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五四运动口号图片

时间:2018-11-09 10:2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九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卷一

新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精品单元测试卷系列

人教新课标九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卷一

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魂兮,归来!?2014年6月12日上午,伴随着悲壮的安魂曲,24个中国抗日远征军将士的骨灰罐被依次安葬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见图一)。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军遗骨归国活动。2014年是滇西抗战胜利和中国远征军光复腾冲70周年。图二为墓园的大门口,是一面巨大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面镌刻着103141位远征军将士的名字。据此回答1-3题。

图一 图二

1.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时间是( )

A.1931年-1937年 B.1937年-1945年

C.1939年-1945年 D.1942年-1945年

2.下列事件是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直接原因是( )

A.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国模空前扩大

C.1943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1942年夏天,希特勒发动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战役

3.以上材料表明( )

A.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B.中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C.中国积极抗战是二战胜利的最主要因素

D.二战中的中国战场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大

4.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右图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短说明与图片人物

相吻合的是( )

A.创办《新青年》杂志,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B.发表《新纪元》一文,歌颂十月革命

C.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D.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6.一位老战士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作品中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他的这段“难忘经历”是指参加了(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7.近代以来,上海始终处于中国发展的前沿。她也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变迁。以下内容与上海有关的是()D

①辛亥革命的开始 ②五四运动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红军长征

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②③

8.右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为新中国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9.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 )

①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 ④群众基础好 ⑤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已先期到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0.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右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国共合作的产物

B.蒋介石担任校长

C.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毛泽东担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

1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

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

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D.七届二中全会

12.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家以上工厂倒闭。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C.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3.1937年7月8日,中共通电全国,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此前一天的夜晚,北平爆发( )

A.百日维新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4.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

15.“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6.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7.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讨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时,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重庆谈判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18.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

片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北平和平解放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国民党政权垮台

19.1938年9月,张伯伦回到伦敦,挥舞着文件,宣称“我

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签定这一文件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0.小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幅图片,可以判断他进行历史学习的主题是( )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解放战争D.抗日战争

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短短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痛定思痛,我们必须牢记战争教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以下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卡片中,某些画线部分存在错误,

也是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将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占用邪恶的战争。

(2)根据材料二,说明法西斯的“邪恶”表现。(2分)

(3)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请用两例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三:中国作为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抗击了70%的日本侵略军,最终以3500多万儿女捐躯为代价,战胜了日本法西斯。

(4)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简述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8月15日,日本宣布参加协约国〃〃〃〃〃〃在一场欧洲战争中,自身的最高利益何在,日本有他自己的打算〃〃〃〃〃〃‘日本将从这场战争中渔利,主宰中国’,事实证明,确如所述〃〃〃〃〃〃?——节选自芭芭拉〃W.塔奇曼的《八月炮火》

材料二:帝国主义的入侵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下图是1850-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

么?请写出这场战争的性质。(3分)

(2)对于材料一中所述的“事实证明,

确如所述”,请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分)

(3)观察上图,在A、B两个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根据材料二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是五四运动爆发 ▲ 周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小明同学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他在图书馆查阅到五四运动爆发当年上海出版的一份《新申报》,还收集了一些五四运动的口号:①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拒绝和约签字。

(1)请将材料一中的空格补充完整,仔细阅读报纸中的新闻报道,请写出当时该运动的中心在哪里?主力是哪些

人?(3分)

(2)材料一中的斗争口号,哪些在

五四运动中得到了初步实现(填写

序号)?请运用史实加以证明。(5

分)

篇二: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滨州市第一中学陈晓萍

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中华民族崛起的宣言和徽章永久地烫在了我们民族向文明迈进的历史画卷中。同时,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运动中体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学好本课对于更好的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本课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基于课标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理解其意义,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目标细化为: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表格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通过引进最新史学观点的碰撞解读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文中所给的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五四运动作出价值判断,由此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培养理性爱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首配乐诗朗诵《青春中国》:

用茫茫的夜色作墨

用疮痍的土地作纸

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

是谁?

