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肩关节半脱位治疗

时间:2017-05-03 06:0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GHS可能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GHS的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0-80%),多在30%-50%之间[1] 。

发病机制

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以三角肌,尤其是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级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2] 。 临床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并非偏瘫后马上出现,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才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查体可见:

肩部三角肌塌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呈轻度方肩畸形。关节孟处空虚,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到明显的凹陷,可容纳1--2横指。随着肌张力的增高与运动功能提高,上述体征可逐渐减轻甚或消失。多数患者仅在托起上肢或精神紧张、活动、用力时出现一时性的减轻、消失,在坐位放松上肢无支持下垂时仍呈明显的半脱位表现。

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可见关节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可见肩胛骨后缩,内缘隆起,位于距脊柱更近的位置,尤其是下角内收,低于对侧下角。握住肩胛骨下端,充分的向外上方牵拉,可使半脱位改善。

早期被动活动肩胛骨及肩关节是可感到无明显阻力。出现痉挛后,被动运动可感到阻力增加,部分患者出现肩痛和肩关节受限,因失去了肌肉的保护,在处理时可因过度牵拉损伤臂丛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3] 。

诊断

肩关节半脱位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与方法,使用的临床方法级放射学方法对康复预后的指导意义不大,多只能反映肱骨头下移的程度。

(1)临床方法

①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表示脱位的程度。

②人体测量学方法:用带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

(2)放射学方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以45度角倾斜投射角拍双侧肩关节X光片,测量肱骨头中心的水平延长线与关节盂中心的水平延长线间的垂直距离,或肩峰与肱骨头间隙的距离超过14mm或两侧间隙之差大于10mm。

(3)其他:分级的Smith法及Van langenberghe法、Poppen法、测量肱骨头的下降率、肩

胛骨下旋角等方法。

预防

软瘫期维持肩关节于正常位置的唯一组织是关节囊级韧带,在上肢重力的持续牵拉下,尤其是外力的牵拉下易拉长、松弛,甚至破坏,而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一旦出现肩关节半脱位多难以恢复,故早期加以保护、进行预防是必要的。多主张实用安置在轮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对各种吊带的使用争议较大,不仅吊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其还可能有许多不利影响。

康复治疗

1、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置一平桌,将患肢托起,避免自然下垂。

2、降低神经系统张力:

坐位,可以逐渐增加颈侧屈的程度,使引起肩胛带过度上提的神经结构恢复其伸展性。治疗师在用一只手帮助患者反复侧屈颈部的同时,必须用另一只手臂防止同时发生任何代偿运动。

3、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和张力:

(1)患侧负重:患者取坐位,头转向患侧,健手协助控制使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让躯体向患侧倾斜。患上肢的负重训练,通过对上肢关节的挤压,反射性的刺激肌肉的活动。治疗师一定要用手保证肩胛骨、躯干和肩关节的正确位置。

(2)治疗师一只手支持患臂伸向前,另一只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张力活动增加。

(3)关节挤压: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方,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侧手,手掌相触,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患者予以对抗,让患者体会在此过程中的感觉,逐渐学会抵抗治疗师手。

(4)快速刺激:治疗师手指伸直,在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4、保护肩关节全范围无痛性被动活动度:

应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下进行,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弛缓期肩关节有被动活动范围要控制在正常活动度的50%,随着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无论在治疗中,还是在日常生活转移过程中,治疗师及家始终应牢记加强对患肩的保护,千万不可牵拉患侧上肢,以防加重脱位,造成肩痛,增加治疗难度。

(1)肩胸关节的被动运动训练:患者取坐位,治疗师一手扶持患侧上肢近端,一手拖住肩胛骨下脚,辅助患者完成肩胛骨上举、外展、下降、内收的逆时针方向运动。然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反方向的运动。随着患者主动运动的出现,逐渐由被动运动过度到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患者健侧手搭在患肩上,告诉患者完成肩关节向自己鼻子的方向运动,使肩胛骨前伸,矫正肩胛骨后撤的异常姿势。

(2)肩关节屈曲、外展运动:治疗师一手扶持肩胛骨,另一手固定上肢,按肩肱关节与肩胛胸廓关节2 :1的运动比例向前上方运动,肩关节运动过程中,要将肱骨头向关节窝处挤压。在被动活动患侧臂时,在整个运动中,治疗师都要保证肱骨头在盂肱关节中的正确位置。

5、在日常治疗中保护易受伤的肩关节:

除被动运动或其他治疗性活动中必须避免引起疼痛,而且在帮助患者在床上移动或转移到轮椅上时也要避免引起疼痛。整个治疗小组都必须了解这种潜在的危险,并在摆放体位、帮助患者移动或日常生活活动中认真指导以保护好肩关节。

6、改善肩胛带的弛缓状态:

易化上肢近端的控制能力,抑制远端痉挛

(1)患者在治疗台前取坐位,患手放在球上控制不动.治疗师协助调整姿势,使肩胛骨尽量外展,上肢前伸,两侧肩呈水平状态.

