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人像摄影杂志

时间:2018-11-09 11:3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中国摄影史上值得阅读和收藏的40本书

中国摄影史上值得阅读和收藏的40本书

从成千上万各种各样的摄影书籍画册中,选择出最值得收藏和阅读的40本来,无疑是一个艰难而又令人兴奋的过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客观和深入的调查、寻找,然后把最好的结果推荐给大家。这一本本画册就如同一个个美丽而重要的节点,一点点地勾勒出了中国摄影清晰,但又有点模糊的面孔。

最终我们发现:其实我们忽视了太多前人有价值的工作和劳动。那么,就让我们温故而知新,再次感受这些画册和书籍的伟大魅力吧??

01《半农谈影》(1927年出版,刘半农著)《半农谈影》没有章节,他以漫谈的形式,诠释了“照相馆的摄影”与“摄影爱好者的摄影”之间的不同之处,摄影爱好者应该如何进行摄影实践;举了若干个实例,论证了摄影独特的艺术价值,进一步确立了摄影在艺术大家族里的地位;探讨了摄影美学的基本问题,以自己的摄影实践,阐述了摄影中的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谈论了摄影的构图、用光与曝光。1923年该书作者刘半农赴法留学,期间自习摄影,1925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并加入了北京光社,亲眼目睹了中国摄影与摄影发源地法国摄影之间的差别,他以中西方不同的视角,即兴完成了这本摄影理论著作。该书于1927年10月初版,1928年4月再版,1930年4月三版,2000年10月,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了第四版。 02《北京光社年鉴》(第一辑,1927年出版)北京光社正式成立于1926年,它的前身为北京大学的艺术写真研究会,从1924年至1927年,每年在中山公园举办一次影展。光社创始人之一陈万里在其他社员的提议下,打算出版一本年鉴,正巧1926年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加入到光社,陈万里便把编辑年鉴的重任委派给刘半农。1928年1月1日,16开本的《北京光社年鉴》第一册面世了。年鉴收录了光社四届影展的佳作56幅,作者有:伍周浦、老焱若、李召贻、汪孟舒、吴郁周、吴辑熙、沈麟伯、周志铺、孙仲宽、郭学群、陈万里、郑颖孙、刘玄虎、刘半农、钱景华, 年鉴的序言由刘半农撰写,小言由陈万里撰写,北京光社小记由汪孟舒撰写。

03《摄影须知》(1951年,林泽苍著,三和出版社出版)《摄影须知》1951年10月10日初版,1954年7月再版,1955年5月再版增订本。一本摄影技术书籍连续再版,可见它在新中国摄影史所占有重要位置。“摄影巨子”林泽苍集30年的摄影历程,并参照1926年自己撰写的《摄影良友》一书的经典,汇编成大全式的《摄影须知》一书。该书在新中国之初名气很大,国内大部分从事摄影工作的同志,均把它作为摄影工具书。1958年国内掀起了“反右”运动,恰巧当年7月国内有一份摄影杂志诞生,在创刊号上,有一篇大批特批林泽苍的文章,文中也把《摄影须知》批了个体无完肤,有点像文革初期,学生无端地批判老师,看过之后让人哭笑不得。

04《摄影佳作欣赏》(1955年,狄原沧编著,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1955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牵头,联络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人民画报社、解放军画报社和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等单位,于1955年4月15号,在北京帅府园美术展览馆,联合举办了新中国首次大型摄影展览 。所展出的作品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题材为主,展览结束以后,又在上海、武汉、广州、沈阳、西安、重庆等六大城市巡回展出。为了进一步学习展览中的优秀作品,该书作者狄源沧从展览中挑选出15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根据摄影作者的拍摄心得,狄源沧对每一幅摄影作品,进行了非常透彻的作品赏析。

