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兄弟葛闪阅读

时间:2017-05-05 06:3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03记叙文阅读《只是想在人群中多看你几眼》葛闪

(1)掐指算来,我与这个老大爷的眼神亲切相遇,已经足足好几个月的时间了。

(2)几个月前,这个70岁上下的老人就不间断地来邮局,风雨无阻,什么业务也不办理,静静坐在业务大厅的一隅里,不言不语,只是把目光轻轻地落在我的身上,每天都把我认认真真地打量一番,好久好久才会离开。

(3)我跟这个老大爷不沾亲,不带故的,而且我调来邮局工作也没多久,他打量我干嘛?

(4)每一次他打量我的时候,偶尔和我的目光相遇,他便笑笑向我点点头。而我,出于礼貌,也便浅浅一笑,向他颔首示意。那一刻,老大爷似乎笑得更开心了,像个孩子似的裂开嘴巴,露出了被岁月吹得斑驳缺失的门牙。有时候,遇到窗口前排队的人多的时候,老大爷还会斜着身子,或依或立,或半靠或半躺,视线要拐了几道弯,穿过多少人的耳际,才能落在窗口里我的身上。

(5)起初,我倒也没在意。但时间久了,天天被一个陌生人盯着,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比较发毛的。

(6)一个午后,我轻轻地坐在他身侧。他似乎有点紧张,略微地动了一下身子。我柔声说出了我的心思,想等他给我一个答案。老大爷似乎很不好意思,脸色通红,慌忙站了起来,并连说了几声对不起,说以后不会再来影响我的工作了。

(7)我连忙拉住他,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我只是想咨询他,是不是我工作做得不够好,并且欢迎他提出意见。

(8)老大爷慌了,连忙拉住我的手,说,妮子,你可别这么说,我只是觉得你和我的女儿一样呢。

(9)我一愕,但并没有抽出手。我只感觉,那双苍老枯朽的手,虽然硌得我有点疼,但却温暖厚实,让我虽然紧张但却并不害怕。关键是,他说我像他的女儿时,那眼里的温柔和慈祥,瞬间就柔化了我心。

(10)原来,老大爷的小女儿因为一场车祸,去年离开了人世。老大爷就一个儿子,且在南方工作,只有这个小女儿陪在身边。女儿去世了,老大爷的天就塌了,生活里所有的颜色也全都被抽走了,只剩下一片苍白色的落寞。偶然的一次,他来窗口办理业务,无意中发现我的相貌和他女儿很像。更重要的是,他的女儿也是在邮局工作,只不过我在县局,而他的女儿是在市局。

(11)老大爷讲到这里的时候,突然问我,妮儿,你的身高应该一米六五上下吧。坐着的我又是一愕,我的身高确实就是一米六五。他笑笑,抹了抹眼角的泪花,用手比划了一下说,你坐着的时候,和我女儿跟我坐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感觉是一样的哩。

(12)老大爷说到这里,仿佛突然忘却了失去女儿的伤痛,颇有点兴奋的样子,竟然不顾周围办理业务的人,声调也大了许多,说我的脸型、眼睛、鼻子、嘴巴,都和他女儿极像,尤其是我在工作时低头和抬头间的模样,一颦一笑,就像是复制了他女儿的笑容,活脱脱一对姐妹花。

(13)我轻轻把手抽出来,握住他的双手,也笑着说:“难道我就没有和您女儿不一样的地方吗?”

