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中国网络经济登录

时间:2018-11-09 10:2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

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

林毅夫 刘明兴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论述的经济发展的第一个规律是“劳动分工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劳动分工的程度和市场的规模成正比”。及时、便捷、低成本的信息交流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扩大了市场交易的范围,促进了分工的细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顺应这种要求,产业革命以来信息记录、传播与处理一直是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并因此逐渐形成方兴未艾的信息产业。事实证明,信息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十年内已经在极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技术格局,而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经济几乎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经济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并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一、网络经济的发展与影响

(一)网络经济的内涵及其规模

所谓网络经济,在广义上是指围绕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一切经济活动,在狭义上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联系而导致的经济活动,后者的特征是以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网络经济的核心是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和通讯网络,同时通过金融市场与信息服务把无形的知识和信息真实地转化为商品。网络经济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本身立即能给社会带来多少有形的财富和利润,而是在于它可以营造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网络经济从广义上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不断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渗透到其他传统产业中,从而迅速引发一次新的产业革命。

网络经济1正在以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服务形式,迅速地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群体。在美国,1998年网络产业的收入已达3014亿美元,对经济所起的作用可同汽车制造业相匹敌(陈鹤高,2000)。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去年10月份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说,1999年因特网给美国经济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增加了230 万个就业机会。网络经济已经超过了电信(3000亿美元)和民航(3550亿美元)等传统产业的规模,并在追赶出版业(7500亿美元)和保健产业(1万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它还在以68%的年增长率飞速发展(钱伟刚,2000)。有鉴于此,美国商务部于去年10月决定改进对国民经济的统计方法。新的统计方法充分考虑了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其统计结果表明:1998年的1 这里关于网络经济的统计数字主要是指网络服务业。

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原来的3.9%调整为4.3%。

在亚洲,网络经济的发展虽因因特网发展起步晚而暂时落后于欧美地区,但近来已开始奋起直追。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亚洲现在至少已有6600万因特网用户,用户数量正以每年25%至35%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可增加到3.75亿,在未来五年内将超过欧美地区的总和(陈鹤高,2000)。因特网用户在亚洲的日益增多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因特网起步较早的日本,1998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了220亿美元。在韩国,1999年头四个月网上交易额已增长到92亿美元,相当于1998年一年的总和。据估计,到2003年,亚洲的网上交易额将占全球1.4万亿美元中的四分之一2。此外,网络经济的发展还给相关的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3。

(二)网络经济的结构

进一步理解网络经济的内涵,需要深入探讨其内部结构。我们在本报告中按照网络经济的市场层次对之进行分解,并把网络经济的结构大致概括为以下五个层次:

首先,网络经济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研发及其产品的生产。信息产业中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一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投资规模巨大、且技术风险很高,因此在信息技术中独占鳌头的巨型企业基本上分布在西方发达国家。1996年美、日、德、英、法、意六国信息技术出口占世界市场的77%,而美国一国占世界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四分之一:英特尔占了全球电脑微处理市场的85%;计算机工作站惠普和太阳(SUN)两家拿下世界市场的55%以上;10家企业占了GSM手机世界市场的94%的,爱立信一家吃下40%;网景和微软两家拿下互联网浏览软件市场的96%。东亚国家和中国大陆的信息产业处于欧美国家的下游,主要是组装和系统集成,独立的R&D投资很少,但目前在低端的世界电子市场中已经占有相当高的份额。

其次,基础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是网络经济的载体。网络经济中所谓的网络一般主要是指计算机互联网4。不过,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通讯网络,譬如,卫星通讯网、地表无线通讯网(双向的手机网和单向的寻呼网)、有线通讯网(窄带的电话网、宽带的有线电视网以及其它宽带网)等等,都在功能实现方面开始与计算机互联网呈现出融合的趋势。这方面典型的例证包括有线电视网2 不过,网络经济在亚洲的发展还面临诸多严重挑战,特别是亚洲信息技术的发展很不平衡。例如,亚洲各国电脑普及率存在很大差异,新加坡和韩国在40%以上,而印度、印尼等则在2%以下。另外,一些国家还没有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摆到优先位置,有些国家经济的落后状况也在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3