05《中国摄影年鉴》(1958年,中国摄影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狄原沧、曹洁任责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58年出版的《中国摄影年鉴》是1957年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作品汇编。画册印刷精美,汇集了石少华、潘德润、吕厚民、陈正清、郑景康、张印泉等著名摄影家以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华人摄影家的优秀作品,堪称是中国“宣传摄影”的第一本重要画册。此画册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在画册的最后,狄原沧等特别编写了这些著名作品拍摄经过,以及剪裁的过程。这也使本书成为摄影史学家们了解和研究这些名作“原版”的重要文献。

06《中国》(1959年,廖承志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巨型画册《中国》于1959年国庆前夕出版,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本画册。画册为6开本,545页。厚6.3厘米,重量8公斤,书中有172位摄影人所拍图片463幅,古今美术作品27幅。无论是印刷,还是装桢都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画册由廖承志主编,新华社、外文出版社、文物局、新华印刷厂、中国摄影家学会等众多单位通力合作而成。作为中国政府国庆10周年国礼,《中国》被赠送给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及贵宾,发行量极少,没有定价,也不出售。仅少量流入私人手中,普通人鲜有见到,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07《摄影艺术表现方法》(1964年,吴印咸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摄影艺术表现方法》一书极具收藏价值,是我国第一部阐述摄影艺术造型理论专著。本书是作者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讲授“摄影构图”的基本教材,是一本较全面地阐述摄影造型表现方法的理论著作。全书共分上下两册。主要内容为人像摄影、生活摄影、新闻摄影、静物摄影、彩色摄影、画面的影调处理以及有关摄影作品的生命力和表现力等问题的讲解。全书选用了200余幅我国优秀摄影作品为图例,并采用了百余幅有助于读者理解问题的插图。运用对此的方法,通俗易懂地阐明了摄影造型手段的作用和造型表现方法,明确地指出了摄影艺术形象创作中的主要问题。

08《十年一瞬间76-86》(1986年,余成德、杨绍明主编,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现代摄影沙龙是继北京的四月影会之后的第二个民间摄影组织,其成立之初的宗旨本身就暗含着承继四月影会精神的意思。《十年一瞬间76-86》是这个组织在1985年第一回展之后第二回展《十年一瞬间》的作品精选结集。这个展览是以现实主义摄影为主的,是对四月影会之后中国摄影界泛艺术化的反拨,是新时期现实主义摄影思潮开端性的一次宣言,也是后来社会纪实摄影运动的萌芽。这本书出版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影响,为一些摄影观看的禁忌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比如李晓斌的“上访者”这类有着强烈现实主义关照的作品在展览上展出,为这类直面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摄影作品开启了传播上的合法性。

09《中国摄影史1840—1937》(1987年,胡志川、马运增、陈申等编著,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中国摄影史1840-1937》是由马运增、陈申、胡志川、 钱章表、彭永祥等先生联合编著而成。在广泛进行了对清末、民国史料文献的检索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此书是一本编写得比较完整的中国摄影断代史。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由于当时史料的欠缺,对于编纂者来说困难颇多,但这些编著者们克服各种难关,终于完成了这部中国摄影史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著作。

10《中国摄影40年—“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优秀作品汇集》(1988年,胡武功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本画册是1988年举办的《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的作品汇集。《艰巨历程》摄影大赛是中国当代摄影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摄影活动,由当时刚刚兴起的“陕西群体”的代表人物胡武功、侯登科、潘科、石宝琇等摄影家为主体策划完成。也是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纪实摄影”真正在主流层面上获得的一次最高展示。著名摄影批评家鲍昆评价《艰巨历程》—“展览在时间跨度和阐释历史背景下中国人命运的深度上,都是中国影像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盛举。”《艰巨历程》可以称得“中国纪实摄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88年以后,“纪实摄影”打破了“沙龙摄影”一统天下的局面,并开始在中国真正兴起。