(14)老大爷略微一愣,又稍稍把我打量了一番,突然笑着说:“要说这最大的不同嘛,就是我女儿是短发,而你是长发呀。”

(15)老大爷是笑着说的,而我的心,却早已被濡湿了,像是刚刚下了一场瓢泼大雨。

(16)老大爷好像发现了我的眼眶有点红,显得有点慌乱局促,连忙说:“妮儿,对不起!大爷没别的意思,我只是想在人群中多看你几眼呢。”说完,他又反握住我的双手,补充了一句,“你真的和我女儿一样哩。”

(17)“您和我父亲也一样哩!”我柔声说。

(18)老大爷临走的时候,颤巍巍的模样,和我的父亲,真的一模一样。

(19)第二天中午,我去了一趟理发店,剪了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在邮局窗口内部一边办理业务,一边偷偷把眼神从窗口延伸到大厅的一隅,想把他的身影寻找。

(20)那天,送他出门的时候,我大声跟他说了一句,说欢迎他以后常来邮局。

(21)因为,我也想在人群中多看他几眼。

(选自《湖南科技报》2016年1月14日,有删改)

(4分)请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概括“老大爷”和“我”之间的故事。

答:老大爷因小女儿车祸去世感到落寞,他无意中发现“我”的相貌和他女儿很像,就天天来邮局悄悄看“我”。“我”与大爷交流得知真相,十分感动,第二天剪了一头短发,并在工作时留意大爷的身影。(4分,意思对即可。)

(2分)第(6)段画线句子“老大爷似乎很不好意思,脸色通红,慌忙站了起来,并连说了几声对不起,说以后不会再来影响我的工作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老大爷怎样的心理。 答:(1)神态描写、动作(语言)描写,写出老大爷被“我”询问时的尴尬、紧张。

(2分)第(15)段画线句子“老大爷是笑着说的,而我的心,却早已被濡湿了,像是刚刚下了一场瓢泼大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

答: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出“我”对老人的心疼。

(4分)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中(17)(18)段画线的两段话的表达作用。

答:内容上:说老人跟父亲一样,感情饱满地表达了“我”被老人的温柔和慈爱感动,对他十分疼惜。(2分)结构上:与上文老人的话形成呼应,完整地叙述了事件。为结尾“我”也想在人群中多看老人几眼做铺垫。(2分)(共4分)

(4分)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只是想在人群中多看你几眼”的妙处。

答:题目抒情性强,新颖别致,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内涵丰富,不仅是老人的心声,揭示了他几个月来天天悄悄观察“我”的原因;也是“我”的心声,表达了“我”对老人的疼惜和关心。(4分,意思对即可)

篇二:201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201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附答案和解释)

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第一单元检测题

(90分钟100分)

一、(本大题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霎时(shà)依偎(wèi)嫩芽(nèn)粼粼(lín lín)

B.瘫痪(tān) 憔悴(zú)诀别(jué) 捶打(chuí)

C.怦怦(pēng) 脸颊(jiá) 逮住(dǎi) 攥着(zuàn)

D.匿笑(nì)菡萏(hān) 攲斜(jí)祷告(dǎo)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各得奇所 自做主张 形影不离 B.絮絮叨叨 喜出望外 水波粼粼

C.翻来覆去 不可抗拒 流转无力D.热情四溢 为富不仁 闻风丧胆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B.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这件事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C.“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D.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

笑了。

6.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4分)

(1)《咏雪》中对雪进行比喻的句子是“ ”和

“ ”。

(2)《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是: 。

(3)《陈太丘与友期》中表明元方不肯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7.文学常识填空。(2分)

(1)《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都是 中的文章,该书是由南朝的 组

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别)的泰戈尔,在他的影响下 开始创作哲理小

诗,后结集成《繁星》《春水》。

8.翻译句子。(6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9.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

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分)

[参考人物] 孔明、悟空、武松、林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9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尊君在不(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4)元方入门不顾(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2.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

一行为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5题。(9分)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

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

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

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

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

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

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

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

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

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的意思是( )(2分)

A.母亲老了,她依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B.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

C.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

样。

D.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

14.第③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的描写方法。文中画线句子反

映了人物________的品质,体现了________的家庭关系。(4分)

15.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词语?(3分)

(三)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完成16~19题。(10分)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

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

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

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

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

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

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

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

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

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

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

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

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

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

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

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

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

儿,要好好儿活……

16.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

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17.对第5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 B.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

C.侧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D.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18.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①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

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① ②

19.这篇小说的主旨是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8分)

