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抗日老兵泪如雨下

时间:2017-05-05 06:2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老兵观后感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的人物事迹观后感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的人物事迹观后感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事迹晚会评选出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三思教育网小编整理了《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

迹及颁奖词》,同学们可以参考学习

【特别致敬: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人物事迹】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9.3”阅兵式上,赢得最多掌声和最高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

现在。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

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

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和抗战

老兵群体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

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 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

来。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

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篇二:观《壮哉,沙海老兵村》有感 观《壮哉,沙海老兵村》有感 2015年9月9日,在公司党支部组织的“四强”活动专题学习会上,我与同事一起观看

了《壮哉,沙海老兵村》。 六十年前,一道紧急命令,一支英雄部队,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

的进军记录。他们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里木盆地,克服了狂风暴沙、饥饿干渴等困

难,昼夜兼程15天、行程近755公里,胜利解放和田,开创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

奇迹。从此,这支部队就留在了这里,成为这个沙漠边缘的小村庄里一个深藏了六十年的英

雄群体。 他们耄耋者九十有二,古稀者七十有八,平均年龄八十五岁,平均军龄六十六载。

无论何时,他们都始终牢记“兵”的身份,爱护着他们的荣誉勋章,珍惜着他们的军衣军帽,

珍藏着他们各个时期和战友最珍贵、最纯真的记忆。 走过硝烟炮火,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士留

了下来,用握枪的双手,构建和经营未来的生活。他们在沙漠的边缘,书写着使命与生命的

交响乐章,充满深情,弃舍无悔。“兵”的使命,“兵”的职责,“兵”的情谊,伴随着他们,

让他们用一生去守护一片土地,用一生去信守一份承诺,用一生去坚定一个信念,支撑着他

们顽强伟大的生存。

六十余载光阴飞逝,老兵们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同甘苦、共欢乐,为边疆建设、边防巩

固付出数不尽的艰辛和努力。现在,他们都已是80多岁的高龄,但依然伴着风沙,伴着胡杨,

伴着他们用热血浇灌出的绿洲,从容地迎接每一 天升起的太阳。六十多年来,共和国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群老兵没有变,

他们始终恪守着军人的信念,守着祖国的阵地,守着战友的记忆。他们把忠骨埋在了大漠,

把忠诚献给了祖国。

此时此刻的我,依稀还记得那首诗:“您满头的白发,飘逸着红军饱经硝烟战火的红旗;

您粗裂的大手。铭刻着南泥湾大生产艰辛的记忆;您警觉的目光,依然瞄准杀敌钢枪的准星;

您颤巍的双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奇迹。”一首饱含热情的诗歌,是对沙漠老兵一生经历的

真实写照,是对沙漠老兵奉献精神的深情讴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延续着另一个生命,用自

己的青春照亮另一个人的青春。他们用自己朴实无华而又感人至深的一言一行,展现着军人

的精神风貌,诠释着弥足珍贵的老兵精神。他们有着沙漠胡杨般“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

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英雄气概,有着戈壁红柳般“根出艰苦不放弃、身处恶劣不

言苦、自力更生不抱怨”的朴实情怀。岁月虽然磨砺了老兵,生命会流逝,但老兵精神却能

够在后辈们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得以永生!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老兵精神,以信念为方向,化知识为动力,铸

理想为刚犁,努力学习、奋斗拼搏,用生命与忠诚、用热血和青春,代替老兵们去继续履行

屯垦戍边的伟大使命。篇三:看采访和报导“抗战老兵”有感 看采访和报导“抗战老兵”有感改开以来,尤其是在每年的抗战纪念日来临之际,都会通过各种媒体看到有关抗战老兵

的采访报导。尽管老兵的经历各不同,但是,每一位老兵都会说,因为不愿意打内战,抗战

结束了就回乡务农了,或者改行了。这话简直就是放屁,亏他还当过兵,这话也能说出口,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无论当什么兵也不是自己想回家就能回家的。尤其是当国民党的兵,大

