,如果这一个版本可靠的话。那么这是现存象棋谱中最早和最完整的版本了。

这本棋谱共有简短残局七十局,分为胜、和两集,计胜局8局,和局62局。记谱的方法不采用行格位置而仅用文字说明,如:车进将,马河界,象走边等,可以看出早期象棋残局和棋谱记录方法的特色。版藏始康紫霞村,书的扉页中间直书“百变象棋谱”五字,上面横刻“翻印必究”四字,右上角有“新增异样形势,秘传神妙着法”十二字,左下角则有“举手便知”四字(这些显然系书商为招徕生意所加)。书系小型木刻本,除序文两页外,棋式共有三十五页,计七十图。每局上半页横列局名,每行三着,但也有四、五着者,不很一致。每局仅列一种正着,不列变着。图式和一般古谱不同。红黑方向相反,由黑方先走(一般古谱红方在下,黑方在上,由红方先走)。棋子的兵种,红方是将、士、象、车、马、包(炮)、兵;黑方是帅、士、相、车马、包(炮)、卒。书的背脊刻印有“家藏棋谱”四字。根据序文所言,这是将古谱按式样重行刊印的,原谱当属更早的作品,究竟是在“梦入神机”以前的作品还是以后的作品已经无法查考,

『家藏棋谱序』

奕之为数,小数也。夷考其传,或谓“庖帝”所为,有云“乌曹”所造,无可凭借,不敢臆断。然历久而不替者,亦必有其道矣。盖各中奥妙,千变万化,非浅学所能为,一言所能罄。着着不复旧,局局常移新,一着错行,全局皆矣。有志斯术,设无谱以指明而引导之,未必能精。夫琴与画,尚然有语,而棋又何无谱哉?赵宋之时,陈博善棋,尝为谱以教人,妙蕴毕宣,降及于今,代远年湮,坊间刻本,每多残缺,难窥全豹,余赋性疏懒,乖僻好棋,几忘寝食,苦于着分不高。昨向友人处,偶得家藏棋谱,视为拱壁,不舍昼夜,惮心力以求之,颇有会悟,真所谓学棋之梯航也,岂敢秘藏视为独得之奇,特付梨枣,按式重刊,以供同好,是为序。

嘉靖元年中秋月始康壹览子序

编 者 祖龙氏

校 者 静天氏象乾氏

重校者 绿水山人

板藏始康紫霞村一贯士

《金鹏十八变》

象棋书谱。作者佚名。成书年月不详。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编成的《百川书志》有此谱录,估计在此之前已经成书(两卷,一说一卷或四卷)。《适情雅趣》和《橘中秘》中全书谱序页,均冠以“金鹏十八变”。系统阐述了斗炮局的各种变化。同时也指出屏风马的战略方向。

《适情雅趣》

象棋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刊出,金陵徐芝编,全书十卷,一至八卷册为残局图式,相传选自《梦入神机》,计550局。九、十两卷选自《金鹏十八变》,主要介绍顺手炮、列手炮的各种变化。该谱为内容最丰富、局例最多、规模最可观、最完整的象棋古谱。

在象棋界一度负有盛名、有“南杨北谢”之称的北京著名老棋手谢小然谈及《适情雅趣》时,指出其精华是它的杀法,特点是各种杀法应有尽有。谢认为初中级棋手若能精读此谱,细心揣摩,并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棋艺必有大进。

有些老棋手介绍他们自己的切身体验说,精读《雅谱》一遍,即可提高实力。这些确是经验之谈。

对于高水平的棋手,凡未读过此谱者,精读一遍,了可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借此大大提高象棋实战的杀力和战术素养。

《橘中秘》

明东海朱晋桢辑。其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而经过整理,分类和棋谱的编写方法都比较完整。

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

一、二卷为全局着法,分得先、饶先与让子三类,着重介绍斗炮局的各种变化,具有快攻速决、激烈相搏的特色。

三、四卷载140局实用残局,详细剖析各种胜和棋势。是明清两代版本最多的象棋谱,影响颇大,流传甚广。

『朱晋桢其人』

明崇祯时象棋名手。字进之。据其兄朱翼维(号无住居士,曾任云南总督)所作《橘中秘-序文》,说他“锐志下帷,思入微茫,篝灯丙夜,靡有他念......旁涉雕虫,悉造其巅,而于象戏尤得三味,即明眼人鲜不敛手,称‘无敌者’”。曾总结前人战术成就,辑成棋谱《橘中秘》四卷。

