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甜叶菊种子

时间:2017-05-05 06:2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甜叶菊基本属性

甜叶菊,是一种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叶片中含有菊糖苷,其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是一种极好的天然甜味剂。国外已用来代替糖精做低热食品,不但无副作用,而且能治疗某些疾病,如治糖尿病,降血压,对肥胖症、心脏病、小儿虫齿等也有疗效,并有促进新陈代谢,强健身体的作用。

甜叶菊的抗逆性强,病虫害少,适应性广,我国南北方都可种植,甜叶菊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长江以南地区一般都可自然越冬,北方可采用地窖保根越冬,来年移栽定植,甜叶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温耐湿怕旱,其根系较浅,栽培以肥沃潮湿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好。可用种子、扦插、压条、分株等方式繁殖。它是短日照作物,光照长于12小时便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喜漫散光,可在畦边间种一些高秆作物,适应它对漫散光的要求。双子叶植物纲,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八十年代初引进种植,是新型糖源植物。叶含菊糖苷6-12%,精品为白色粉末状,是一种低热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剂,是食品及药品工业的原料之

一。甜叶菊株高90-150厘米,基部木质化,茎粗0.8-1.2厘米,一级分枝30-50个,二级分枝90-160个;叶对生,呈椭圆形,纸质,叶面粗糙,一年生单株有叶片400-700片多达1200片;花序多排列成稀疏房状,总苞筒状;花警平坦,花冠白色,果为长纺锤形瘦果,顶端着生伞状冠毛;千粒重0.3-0.4克。

年降水900-1200毫米,无霜期278-356天,年日照1870-2700小时的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金阳等县市引进试种成功;生育期为140天左右,种植一季亩产鲜叶100O-1500公斤,干叶180-230公斤,每亩经济效益上千元。甜叶菊为短日照植物, 临界日照为12h。我国引种区,适宜温度15℃-35℃,生长最适温度25℃左右。耐湿不耐旱,夏季高温缺雨,水分不足时,下部叶片已脱落。对土壤要求不严,黄壤、沙壤、草甸土等土壤均能种植。土壤pH以中性为佳。

功用:调节血压、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降血糖、尿糖、抑菌止血、镇痛、减肥养颜、养阴生津、帮助消化,促进胰腺、脾胃功能和清热解毒。

化学成分:叶含甜菊甙(Stevioside)、甜菊双糖甙(Steviolbioside)、甜菊甙A和甜菊甙B (rebaudisides A,B)、甜甙A、甜甙B、甜甙C、D、E、卫矛甙A、6一O一乙酰基澳泽兰素(6一O一acetyl一austroinulin)、泽兰醇(jhanol)、澳泽兰素(austroinulin)。

育苗:苗床育苗:甜叶菊种子在20℃温度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播种期一般在春季气温15℃时进行。播种前要除去种子冠毛,经风选或水选,浸种一天后晾干。育苗的苗床要下整细碎,整地时施入一些腐熟厩肥;播种时每隔5~7厘米用棍子在苗床面上轻划2~3毫米深的沟,将种子播入沟内(也可直接撒播在畦面上),轻轻拍压,使之与土壤结合紧密,用喷壶淋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每公顷播种15千克,出苗可供20公顷大田栽种。播种后保持床土湿润,4~5天后出苗,30天以后选取具有10片真叶的苗移栽。

砂培育苗:将选好的种子用50℃热水浸泡4小时,取出放在盛有粗砂的盘子中,在温度25℃,湿度75%的正常情况下催芽,待长出1~2片真叶,根茎1厘米时定植。

扦插育苗:用现蕾前尚未木质化的茎根部作插穗。苗床宜用砂土,可掺入一些塘泥。插穗剪取具有2~3节的枝条,插入木棍捣成的小洞中后压实,留出芽节。密度为3×5厘米左右。苗床要遮荫,7天左右生根。

栽植管理:大田定植前,开条沟施一些土杂肥做基肥。栽植株行距为50×15厘米,每亩约8000~10000株草。苗高10厘米后,可不断打顶摘心,促使多分枝。 整个生长期,特别是幼苗期,要注意水分管理。生长旺期,可适时追肥2~3次,并结合进行中耕除草培土。割叶前半个月施复合肥,以提高叶片甜度。

采收与圈种:菊叶收获期应根据栽培地气候条件,栽培技术而定。当植株出现花蕾时,是叶片含菊糖苷量最高的时候,应及时收获。收割时从离地面20厘米处割断,自然越冬的可留些叶子保护越冬。

