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练气功的感觉

时间:2017-05-05 06:3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为何练气功会出现偏差

为何练气功会出现偏差?

作者:养生专家时间:2013-07-06 00:00:0

为何练习气功会出现偏差?这个问题是所有气功爱好者的一个共同疑问,因为大家知道练气功出现偏差,古今皆有之;练气功出现偏差者轻则头痛、胸闷、腹泄、狂舞,重则精神失常;对于大家这个共同疑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

根源何在?

一、不明其静而强求其功

练静气功者,首先要尽量去掉一切私心杂念,以清静为本。只有无欲,才能入静。但有不少练功者为片面追求气盛,狂热地引导气机发动,在内气尚未充盈

之时,急于求成,导致气机出现各种紊乱状态。练动功者,如不明了动静互用之理,盲目追求所谓的气动、招式变化等,势必走向反面。武当祖师张三丰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犹须贯穿,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分重视动作的“轻灵”。王宗岳反复强调气的“直养”与“顺遂”,说明自然而然练出的功夫才为真功夫。故练习动功必须以动求静,动中有静。

二、不明其柔而强练其刚

练硬气功者,首先应请教明师,务必获知正确的练功方法。在练功中还应掌握“以意运气”、“以气拨力”、“内外兼修”、“半练半养”等原则,而不致误入歧途。有些青年人不明气功原理,单纯追求“硬”气功,如有的人练铁臂功者,天天打树,两臂青肿,日久成病。还有某些练铁沙掌功者,弄得满手老茧,半身麻木,甚至产生严重的后遗症。上述一类偏差,均为缺乏正确的方法所致。练硬气功者,不能只强求外表筋骨皮肉之硬,而必须明了内气之作用,以软养硬,以内养外,方可练到功成。

三、不知其意而但知其宜

有些练功者出于无知的虔诚,以为不拘任何时间、地点及精神状态,均可练功。殊不知天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如不知避忌,处之无方,均会种下各种偏差的祸根。

练功者应选择风和日暖的清晨为最佳练功时间,春、夏、秋应早起,冬季必待日出方练。至于练功的场所,应尽量选择景物清幽、花木扶疏之地,使人心旷

神怡。忌在冷清古庙、荒山野墓,或阴暗潮湿等处练功,风、雪、雨、雾、雷鸣、电闪之际,亦应避练。在对待人生方面,练气功者还要节制“七情”、“六欲”,方能冀其大成。

温馨提示:练气功前要懂得如何预防出偏,而在练习过程中如果预防出偏情况,那么大家一定要及时纠偏,否则对身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1.掌握正确的练功方法气功锻炼,重在三调,即调身、调息、调神。调身者,要求形体放松自然,切忌肌肉僵硬紧张。有的练功者由于精神过于紧张,或者姿势不当,或因体力不济而勉强支撑,势必引起身体某一部位不能放松,有碍气血畅通无阻,此“形体紧”是为一忌。调息应自然舒畅,悠匀细缓。如果不是按照顺乎自然的要求调息,气息粗而急迫,或急于追求深长的呼吸而强忍憋气,就会导致气息窒滞紧促,出现胸闷气急,肚腹酸胀,头晕目花等感觉。因此,“呼吸紧”是为二忌。练功调神,意念存思宜轻宜虚,若有若无,似守非守。若意念执着,牵强附会,谓之“意念紧”,此为三忌。所以练功者应该按照功法要领去练,做到松静自然,就可避免各种不利的反应。

3.正确对待“外动”现象“动”是一种气功效应,在练功中常可遇到。动有内动、外动之异。内动表现为肢体的酸、重、胀、麻、冷、热等感觉,或气流动感,电麻感等,也属经络通达的反应。外劫则多表现为肢体有规律的活动,手舞之,足蹈之,或无规律的蹦跳滚翻等等。对于外动目前气功界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认为是练功中的必然经过,也有持反对意见者。但是有一点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在主观上执意追求外动现象,并将之作为动之愈甚功力愈大的标志。除自发动功之外,气功的外动现象还是并不多见的,有许多练功数十年、颇具功力的气功师也并没有经历过手舞足蹈的阶段。即使是练习自发动功者,也不能着力于外动的追索,否则每有动之又动,常一发而不可收,以致于如狂似癫。当然,在练功时出现外动现象,也无须因此而惊恐不安。正确的做法是听其自然,坦然置之,坚持自然松静的基本原则,意守入静(如意守涌泉穴),即可复归于静。