写下的两个字--中国

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

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

那萎缩在清末史书里的

消瘦的中国呵

那跪倒在《南京条约》里的

软弱的中国呵

那一天,无数的青年

走上了街头

面对淋漓的鲜血

面对惨淡的人生

他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

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

他们就像一束束火焰

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

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

通过沉郁庄重又有力量的诗朗诵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导入新课后首先给出五四运动的含义,对五四运动的内涵和外延界定:狭义的五四运动指1919年5月4日

发生在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指在此前后若干年内所进行的一种文化运动或思想运动,“上限至少可追溯到民国六年(1917年)的文学革命,下限则大抵可以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伐为界”(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

介绍民国第一外交官顾维钧,“1918年12月底30岁的顾维钧一行抵达浪漫之都法国巴黎,他无暇顾及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因为他带着期许的心情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他不知道的是一个多月后的一次发言不但使得他蜚声海内外,也掀开了近代外交的新一页”,顾维钧参加的是什么会议?通过一段电影视频《我的1919》片段播放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表现,师:“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虽然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但是中国在这场瓜分盛宴中仍不可避免的失败了,消息传到国内,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师:“有人认为没有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就没有五四运动,你是否同意此观点?”然后过渡到五四运动的深层背景。

二 偶然与必然——五四寻源。

通过“图片上的历史”这一活动,从两部分讲述五四运动的背景。第一部分“令人感到窒息、满怀悲愤的黑暗环境”:

青岛信号山——镌刻中华民族的耻辱

“二十一条——灭亡中国的狼子野心”

问:“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五四运动爆发的什么历史背景?”

师:帝国主义加剧侵华, 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国内则面临着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虽然面临着这样令人窒息的黑暗环境,但是中国同样面临着新的生机与希望。通过图片展示民族工业发展壮大的情况以及工人阶级队伍的增长,同时展示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图片,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和思想原因。

二 远看与细看——五四过程

(2)细看五四之一:口号(由一张张传单引发的思考)

展示五四运动的传单,引发学生思考,传单形象的传达了五

四运动的诉求和口号,问:“五四运动有哪些口号?”

生:“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打到卖国贼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

问:“运动有几方面的诉求?”

生:“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历次革命口号之比较。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片面的反对封建主义;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片面反对帝国主义;辛亥革命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片面反对封建主义;而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同时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以毛泽东指出:“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细看五四之二:群众基础

同样将五四运动与历次革命运动进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主体是农民阶级,洋务运动的主体是地主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主体是民族资产阶级,而五四运动的主体是学生、工人、商人。通过比较看出五四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的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那么什么是工人阶级?阅读材料:

材料一 《包身工》是夏衍亲自深入工厂采访调查后写的报告文学,讲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折磨以及带工老板对他们的残忍压榨。芦柴棒的形象一时深入人心。

材料二“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材料三没有各种工业工人,中国就不能生活,因为他们是工业经济的生产者。没有近代工业工人阶级,革命就不能胜利,因为他们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他们最富于革命性。 ————《毛泽东选集》第2卷

通过材料看出:工人阶级是一种力量,而不是皮鞭下屈死的冤魂;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不是机器旁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他们是未来革命的领导阶级。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虽是初登政治舞台但是已经表现出彻底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并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细看五四之三:结果

展示五四时期三份报纸的图片,通过图片展示五四运动的三个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问:“为什么叫初步胜利?”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四运动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我们应当铭记他们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展示运动中涌现出的爱国学生:

傅斯年:山东聊城人。五四爆发时举着大旗,走在队伍最前面,担任游行总指挥。 罗家伦:当时是北大外文系大三学生。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五四运动”由罗最早提出,执笔《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后曾参加北伐

闻一多:当时是清华大学高等专科二年级学生,五四期间做的是撰通电写宣言制标语的文书工作。

周恩来:天津学生运动领袖;

师:受到自由民主思潮影响的青年爱国学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五四运动摇旗呐喊。后来他们有的继续向西方学习,有的则接受了社会主义理想,决定走“俄国人的路”,对历史做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

展示运动中涌现出的精神导师: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后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影响深远

李大钊: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十月革命后撰写《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

蔡元培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的宗旨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师:这些人虽然没有直接领导五四运动,但是却指导或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是当之无愧的精神导师

三 碰撞与解读——五四意义

碰撞与解读(一)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阅读材料:

材料一:“五四运动表现出三种关系中国民族存亡的精神:一、学生牺牲的精神;二、社会制裁的精神;三、民族自决的精神。”

——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

材料二: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启蒙运动,所以五四以后的青年运动也染上了极其浓厚的启蒙色彩。这种启蒙启蒙色彩最明显的就是一种反抗的态度。对于历史、社会上的一切都要反抗。贞操观念、孝的道德固然反抗,就是支配人心社会时间最久、力量最大的儒家思想也要打倒。青年的要求,是要把自身从传统中解放出来。

——朱家骅

问: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爱国救亡还是思想启蒙?