需要采种的植株,可进行短光照处理,即在甜叶菊生育盛期(出苗90天后)开始遮光,即下午6时盖上,第二天早晨8点揭开,连续遮光20~25天,就可开花结果。种子很轻,可用塑料袋套住植株后拍打采收。

采收与加工 通常以盛蕾期含甙量为最高。长江以南1年可收割三次,黄河沿岸收割2次,北方每年收割1次。收获时剪取枝茎,摘取叶片,晒干或烘干。大面积种植宜用烘干机加工干燥。667m2可产干叶150~200kg,最高的可达500kg。

储存方式:甜叶菊叶子易吸湿软化,晒干的叶子,除掉杂质,达到优质叶标准时,马上装入塑料袋中封好。在避光低温环境下,不打开包装可保存两年。 药用价值:1.对糖代谢的影响: 甜叶菊成分蛇菊酸等在大鼠肾皮质小管抑制糖的合成和氧的吸收,但甜度成分蛇菊甙等无此效应[1]。志愿者16人服用甜叶菊叶水提物3d后,对葡萄糖的耐受性提高,血糖水平明显下降[2]。蛇菊甙抑制苍术甙atractyloside)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在蛇菊甙作用下苍术甙对糖酶解、精元异生、糖原分解和氧的吸收均减少。作用部位在细胞外,可能是影响苞米甙的细胞膜转运[3]。

2.对血管扩张作用 蛇菊式对正常或肾性高血压大鼠引 起血压降低,利尿及尿钠排泄增多,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这部分是由于小动脉扩张引起的[4,5]。CaCl2可明显减弱这种血管扩张作用,提示蛇菊甙可能是一种钙的粘抗剂[4]。

3.对大鼠肝线粒体酶的影响甜叶菊水提取物抑制下列酶的活性,如氧化磷酸化酶、ATP酶、还原型辅酶 I( NADH)氧化酶、琥用酸氧化酶、琥珀酰脱氨酶、L-谷氨酸脱氨酶等[6]。

4.体内过程大鼠结扎贲门和幽门,并在总胆管下结扎十二指肠和小肠各7cm,分别注入3H-蛇菊成,结果结扎胃、十二指肠、回肠 30min时吸收率分别为 12%、

7.%和 2I%;2h分别为33%、37%和56%;4h分别为上仕%、大止%和仕9%。大鼠口服给药后,Id内尿粪排泄达61.9%、其中粪占42.6%;31d内为69.%;31d内尿粪累积排泄量为给药量的84.7,其中粪占60.9%,尿占 23. 8%。胆汁中排泄量为给药量的6.8土0.5%。

浓缩尿、粪和胆汁,经甲醇提取,TLC层析,Rf值与标准的Rf值相近。经TLC板层析,在非标记蛇菊式Rf值处测得放射性,尿中占总放射性的 82. 5%,粪占74. 5%。结果表明大鼠尿、粪、胆汁排泄中以蛇菊式原形排出为主[7]。大鼠血浆加入3H-蛇菊式,经温孵、透析,测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43土 .l%。大鼠小鼠分别口服高、中、低剂量及单剂量静往后,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图形大体相似,经计算机拟会结果呈快慢二相,符合开放型二室动力学模型。胃肠道吸收较慢,且不完全。大小鼠吸收峰时分别为2h、1h。体内消除较慢,小鼠吸收及清除较大鼠为快,大小

鼠口服动力学参数及单次剂量静注动力学参数基本相近。口服tl/2β较静注长,三种剂量下大鼠小鼠平均为6.3h、.2h;静控为58。1h、5h;Vd均在5.g1/kg左右[7]。蛇菊忒对大鼠菊粉肾清除(Cln)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提高对氨基马尿酸清除(CPAH),葡萄糖清除(CG),销清除等。甜叶菊本身的清除高于Cln,而低于CPW结果提示甜叶菊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排泄,从而产生利尿,利钢排泄,抑制葡萄糖的肾小管重吸收[8]。5.毒性仓鼠20只1个月龄,雌雄各半,分别口服蛇菊式.sg/kg,.og/kg,.sg/kg。在生长发育二性交配生殖等方面无异常。蛇菊式在上述剂量,对仓鼠生长发育、生殖均无影响[9]。雄性大鼠(25~30d龄),喂服甜叶菊叶水提取物60d,结果表明血糖和血中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睾丸、前列腺、唾液腺、胰腺中锌含量、体重增长、睾丸重量以及前列腺、唾液腺及肾上腺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唯精囊重量下降约础%[10]。蛇菊式无诱变性,但其式元斯替维醇具高诱变性,这种诱变性取决于大鼠肝的 AroCor 1254须处理以及NADPH存在,非代谢性成元无诱变活性[11]。 化学成分:本品叶含蛇菊苷(steviolide)。又稀斯替维亚苷,甜叶菊苷