『橘中秘-原序』

夫人精神所及,一往而深,金石为开,天地为变。上之可以润色鸿业,允武允文,功成名立,天下重之。媲次则多才多艺,寄心于中,极其所至,神巧出焉,亦足自树,以希不朽。余往岁薄游中外,常与季弟进之氏偕,每见其锐志下帷,思入微渺,篝灯丙夜,靡有他念。紫阁丹墀几乎反掌间,余实心慑之。既而为家累所牵,不遂厥志,旁涉雕虫,悉造其颠。而于象戏,尤得三昧,即明眼人鲜不敛手称无敌者。人咸谓进之资性素敏,而抑知其殚精求详,盖匪朝伊夕也。余林泉休暇,进之偶出所辑《橘中秘》相示,见其多所发明,更以新意点缀,灵机跃跃满楮,余叹服之,其沈深智勇若可为时,艰借一筹者,因忆曩昔奉。

节滇云,值逆酋匪薮以数十万入寇者再,予昼度夜思,厉兵秣马,以象战克之,歼其渠帅,吾圉危而复安。迨己巳驱车入都,又以群丑纵横京师骇恐,余任守广宁门,身当众冲,披甲仗剑为士卒先,亦以炮击走之。纵微功可录,然而局已烟销,往绩成虚,恍似枰收对垒,令人羡神仙出世,潇洒襟期,益信手谈,闲消日月。橘中虽隘,自觉天地之宽。胜负虽分,竟忘角逐之想。进之得此意甚深,而苦心更不可泯。余赞付梓人公诸同好,且诏世之纷纷名利者,亦可以此作清凉散也。

崇祯壬申孟夏,无住居士泰书于胥川草堂。

《自出洞来无敌手》

象棋书谱。署名纯阳道人著。成书年月不详。偶有印本,多凭手抄本流传,为数亦极少。1948年始由邵次明刊录于《象棋战略》谱内。全书共分七类,每类五局,计三十五局。不附变着,益于读者研究。

「自出洞来无敌手」一语,出自「善棋道人」的遗诗。据宋·姚宽《西溪丛语》记载∶蔡州褒信县有棋师阅秀才说,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后死于褒信,托后事于一村叟,数年后,叟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道

人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自出洞来无敌手》全谱七篇三十五局.

全谱着力研究炮的用法,每局有不同的看法和变化,短小精悍,简明易懂,风格别致,全部是得先胜。

《自》谱的故事∶

清朝道光年间,山东维县有位嗜棋如命的棋手,名叫顾尔协,棋艺高超,未逢敌手,名噪一时。后来他听说崂山上清宫有位迟道人下棋很好,便打点行装步行到崂山寻访。登到山腰处,见有一石桌,桌上刻有棋盘,上布石棋子,乃坐憩石桌上。

少顷,山上走下一火工道人,问顾∶「施主何往?」答曰∶欲到上清宫访迟老师父。火工道人提议∶愿向顾先生领教几盘。顾此行本意也是以棋访友,遂不推辞,于是凝神竭思,布阵运子,以图一胜。然而不久败北。顾要求重战,道人颔笑首肯。未几,顾六战六负,既惊且喜,连连称服,向火工道人施礼,求拜为师。道人曰∶「弈棋之道,非一日可精。」顾再三请求,道人遂赠顾一卷《自出洞来无敌手》。顾下山后研究不辍,棋艺猛进。

《心武残编》

本书刊印于清嘉庆五年(公元一八〇〇年),六年后又再重订补遗。是由云间(即现在的松江)薛丙搜集当时流行残局,精心解析,辑著成书,并经古吴(今江苏苏州)稽山吴绍龙校阅,四明(今浙江宁波)二安叶明参订。全书共分六卷,有残局一百四十八局,前两卷刻印棋局图式,后四卷刻印着法,多数以正和为主,其中改正旧本的,也有白胜、黑胜间列其中,所有着法都较以前各种残局谱深奥,有“后来居上”之感,可以说是最先的排局谱。

这本书在编辑、分类上有许多优点和特色。它把和局分为正和、纷和、徉和三种,同一类型的残局又集中一处,以便读者参照研究,在目录处还注明原名、又名等等的原来名称,对古谱有更深入的了解,颇具特色,可以看到编者在当时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印刷方面也很精美,为以前木版棋谱所未有过,纸张是用宣纸,图式是套印的--即先印棋盘后印棋子,整理得很好。首页题有“心武残篇”四个大字,上署“嘉庆庚申锓”,下署“如青书屋”,附有序文两篇,凡例十六则。

薛丙其人

生卒年不详,清嘉庆年间著名棋手,手橘隐居士,上海松江人,象棋名家,幼得名家何克昌指导,棋艺超群,著有排局《心武残编》,并增订童圣公原著《梅花泉》,两书被后世视为棋界经典。


中国象棋史话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27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