我的暖,一寸长

葛 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

?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

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孩子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

20.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0分)

25.请以“只是因为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第一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C[A.依偎(wēi) ; B.憔悴(cuì);D.菡萏(hàn)、敧斜(qī)。]

2.A(A.“奇”错,应为“其”,意为“自己的”。)

3.A(正确运用词语,必须要结合具体语境,在本题中,“暴怒无常”与“开始向我求情”不符,可换为“焦躁不安”。)

4.C(A.缺少主语,去掉“使得”;B.否定词误用,导致语义改变,将“不再”改为“的”;D.主谓搭配不当,去掉“能否”。)

5.A(“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不符合表述原意。)

6.(1)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入门不顾

篇三: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

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全真模拟卷(一)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1 分)

(2)□□□,□□□,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2 分)

(3)□□□□□□□?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 分)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诗人深感无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惭愧苦衷的句子是: □□□□□,□□□□□。(2 分)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 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cānɡsú( ),绘画尚少诗意。

(2)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yìnbì( )树下的幽花芳草。

(3)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xiǎnxiànɡ diéshēnɡ( )。

(4)我感到一种bùkě míngzhuànɡ( )的恐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的海域。B.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

C.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后,该国积极开展救援工作,以使数千遇难人员能死得其所。 ....

D.经一年监测,深圳市人居委大气办 4月 27日发布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汽车尾气成深圳 ....

PM2.5 首要污染源!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施行汽车限购政策以来,深圳二手车销售量几乎为零,而未来的深圳二手车市场,是否有“指标”关乎着生意的兴旺。(在“兴旺”后加上“与否”)

B.5 月14 日,妇联评选出广州市十个“最美家庭”,这些家庭不仅是反映人民公仆本色的“劳模”城管家庭;而且是医术精湛、造福街坊的百年中医世家。(把“不仅是”“而且是” 分别改为“既有”“也有”)

C.4 月28 日上午,一名孕妇首次产下深圳第一位地铁宝宝。(将“首次”删掉)

D.5 月1 日,28 岁的河北小伙李金林为救广东东莞的3 名落水中学生,两次入水,舍己为人,广东各界掀起了学习李金林先进事迹的活动。(将“活动”改为“氛围”)

5.仿照(1)(2)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 分)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1)达·芬奇生逢乱世,却用七彩画笔点燃了永恒的微笑;

(2)米开朗琪罗屡受迫害,却用朴实刻刀塑造出绝美的雕塑; , ; , 。

二、阅读(46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8 题。(10 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 分)

(1)父异焉._______(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_____(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_ ....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介绍仲永的身世,为后文的“不使学”做了必要的铺垫。

B.文中的“利”字很有份量,突出仲永之父“不使学”的原因。

C.仲永“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

D.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夹叙夹议,叙事简洁,说理透彻。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9~11 题。(9 分)

徙薪曲突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①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②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③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④使听客之言,不弗④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释】①傍:通“旁”,旁边。②嘿(m?):同“默”,不说话。③录:录用,此处指邀请。④弗:通“费用”,花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臣闻客有过主人者/人恒过 B.客谓主人/太守谓谁 ....

C.且有火患/且焉置土石D.弱亡火患/河曲智叟亡以应 ....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俄 而 家 果 失 火 邻 里 共 救 之 幸 而 得 息

11.读完选文请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 题。(10 分)

自矜者不长 刘凌林

①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轶事: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无事可做,两人就一同游览寺院,偶然发现一块唐朝遗留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记忆力很强,于是将碑文朗诵两遍。肃王边听边走,好像全不在意的样子。

②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炫耀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地方就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肃王看后,拿笔把所缺的字全部补上,又将元用四五个错误的地方予以修正,改完将笔放下,和别人谈其他的事,脸上没有半点骄矜之色。元用既惊讶又佩服。

③我想起冯梦龙的话本小说中的大文豪苏东坡。他自作聪明地讥讪王安石“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续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直到后来被贬黄州,才知当地菊花落瓣。