4 去年,亚洲个人电脑的销售量就比上年增加了35%。 譬如,中国国内的计算机互联网主要分成五个: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的Internet改造和无线应用协议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运营商的范围应当被进一步拓宽,而不仅仅限于"在线服务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范畴,类似传统的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或手机网的运营商均应归入此类。在这一融合趋势下,美国的各大电讯企业和媒体企业率先向在线服务业投入了巨款5。在中国大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在推广ISP服务,并准备于今年开通无线因特网服务。总之,网络运营的概念只有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经济的发展。

再次,网络服务业(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ICP)的迅速兴起是网络经济发展并对现实经济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一种新的技术可以运用于已有的产业中,以提高现有产业的生产率之外,有时也会围绕着这种新技术的运用而出现新的产业6。同样的道理,IT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的IT技术的运用而出现了门户网站和B到B以及B到C的电子商务的新商业形态,对广告、销售、信息传播产生了近乎革命的影响,这种新的商业形态和旧的商业形态在功能上相同,但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给消费者更快、更好、更多选择的服务。

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那样,其它产业对网络服务的直接或间接的利用,也正在从多个方面改变着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网络服务所提供的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储存服务能够使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生产组织、库存、销售安排等更为经济、合理,大大降低营运成本。并且,随着互联网功能的日趋多样化,类似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总之,作为网络经济中最接近现实需求的两个层次,网络服务业与网络技术在其它产业中的应用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群体。

(三)国际资本市场对网络经济发展的支持

人们普遍认为,促使二战后美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网,不仅刺激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且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扩大了市场规模,使全国经济更为一体化。而现在,专家们大都同意“信息高速公路”的硬件建设是促进目前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网络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吸纳大量的资金以加速其发展。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风险投资业在美国兴起,极大地支持了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上市服务的美国NASDAQ证券交易系统建立,吸引了一大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从此,美国信息产业的崛起与NASDAQ系统的发展形成了密切的关系。

从1992年开始,NASDAQ迅速扩容,股价连年翻番,1998年底综合指数已经达到2166点的历史新高,1999年第一季度成交量已经超过了老牌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在1999年最后两个月连闯两个千点大关,以4069.3 1点结束全年交易,一年里的升幅高达85.6%。其中网络原始股平均上升了230%。到2000年35 1995年,世界通讯(World Com)用20亿美元收购美、英两国最大的在线服务商之一UUNet, 如蒸汽火车的发明而出现了铁路运输业,飞机的发明而产生了航空运输业,电报、电话的开始将电话服务与互联网接入服务合二为一。 6

发明而出现了电信业。

月综合指数更越过了5000点。在这段股市空前繁荣时期,涌现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IT企业。1995年,开发因特网浏览器软件的网景公司上市,这家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16个月未赢利一分钱的公司,一夜之间变成市场价值20亿美元的巨人(钱伟刚,2000)。紧接着综合门户网站美国在线和搜索引擎网站雅虎先后掀起热潮。雅虎股票在上市一年多后开始狂涨,股票价格达到450美元。其它一些已经具备一定业务规模的信息技术公司也不甘落后,Dell计算机公司的股价从1991年的1.5美元升到73美元;Intel由1991年底的5美元升到119美元;微软公司则从不到6美元上升为139美元,等等。网络股的持续走红启动了美国的网络经济,为之迅速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另外, 东亚国家和地区近一、二年也纷纷设立自己的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以发展信息产业,并和美国一样带来股票市场的空前繁荣。香港的恒生指数因而在沉迷了近两年后,走出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阴影,在2000年初冲上了17000点,连连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点,韩国的KOSDAQ 在1999年上升241% 远高于美国NASDAQ的86%的升幅。