多数都是被迫来当兵的,不是抓来的,就是被赶来的,哪有自愿的。能回乡的,不是伤兵就

是被整编裁员的才能退伍的。哪有一个兵是因为不愿意打内战解甲归田的? 以前也没有听过哪个国民党的兵是因为不愿意打内战而退伍回乡的,除非是被解放军抓

了俘虏放回家的。不愿意打内战,是一个国民党小兵说了算的吗?不是因为美国帝国主义出

钱出枪,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是不敢发动内战的。内战的罪魁是蒋介石,后台是美国鬼子。

国民党小兵只不过是美国的走狗炮灰而已。他们只有盲目地跟着上战场送死,根本不可能有

那么高的阶级觉悟,不愿意打内战!(都是汉奸媒体安排这样说的)这场内战不是人民发动的,人民也不愿意打内战,但是正义的人民赢得了战争。人民解

放军打赢了解放战争,战胜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人民没有错,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没

有错,错的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那种企图以抗战老兵的口吻来否定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是徒劳的也是可耻的。抗日战争是外战,参加过抗战当然是光荣的,牺牲了的,在人

民英雄纪念碑上也有他们的英灵寄托,但是,没有因为抗战而牺牲的后来又跟着老蒋打内战

的都属于战争罪犯之列,不能因为有过抗战的经历还依然是英雄。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

争中牺牲的烈士才是人民英雄。这就是历史,历史已经定格了,想否定没门!所谓抗战老兵的提法也是不准确的,国名党的兵,地方军阀的兵,还有山寨土匪的兵,

是什么兵就是什么兵,民兵就是民兵。不能因为参加过抗战过,就没有区别了,都姓一个姓

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成员,叫做战士,他们都是革命战士,不叫什么老兵。革命战

士和所谓的抗战老兵是有区别的。历史是不能随意混淆的,老红军和国民党老兵也不能混淆,

不能把国民党老兵当做老红军一样对待,老红军是革命臣,一定要分清楚。给国民党老兵的

政策是优待俘虏,属于革命的人道主义。历史功臣和历史罪人就是要有区别。不能给下一代人造成历史错觉,内战错了,共产党毛主席错了,这是混蛋逻辑。错的罪

的是老蒋这个老朋友,还有美帝那个王八蛋。朋友归朋友,错误归错误,罪行归罪性,王八

蛋滚远点。篇四:参观抗战老兵校园摄影展有感 他们,让我懂得

——参观抗战老兵校园摄影展有感 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一道道皱纹,光阴在他们发尖添上一丝丝银发。但这依然无法抹

平在那血雨腥风的时代中,他们的英勇,他们的豪情。 今日的抗战老兵,少说也有八九十岁。很难在他们平凡朴实的面孔上找出曾经的豪迈,

只有听他们的叙述,才能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去感受当时中国军民的顽强与不屈。在枪林弹雨之中,背负着国仇家恨战斗。他们经历过无数生死抉择,与死神一次次擦肩

而过,最亲密的战友在眼前战死,所在乎的一切被日寇毁灭。在残酷的战斗中,他们幸运地

活了下来。只是这段记忆,永久的封存在了记忆深处,以至于在梦中也无法挥去??那时,每一个战士都有一个梦,一个富国强兵,让国家不再被肆意践踏的梦,每每想到

这里,便有了无穷的勇气与力量。而今,历尽磨难的中国已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今日美好生活的缔

造者正是这些老兵。是他们用血肉之躯阻挡了日寇的铁甲战车,用小米加步枪与武装到牙齿

的日军鏖战,将日寇赶出中国,才有了今日的美丽中国。他们才是真正应该让世人尊敬,让

世人仰慕的人!

