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钱学森逝世

时间:2017-05-03 06:1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

钱学森语录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钱学森多次问总理:为什么现在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总理:60年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像钱学森那样的人才

第一集

“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钱学森

钱学森写下这些激情飞扬的文字时,年仅24岁,但征服宇宙的梦想,却执着地在他的心里发芽,生长,壮大,一天天地把它的枝蔓伸向浩淼的天空。从那时起,他的梦想就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中国人自己的火箭导弹冲上云霄,当中国人乘坐自己的飞船在太空漫步时,炎黄儿女扬眉吐气,热血沸腾,而这一切都和钱学森当年征服宇宙的雄心壮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的故事,始终像谜一样,鲜为人知。

2008年的一天,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对钱学森一家来说,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97岁的钱学森在等待一个年幼的新生命,钱学森刚刚满月的曾孙女就要来到他的身边。

钱家最小的成员诞生在一个幸福和平的年代,而钱家最老的成员则出生在近百年前,那是一个贫穷、战乱、屈辱笼罩之下的中国。

1911年10月10日,一场武装革命在湖北武昌打响了第一枪,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进入了动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年代。

1911年也是中国航空史上的重要年份,飞机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天空,他的制造者是冯如,在这一年携带两架自制飞机回到中国。也就在这一年的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在上海。

在中国这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上,一场改变国家命运的革命,一架初试身手的简陋飞机,和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之间,似乎冥冥中产生了某种紧密的联系。

辛亥革命后,北京成为北洋政府的首都。封建帝制已经废除,年幼的清朝末代皇帝依然住在紫禁城里,但宫墙外的北京已成为一个新旧思想交融碰撞的城市。

1916年创刊《新青年》成为传播新思想的阵地,以白话文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各种新思潮也从欧洲、美国和新生的苏联传到中国,与中国传统旧观念激烈交锋,渐渐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然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青年学生高呼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走上街头,引发了改变中国历史的五四运动,从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观念开始生根发芽,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钱学森的父亲钱家治,字均夫。1882年出生于杭州一个没落的丝商家庭。为追求“兴教救国”的理想,他曾赴日本留学,专修教育,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在钱学森3岁的时候,钱均夫来到北京,出任民国政府教育部科长。钱学森也因此来到这座正经历深刻变化的古老城市。

钱学森先后就读的北京实验二小和北师大附小,环境清雅,是尝试现代办学理念的新型学校,能够进入这些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是要经过严格选择的,许多亲身经历过五四运动青年教师,把活跃的新思想带进了校园,邓颖超就是其中的一位。

多年以后他们再次见面,钱学森立刻就认出了她,并以老师相称。

邓颖超就读于天津南开学校时,参加了五四运动,后来她与周恩来结为终生伴侣,是中国最著名的女革命家之一。

实验二小是由一座王府改建的,昔日的深宅大院成为传播新思想,普及新教育的校园。钱学森就在这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童年。

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在她撰写的钱学森传记中,记录了钱学森小学读书时的情景:每天上午的主要功课是练习书法,动笔前,先净手,把纸张仔细的在桌子上铺好,墨要磨得浓而黑,然后用马毫笔蘸墨汁描红格。下午上自然课程,他们可以用花瓣、树叶、图画代表还不会写的字汇。课程内容包括地球科学、地理、音乐、美术等。童年的钱学森性格内向,他不贪玩,大多数时间喜欢安静地看书,通过大量的阅读开拓视野。在张纯如的传记中,还讲到了钱学森儿时喜欢的游戏——比赛折纸飞机。钱学森折的飞机是

其中飞得最稳最远的。每次他都特别仔细,一定要折得对称、平顺、均匀,掷出去时飞得又稳又远。

纸飞机飞向远方,承载着幼小的梦想,也许一个飞行的梦想已经在钱学森心中扎根,但他未必知道,在这样落后动乱的年代,他的梦想几乎无法成为现实。

1923年,12岁的钱学森走进北京师大附中,开始了6年的中学生活。

那时的附中,虽然地处北京边缘,但集中了一批思想进步、学养深厚的老师,他们反对死记硬背,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这段时间的经历深深影响着少年钱学森。

钱学森写给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一封信中深情地回忆起了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一天中午午餐后休息时,同学们在一起闲聊的时候,一位同学大声说:你们知道不知道20世纪有两位伟人,一个是爱因斯坦,一个是列宁。大家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那是他从图书馆借的一本书上看到的。再问他,终于弄清了爱因斯坦是科学伟人,列宁是革命伟人。大家非常高兴,但那时我们谁也不知道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创始人。