11《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1988年,龙熹祖编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被近乎“遗忘”,但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摄影理论书籍,它对中国摄影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的作用。由龙熹祖先生历时20多年时间收集和编撰完成。书中汇集了蔡元培、康有为、胡适、鲁迅、俞平伯、丰子恺、刘半农、徐悲鸿等近70位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艺术家、摄影家关于摄影美学的言论、专著、题辞等。书中的很多言论至今仍然经常被年轻一代的摄影批评家们所引用。本书在市面上已很少找到,因此具有很高的文献和收藏价值。

12《当代摄影艺术思潮》(1989年,游棣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摄影这个媒介告别传统政治宣传摄影,开始产生深刻观念性变化的时代。各种新的社会思潮都从各个角度投射到摄影中来,新闻与艺术,抓拍与摆拍,是中国摄影界持续争执的话题。与此同时,一些新的社会科学理论方法也渗透到摄影的理论与批评之中,被中国摄影理论批评界人士的重视和运用,尤其是这个领域之内的年轻一代。1989年游棣主编的《当代摄影艺术思潮》一书,正好是这个十年内这种状态的全方位呈现,是年轻一代理论批评工作者思考成果的一次集成,在当时具有鲜明的先锋前卫性。所以,这本书是研究八十年代中国摄影文化观念最重要的文献。

13《胡同壹佰零壹像》(1990年,徐勇著,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拍摄于1989年初夏后,出版于1990年的徐勇摄影集《胡同壹佰零壹像》,是当时中国摄影圈、美术圈及很多文化人关注的一本书。其中作者自序“百花深处的故事”。100张空无一人的胡同照片,和唯一一张人像即第101像一家八口老少三代沉默以对望向镜头的照片,是作者藉由这本画册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表态。它突破了当时摄影艺术集体趋同的风光摄影、社会人物摄影的题材局限,触及历史人文、北京平民百姓生存状况,隐喻“89风波”后的作者心境,成为弥漫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破灭后,伤感揭示批评现实和体制的摄影先锋之作。这本影集在国内再版过六次。台湾淑馨出版社、日本新潮社、日本平凡社也先后出版了这本影集。

14《上海一日》(1991年,杨绍明主编,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上海一日》画册是著名的“上海一日”摄影活动的作品汇集。1999年7月1日举行的“上海一日”摄影活动堪称是中国当代“政治摄影”再难企及的最高峰,它汇聚了当时中国近300名摄影“精英”参与。由于杨绍明当时独特的身份和巨大的人脉资源,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破例出任组委会主任,副主任是中宣部部长朱穆之、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等人,整个活动规格极高。《上海一日》画册由1万多幅作品中选择编辑而成,香港凸版印刷公司印制,208幅作品,大8开,精装带函,由百岁老画家朱屺瞻题写书名,由书法家以小楷书写序和跋,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

15《人民摄影十年作品选》(1994年,刘阳主编,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1994年1月出版的《人民摄影十年作品选》是一本看似普通,被埋没和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一本画册,它是《人民摄影报》创刊10年的经典作品集,汇聚了从李振盛、罗晓韵、胡武功、贺延光、王文澜到陆元敏、解海龙、黑明、袁冬平等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期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纪实摄影家的作品。浓厚的“中国特色”的“纪实风格”构成了这本画册的基本格调,对于研究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发展的学者们来说,它应该是一部重要的文献资料。

16《波黑人:战火浮生》(1995年,曾璜著,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虽然用作者曾璜的话讲:他并没有赶上战争,也没见到一个死人,但这本黑白画册还是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战地意味”。1994年出版这本《波黑人:战火浮生》是曾璜的第一本个人摄影画册,也许还是中国摄影史上第一本正式出版个人的“没有战火”的“战地摄影集”。这本画册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表明中国摄影师的在场(在以往的国际重大战事以及重要事件中,很少见到中国摄影师的身影,也鲜有中国摄影师拍摄的战地图片发表在国内报刊上);也表明了中国摄影记者在国际战事中也同样可以拍摄出具有个人立场的,带有人性光辉的照片。