七十年,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对于我们人类,却是很长的过程,

长到足以完全忘记历史,或是永久铭记历史。 昔日的血雨腥风已经烟消云散,但老兵们的英勇必将为世人所铭记。篇五:五二王悦听

抗战老兵讲故事后的感想 听抗战老兵讲故事后的感想石寺镇中心小学五二班 王悦 辅导教师刘红霞 贾仁敏 今天早上,我们到会议室听开展

老兵刘月升老爷爷讲抗日战争的故事。我听完故事后感触很深。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村子,村里有一个名叫林林的小孩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

告诉林林,他的爸爸妈妈都去打小鬼子了,林林对爷爷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妈妈一

样,当打鬼子的英雄。”林林有一条大狗,名叫阿黄,从小和他玩到大,阿黄既聪明有强壮。一天,林林带阿黄去钓鱼,他们回家的时候,林林不小心被一个东西给绊倒了。仔细一

看,原来是一个满身是血的八路军战士。过了一会儿,八路军叔叔醒来了,他看见林林蹲在

身边,就断断续续地对林林说道:“小朋友请你帮我把这个竹.....筒.....交给游.....游击

大队,它很重要.....”说完八路军叔叔就闭上了眼睛。林林哭的很伤心。 第二天,林林和阿黄带着竹筒去找游击大队。突然,他看见前方有日本鬼子的巡逻队,

他急忙把竹筒交给阿黄,让他去找爷爷,自己却留下来吸引小鬼子的注意力。日军发现了林

林,便走过来,用枪指着林林说:“八路军在哪里?”林 林假装要告诉鬼子,趁机打了小鬼子一巴掌。鬼子恼羞成怒,对着林林一脚踢去,直到

林林昏死过去。

后来,爷爷在阿黄的指引下找到了林林,并将竹筒送给了游击大队,八路军叔叔找到了

林林,夸林林是个勇敢的孩子。

从那以后,村里的人都叫林林是“小英雄。”这位小英雄就是刘月升老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深深的被震撼了。林林小小年纪,就能如此勇敢,他聪明机智,面对

敌人的威胁,毫不畏惧,将情报保护得很好,不愧是一个小英雄。我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

幸福,都是许许多多像林林一样的小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

福生活,好好学习。也要像林林那样,不能胆小怕事,做一个爱国的人。

篇二:抗战老兵先进事迹材料:永不磨灭的记忆

抗战老兵先进事迹材料:永不磨灭的记忆

抗战老兵先进事迹材料:永不磨灭的记忆

核心提示

他16岁参加鲁南抗日部队,从此走进枪林弹雨之中;17岁经历“鲁南事变”,浴血奋战数日才突出重围;19岁调入军工厂,制造、改进地雷、手榴弹??他就是今年已92岁高龄的抗日老战士黄xx。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走近这位抗战老战士,走进他记忆里的炮火硝烟之中。

不愿偷生赴国难

在山东省临沂市西南25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发生过“鲁南事变”的小县城——苍山县(现改名兰陵县)。这里是抗日老战士黄xx的家乡。

1924年2月,黄xx出生在苍山县的一个农家。家里只有两间草屋和几亩靠天收的山坡地,由于家里穷,他到了上学年龄却不能走进校门。7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和一个哥哥艰难度日。8岁时,他得了一种在当时很难治的黑热病。由于脾脏肿大压迫腹腔,他连路都走不成,母亲背着他四处求医,但均无疗效。

眼瞅着他的病情越来越重,母亲找到了“神婆”。有两个村子的“神婆”都说,这孩子活不成了。再后来,路过村子的一个八路军卫生员告诉他母亲一个治病方子。母亲按照方子把用醋泡过的乌鸡蛋蛋清和罗面时散落的飞面掺和在一起,贴到他的脑门上,没想到贴了几次他的病情居然好了起来。

1940年初,日寇的铁蹄踏进沂蒙山区。每一次鬼子进山扫荡,全村人都跑出去躲避。可有一次乡亲们没有来得及撤离,黄xx亲眼见到鬼子在村里烧杀抢掠。“抓鸡赶猪抢女人,我家的两间草房也被烧了。”黄xx说,“鬼子杀人比杀鸡还容易。我想,与其这样等着被鬼子杀害,还不如参加队伍跟鬼子干!”