当然,纳斯达克指数一年内连创60次新高,涨幅高达85.6%,这也不能不让人怀疑网络股中的泡沫成份。首先,网络股的市盈率高得出奇。美国在线市盈率是233倍,戴尔是100倍,而一般认为发达国家股市正常的市盈率在15至20倍。其次,网络股疯涨的同时,绝大多数ICP公司却又亏损严重。美国最大的60家因特网服务公司,只有2家是盈利的。成立5年的亚马逊网上书店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图书销售商,拥有450万长期顾客,然而截至1999年10月,其收入虽达到3.56亿美元,净亏损却再创8600万美元的新高(钱伟刚,2000)。果然,近期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高科技概念股,特别是网络股呈现全面下跌的趋势7。不过,信息产业和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却没有被金融市场的颓势所阻挡,其巨大的前景将仍会持续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

(四)网络经济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

习惯上,信息产业一般被分为电子、通讯和媒体三个部分。然而,网络经济的兴起却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产业的这种固有结构。或者说,网络经济在改变和影响其它产业之前,首先打破了信息产业本身的既有模式。电话、微机、计算机网络、电视等多媒体一体化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互联网的通讯功能大大增强,而通讯网络也正在“互联网化"。

通讯、互联网以及二者的多媒体化,类似这方面的技术例证举不胜数:互联网有线接口已经成为了微机硬件的当然组成部分;互联网电话服务的发展极快,并对传统的长话业务形成了巨大威胁,贝尔试验室干脆推出可以把普通电话的声音,直接转入互联网的技术;美国WorldCom和MCI同时为企业提供互联网传真服务;正处于研制阶段的第三代宽频CDMA系统,其宗旨是使移动电话可以传输可视7 2000年5月,NASDAQ综合指数已经跌落到3500点左右,但7月初又反弹到4000点左右。

电话会议那样大量的信息;网络电视和机顶盒技术的出现使电视机开始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互联网终端,等等。

在资本市场上,所有与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的企业已经展开了大规模的购并活动。1996年,美国股票市场三分之一的新上市企业是信息技术企业,而兼并与合并企业总数的22%是信息技术企业。AT&T用330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TCI;微软与GE的电视公司NBC开播24小时互联网新闻;迪斯尼用190亿美元买下ABC和资本城市公司;2000年1月,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等等。总之,网络经济的时代已经从最基础的技术层面和商业手段上,打破了通讯、媒体和互联网服务企业的行业界限,整个信息产业本身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五)网络经济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直接经济模式,具有消除中介的特征。电子商务对于商业形态、流通系统、行销战略等有关零售、流通之商业系统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电子商务,因交易主体之差异,分为“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与“企业之间”两种体系。前者以零售业与服务为主体,后者如果要考虑不同产业之间的区别性,还可以再分为“开放网络型”与“特定企业间型”两种。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商业交易的时空得到无限拓展,商家甚至可以在零库存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商贸业务,这无疑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8。消费者利用互联网络购买商品或服务,其不仅可以省时省力,而且消费的主导性增强。

当然,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商务活动至今还存在着一些障碍,从目前的实施效果上看,网络技术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在金融市场上。网上交易打破时空限制,无限扩大服务客户的区域,在全球资本市场内配置资源,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资本市场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正在日趋走向全球化、自由化,金融创新的速度被大大加快。与交易所的传统交易相比,各国交易所通过电脑联网来进行非场地交易,使整个世界形成一个通过现代通讯手段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国际资本市场。最近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意欲在亚太等地通过电脑联网开设交易分所,也就是说将来投资者无论身处香港还是纽约,都可以上网同步买卖证券,而上市公司也可在多个市场上市筹资9。无疑,网上交易为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管增加了难度,但又为建立不受单个国家行政干预并为各国认可的新市场规则提供了技术可能。