17《中国历史影像(1935—1970)—中央社馆藏老照片》(1996年,徐宗懋编,黄永松、吴美云策划,台湾汉声杂志出版)《中国历史影像》分为上下两册,分别是《中国人的悲欢离合(1935—1949)》和《大迁徙(1949—1970)》。照片全部来自台湾“中央社”馆藏。“中央社”全名“中央通讯社”,辉煌时曾经与路透、美联等并列世界“五大通讯社”。抗战时期,“中央社”也如同“国军”,身处新闻报道的“正面战场”,他们记录战乱时期中国人的悲欢离合,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瞬间,成为真正的“可见的近代史”。从这部震人心魄的画册中,我们终于可以看到另一片曾经被遮蔽的历史影像。

18《九七影情—当代香港之视觉探索1990—1996》(1996年,伍小仪主编,香港摄影画报有限公司、香港艺术中心出品)这是一本1997年香港回归前关于“香港纪实摄影”的画册,也是一本研究香港纪实摄影发展的重要文献。香港艺术中心在1990年开展了名为“当代香港之视觉探索”的摄影计划,由专业摄影师及影像艺术家以纪实的方法,在“97”将至的大前提下取材,用影像报导香港回归之前的民生轨迹。这个计划从初始的4人,最后发展到有31位香港优秀的纪实摄影家参与拍摄,从老一辈的麦峰、邱良,到新一代的高志强、余伟建等,并最终集结出版了这本画册。这本画册以“变迁中的香港”为主题,除封面为彩色照片外,其余全部为黑白影像。各种风格类型作品在画册中纵横交错,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可读性。 19《走过青春》(1997年,黑明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已经基本告别文革的阴影和计划经济时代,开始走上了经济改革开放的振兴之路。在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个人和集体的命运都经历了痛苦和沉重的变迁。在文革高潮时期被政治运动推到农村“广阔天地”经受锻炼的一代知识青年,其命运更是大起大落。他们从城市走进农村,又从农村回归城市。他们的青春和理想与激情,都被国家政治生活无情的裹挟。他们的命运是一个悲剧时代的缩影,充满了无奈与辛酸。黑明拍摄了一部份这样的返城知青,为这一代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这本画册采用图文一体的方式,每张照片都附带一篇被采访者的自述。照片朴实真诚,文字简洁感人,毫无做作之感。画册一经出版便引起很大轰动,一举奠定了黑明新写实摄影家的地位,也开创了此种图文画册出版流行的先河。

20《黄河百姓》(1998年,朱宪民著,朝华出版社出版)《黄河百姓》收录了朱宪民创作的以“黄河人”为主题的纪实摄影作品四百八十幅,展示的是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整个流域七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黎民百姓的生活风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他大量的“黄河人”摄影作品不断问世,可以说是最早意义上的表现黄河两岸人民的生存姿态的纪实摄影作品。这些作品虽然还没有彻底摆脱现实主义“宏大叙事”的影响,但较为开阔的视野与凝重的画面,有力地表现了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与人民生活,同时也努力冲击了一直以来存在于中国摄影中的粉饰太平的倾向。

21《书写摄影—相片的文本与文化》(1998年,郭力昕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台湾政治大学的郭力昕教授是台湾著名的影像批评家和学者。他的批评以尖锐犀利的文风著称,而且学识视野宽广、理论背景深厚扎实。他一直坚持关注台湾本土的摄影文化,为台湾摄影的文化品格提升,做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批评,是台湾视觉文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书写摄影—相片的文本与文化》即是他批评文论的集萃,书内的诸多前瞻性的观点,不但是对台湾本土视觉文化的观照,也是汉语文化圈内关于摄影这一媒介的文化属性的重要探讨。