1940年10月的一天,八路军山东鲁南军区司令部驻扎村里,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黄xx第一个报名参军。

浴血奋战突重围

走进部队,也意味着走进了枪林弹雨之中。黄xx至今还记得当年那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

那是1941年的农历正月初一,黄xx和战友们刚围坐在一起准备吃饺子,村头突然响起急促的枪声。“鬼子想趁过年把我们‘包饺子’。战友们丢下饭碗紧急转移。我们接连翻了3个山头才甩掉了后面的日军。”黄xx回忆说,“到了天黑后,部队隐藏到一个小村子里,靠老乡帮助,一人吃了一个小红薯算是过了这个年。”

在之后的时间里,黄xx跟着部队在山区里打游击。埋地雷、炸汽车、拆铁路,他参加过多次战斗。黄xx说,铁道游击队属于鲁南军区司令部领导,他所在部队经常配合游击队行动。

“鲁南事变”,是黄xx经历的又一次残酷战斗。1941年4月25日,国民党顽固派经充分预谋,乘鲁南军区主力和地方武装春季反击日军“扫荡”之际,出动整编师团的军队,并纠集地方土顽2000多人,大举进攻鲁南军区所在地苍山县。

“4月25日天刚亮,县城四周就枪声大作。我们刚从西城门撤出,敌人就进了东城门。出西城门就是一条长沟,沟的北边是山头,敌人早已埋伏在那里。我们刚一出城,敌人的机枪子弹像雨点儿一样射来,很多战友都倒在了沟里。”黄xx说,“我当时给鲁南军区司令部军工科科长黄华(建国后任外交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当通信员,他带着我顺着沟底的北沿跑,穿过了敌人第一道封锁。 ”

“我们跑了一整天,天黑后到了一个村子,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后又向东转移。半夜时到了另一个村子,但黄华根据枪声判断前边仍有敌人封锁,立刻带着我们又掉头向天黑时到过的那个村子走。”黄xx说,“黄华比我大6岁,他个子高、本事大,对形势判断准。不久,我们听到东边的村子枪炮声响成一片。原来,由于天黑看不清,鬼子和伪军打了起来。”

伤疤是抗日“纪念章”

“4月26日天亮时,我们又被包围了。黄华带我们先向西北突围,再往东南走,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27日才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一次整个鲁南地区都被敌人包围了。”黄xx说。

在突围过程中,黄xx两次负伤。一次是弹片击中前额,幸好只是擦破了皮肉;另一次是子弹击中他的左臂,这一次是实实在在开了个洞。黄xx抬起胳膊,指着他左肘关节上方一处大而深的疤痕说,当时没有药,伤口感染,形成了一个大脓包,整条胳膊都肿得厉害。行军时他就用布条把胳膊吊在胸前,到营地后把脓往外挤,再用盐水冲洗,洗后撒些中药面。过了两个多月,伤口才慢慢愈合。

1942年,鲁南军区开展生产自救,黄xx被调到被服厂工作。一年后,他到鲁中军工厂学习武器弹药制造技术,之后在鲁南军工厂任手榴弹模具组组长。他先后参与过枪榴弹、手雷、地雷、破击炮弹等生产制造,直至日寇投降。194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几家军工厂合并,他依然工作在弹药生产一线。

1949年,黄xx被抽调到华东工业干部学校学习,两年后被分配到华东工业部下属的一家建筑单位。1955年,他随单位参加了洛阳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玻璃厂等重点工业项目的土建工程建设。1956年调入河南省公安厅工作,后被分配至焦作劳改单位。1965年调市教育局负责基建工作,1986年在市建筑三公司离休。

新中国成立后,黄xx曾多次调动工作,但最高职务仍是副科级。如今,他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身体尚好,头脑清楚,听力、表达力都好,而且行走自如。老人现住在焦东北路一号院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里,这是10年前购买的二手房。关于待遇和住房,老人并无挑剔。他说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幸运多了;比起抗战年代,现在的生活好多了。

战争年代的炮火硝烟已经远去,但关于战争的记忆将伴其终生。“我是战争的亲历者,日寇侵略中国的历史,我是见证人。”黄xx说,“谁要想抹杀和篡改历史,那是痴心妄想!”