(rebaudioside)A、B、C、D、E,甜叶菊素(stere-bin)A、B、C、D、E、F、G、H,卫矛醇苷(dulcoside)A、B、,还含蛇菊醇(steviol)及其糖苷,主要为蛇菊苷,此外,还含甾醇类,有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β-D-葡萄糖苷(stigmasterol-β-D-gluco-side),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另含有黄酮类及其甙类成分:芹菜素-7-O-β-D-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glucoside),芹菜素-4-O-葡萄糖苷

(apigenin-4-O-gluco-s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山

柰酚-3-O-鼠李糖苷(daempferol-3-O-rhamnoside),槲皮苷(quercetrin),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ercetin-3-O-glucoside),槲皮素-3-O-阿拉伯糖苷

(quercetin-3-O-arabinoside),5,7,3-三羟基-3,6,4-三甲氧基黄酮(5,7,3-trihydroxy-3,6,4-trimethoxy flavone)。

食用价值:1969年,日本的住田哲也教授在巴西山区发现了一种很甜的菊科植物,人们叫它甜叶菊。用它提取出的糖甙,其甜度大约为糖的300倍。甜叶菊是理想的甜味剂,具有热量低的特点,它的含热量只有蔗糖的三百分之一,吃了不会使人发胖,对肥胖症患者和糖尿病人尤为适宜。长期用甜叶菊煮水喝,还有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和强壮身体的功效。因此,甜叶菊发现后,许多国家都相继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

甜叶菊是外来的"侨民",飘洋过海到中国定居的时间还很短。它的故乡在南美洲巴拉圭、巴西的原始森林小山坡杂草丛中,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我国温带地区,栽一次可以活好多年,夏天一到,开出一丛丛小白花,有股淡雅的香气。在它的叶子中含在丰富的甜叶菊苷,提纯了的甜叶菊苷味道很像白糖,但甜度却比白糖高300倍,而热量只有白糖的1/300。如果摘一小片叶子放在嘴里嚼一嚼,就像吃了一口清香的白糖。

多少年来,人们习惯用甘蔗等植物来提取白糖、红糖、葡萄糖等。这些糖有营养,热量也高,吃多了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例如小朋友吃多了容易蛀牙,大人吃多了会引起肥胖病、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禁止吃糖。后来人们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了比糖甜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并且热量又不高的糖精,用来弥补白糖等的不足。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糖精对人体也有不良的影响。

甜叶菊的发掘和利用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试验表明,甜叶菊糖不但对人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相反,它还有降血压、强壮身体、治糠尿病等药用价值,它不但夺得了"甜味世界"的冠军,还被称作"时髦的甜味品"。

除甜叶菊外,植物中还有很多带甜味的天然物质,如甘草的根和根茎有比白糖甜200~250倍的甘草酸苷,玉米芯中可提取和白糖一样甜的木糖醇……都是低热量的甜味剂,有待人们不断开发和利用。

甜叶菊还与沙棘等组合研制成用于减轻中药汤剂苦涩味的中药伴侣。并且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篇二:甜叶菊栽培技术规程。确定

甜叶菊栽培技术规程

一 管理目标

苗床出苗整齐、苗壮、抗逆性强、炼苗良好。

移栽后成活率高、长势良好、具有丰产的势头,亩产达到290公斤以上。

二、育苗

(一)苗床育苗

1、育苗时间:甜叶菊种子出苗后,生长非常缓慢,从播种到移栽苗龄约需50—60天,根据农场气候特点,甜叶菊育苗的适宜播种期应确定在3月1日至10日(必须在2月底完成整畦搭棚)。