篇二:怎样练气功

怎 样 练 气 功

1.掌握练气功的三要素:调息、调身、调心

修练气功,首先是要在调息、调身、调心上下功夫。

(1)调心,就是自觉控制意识活动,这是气功锻炼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状态。难以入静是初练气功的一大障碍,由于入静与练功效果有关,所以初学者往往求静心切,这反生急躁,越练越烦,更难入静。

入静,就是通过意守,改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进而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体内某一定部位或某种活动,或意想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情。最常用的意守方法是用呼吸结合意守丹田。

丹田,是指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它不是一个点或一个面,而是一个球体。呼吸与意守丹田结合,叫做气贯丹田。气贯

丹田的一般方法是:进行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膈肌下降,腹压增加,使小腹外鼓,好像气经肺吸入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好像气从小腹经肺呼出。

(2) 调息就是自觉控制呼吸,其基本要求是“细、静、匀、长”,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初练时,务必自然,不可勉强,慢慢做到从有声到无声,由短促到深长。最好是练“气贯丹田”法,至于“大周天”、“小

周天”的运气方法,待有一定功力后再去逐步学习。

运气是指通过深长呼吸和停闭呼吸,以意领气,打通经脉,意随气行,运行周天。这在古代也称“闭气”、“引气”、“行气”、“运气”等。若运气攻患处,给自己治病称“行气”;若运气外出,发气给他人治病,则称“布气”。

(3) 调身就是自觉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身一般分“行、立、坐、卧、做”。这五种情况都必须与调心和调息配合进行。调身的总要求是宽衣解带,舒适自然,不拘形式。 行,要平正不摇,注意道路,气贯丹田,呼气提肛,吸气放松。

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躯干平直,含胸收腹,两臂向前半举,屈肘屈腕如抱球状,两目半闭凝视鼻端,然

后调息,意守丹田,如“三圆式站桩”。

坐,有自由式和盘膝式两种:

自由式,选适当高度之椅、凳或床,双脚踏地而坐,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仰掌叠放一起置于小腹前,目半睁,视鼻端,或双手合掌如佛,目半睁视指端。

盘膝坐,有单盘膝、双盘膝和自然盘膝。单盘膝是将一侧小腿放另一小腿上面;双盘膝是先将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面,再把左小腿搬起放在右小腿上面,两小腿交叉,两足底朝天放在大腿上;自然盘膝是两小腿自然交叉成八字形,两足压在大

腿下。上身姿势皆同自由式。行功应备软垫,两腿发麻时,可行自我按摩后收功。 卧,适于病弱或失眠者,可于睡前行此功。以右侧卧位为佳,头稍向前。下面的一只手

自然屈肘放枕前,手心向上,上

面一只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或放丹田处,手心按腹。腿的姿势是,下面的自然伸直或略屈,上面的屈膝120°放

另一腿上面。

做,有两个含意:其一是指日常劳作时,根据工作的性质,采取合理的不易疲劳姿势,配合意守丹田和腹式呼吸,其精

神实质是时时处处都意守丹田练气功;其二是指导引、太极拳等各家各派的动功功法,其姿势动作五花八门,学者应选其一

种,认真练习。总之,调身即调整形体,使自己的身体符合练功姿势、形态的要求。

2.练习气功的要领

(1)松静相辅,顺乎自然。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松,一方面是全身

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

达到卧之舒适。站、坐两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放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

意识的放松,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

过于集中,要消除紧张状态,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静,是指相对安静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体会悠闲自得,在意识

方面强调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总之,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关键,掌握得好,可以迅速获得良效,掌握不当,往往

会出偏差。

(2)练意练气,意气合一。

气功之气,主要是指真气(元气)。练气之初,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虽然如此,但不论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甚至可达二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呼、吸气的锻炼,必须由浅入深,由快至慢,逐渐练习,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练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练意:一为排除杂念,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