22《楠溪江中游古村落》(1999年、李玉祥摄影,三联书店出版)李玉祥多年来用镜头追踪那些正在消失的老村、古镇、旧宅、败祠,为我们留下了乡土中国大量严谨而客观的影像资料。《楠溪江中游古村落》采用图文随记的形式,著名建筑学家陈志华的叙述与李玉祥的照片相得益彰。可以说,李玉祥是文化纪实摄影的始作俑者之一,他自1991年开始的“老房子”

拍摄工程,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保留乡土民居和建筑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由于这类作品正好契合了人们怀旧的心态,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在出版界掀起了一阵“老房子”热。这种图文一体的“地理类图书”也成为90年代末20世纪初最为流行的一种出版形式。

23《永远的四月》(1999年,吴家瑾、安玉英编审,耿海编辑,香港中华书局出版)《永远的四月》是为纪念“四月影会”二十周年而出版的一本文字书。“四月影会”是文革后产生的第一个自发性民间摄影团体,被称为“中国当代摄影”的开端,但多年来,对于“四月影会”的研究和史料收集及整理出版却极少实施。1999年4月,在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要负责人陈淑芬的大力支持下,《永远的四月》几经周折,终于顺利出版。《永远的四月》一书的出版,唤起中国摄影界重新对文革后的这一民间摄影团体的产生和行为的再度观注,且从近代中国摄影发展史上给予它应有的评价和定位,肯定了它对新时期摄影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并把这种作用归为时代的产物,上升为“四月精神”。

24《聚焦生存—漂泊在都城市边缘的女孩》(1999年,赵铁林著,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聚焦生存》是中国已故的著名独立报道摄影师赵铁林出版的第一本书。由于题材的敏感,此书由书商购买青海人民出版社书号后出版,并先后出现几个版本。此书出版后,引起很大社会反响,并一举奠定了赵铁林“新纪实摄影”代表人物的地位。本书收录了赵铁林从1992年至1999年历时七年拍摄的关于海南“小姐”的几百张图片和大量的文字资料,并有著名文化学者黄平、潘绥铭的评论文章,著名摄影人萧绪珊、李江树、李媚、窦海军、张小文、李玉祥等人的短评,以及此书的实际策划者那日松对赵铁林的第一篇专访。

25《瞬间遐思》(2000年,李元著,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瞬间遐思》中,作者以140幅作品和60篇短文相互对照,使读者能够一面欣赏他镜头下的自然风景摄影,一面聆听作者对风景摄影的艺术见解和技术处理经验。整本书中,作者娓娓而谈,读者如同欣赏幻灯作品一样生动。这种编书的方式在中国尚属少见,单纯的影集缺乏可读性,唯有图文并茂这种方式才能满足读者欣赏和资讯两个方面的需要。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恰好是中国风光摄影的高峰时期,对中国的摄影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影响巨大。

26《麦客》(2000年,候登科著,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麦客》是已故著名摄影家侯登科生前出版的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也是中国纪实摄影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画册”。此书出版后即引起很大社会反响,侯登科的《麦客》是中国摄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深入描述“底层”、“农民生活”的影像艺术作品。《麦客》也因此成为中国当代摄影的“经典”。除影像作品的成功外,侯登科在画册中做撰写的文字,还在2001年获得了权威的“《中国作家》散文年度大奖”。此画册印量很少,只有1000册,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27《中国人体摄影艺术大展作品集》(2001年,佘山主编,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于2001年1月11日在广州开幕的“首届中国人体摄影艺术大展”是中国首次公开举办的“全国范围内”的“人体摄影展览”。这本画册就是此次展览的获奖作品集。此次大展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和福建省艺术摄影学会联合主办,几经周折,历时一年多时间,最终成功举办,并在多地巡展。此次展览当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媒体争相报导,赞扬和争议并存。此次展览的评委阵容也相当强大和有意味,其中既有刘雷、朱宪民、司苏实、骆飞这样的摄影界名人,也有姜昆、韩美林、范迪安、何群、郭桦等其他艺术领域的著名艺术家和超级名模。此书现在市面上很少找到,是研究中国人体摄影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献。