2、整畦搭棚:(1)时间: 2月底完成整畦搭棚。(2)育苗地选择:育苗搭棚应选择光照充足,防风良好,背风向阳,土地平坦,水源充足,灌水方便,通透性好,管理方便的熟耕地或菜地。(3)整畦:拱棚方向以最大采光面积设定,在搭棚前平整土壤后做畦,畦大小视土壤平整度而定,畦埂高20厘米,宽30厘米左右。一般每畦面积应在10-15平方米之间为宜,畦面要求精细平整,为了方便播种和管理,畦间1—2米应增加人行道。(4)拱棚面积:拱棚大小按定植面积计算, 每栽植1亩甜叶菊需10-15平方米的苗床,拱棚一般宽6米、长15-20米左右,高度不低于1.6米,90平方米大小的棚育苗

可供6-9亩大田移栽。(5)搭棚:整畦后将支撑立柱、棚架筋骨栽好固定结实,棚膜紧贴架面固定压实,外设压膜绳,保护棚膜(主支撑立柱长度2米以上,埋深30厘米以上),⑹大棚方向:以南北方向为佳。

3、种子处理:育苗前将种子装入透气的编织袋扎紧袋口,放入清水浸泡12小时,捞出沥水后用过筛草木灰均匀拌种,种子与草木灰反复搓拌,使种子均匀分散于草木灰中,现拌现播。

4、播种:(1)播种量:按照亩栽植密度10000株计算,适宜的播种量为每15平方米100-150克(育苗每平方米播种量为8—10克左右)。(2)播前准备:播前再次平整畦面,清除直径1厘米以上的土粒后刮平,播前灌足底墒水,用50%甲基托布津喷洒畦面消毒。每个棚准备过筛细土30—50公斤,草木灰5—10公斤。(3)撒种:畦内灌水渗完后畦上搭建悬空的木板以利人工操作,通过挪动木板均匀撒播拌好的种子,尽量避免踩踏畦面。为保证播种均匀,将拌好的种子分多次播撒,最少2遍,均匀撒种后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块棚膜,用笤帚轻轻拍打盖有棚膜的畦面,使种子充分接触湿土,然后揭去棚膜,并在畦面均匀撒施少量育苗基质或细沙土,厚度不超过0.5厘米。(4)覆膜:均匀铺撒基质后将苗床畦面全部用薄膜覆盖,膜面撒适量细土遮光保湿,以利出苗。播种后加固拱棚,防止大风刮开或倒架。

5、灌水:播种2—3天后,灌小水一次, 7天后再灌水一次,出苗达60%后灌水一次,以后视土壤湿度灌水,湿度大少灌水,湿度小多灌水,每7—10天灌水一次,禁止大水漫灌,防止冲毁小苗。保持土壤湿度60—80%,每次灌水必须灌匀灌透。

6、育苗温度:甜叶菊种子发芽极不整齐,发芽率低,对温度要求严格,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发芽生长,因此出苗前棚内温度尽量保证在19℃—30℃之间(一般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30℃,夜间温度不低于13℃)并注意夜间保温防寒,在棚上加盖保温材料(如草帘等),白天温度较高,应适当遮阳,防止高温烧苗。

7、出苗后管理:甜叶菊幼苗生长缓慢,要精细管理,棚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幼苗60%出土后应每天揭开苗床薄膜通风2—3次,全部苗床长满封垄后揭去薄膜,并及时拔除杂草。播种30天左右,幼苗两对真叶时,对过密的幼苗进行分苗,移栽于苗床空间,以利促发新根,苗间距不小于2厘米。出苗整齐,苗床较满,幼苗稠密的可适当间苗,并进行适量叶面追肥2—3次。在移栽前15天左右,适当控制浇水,白天打开棚门或揭开一边棚膜通风,逐步加大通风量进行炼苗,移栽前一周撤去棚膜,使小苗适应外部大环境条件。

8、起苗:当幼苗6—7片真叶,苗高10—12厘米时就可以移栽定植。甜叶菊苗要随起随栽,在起苗前6小时灌一次透

水,渗水10厘米左右,使苗子根系渗透,以利起苗。起苗时用手拔出或用铲子起出,尽量不要伤根,为方便移植随手用细绳捆成小捆,每捆100株。在起苗时将太小的苗留下,起苗后灌水一次,促小苗生长,用于补苗。

三、移栽

1、移栽地块选择 甜叶菊对土壤种类、肥力要求严格。忌盐碱土壤。

2、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4月10日左右整地施基肥,基肥的标准为磷酸二铵30公斤/亩,尿素15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用播种机播入土壤后整地。铺膜时每亩用48%仲丁灵乳油175克封草。铺1.4米宽的黑色地膜,架设好滴管带,浇足水,待移栽。