改编自女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说的电影《城南旧事》,通过作者童年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记录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北京风貌。1982年,71岁的钱学森看了这部影片,身边的人见到了这位老人少有的激动。

这部电影勾起了钱学森的回忆,影片中的故事发生的场景和时代,正是钱学森少年时代生活的北京城,电影呈现给钱学森的不仅仅是一段记忆,还有一段别人难以体会的感情。

在北京师大附中的校园里,矗立着一座中学时的钱学森塑像。这个塑像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当时的情绪:手里拿着书,有风吹来,掀起他的衣角,他的眼神中带着忧郁的神情,望着远方。校园是平静的,而当时的校园之外却是一个遭受帝国主义列强蹂躏、战乱不断、民生凋敝的,千疮百孔的国家。

1981年,北京师大附中迎来建校80周年,70岁的钱学森回到了母校。他回忆道,那时候,这儿是城的边缘,很荒凉,再往南去的陶然亭是一片荒野。北京城里就怕刮风,俗话说: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街泥。胡同里常有做小买卖的叫卖声,听起来很凄凉。我们在附中上学,都感到一个问题压在心上,就是民族、国家的存亡问题。不要说老师们,就是所有的学生,也都在心里头存着这个问题。就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努力学习,为了振兴中华。

钱学森是钱家的独子,父亲在政府任职,家境殷实,在别人看来,钱学森应该是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少年。没有人知道,在帝国主义侵略之下的中国,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些又怎样影响了他的一生。

1929年夏天,钱学森即将中学毕业,他必须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他的人生面临着一次重要的选择。

人们推测,如果钱学森的中学时光不是和中国一段最为动荡的时代重合,他的未来也许会选择截然不同的领域。当时的中国,在经历了连年内战和军阀割据之后,百业萧条。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也使得钱学森的兴趣明显发生变化,他潜心学习化学、物理、生物、数学,他似乎已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科学家。

但是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却早已经给儿子做好了打算。在钱均夫看来只有实业才能救国,而当时中国最缺乏的是工程师,他建议钱学森报考工科,而当时最好的工科大学是上海的交通大学。在父亲看来,在交通大学选一个好的专业,毕业后,以钱学森的成绩,他十拿九稳可以谋到一个好差事。1929年,18岁的钱学森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他又回到了出生地上海。

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中国开埠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最具殖民地色彩的地方,这里有相对发达的工商业,也有让当时国人倍感耻辱的租界。这也是一座奇特的城市,每天产生罪恶,也培育着希望。

这是1929年拍摄的现存于交大的一段电影。交通大学成立于19世纪末,其前身是南洋公学,是晚清的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盛宣怀为培养洋务人才筹资兴办的,这是当时的一批开明封建士大夫试图挽救清朝衰亡的众多努力之一。尽管清政府无可救药地覆灭了,这所学校却沿续下来,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培养工程师的高等学府,为中国摆脱屈辱贫困走向民主富强输送着人才。在这段珍贵的影像中,我们没有找到钱学森的身影。钱学森是一个文静的学生,他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坐上好几个小时,埋头阅读。虽然他主修铁路专业,但他的心已经飞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

就像钱学森在中学期间一样,学校的图书馆成为钱学森每天必去的地方。一有时间,他就会去那里看书,一动不动地坐上好几个小时。钱学森在那里读书的重点并非是他的机械工程专业,而是一些飞行方面的书籍。他在晚年的一封信中写道,讲飞艇、讲飞机、讲航空理论的书都借来读。罗伯特·戈达德在1920年就提出用多级火箭能把探测仪器送到两百英里高度,用更大的火箭可以在月球上着陆。就在这个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进入短暂的和平时期,一批科学家开始尝试研制飞向遥远天空的火箭。

1923年,罗马尼亚科学家奥伯特发表了一本92页的《通向空间之路》,详细地介绍了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的原理和构造,他因此获得“现代火箭技术之父”的称誉。1929年,奥伯特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的一部名叫《月亮夫人》的电影在德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当时的德国作为战败国,在发展军备方面受到限制,但1930年,德国陆军秘密开始了研究液体火箭的任务。

1934年,苏联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火箭技术研究机构——国家喷气推进研究所。

历史上最早尝试借助火箭上天的人是中国明朝的万户,但他在爆炸中的粉身碎骨让飞天成为人们嘲笑的奇思异想。在几百年后积贫积弱的中国,钱学森对星空的迷恋,在人们看来更是遥不可及的梦幻。