④身处高峰,想当然会有种唯我独尊的霸气。这种霸气,有时也是一种蒙蔽。

⑤《道德经》云:“自矜者不长。”我们何不学学诗仙呢?遥想当年,李太白登上黄鹤楼,多少感慨、诗情,最终竟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⑥自信是必要的,但若“欲矜其敏”,则往往会贻笑大方。

(摘自《今晚报》2015 年1 月7 日,有删改)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 分)

A.人不可过于自信。B.身处高峰的霸气有时也是一种蒙蔽。

C.自矜者不长。D.自信是必要的,但若“欲矜其敏”,则往往会贻笑大方。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的总体结构是“分——总”式。

B.自信是必要的,但不能“欲矜其敏”,只要我们谦虚谨慎,潜心读书,就能大有所成。

C.文章通过元用炫耀才能与肃王毫无骄矜之气进行对比,通过苏东坡的讥笑与李太白的赞 美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D.第⑥段通过欲矜其敏往往会贻笑大方的警示,巧妙点题,深化了中心论点,使全文结构 更加完整、论证更加严密。

14.第⑥段可否删去?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8 题。(17 分)

最好的慰藉 葛闪

①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个40 岁上下的男人宛如一尊石像般站在门外。看到我,呆滞的 眼神里突然闪过一抹光彩。他把手里的水果朝我手里一塞,然后便跪倒在我面前,哑着嗓子说:“医生,谢谢您!”

②他这次前来不是感谢我的医术——因为我没能将他9 岁的儿子从鬼门关里给抢夺回来。 ③当医生已有20 余载,在我面前跪下的病人或者病人家属有上百人,他们或是跪求我救其 性命,或是表达对我的感恩。但是像今天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④两个月前的一天,他来到城里卖水果,便把儿子也带在了身边。可是就在城区里,他的儿

子被一辆侧翻的渣土车压在了车下。

⑤孩子送到医院时早已人事不知。孩子的父亲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住院要交钱,手术也得要钱,他马上哆哆嗦嗦地把身上的几千元钱取出来,还告诉我们,放心,只管手术,钱他有的是!

⑥他说这话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绝没有任何虚夸的成分。只是他不知道,手术、治疗的 花费会远远超过他的预期!

⑦手术做完后,我们不得不告诉他:手术费、住院费、医药费等每天都要交多少钱,我注意 到,每说到一个项目的花费时,他的眼神里就流露出揪心似的疼。但疼瞬间转变成决绝,他斩钉截铁地说,尽管治,钱他有办法!他的眼神,深深刺痛了负责他孩子病情的每一个医者的心。

⑧当他把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用完,把所有能筹到的钱都筹来却发现仍然不够时,他立即就 傻愣住了。久久地,他才问了一句:“不是说医院都是仁慈的吗?为什么就不能帮穷人免费治疗呢?”我们无言以对。看我们沉默,他叹了一口气,说:“没事,我回家卖屋去!”

⑨男人把用自己所有积蓄建成的楼房卖了,换来了十几万钱。不过,这次没有花完。他的孩 子因为伤势过重,又加上感染而引起的并发症,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⑩孩子去世那天,我们原以为他会嚎啕大哭,肝肠寸断。但当我们向他宣布了孩子的死讯的 时候,他只是呆立了一会儿,然后慢慢瘫倒在地,一脸木然。过了好久,他才爬起身来说:“谢谢!”这两个字冒出来的时候,连我在内,病房里的四个医生都潸然泪下,任由眼泪一滴接一滴地砸在冰冷的地面上。

?孩子去世后没几天,他打听到了我的家庭住址,便买了点水果来看我。说是看我,其实是 为了感谢我。他解释,怕人家看到了不好,所以才到了我的家里。他说,医生,你是个好人,孩子的命是老天注定的,谁也怨不得!我们谈不上认识,您却能为一个陌生的我的孩子掉眼


兄弟葛闪阅读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23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