练习,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达到入静的要求。

练功过程中怎样把练意和练气结合起来?开始锻炼呼吸时,同时也要意守呼吸,以帮助

呼吸尽快练好。待深长。均匀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随呼吸起落。当呼吸锻炼得很纯熟时,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达到气贯丹田,此时,单纯意守丹田即可以了。这样练气练意,二者就能密切结合,实现意气合一,使真气充沛,达到治病健身。

(3)情绪平衡,心情舒畅。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4)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练功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增加逐渐显现出来的。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掌握得比较

熟练,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

(5)练养相兼,密切结合。

练养相兼,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功,不注意合理休养,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合

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

至一生,都应当注意。

(6)固定功法,功时适宜。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仅限于个别人练习,尚未完全公开,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难定论。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选择1~2种合适功法,进行锻炼,这样既便于掌握,又易获效果。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严重者可产生偏差。造

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用力过大,一味追求深长缓慢,或意守强度太大,或盲目追求

某些感觉,结果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头痛头昏,精神紧张等。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显,由轻到重,当开始有所表现时,纠正比较容易,需时也短,如果偏差已经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此练功之初,一定要深入

细致地体会,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形成偏差。

3.练功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练功场所。

环境安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在室外练功,最好能选择树林、草坪、花圃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在室内练功,也应保持空气流通。练功场所的光线宜暗些,有利于较快入静。但无论

室内室外,都不宜让风直接吹在身上,尤其要避免吹在后颈、后

背等部位。

其次,功前要摆脱烦恼,心情愉快。

在练功前20分钟即应停止较剧烈的体力和脑力活动,以保证练功时全身肌肉放松、心情平静,这也有益于调整呼吸和意

守入静。练功前要宽衣松带,以便于全身肌肉放松和呼吸通畅。若采用卧式,应脱掉外衣,安卧床上。练功之前还要排除大

小便。

最后,要注意练功的次数和时间。

初学者每天练功一次,可在自己最为清醒之时练习。练习时间15~30分钟即可;练功熟练者,可增加几次练功时间,每次延长到30~60分钟。在练功期间,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营养,去掉烟酒嗜好,同时,要注意避免七情干扰,保持情绪稳定。练功完毕后,不要匆忙站起,应该先用两手擦面,轻轻揉揉两眼,然后再缓缓起立,活动活动四肢。但要注意的是在饥饿和饱食之后,都不宜练功;发热、腹泻、重感冒或身体过度疲劳时,均应暂停练功。

篇三:怎样练气功?练气功可以治疗什么?

古老松静功的操作和功效

松静功是一种静功功法,主要是要求放松和入静。姿势不拘,卧、坐、站皆可。练功时微闭双目,自然呼吸。呼气时默想静和体会松的舒适,或配合意念放松,逐步将全身调整成自然、轻松、舒适,解除紧张状态,排除杂念,安定心神,从而调和气血,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

松静功是比放松功更进一步的功法。放松功强调的是心身放松,而松静功的核心是在放松功的基础上,神志越来越宁静,逐渐达到气功态。

所谓神志的宁静和气功态是指意识由普通的清醒状态进入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练功人除自知自己是在练气功外,大脑皮层的其它部位进入到主动休息抑制状态。当练功人处于这种状态时,身体会产生一种飘飘然的舒适感。身体的感觉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以听觉为例,即会感觉外界的声响变得遥远微弱,甚至完全消失,呈现"虽有惊雷而无动于衷"的现象,又可对要想主动感知的事物感觉的极其清晰敏锐,达到"金针落地亦能闻其声"的程度。上述状态被气功界称为"入静状态"或"气功态"。而从现代心理生理学角度来看,它在实质上属于自我催眠状态,是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当人体处于气功态时,身体内部处于一种自动的调整状态,表现为补虚泻实,抑亢助弱的协调平衡状态。例如,对高血压病可起到降压作用,对低血压病可起到升高血压的作用。松静功具有明显的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各种心身疾病的作用。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神经官能症等病变都可选取以松静功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各种意守法。这种方法是在放松功对心身放松的基础上,主动地将意识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对象上。这个对象可以是身体的某一部位,如一个病变的脏腑、经络、一个穴位,也可以是一个美好的客观事物,如一盆鲜花、一幅壁画、一件令人陶醉的往事等等。这种意守法应该是在心身真正放松后自然呈现的,而不是强行追求所能达到的。对意守的对象又要做到"似有意,似无意"。没有意念是不可能的,而意念太重也不是好事,或可使意念的内容消失,或可使气功态时意守的对象在意识回到清醒状态时也无法消失,转化成一种练功偏差。