在大学里,钱学森始终是一个成绩出众,极具天赋的学生。当年交大的一份成绩单,显示他的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在交大众多钱学森的成绩单里,我们看到了钱学森的病假登记情况。

1930年的暑假,因患伤寒,钱学森不得不休学一年,回老家杭州静养。这时候,他的父亲钱均夫在浙江任职,全家都迁到了杭州。西湖边美丽的湖光山色间就是钱家的祖居之地。在西湖边,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建筑——钱王祠,这是为了纪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统治者钱镠而建,也是供奉众多钱氏后人的祠堂。钱镠是浙江钱氏家族的祖先,他给家族后人留下了“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的家训。因此钱氏后人涌现大批科学、艺术领域杰出的人才。

在杭州休养期间,钱学森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看书。那一年间,他读到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苏联革命家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布哈林的《唯物论》等著作。钱学森后来回忆道,读了一些社会主义的书,对政府活动的背景有了了解,使我的人生展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1931年9月,病愈后的钱学森重返大学校园,他依然是以学习成绩优异著称的学生,但他明显对学校每周一早上8点在礼堂举行仪式,接受校长训话产生反感。正好这时有人来动员他参加学校的铜管乐队,这个乐队在每周一早上只要给仪式伴奏后就可以给退席,不必等着听校长训话。钱学森欣然参加,并且认真训练,很快学会了吹奏中音号。

让钱学森好友印象深刻的是,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音乐天分和对音乐的热爱也让人叹服。

罗沛霖,钱学森在交大时的好朋友,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爱好——音乐。

罗沛霖至今还记得,钱学森得到奖学金立刻去买唱片的事情。

终日与音乐和读书相伴,并且能轻松获得好成绩,钱学森的大学生活是充实而且惬意的,但校园外的世界却远不是这样诗情画意。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加紧对共产党的围剿。日本帝国主义也掩饰不住侵略野心,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久,就将战火蔓延到了上海。

钱学森平静而富有色彩的校园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1932年1月28日一大早,钱学森被一阵隆隆的炮声惊醒,日本军队也出动了大量的飞机。对航空、飞行怀有梦想的青年第一次看到了这么多的飞机。日本空军投下的炸弹,顿时让上海陷入一片火海。据当时的资料记载,日本拥有飞机2000架,中国只有270架,而且只有90架飞行状况算得上安全。那时,日本已发展成完整的航空工业,而中国的飞机全部来自进口,只在杭州、上海、武昌、南京等地有零星的修理厂和几所航空学校,聘请外国教员培养中国飞行员。一·二八事变最后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这次战争却深深刺激了年仅21岁的钱学森。如果不是这次近在咫尺的战争,钱学森有可能还会继续实现他父亲最初的愿望,成为一个制造火车的工程师,过上舒适的生活。然而,这场轰炸,深深的刺激了钱学森,他感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体现国家的强盛,如果能拥有自己强大的航空工业,也许就不会遭受如此欺辱。

北京郊外的青龙桥火车站,钱学森和他的大学同学们在毕业前夕,来到了这里。这是中国人于1909年自主设计建成的第一条铁路,设计者是留美回国工程师詹天佑。在

篇二: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尔雅答案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章节测验答案 第一章 爱因斯坦和量子论与相对论的诞生

一、物理学的开端:经验物理时期

1、“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耗动地球”这句话是谁说的?(B、阿基米德) A、欧几里得

B、阿基米德 C、亚里士多德 D、伽利略

2、 相对论是关于 (A、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A、时空和引力 B、时空和重力 C、时间和空间 D、引力和重力

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说的?(C、亚里士多德)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色诺芬

4、下列人物中最早使用“物理学”这个词的是谁?(D、亚里斯多德) A、牛顿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亚里斯多德

5、“格物穷理”是由谁提出来的?(B、朱熹) A、张载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6、欧洲奴隶社会比中国时间长,中国封建社会比西方时间长。 (√)

7、西方在中世纪有很多创造。 (×)

8 阿基米德是欧几里得的学生的学生。 (√)

二、伽利略与经典物理的诞生

1、哪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D、德谟克利特) A、亚里士多德 B、毕达哥拉斯 C、色诺芬 D、德谟克利特

2、 “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体现了什么物理学原理?