二、中国网络经济的现状与问题 8 沃尔-玛特等巨型零售商在使用了电脑和网络技术后,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节省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因此销售额不断上升。连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电气那样的老牌工业公司也计划通过网络进行采购,而且今年的总额将超过1700亿美元。

9 嘉信证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网上证券交易商,目前的客户资金量是美林证券的四倍,而在1993年,该公司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券商。网上金融交易最终会逐步淡化证券中介商的作用。

篇二:探析中国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问题

探析中国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问题

发布时间:2011-6-26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诸领域之中,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开始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动力。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具有与传统经济所不同的独自特点,前景十分美好。但在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尚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开始蓬勃发展,并正在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使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增长新阶段电子商务,英文是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诸领域之中,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开始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动力。当前网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行业间的融合和新业务模式的不断涌现,而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标志。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和全球性电子商务革命将对传统经济,以及传统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冲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今天,中国不可能游离在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之外。因此,了解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以及它们对传统商业的冲击,认真准备对策,迎接挑战已经成为国内商业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中国网络经济现状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世界——网络经济逼近了我们,以至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难以逃脱它的恢恢大网。网络经济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经济现象,网络经济是最为现代的经济形式,它以互联网这一特殊的形式为载体,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农业,是以数码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新技术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它是信息数字化的经济,虚实结合的经济,直接化的经济,全新的经济。它对知识产权、风险投资,以及成果的转化等过程都体现着以高科技发展高科技,克服了中国传统企业的产权不清、负担过重、责权不明的致命问题,以全新的管理体制,创造出了崭新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新的契机。网络经济的产生和崛起,会给经济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经济学大家族中是否会生长出一个新的成员——网络经济学?可以说,这是摆在经济学者面前的崭新课题。在我国,有关网络经济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

中国是网络经济的跟进者,受经济发展阶段性和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的制约,中国网络经济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加速国家信息化基础结构建设的努力,并且取得了明显进展,数据库、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技术及产业、信息人力资源、信息软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已经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由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及软件业、通讯及通信服务业两大部分组成的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预计未来十年内,中国信息产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传统产业对网络业的依赖性增强。信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传统产业扩张,从而使两者之间界限模糊,出现了新旧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对网络业而言,它不仅是计算机硬、软件、电信、互联网的简单组合,而且通过国际资本迅速渗透到零售、媒体传播、医药等传统产业,并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技术含义。对于制造业、销售业等传统产业,网络一端连着消费者,另一端连着企业与经销商,使他们得以扩大销售范围、压缩成本、缩短流通时间。

可以看出,信息产业已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对传统产业来说,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中国传统企业的网络化必须以企业内部作业流程的电脑化和网络化为前提和基础,以网络设备和电子商务为两翼,推进企业网络的系统化。只有这样,才是对中国传统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造和网络化。

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在中国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有关电子商务的物理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已经到来。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同前几年不同的是,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吸收了传统行业企业的投入,电子商务不再是一些很小的网络公司和相关媒体的诠释概念的舞台,基础设施的完备、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信用支付的成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吸引,使得经济实力雄厚、销售渠道广泛的传统企业在未来几年成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进入实质阶段的主力军。有关专家认为,在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时代,生产以满足个人化的需要为原则,生产者单独面向每一个消费者,生产者将按照每一个消费者的特殊需要生产独特的产品。

它彻底改变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由于厂家可以直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所以不必担心它的库存水平会超标,消费者不必担心买不到需要的产品,产销双方的效率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上,价格高度透明,顾客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大大减少了生产者利用自己信息优势进行价格获利的可能。在网络武装的直接经济中,作为产需双方中介的传统商业的存在理由已经大打折扣。虽然这种观点在目前中国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有待商榷,但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冲击力度却不可轻视,作为传统的零售企业必须正视这种未来可见的冲击,利用冲击来临前的时间调整经营方针,采取各种方式减少可能的损失。从发达国家零售企业的应对手段来看,同网络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和占领电子商务市场是一条比较明智之路。