【操作】

一、四面放松法

1.前面放松 自面部开始,依次为颈部前面、胸部、上腹部、少腹部、两大腿前面、两膝、两小腿前面、两足背终于两足十趾。

2.后面放松 自头部后侧开始,依次为枕部、项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胭窝、两小腿后面终于两脚跟部。

3.左右两侧放松 自头侧面开始,依次为耳颞部、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两前臂、两腕、两手十指,意守1~2分钟后继续放松,自两腋、两季胁部、腰部两侧、两大腿外侧、两小腿外侧、两足终于两足十趾。

4.中线放松 自百会开始,依次为脑正中、咽喉、胸正中、上腹正中、脐后肾前、会阴、两大腿内侧面、两小腿内侧面终于两足涌泉。

如此反复放松30~60分钟2~3个循环,每次放松后意守大敦或涌泉穴,守3~5分钟。

二、局部放松法

在四面放松法的基础上,再单独放松身体的某一病变部位,或某一紧张点,默想该处,放松3~5分钟。

三、整体放松法

将整个身体作为一个部位,默念放松。

1.从头到足笼统地、似水倾头流泻式向下默想放松。

2.就整个身体笼统地向外默想放松。

3.在四面放松法的基础上,再如整体放松“1.”的放松法放松全身。

【主治病症】

一、胁痛

选择四面放松功,每天施功3~4次,每次放松1遍。结束匪存想涌泉穴5分钟。

二、腰痛

选择分段放松,坐式或卧式均可,每日练3次,每次。20分钟.配合意守涌泉穴5分钟。

三、不寐

四面放松功和分段放松功交互进行,每次练一种功,每日练3次,每次20分钟。

四、眩晕

四面放松功和分段放松功交互进行,每次练一种功,也可以先练四面放松功后接着再练分段放松功。每日练3次,每次20分钟。

五、积聚

选择四面放松功或分段放松功或整体放松功均可,坐式或卧式均可,自然呼吸,每日练3次,每次1遍,约30分钟。

六、慢性胆囊炎

选择四面放松功,着重在肋局部的放松。取坐式,自然呼吸,随呼气将意念停放在右胁胆囊区,默念“松”字。每日练3次,每次约30分钟。

七、视网膜炎

选孥四面放松功,自然呼吸,眼部局部放松,意守脐中、涌泉,多取平卧式。

八、支气管哮喘

选择四面放松功,取平坐或靠背式,以局部放松为主。四面放松后,将意念停放在膻中穴部位,停留3分钟后将意念随呼气下行至涌泉穴部位。每日施功3~4次。

九、心悸

选择四亩放松功和分段放松功,两功交互进行。每日练4次,每次1遍,结束时意守涌泉穴5分钟。

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以四面放松功为主,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分段放松功或整体放松功。可采用平坐、靠坐或仰卧式,使机体放松,呼吸自然,意守丹田。

除上述病症外,尚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痛经、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矽肺、肺结核、美尼尔氏综合征、青光眼、盆腔炎、前列腺炎、病毒性肝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