(A、相对性原理) A、相对性原理 B、惯性原理 C、浮力定理 D、杠杆原理

3、以下不属于伽利略的成就的是( B、发现万有引力) A、重述惯性定律 B、发现万有引力 C、阐述相对性原理 D、自由落体定律

4、惯性定律认为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会保持下列哪种运动状态? (C、匀速直线) A、匀速曲线 B、加速直线 C、匀速直线 D、加速曲线

5、伽利略的逝世和牛顿的出生都是在 1642 年。(√)

6、伽利略认为斜面上的运动是冲淡了的自由落体运动。(√)

7、伽利略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8、《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与《天体运行论》都是伽利略 的著作(×)

三、经典物理的三大支柱: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

1、物理学家焦耳是哪个国家的人?(C、英国) A、德国 B、奥地利 C、英国 D、意大利

2、以下哪一项属于经典物理的范畴(A、万有引力定律) A、万有引力定律 B、热质学说 C、量子论 D、狭义相对性原理

3、谁完成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认识到光是横波,并提出了颜色的三色定理? (D、托马斯·杨)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托马斯·杨

4、“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发现者是谁?(B、能斯特) A、克劳修斯 B、能斯特 C、开尔文

D、焦耳

5、以下哪个人没有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C、迈尔) A、卡诺 B、克劳修斯 C、迈尔 D、开尔文

6、以下哪个人不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者?(D、能斯特) A、迈尔 B、焦耳 C、赫姆霍兹 D、能斯特

7、下面哪项不属于电磁学定律?(C、能斯特定理) A、库仑定律 B、安培定律 C、能斯特定理 D、电磁感应定律

8、牛顿的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光学》。(√)

9、“热力学第零定律”认为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 系统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10、牛顿的认同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没有绝对时空观。(×)

11、光学上的“波动说”是由牛顿提出来的。(×)

四、经典物理的局限与量子论的诞生

1、紫外灾难是指(C、瑞利-金斯线在短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A、维恩线在短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B、维恩线在长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C、瑞利-金斯线在短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D、瑞利-金斯线在长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2、最早提出量子假说的是(B、普朗克) A、爱因斯坦 B、普朗克 C、能斯特 D、汤姆逊

3、哪条线与平衡热辐射实验值在长波和短波波段都吻合(C、普朗克线) A、维恩线 B、瑞丽-金斯线 C、普朗克线 D、爱因斯坦线

4、黑体辐射问题导致了量子论的产生;迈克尔逊实验导致了相对论的产生(√)

5、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之后,普朗克立即表示赞同。(×)

五、爱因斯坦生平与科学贡献(一)

1、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是(A、米列娃)。 A、米列娃 B、艾尔莎

C、波伏娃 D、玛格特

2、爱因斯坦在哪个国家上的大学(B、瑞士) A、瑞典 B、瑞士 C、德国 D、意大利

3、爱因斯坦是哪个民族的(C、犹太人) A、斯拉夫人 B、日耳曼人 C、犹太人 D、撒克逊人

4、数学家希尔伯特和闵可夫斯基是小学同学。(√)

5、爱因斯坦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文凭(×)

六、爱因斯坦生平与科学贡献(二)

1、爱因斯坦在(D、1914)年到达柏林,开始在柏林大学任教。 A、1902 B、1906 C、1909

D、1914

2、在质能方程 E=mc?中,c 表示什么?(C、光速) A、质量 B、能量 C、光速 D、声速

3、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的主题是(C、分子大小的测量) A、相对论 B、布朗运动 C、分子大小的测量 D、牛顿力学

4、爱因斯坦逝世的时候拥有哪两个国家的国籍?(B、美国和瑞士) A、德国和美国 B、美国和瑞士 C、瑞士和德国 D、美国和奥地利

5、爱因斯坦 1902-1909 年在下面哪个单位工作?(D、专利局) A、大学 B、中学 C、家庭教师 D、专利局

6、爱因斯坦任职的第一个大学是格丁根大学。(×)

7、爱因斯坦的儿子拿到过诺贝尔奖(×)

七、迈克尔逊实验、洛伦兹变换与相对论的建立

1、 “真空中的光速对任何观察者来说都是相同的”是什么原理?(A、光速不变 原理) A、光速不变原理 B、光速相对原理 C、光速变化原理 D、光速静止原理

2、 “洛伦兹变换”最初用来调和 19 世纪建立起来的经典电动力学同()的矛盾。 窗体顶端(C、牛顿力学) A、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B、伽利略变换 C、牛顿力学 D、量子力学

3、谁通过实验证明了光速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C、迈克尔 逊) A、洛伦兹 B、爱丁顿 C、迈克尔逊 D、爱因斯坦

4、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主要参考了哪个实验(B、斐索实验) A、迈克尔逊实验 B、斐索实验 C、洛伦兹实验 D、庞加莱实验

5、从“伽利略变换”能推出“洛伦兹收缩”。(×)