三、我国必须尽快作出网络经济战略决策

在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总是有一些机遇,使一些国家能迅速强大起来。例如,航海带来的贸易促使了英国的迅速富强;东南亚四小龙抓住电子技术进步和出口的机会而一跃成为经济小巨人。但这样的历史机遇并不多,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几次,洋务运动以来的世界上出现的机器时代、汽车时代和电子时代,我国都因为种种原因而丧失,使我们民族的经济真正腾飞受到了种种磨难和曲折。改革开放的成功,除了政策上的正确外,把握机遇,是我国经济阔步前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故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对机遇问题非常重视。

今天,整个世界经济又在进行一种大的转变之中,主要的两个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突起。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资源和市场追逐的结果;而网络经济则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使然。目前全球化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呈现网络经济的特征,网络经济的发展目标必然是全球化经济,

而且因为网络经济的发展而加速了全球化经济的进程。在这场历史大转折中,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带来全新的挑战,也带来众多的机会。能否在这场挑战中抓住发展机会,对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运都十分重要。这个时代特征初露端倪,抓住机遇,缩短差距,并且充分利用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市场资源,意义十分重大。

同时笔者发现,网络经济发展中,遵循“路径依赖”和“机遇优先”的规律。路径依赖,也就是说,信息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机制,率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其先占市场的优势,利用规模巨大(效益)导致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普通流行导致学习效应提高,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所产生的协调效应,在市场上越是流行就促使人们产生相信它会进一步流行的预期等等,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而在竞争中胜过对手。

机遇优先,就是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开拓市场关键在于发现市场机遇,把握机遇,是获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也是网络经济中创新劳动的主要体现。有人指出,在网络经济中,“第一”(创新)具有重要价值,“第二”(模仿)可能就“一文不值”。网上书店就是一个启示,第一的Amozon.com世人皆知,第二是谁,就知之甚少。这也反映网络经济中的一些特有的规律。这些规律正在改变了人类存留在工业时代的种种落后的经济观念。有关专家认为,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仅仅是一个方面,而网络经济的背后还隐藏着深刻的体制问题,技术、设备、基础设施的问题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或引进所解决,但体制问题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在中国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时代,需要个人更多的自由,需要人更多的创造性,如果一个体制不能适应传统的工业经济,它就不能适应网络经济。

传统工业落后的国家很难能够在网络经济上很快赶上;其次,中国的市场法制建设尚在进行之中,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因而加大了市场活动的风险,不利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在目前中国,有关决策部门考虑问题的核心不是政策的合理性,而是决策部门的利益,明显带有部门垄断意味。这种人为限制信息流动速度、设置体制障碍的做法,会使中国在新的一轮世界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第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利的技术支持,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技术与设施仍需逐步得到完善。

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等,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已建成的网络其质量离电子商务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如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方面的落后面貌,应是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首要问题;此外,电子商务涉及的网络管理、金融结算、法律法规的制定等众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跨部门、跨地区的强有力的行政机构进行组织和协调。现有的法律法规不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充满了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全球化经济发展中新的竞争和迎接新的挑战,参与意味着机会,这个观点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因此,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推进网络经济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各个部门、企业要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不同业态商业企业、众多的分销渠道、成熟的网络技术、结合各自特点,开创传统商业企业自我走向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局面。文/易婷

篇三:中国网络经济月度报告

中国网络经济月度报告

第三方物流IT应用状况及需求分析报告

Jan, 2001

Welcome to visit our World Wide Web Quoting @nalysis Information and Data: Internal Documents and Presentations quoting individual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 for use in your company as internal communications does not require permission from @nalysis. The use of large portions or the reproduction of any @nalysis document in its entirety does require prior written approval and may involve some financial consideration. External publication any @nalysis information that is used in business such as advertising, press releases, or promotional materials requires prior written approval. A draft of the proposed document should

accompany any such request. @nalysis reserves the right to deny approval or external usage for any reason.