学生活动略。

师:五四精神是爱国的牺牲精神,即打破“蠹国殃民者”在人民心目中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地位;“民众自决’则表达了民众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这种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

在思想历程中五四运动无疑是一次壮丽的精神日出,先进的思想家们大胆地冲破旧传统,提出民主、科学的主张,贯彻人人平等的思想,普及新的大众文化,出现了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并有力推动了其他领域的大解放。

五四运动是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赤城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民主与科学是五四反封建反传统的光辉旗帜。

碰撞二:关于其历史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精英分子也曾热烈地追求社会变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变革和革命运动曾在旧中国此起彼伏,却始终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转机与希望。在这些失败的运动基础上,“五四”时期那些“新青年”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人转移到文化传统上来。

材料四: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又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它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2009年《人民日报》

问: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还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学生活动略。

师:在前人探索失败的基础上,“五四”时期探索从具体深入抽象、从物质进入精神,

并提出了改造国民灵魂、国民意识和民族性格。试图实现文化形态、社会制度的全面转变和改造。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此后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了。

五四运动即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碰撞三:关于学生的暴力行动

“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得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因此他坚持“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学生生屈尊判服罪。”

——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

材料六:形式主义法学观认为“恶法亦法”认为人们必须遵守“恶法”;而实质主义法学观则强调“恶法非法”认为人们不必要遵守“恶法”。所谓“恶法”指违反现代法律精神和法治原则、违背公民合法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法律。学生火烧赵家楼、殴打卖国贼的行为按照实质主义法学观是维护国家利益、行使民主权利的正义行为。

——《五四运动的新史观》阚敬侠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是当时法律的尴尬,也是那个时代的尴尬。我们不赞美暴力,从政治文明进步的角度看,表达意愿的方式不一定使用暴力手段。公民行为的进步与国家的进步相辅相成,在民主与法治日益健全的今天我们呼吁理性爱国,坚持法治!

结语

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仍然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呼吸。我又看见了,一群又一群的青年,那挂满汗水的面孔,他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在悠悠岁月中写着一首爱的诗篇。五四运动是一个时代的节点,它是一场政治风暴,更是一场精神风暴,头脑风暴,中国人民在这个节点开始重新寻找方向,踏上救赎国家,救赎民族,乃至救赎自我的道路。

课下作业:做学案训练题、创新设计练习题;小组内检查记忆情况。

篇三:五四运动

新年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内容标准】概述五四运动,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能概述有关五四运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基本史实。

2、分析并能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收集有关五四运动的资料,真实体验五四运动的激情岁月,体会青年学生们为国牺牲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2、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背景

导入新课: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歌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五四运动因何而起的呢?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学生观看视频《我的1919》,再现当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场景。 得出五四运动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其他原因:

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学生自主阅读)

五四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运动的先锋-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中心-北京

第二阶段:6月5日后,运动的主力-工人阶级;运动的中心-上海 师:五四运动爆发了,率先走上街头的是谁啊?

生:青年学生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五四运动的过程。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于5月4日在天安门集合,高呼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这一阶段,运动的先锋是学生,运动的中心主要是北京地区。到了第二阶段时,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士,配合学生的罢课行动。

师:下面同学们阅读一下资料,想想资料反映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什么作用呢?

投影:史料链接: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师: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同时,这也给了北洋军阀政府很大的压力,于是北洋军阀政府被迫做出了让步,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并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团也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这是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那大家来思考两个问题,五四运动能取得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取得的成果中你能判断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生:??

师(总结):主要原因: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始领导中国革命。(所以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投影: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

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三,五四运动的意义(学生自主阅读)

历史意义:

1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四,五四运动的精神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我们今天需不需要发扬这这种精神呢?

投影:史料链接: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师:我们可以把五四精神概括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核心是爱国

课堂作业:高考题

1.(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8)“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 (年广东单科,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五四运动口号图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1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