1.练功时意念要轻,不要用意执着、死守。 2.排除杂念,全身放松,不用不适之体位。

3.呼吸要自然,切忌刻意追求深长之呼吸。 4.练功完后安静片刻而收功。

冬日驱寒保暖强身气功两例

冬日养生最棘手的就是御寒暖身问题,练吹字功,洗脚擦足心无疑是有效的方法,这里再推荐卧式和骑马蹲档式两种耐寒暖身功法,以供气功爱好者选用。

1.卧式

取卧式,仰卧床上,上盖棉被。棉被最好是质地软、重量轻、御寒好的丝绵或鸭绒被。

平卧,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离身一拳,五指自然伸直,手心向下。枕头宜高10厘米左右,双目微闭,两唇轻合,舌尖轻抵上腭。排除杂念,意守丹田,意念腹部丹田有一炯炯红日向人体上下四周放射,温煦全身。

采用腹式呼吸,鼻吸气,口呼气,呼吸宜匀细深长,在静心息虑中呼吸吐纳。同时,由头到足趾自上而下逐一放松,反复放松3~5遍。放松后,意守丹田30分钟,然后慢慢收功,起床活动或安然入睡。

练习本功法,其要点全在放松入静,意守腹部丹田,意念丹田暖流温煦全身,练功过程中,口中津生,当猛力咽下,意念这津液深达腹部丹田,水火相济,生化无穷。

据有关气功文献记载及气功临床报道,凡练功较有成就者,三五分钟内即有明显的手、足、腹部热烘烘的感觉。有实验报道,15例练功者,功后有14例手心皮温增高近2℃,可见气功锻炼是耐寒暖身的有效途径。

采用本功法锻炼,如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者,还可配合屏息法,耐寒暖身效果更佳。具体方法为:在完全放松后,采用深呼吸数息。

即吸气时腹部尽量鼓起,吸至不能再吸时用力屏息,默数数宇,一直数至不能再坚持为止,略停数秒,将气缓缓呼出,同时放松全身。然后。略停数秒,再缓缓吸气,同时鼓腹、屏息,默数至不能得气为止,略停数秒,再呼气、放松。如此反复做3~5次。

应该指出。屏息法对血液循环系统造成的影响较大,耐寒暖身作用较好,但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2.骑马蹲档

采用站立姿势。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上身保持平直,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自然呼吸,呼吸宜均匀细长,不粗不喘。两目微闭,口唇微合,舌抵上腭。祛除杂念,息心静虑,全身放松,意守丹田。放松入静后,重心下移,两腿着力,两手慢慢自两边提起,同时两膝微风上身下沉,待两手提至与肩平齐,身体下蹲至骑马蹲裆姿势后,两肘下沉,手掌前臂向外向胸划圆孤,连做36次。然后,慢慢恢复站立姿势,叩齿100次,口中津生,用力咽下,用意念送至腹部丹田。应当强调,练习本功对,两手划动及叩齿,动作宜轻柔和缓,忌急躁,忌僵硬。

本功采用骑马群裆姿势,配合两手划孤,可使全身经脉得到疏利,叩齿咽津,能强身健体,只要依法坚持锻炼,可望在严寒的冬天,只穿衬衫、毛衣而全无寒意,精神健旺,步履轻盈。

自然卧功:舒适安泰的气功保健法

此功能发动内气,使内气运行全身以打通经络穴位上的关窍和阻碍,达到四肢百骸无所不通的健康状态。

1.调身:正规卧式(以右侧卧例),右手放在头与枕之间,右拇指指尖的少商穴轻微接触右耳垂后隆起处下的翳风穴;其余四指贴在右脸上.不要压住耳屏;左手伸到右肩头,掌心的劳宫穴贴在右肩锁骨窝内的缺盆穴上;身体微俯屈,不能挺胸突臀;两腿微屈.左腿比右腿屈一点,以左足大趾头临近右小腿中部为度。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它能清肺润燥;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会穴,它能疏风通络。

两穴位轻触,有利于呼吸的通畅和内气在经络的运行。掌心的劳宫穴贴在肩窝的缺盆穴上,不仅可防止寒气从缺盆侵入,还有增强内气的作用。然后,放松全身的关节和肌肉。如果不能放松,也可调整姿势,右手不放在头与枕之间而放在右脸面一点,甚至手臂伸直放在床上也可以;左手也可以不去贴右肩窝而直接地放在左腿上;两腿也可以不照规定的弯曲度,只要不伸得太直就行。


练气功的感觉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18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