6、恒星以 v 的速度运动,恒星发出光的速度是 c+v。(×)

7、洛伦兹提出“洛伦兹收缩”是为了解决迈克尔逊实验和光行差现象的矛盾。 (√)

八、相对论的几个结论

1、银河系的直径约多少光年?(C、10 万) A、6 万 B、8 万 C、10 万 D、18 万

2、“相对论”的结论不包括下面哪一项?(D、安培定律) A、“同时”是相对的 B、尺缩效应 C、动钟变慢 D、安培定律

3、除太阳以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C、比邻星)。 A、天狼星 B、老人星 C、比邻星

篇三: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暨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经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做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和“导弹之父”。曾经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钱学森生于左权县,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是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他为中国导弹制造与火箭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门,1934年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留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弟子。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折叠 编辑本段 交换回国 19491955年9月,钱学森一家乘年10月6日,钱学森夫妇和十几名中国留美学生商议着如何早日回国服务。第二年夏末,钱学森将行李以及800公斤重的书籍、笔记本装上即将开往香港的美国“威尔逊总统号”海轮,随即准备全家乘坐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回国。然而此时,美国已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钱学森被无端地怀疑为共产党。根据五角大楼(美国 国防部)的指示,美国海关非法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和书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美国一位海军次长金布尔甚至咆哮道:“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

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极具军事价值的世界一流火箭专家回到“红色”的新中国。9月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钱学森,把他关押在特米那岛上的拘留所进行残酷地精神上的折磨。后来,由于钱学森的抗议和美国友人的帮助,移民局不得不将其释放,但仍然对他进行监视。

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监视,(信中信的方法)在一封写在小香烟纸上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恳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他回国。信件很快转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商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铁证,要求美国方面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

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美国总统轮船公司(American President Lines)的克利夫兰总统号(Pres. Cleveland)经香港于10月8日折返中国。钱学森回国时,一二等舱船票已卖完,他不顾远涉重洋的辛苦,毅然而然买了几张三等舱的船票,为了想要早日回到自己的祖国,钱学森是我们要尊敬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折叠 编辑本段 生平经历 折叠 童年

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三岁时随父母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期,十二岁就赴到美国留学。 折叠 少年

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

1929年,考入了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机车制造专业。

1934年,于交通大学毕业,并于8月赴国立中央大学参加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考试。10月成为20名留美公学生之一。 折叠 青年

钱学森1935年,留学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

学习。

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43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1945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

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1947年,在上海与蒋英结婚。

1949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1954年, 《工程控制论》英文版出版,该书俄文版、德文版、中文版分别于1956年、1957年、1958年出版。 折叠 回国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钱学森也因此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1954年,在美国用英文出版《工程控制论》,其随即被译成俄文、德文和中文。中译本于1958年出版。2011年,《工程控制论》第三版 出版。

1956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在力学所工作到1972年前后。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1956年度)一等奖。 当选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58年,为了为两弹一星工程培养人才,应钱学森关于建立“星际宇航学院”的要求,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学森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经杜润生、杨刚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 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相继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0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并不再兼任该院一分院院长。从此,钱学森的主要职务一直为副职,由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再到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专司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1961年,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62年, 《物理力学讲义》出版。

1963年,《星际航行概论》出版。

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导弹工业部)副部长。

1968年,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即今天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1969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并相继当选为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折叠 老年

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并不再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院长。

1979年, 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当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Distinguished Alumni Award)。但钱学森没有到美国接受这份荣誉。直到2001年钱老90岁生日时,钱老在美国的好友Frank E.Marble教授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校长D.Baltimore委托,专程到北京将“杰出校友奖”的奖状和奖章当面颁发给钱老。当选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1980年 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6年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198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称号。当选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1989年更名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当选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兼任该院一分院(即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论系统工程》出版,1988年《论系统工程》(增订版)出版。

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聘请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1985年, 钱学森因对中国战略导弹技术的贡献,作为第一获奖者和屠守锷、姚桐斌、郝复俭、梁思礼、庄逢甘、李绪鄂等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6年, 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并相继当选为政协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8年,兼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关于思维科学》出版。

1987年,被聘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和系统工程》出版。

1988年,《论人体科学》出版。《创建人体科学》、《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观》和《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分别于1989年、1996年、1998年出版。 1989年,获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W.F.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钱学森文集(1938~1956)》出版。

1994年,在中国工程院第一次院士大会上,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地理科学》出版。《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出版。

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颁发的首届(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后改称“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98年,被聘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上,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钱学森逝世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03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