28《生活在邓小平时代》(2001年,安哥著,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安哥数十年来一直把镜头对准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民众生活场景。2001年,收录了他1976年至2000年25年间拍摄精华的《生活在邓小平时代》出版。全书分为《视觉80年代》、《视觉90年代》两册,图文并茂地再现了25年来的中国民间种种生活细节和丰富多态的众生表情。迄今为止,能以如此大量、连续、丰富而饱满的图片,连同如此生动、细腻的文字,反映邓小平时代中国社会进程的,安哥是第一人,安哥的《生活在邓小平时代》是第一本。 29《摄影大师郎静山》(2003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本书曾于1990年以《摄影大师郎静山作品集》为名出版,2003年在原书基础上做了重现编排之后再版。画册中所收录的郎静山作品虽然不是全部,但却是“精益求精”(著名摄影史学家陈申语),基本体现了郎静山作为一代摄影大师的艺术概貌,画册中还收录了陈申先生撰写的《郎静山与集锦摄影》,以及郎静山年谱等重要历史资料。从欧洲早期摄影史上看,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摄影观念浅薄,摄影师们只能躲在绘画这棵大树下寻求庇护,而不由自主的走向了“绘画主义摄影”。郎静山显然深受这种风格摄影的影响,但他所持的中国绘画主义,让这种源自欧洲的摄影风格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特征。郎静山的摄影观体现了他在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个人艺术追求。

30《中国人本》(2003年,王璜生、胡武功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3—2004年度于广东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人本》展览,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型的纪实摄影展览,共展出250名摄影师的600余幅代表作,展览的主题是“人性化中国,个性化中国”。以“中国人本”为标题和展览借助摄影特有的真实性,记录、浓缩,还原中国人本真的生活情态,以广泛而真切的细节表现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文内涵,展现社会生活中的人的作为和价值。并以丰富,自由,多元的个人化视点,表现对中国人的个体存在的复合观察,提供社会影像学意义上的丰富的“中国人标本”。此外,着重强调,倡导和传达中国当代人文界,尤其是当代纪实摄影界的人本主义取向和人文关怀精神。《中国人本》所传达的是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真实。

31《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摄影》(2003年,顾铮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重要的关于“都市摄影”的理论专著。本书介绍了包括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三十多位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他们之中既有阿杰特、桑德、曼雷、布列松、法兰克、荒木经惟等这样的国际摄影大师,也有像张才、陆元敏、朱浩、鸟头小组、曾力等中国摄影家。通过对这些理念、手法、风格各异的摄影家的了解。读者能够发现,原来摄影是一种具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的视觉手段,并因此对所谓“都市摄影”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中国是目前城市化进程最快也最剧烈的国家。中国摄影们对城市的关注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关于表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摄影指南”。

32《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2004年,朱其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的出版,可谓近十年较为沉闷的当代艺术和先锋摄影出版领域里的一大亮点;这本系统性和资料性极强的文献型画册,由国内较早涉足先锋摄影领域的独立策展人、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朱其主编,之前他曾先后策划过90年代以来一系列有影响的重要前卫艺术展,包括观念摄影展。本书的许多资料都是编者多年沉浸艺术圈实践的产物,其中大量第一手资料都是首次公开的。本书是了解中国当代先锋摄影一隅的重要影像资料。

33《影像的力量—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作品集》(2004年,那日松主编,紫禁城出版社出版)2004年10月在北京故宫举办的“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户外摄影展览。29位中国当代优秀的摄影家和12位国际摄影大师参加了此次展览。展览历时一个月,有将近300万人观看了展览。《影像的力量》画册即是本次展览的作品集。画册中收录了安妮·莱伯维兹、詹姆斯·纳赫特威、萨尔加多、史蒂夫·麦凯瑞、大卫·伯耐特、阎雷、刘香成、李振盛、张海儿、高波、陈长芬、邢丹文等国内外著名摄影家的作品。此画册印量很少,几乎没有在市场上发行销售,是一本很有收藏价值的画册。