3、移栽 1.4米的膜一膜4行,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亩保苗10000株左右。苗适当深栽至湿土层,移栽后及时培土,浇水。

四、田间管理

1、浇水施肥

移栽10~15天后浇第二水,第二水前要补苗,浇水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

第三水应视土壤干透后再浇水,浇水时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第四水时苗高约25~40厘米时追施钾肥10~15公斤/亩。第五水时亩追施碳铵30公斤。

立秋后喷叶面肥2~4次,间隔7天左右喷一次,叶面肥主要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等。

2、摘心

浇第三水前可人工摘心,摘心的作用是增加分枝和叶数,提高产量,防倒伏等。摘心方法:均采用人工摘心,大田摘心是在定植成活后,株高15~30cm以内进行,长势不良不能摘心。

3、中耕除草

生长期中耕除草2-3次,用百草枯化学化学除草一次,保持田间清洁,

4、甜叶菊病虫害防治

生长期随时观察病虫动态,发现病虫及时防治

五、采收

采收时期一般为9月中旬至10月初收获,收获工作要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采用人工或机械从基部连杆割下。当天采收的甜叶菊应于当晚摊薄晾开,不能堆积,否则叶片变黑,影响质量。等待晾干后用细枝条轻打,菊叶脱落后集中包装即可。

收获指标

产量指标;亩产甜叶菊干叶300~450公斤。

质量指标;干叶鲜绿,无茎杆、无霉变、无黑叶、无湿烂叶。

篇三:甜叶菊育苗移栽栽培技术规程

甜叶菊育苗移栽栽培技术规程

一 管理目标

苗床出苗整齐、苗壮、抗逆性强、炼苗良好。

移栽后成活率高、长势良好、具有丰产的势头,亩产达到300公斤。

二、育苗

(一)穴盘育苗

甜叶菊育苗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穴播种量为5粒,种子发芽率为60%。苗期一般为30天。

1、苗前的准备工作

提前扣棚,在3月1日前完成扣棚工作,以便提高育苗棚内部地温,育苗前务必保证地温在夜间不能低于2~3℃。

管道铺设工作,为提高育苗效率、方便棚内浇水,需要在每个棚内架设水管道。

育苗基质购买、育苗盘购买。

种子发芽率测验,验证种子质量,保证育苗出苗率。

2、时间

3月1日开始育苗、育苗时气温达到15℃,棚内温度夜间不低于2-3℃.

3、育苗流程

拌基质 10袋50升基质掺入1小袋用500g百菌清或

多菌灵),加水浸泡半小时,再开始翻堆,水不可过多,拌好的基质用手捏可成团且不出水为最好,拌好的基质用篷布盖好。

装盘 将拌好的基质装入育苗盘内,用木板刮平,不可装的过满。

播种 用穴盘点播机播种,顺序为;压穴-吸种-检查吸种量-播种-覆基质,覆盖基质一定要薄,不然会影响出苗。

入棚 将播种好的育苗盘整齐摆放于育苗棚内,浇透水,上面覆盖薄膜。

4、育苗棚管理

(1)温度管理 甜叶菊播种出苗期间保持地表温度20~28℃为适宜,幼苗生长期间白天18~25℃、夜间12~16℃为适宜,10℃以下生长趋于停止,但可耐2~3℃低温;30℃以上不利于出苗生长。当幼苗长到2~3对真叶,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可开始通风炼苗,到移栽前7~10天,夜间打开通风口,加强炼苗。

(2)苗期水分管理 从播种到幼苗2~3对真叶时,是抗旱能力最差的阶段,必须随时检查穴盘内基质湿度,一般保持在60%左右。长出3对真叶后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育苗中后期如幼苗出现徒长现象应控制浇水,加强通风降温等措施,炼苗促壮。移栽前5~7天控制浇水,通风炼苗,使幼苗适应大田条件,提高栽后成活率,起苗前浇水湿润根层

以便起苗。

(3)苗期营养管理 甜叶菊幼苗长到2~3对真叶后开始追肥,第一次追肥后隔7~10天可再追一次,徒长苗不追或少追肥,移栽前7~15天停止追肥。可用尿素,氮、磷、钾复合肥,磷酸二铵做追肥,一般用30~50克兑水15~25公斤溶解后均匀喷洒,追完后用清水冲一遍,不宜在烈日下进行追肥。