(2)治疗师可在患者维持训练时与其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对控制有困难的患者可以协助患手保持腕关节背伸及远端固定.根据患者功能水平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运动模式,加大训练难度.

(3)对近端弛缓的肌群,如三角肌中部与后部纤维,冈上肌,菱形肌等,可施加扣击方法,口打前要调整患上肢呈抑制痉挛模式体位(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平放在治疗台上).治疗师用大腿压住患手,维持远端的固定及稳定,防止叩打手法对痉挛的影响.叩打手法节奏要快,力量均匀,用手指指腹接触患者身体.

(4)上肢操球训练

(5)肩胛带负重训练

1)患者面向治疗台,双手支撑于治疗台上。为缓解上肢痉挛,治疗者协助完成患肢肘关节伸展位,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让患者身体重心前移,用上肢支撑体重,然后完成重心左右交替转移,骨盆前倾、后倾,练习肩关节各方向的控制。

2)患者背向治疗台,双侧上肢伸展、外旋,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支撑在治疗台上,髋关节、膝关节伸展,使臀部离开治疗台,上肢充分负重。骨盆完成前、后倾运动,调整肩关节的负重。

3)患者取膝手卧位,治疗师协助患肢肘关节伸展,根据患者上肢负重水平,用移动身体重心的方法调整负荷。治疗师可在肩胛骨处施加外力,或垂直向下,或前后、左右轻轻摆动,使上肢远端固定,活动近端,缓解上肢痉挛。

7、贴扎技术

偏瘫患者若因患侧肌张力降低,而是肩部肌肉无法支持手臂的重量,将导致肩关节半脱位现象。

(1) 贴扎时机:搭配诱发肩部主动动作的运动;

(2)贴扎目的:促进棘上肌与三角肌,支持手臂;

(3)体位:手臂摆放在肩胛平面,外展45度;

(4)贴布形状:I型螺旋贴布;

(5) 贴法:贴布基部固定于肩胛后侧,其余贴布以自然拉力环绕上臂贴上。

篇二:肩关节脱位的康复方案

肩关节脱位的康复方案

一、肩关节脱位:

当侧位跌倒时,手掌着地,躯干向一侧倾斜,肩关节一般处于外展位,此时易引发关节脱位,此外,上臂在外展位突然过度背伸或外旋、肱骨头后方受击也可造成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常伴随关节盂唇撕裂,亦可伴有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肩胛盂大块骨折。有一些肩关节脱位后如果治疗不当可以形成复发性脱位。

二、肩关节脱位的治疗:

1. 保守治疗:肩关节脱位后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可以采取手法复位,回旋发和足登法(Kocher)。

2. 手术疗法:肩关节脱位后如果有下列情况应采用手术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神经或血管损伤;手法复位失败者;合并肱骨外科颈或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法复位困难者。方法:Bankart、Dutoit Roux、Putto-platt、Magunson、Bristow、改良式Bristow手术。

3. 肩关节脱位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后都要应用三角巾或弹力带将前臂固定在胸前3-4周左右。

三、肩关节脱位术后康复方案:

1.复位或手术后1周

此阶段练习要求:练习在无或微痛前提下进行;动作稍慢但有控制。

(1)三角巾悬挂保护固定;

(2)张手、握拳练习用力张开手掌保持2秒钟,然后握拳至最大力量,保持2秒钟,放松后重复,麻醉清醒后清醒5-10分钟/小时。

(3)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肢上臂背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30次/组,3-4组/天。

(4)耸肩练习:耸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钟,放松后重复,30次/组,3-4组/天。以及“扩胸”“含胸”等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5)腕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尽量大范围活动腕关节,30次/组,3-4组/天。(6)术后三天左右:根据情况开始肩关节“摆动练习”

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划圈)动作,逐渐增大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每个方向20-30次/组,1-2组/日,练习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

(7)术后第2-3周:.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逐渐加大负荷和被动活动的角度。

2.术后第4-6周:

(1)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其中练习时完全无痛以及没有疲劳感的练习可以不再进行。

(2)肱二头肌等长肌力练习患肢上臂正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30次/组,3-4组/天。

3.术后第7周至3月

此阶段以逐渐恢复关节活动度为主要目的。练习时要求:患侧肢体充分放松;练习在无或微痛前提下进行;动作轻柔,稍慢,切忌暴力。

(1)术后6-7周开始尝试去除三角巾保护;

(2)肩关节主动力量练习:

前平举:手臂在体前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2分,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2-3组/日。力量增强后伸直手臂进行。

侧平举:手臂在体侧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2分,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2-3组/日。力量增强后伸直手臂进行。

(3)上臂相关肌肉的练习:

主动、缓慢,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30次/组,组间休30秒,2-4组连续进行,2-3组/日。

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练习:

(1)仰卧肩前屈:

至感到疼痛处保持并轻轻颤动1-2分钟为1次,3-5次/组,1-2组/日。并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角度。

(2)仰卧肩外展:

至感到疼痛处保持并轻轻颤动1-2分钟为1次,3-5次/组,1-2组/日。并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角度。

(3)仰卧肩后伸:

至感到疼痛处保持并轻轻颤动1-2分钟为1次,3-5次/组,1-2组/日。并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角度。

(4)仰卧外展位外旋

至感到疼痛处保持并轻轻颤动1-2分钟为1次,3-5次/组,1-2组/日。并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角度。

(5)仰卧外展位内旋:

至感到疼痛处保持并轻轻颤动1-2分钟为1次,3-5次/组,1-2组/日。并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角度。

(6)水平内收:

至感到疼痛处保持并轻轻颤动1-2分钟为1次,3-5次/组,1-2组/日。并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角度。

(7)水平外展:

至感到疼痛处保持并轻轻颤动1-2分钟为1次,3-5次/组,1-2组/日。并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角度。

(8)“手背后”:

至感到疼痛处保持并轻轻颤动1-2分钟为1次,3-5次/组,1-2组/日。并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角度。

4.. 术后四个月至半年

(1)恢复各方向主动肩关节活动能力,达到正常日常生活行为能力水平;

(2)开始抗阻力量练习通过哑铃或皮筋提供的负荷实现抗阻力量练习,选用中等负荷(完

成20次动作即感疲

劳的负荷量),20次/组,组间休息45秒,4组连续练习,2-3组/日。方法可继续采用以上 所描述描述的练习,逐渐增加负荷的重量。

5.术后7-12月:

(1)强化肩关节各活动方向肌群的肌力。

(2)进行必要的检查,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体力劳动、运动训练及体育比赛。

篇三: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诊断

?指盂肱关节半脱位

1. 在坐位上肩峰下可触及凹陷;

2. X光平片:坐位,X线球管中心的高度与锁骨外端上缘一致,水平移位与肱

骨头中线一致,管球向足侧倾斜15°,距离1米

3. 下述发现为阳性

?病侧肩正位肩峰与肱骨头之间间隙>14 mm

?病侧上述间隙比健侧≧ 10 mm

可能病因

?肌纤维呈水平走向的冈上肌、冈下肌为主的肩部肌肉的机能下降;

?肩关节囊本身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延长;

?肩胛周围稳定结构的张力下降或拮抗肌之间张力的失衡,以及躯干患侧侧弯引起肩胛下旋,而导致肱骨的相对外展,肩关节囊上部的松弛;

?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后部的萎缩,肩关节囊后部稳定更为薄弱 时期

?肩关节半脱位多发生于脑卒中早期,尤其是整个上肢弛缓性瘫痪,开始站或坐时,常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发生。

?有报道?°脑卒中肩半脱位的程度与肱骨相对外展的幅度有关?±,故调整肩胛带各结构的稳定性以改善肱骨的相对外展幅度对半脱位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治疗

1.矫正肩胛骨的姿势

?仰卧位,患侧肩胛带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 ?患侧卧位,患侧肩前伸,前屈<90°,伸肘,前臂旋后;

?健侧卧位,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一平桌,将患肢托起;

?站位或行走时,治疗师对患肢充分保护,避免自然下垂。

?向患侧翻身:抵抗肩胛骨后缩。

?Bobath式握手:双上肢伸展充分上举,多次反复进行,卧位、坐位均可。 ?活动肩胛带:让肩胛骨向上、外、前活动。

2.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张力和活动

?牵拉反射:治疗师一手支撑住患臂伸向前,另一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肌张力和活动性增加。

?快速刺激:在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患侧负重:坐位,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躯体向患侧倾斜。

?关节挤压:健侧卧位,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手,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

3.肩关节无痛范围被动ROM

?肩胛-胸廓关节运动:治疗师一手固定肱骨近端,另一手固定肩胛下角,被动地完成各个方向运动。

?肩关节屈曲、外展运动:治疗师一手扶持肩胛骨,另一手固定上肢,按盂肱关节与肩胛-胸廓关节2 :1的运动比例向前上方运动。 ?防止盂肱关节半脱位最主要的是那些肌纤维呈水平方向走行的肌肉,如岗上肌、岗下肌、三角肌后部纤维。

注意

?全天良好的体位摆放

?鼓励患者经常用健手帮助患上肢做充分上举活动。 ?活动中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不应有任何疼痛 ?如有疼痛则表示某些结构受到累及,必须改变治疗手法。 ?肩吊带不能减轻半脱位,反而会干扰体位,使上肢制动,增加屈肌张力,并妨碍正常步态,所以一般不主张使用。

?早期正确的处理可以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治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964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