Copyright 2000 @nalysis Consulting. Reproduction is forbidden unless authorized. For additional copies please contact:

Add:Room 2222, Floor 22th, Jing’an Center, No.8 Bei san Huan East Road, Chao 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100028

TEL: 8610-64601654/1943 FAX:8610-64667102/7103

摘 要

简介

物流指与时间地点密切相关的资源,它要求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以准确的价格把物资交付给顾客。物流体现为整个供应链的战略管理。供应链强调安排好要做的工作,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供应链包括采购、制造、分销和与之相关的运输、仓储和信息技术。

易观对中国产业经济的研究表明,提升流通环节的效率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实施信息化、自动化是提升流通物流效率切实可行的途径,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备技术应用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

本报告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第三方物流IT应用状况,挖掘第三方物流在IT方面的进一步需求。在调查的过程中着重从两个方面去采集所需要的数据,第一个是了解第三方物流平台的技术构成;第二个是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委托公司、消费者和其他关联者的数据交换方式和内容。

主要内容

? 调研背景分析:信息技术加速物流行业的分工;

? 物流平台的技术构成:由网络计算中心、电话行销中心、物流体系中心通过

数据仓库交换定单信息、出货信息和其他信息;

? 网络计算中心的Web-EDI管理功能分析和IT应用

? 电话行销中心的功能分析和IT应用;

? 物流体系中心的功能分析和IT应用;

? 平台的通信能力、数据交换和结算处理;

? 物流公司针对当前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采用一对一营销战略;

? 面向供应链管理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战略;

研究方法:

1 调查方式:IT主管访谈

2 调查时间:2000年12月27日~2001年1月15日

3 调查持续时间:45分钟

4 调查样本:48家提供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

5 调查目的:了解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IT应用状况和进一步需求。

主要发现

? 传统汽车货运业、快运业、运输服务业、以及仓储业的公司开始提供第三方

物流解决方案和服务;

?

? 市场上出现只拥有信息技术的非资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网站建设参差不齐,有25%的公司能在网上提供开单、查询、追踪

和结帐功能;

? 内贸物流实施EDI系统的步伐加快,11%的公司的EDI系统覆盖了主要业务

数据;

?

?

?

? 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在物流企业得到应用,30%的公司拥有自己的呼叫中心; 物流管理软件前景看好,36%的物流公司有采用外购的专业管理软件; 客户最关注物流成本的降低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收入来自开发物流策略/系统和提供电子数据交换服

务;

? 物流企业开始重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的结合。

目录

1信息技术加速第三方物流发展 ............................................................................. 1

1.1经济发展需要现代物流................................................................................... 1

1.2物流现代化包括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现代化........................................... 1

1.3第三方物流是传统行业在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分工....................................... 3

2样本选择和调研内容 ............................................................................................. 3

3物流平台网络计算中心的构成 ............................................................................. 4

3.1Web功能 ........................................................................................................... 4

3.2EDI功能 ............................................................................................................ 5

4物流平台电话营销中心 ......................................................................................... 6

5物流平台的物流系统中心 ..................................................................................... 7

5.1物流企业软件选型........................................................................................... 7

5.2货物运输信息管理系统................................................................................... 7

5.3仓储管理软件................................................................................................... 7

5.4通用配送管理软件........................................................................................... 8

5.5配送中心管理系统........................................................................................... 9

5.6城市连锁超市配送软件................................................................................... 9

5.7物流中心管理软件........................................................................................... 9

6物流平台通信能力有待提高 ............................................................................... 10

6.1数据传递的现状............................................................................................. 10

6.2结算方式......................................................................................................... 11

7第三方物流策略 ................................................................................................... 11

7.1物流公司优先考虑一对一营销模式............................................................. 12

7.2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战略......................................... 13

近期大事记 .............................................................................................................. 15


中国网络经济登录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9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