篇三:社会实践报告——慰问抗日老兵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访谈老战士

高二(2)崔钰晗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战胜利70周年,借此机会,暑期里,我到无锡第一干休所访谈了一位老战士,听他讲述自己的革命道路。

老战士介绍:

张文治,出生于1929年,1945年入伍,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战役战斗,并参加了抗美援朝。荣立三等功3次。195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1958年被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军功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当我还没有见到老战士时,看完他的介绍后,我的内心就对他充满了敬意,依稀记得淮海战役在历史书上标注的死亡人数:44万。像我这样一个只听说过战争的人,恐怕难以想象当下的和平是多么弥足珍贵,然而真正见证过战争的残酷的人,真正见过生命一条条在面前消逝的人,身上定有一种难以遮掩的气魄和看待死生的从容,这正是我所敬佩的。

老战士来了,背有些驼,满脸的沧桑,看上去和其他退休老人并无两样,甚至还有些许的忧郁,他坐在了我的对面,始终是严肃的。

简单的介绍之后,他开始向我讲起他小时候的求学之路。

“我八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父亲只有我一个儿子和一个妹妹,因为父母吃过没读书的苦,总想供我读书。可在兵荒马乱之年,安稳读书也是种奢望。但是我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只要学校开门,我都会去偷偷读,时而孔夫子的书,时而国民党和汪伪的书,这些书我只会背诵,意义也不懂。农忙时还要回家种地,就这样读了7年的书。”

“后来我又在村里面帮着共产党做事,村政权成立了,各种抗日群众团体组织也起来了,我们村就‘由灰变红’,我被选中担任儿童团的指导员,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送情报。

一次偶然的机会,胶东公署贾参议院推荐我们几个人到胶东公学求学,于是我们8个小伙伴就积极报名,踏上了革命的征程,这也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转折点。”

“到‘胶公’求学的道路非常艰难,远在400华里之外,还要穿过十多道封锁线。第一天就遭遇两次危险,从麻兰据点窜出一股伪军,护送我们的区中队占领了有利地形,消灭了大半,其余伪军窜回了据点,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打仗,说实话心里很激动。因为贾参议对路况不是很熟悉,就找来村长商议,准备连夜出发,村长满口答应‘放心,我带路没问题’。但谁知,他是敌伪情报员,把我们带上了一条死亡之路。这条路是游击队防止敌伪骚扰的必经之路,白天不见鬼子不挂弦,夜晚村庄都空舍清野进了山。这位‘村长’心里清楚,我们却蒙在鼓里。当走进雷区,他拨响了一个石雷,负伤了七八个,他趁乱跑了。天也变了,我们只得就地坐下,等天亮民兵来救我们。我深深感到去胶东公学路途是不平坦的??”

老战士讲了很多故事,那每一次与死亡的擦肩而过从他口中道出是如此的平静,光光是求学之路就已经历尽艰险,还被村长欺骗,也可见当时的中国是多么混乱,我们现在良好的教育资源实属不易。我不禁想起伊拉克战争时的儿童,整整一代人的文化水平都因此受到了影响。战争对于百姓,特别是儿童,会造成怎样难以道说的苦痛,我不敢想象。

我听到老战士讲他第一次看到打仗时是激动的,甚至高兴,他稍微上扬了一下嘴角,可能是因为年少对于战争的无知,和没有参与过的局外人姿态,在现在的他看来,是这样的幼稚。不过,老战士和其他退休老人应该是一样,只是这一生奉献的事业不同,做过的事不同,都是那样一颗热忱的心,也不必用生命价值的角度揣测。

最后,我与老战士道别,老战士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希望通过这样的历史重现,向青少年展示那个艰苦的年代,真心期望我少年时期的经历能给予当代少年一些启示。”我想,我记住了,历史不只需要历史书,还需要口口相传的感受。


抗日老兵泪如雨下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14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