34《烙刻—记忆中的影像》(2006年,巴义尔著,作家出版社出版)2006年,一向侧重文学作品的作家出版社推出了一本表面轻松而内容耐看的图文书—《烙刻—记忆中的影像》。将近代几十年来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广泛、记录着时代变迁和民众生活重要片断的、家喻户晓的摄影作品及其相关的文字资料一并推出,尽可能地访问了照片的原作者或其亲属以及知情者,使得原本大家熟知却不甚了了的摄影名作显示了其应有的时代信息,极大地挖掘了摄影作品的巨大潜能。此书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先后被新浪网、腾讯网等全书连载,多家媒体发布消息并转载片断,同时因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可读性,成为中国摄影史研究方面一个重要的参考文献。

35《摄影中国—中国摄影50年》(2006年,鲍昆主编,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对于当代中国转型期间纷繁的摄影现象,长期缺少历史性的梳理,这是中国摄影界一个很长时间的缺憾。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摄影,像迅猛的海潮泥沙俱下,对其发生的历史原因与内在的历史逻辑,迫切需要进行梳理性的反省,以利于调整方向,更好地应对国家社会的文化进程。由鲍昆主编的《摄影中国—中国摄影50年》一书,即是对这一历史性需求的试验性尝试。这本书汇集了十多位影像文化批评人的工作,以作品串接起一个纵横交错的当代中国摄影史框架,为未来真正摄影史的书写提供了参考性的基础。

36《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2007年,吕楠著,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四季》是吕楠在国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个人摄影画册。从1989年开始,吕楠用15年时间完成了他恢宏如史诗般的“三部曲”—《被遗忘的人》、《在路上》和《四季》等三个系列作品。109幅纯净的黑白照片,组成了《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作品以季节为顺序,从春播到秋收,从温暖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季,几乎包含了西藏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构完整,画面质朴,洋溢着劳动与亲情的诗意和美感,像一幅幅伟大的“影像版”的古典主义绘画。此画册一经出版,便引起很大轰动,并成为难得一见的摄影类的畅销画册。此画册也成为众多摄影家出版和设计的“模版”。

37《观看再观看》(2009年,鲍昆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从中学时代就接触摄影的鲍昆有愈四十年的摄影实践,尤其是他亲身经历了文革之后新时期摄影的各种实践。鲍昆也是著名的四月影会成员,现在则是著名的策展人和批评家。他长期基于实践的摄影经历,给了他深入观察摄影这个媒介,在中国的文化嬗变过程的经验。2000年后,鲍昆的摄影实践转入批评。他的批评以视角开阔,立足本土和观点犀利著称。他的许多批评,都对当代中国摄影文化的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他致力于提升中国摄影的文化品格,强调摄影和现实生活的互动关系。他的许多文章也是对当代中国摄影史的梳理和建构。《观看再观看》鲍昆近十年来的批评文章精选,也是近年来少有的畅销的摄影批评文集。

38《中国摄影史略》(2009年,宿志刚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在目前还没有一部相对完整和权威的“中国摄影史”的情况下,《中国摄影史略》算是一本编写比较丰富的中国摄影历史资料汇集。《中国摄影史略》采取分类阐述的方式整合材料,将宏观叙述与生动、鲜活的例证放在一个有机整体中加以论述。全书分为:照相馆、摄影技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摄影、人像摄影、人体摄影、肖像摄影、纪实摄影、广告摄影、纪念照片、时尚摄影以及女性摄影家十一个部分,书后附部分摄影师介绍等。阅读《中国摄影史略》,可以使读者较清晰地了解各摄影门类发展的过程,从而了解整个中国摄影史发展的脉络。《中国摄影史略》有较高史料价值,可作为高校摄影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中国影像历史研究者重要的参考读物