(二)苗床育苗

1、育苗时间:甜叶菊种子出苗后,生长非常缓慢,从播种到移栽苗龄约需50—60天,根据农场气候特点,甜叶菊育苗的适宜播种期应确定在3月1日至10日(必须在2月底完成整畦搭棚)。

2、整畦搭棚:(1)时间: 2月底完成整畦搭棚。(2)育苗地选择:育苗搭棚应选择光照充足,防风良好,背风向阳,土地平坦,水源充足,灌水方便,通透性好,管理方便的老熟耕地或菜地。(3)整畦:拱棚方向以最大采光面积设定,在搭棚前平整土壤后做畦,畦大小视土壤平整度而定,畦埂高20厘米,宽30厘米左右。一般每畦面积应在15—20平方米之间为宜,畦面要求精细平整,为了播种和管理方便,畦间1—2米应增加人行道。(4)拱棚面积:拱棚大小按定植面积计算, 每栽植1亩大田甜叶菊需15—20平方米苗床,拱棚一般宽6米、长15米左右,高度不低于1.6米,90平方米大小的棚育

苗可供4—5亩大田移栽。(5)搭棚:整畦后将支撑立柱、棚架筋骨栽好固定接实,棚膜紧贴架面固定压实,外设压膜绳,保护棚膜(主支撑立柱长度2米以上,埋深30厘米以上),⑹大棚方向:以南北方向为佳。

3、种子处理:育苗前将种子装入透气的编织袋扎紧袋口,放入清水浸泡12小时,捞出沥水后用过筛草木灰均匀拌种,种子与草木灰反复搓拌,使种子均匀分散于草木灰中,现拌现播。

4、播种:(1)播种量:按照亩栽植密度10000株计算,适宜的播种量为每15平方米100-150克(育苗每平方米播种量为8—10克左右)。(2)播前准备:播前再次平整畦面,清除直径1厘米以上的土粒后刮平,播前灌足底墒水,用50%甲基托布津喷洒畦面消毒。每个棚准备过筛细土30—50公斤,草木灰5—10公斤。(3)撒种:畦内灌水渗完后畦上搭建悬空的木板以利人工操作,通过挪动木板均匀撒播拌好的种子,尽量避免踩踏畦面。为保证播种均匀,将拌好的种子分多次播撒,最少2遍,均匀撒种后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块棚膜,用笤帚轻轻拍打盖有棚膜的畦面,使种子充分接触湿土,然后揭去棚膜,并在畦面均匀撒施少量育苗基质或细沙土,厚度不超过0.5厘米。(4)覆膜:均匀铺撒基质后将苗床畦面全部用薄膜覆盖,膜面撒适量细土遮光保湿,以利出苗。播种后加固拱棚,防止大风刮开或倒架。

5、灌水:播种2—3天后,灌小水一次, 7天后再灌水一次,出苗达60%后灌水一次,以后视土壤湿度灌水,湿度大少灌水,湿度小多灌水,每7—10天灌水一次,禁止大水漫灌,防止冲毁小苗。保持土壤湿度60—80%,每次灌水必须灌匀灌透。

6、育苗温度:甜叶菊种子发芽极不整齐,发芽率低,对温度要求严格,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发芽生长,因此出苗前棚内温度尽量保证在19℃—30℃之间(一般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30℃,夜间温度不低于13℃)并注意夜间保温防寒,在棚上加盖保温材料(如草帘等),白天温度较高,应适当遮阳,防止高温烧苗。

7、出苗后管理:甜叶菊幼苗生长缓慢,要精细管理,棚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幼苗60%出土后应每天揭开苗床薄膜通风2—3次,全部苗床长满封垄后揭去薄膜,并及时拔除杂草。播种30天左右,幼苗两对真叶时,对过密的幼苗进行分苗,移栽于苗床空间,以利促发新根,苗间距不小于2厘米。出苗整齐,苗床较满,幼苗稠密的可适当间苗,并进行适量叶面追肥2—3次。在移栽前15天左右,适当控制浇水,白天打开棚门或揭开一边棚膜通风,逐步加大通风量进行炼苗,移栽前一周撤去棚膜,使小苗适应外部大环境条件。

8、起苗:当幼苗6—7片真叶,苗高10—12厘米时就可以移栽定植。甜叶菊苗要随起随栽,在起苗前6小时灌一次透


甜叶菊种子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14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