39《中国:1976-1983》(2009年,刘香成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作为1979-1983年间《时代》和美联社的驻京记者,刘香成以写实的手法,很深的寓意,惊人的细节捕捉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毛以后的中国》在中国一些年青的摄影师手中悄悄流传,成为开启八十年代中国纪实摄影的重要推力。书中所呈现的拍摄方式和观看角度,给习惯了新闻等于宣传、新闻图片等于摆拍的中国摄影界以巨大冲击。这些图片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香港Asia2000出版社1987年再版,同年由米兰Jaca Book出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于1997年由M. Photo公司修订。2009年首次出版了中文版。

40《52位香港当代摄影家》(2010年,黎韶琪编,摄影杂志/博艺集团出版)翻看香港的摄影历史,我们会发现关于香港摄影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而由黎韶琪主编的《52位香港当代摄影家》一书基本弥补了这一遗憾。本书辑合了五十二位从香港早期老一代摄影家到辉煌的“中生代”,以及目前正在活跃的年轻摄影人的访谈文章,用这些人物生动鲜明地勾勒出了近一个世纪的香港摄影史,以小见大,由这五十二位代表人物,我们可以管窥当代香港摄影的现状和发展生态。

篇二:世界著名摄影大师佳作欣赏

1. 安塞尔·亚当斯《月升》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埃尔西德兹。

当太阳的余晖还没有散尽,明亮的圆月已经冉冉升起。山顶飘飞着层层云雾。山脚下,静静的村庄旁,是一片静静的墓地,十字架碑闪着灼灼白光。天上地下,仿佛回荡着一曲深沉的生死交响乐。

这幅作品是亚当斯的代表作,是他拍摄的最受人欢迎的一张作品。他说:“这是机遇与熟练运用技术的产物。”拍摄时,他就预感到,这是一幅卓越的影像。那时,他们正乘车在公路上行驶,亚当斯往右边一看,发现画面上令人激动的景色,急忙下车,架好8*10相机,经过一系列技术操作,按好雷登15滤镜,调好 F32,时间为一秒钟,又经过精心冲洗与印制,才得到这幅杰作。

安塞尔·亚当斯――《月升》的创作体会

这张照片的拍摄--它无疑是我的最受人们欢迎的一张照片--可以说是机遇和熟练运用技术的产物。我当时感到,这是一幅卓越的影象;当按下快门时,似乎已经有了满意的预感。

当时我们乘车沿着离埃斯派诺拉不远的公路行驶,我向左边看了一眼,发现了一种极不寻常的景色--一幅无法估量的照片!我几乎把汽车开进沟里,然后急急忙忙地架好我的8x10相机。我一面急忙调整镜头,一面高声叫我的同伴把器材从车上取下来。我对好了我所希望的清晰影象,然而当安好雷登15滤镜(绿色)和暗盒后背之后,却找不到测光表。

当时的形势是十分紧迫的:低垂的太阳已经移近挂在西边天际的云彩的边缘,阴影不久就会使地上的白十字架模糊不清。我当时无法知道被摄体的亮度值,我承认,我当时曾想到用括弧曝光法进行几次曝光,这时我突然记起月亮的亮度--250烛光/每平方英尺。利用曝光公式,我把这个亮度值列入七区,因此60烛光/每平方英尺就落在5区,使用曝光因数为3的滤镜,大约要用f32,时间为一秒钟。我不知道前景的亮度多少,但是我希望它会勉强处于曝光范围之内。我并不寄希望于侥幸;我标出对底片进行水浴显影。这将是对区域系统的一次很好的试验。

由于当我按下快门时认识到我拍到一张不寻常的需要复制底片的照片,因此我迅速翻转暗盒,但是我拉出插版时,阳光已经从白十字架上消失了;我晚了几秒种!这张唯一的底片就突然变得十分珍贵了。当它安全地进入我在旧金山的暗室,我再三考虑了水浴方法和天空部分可能出现斑点的危险,因为照片要放在没有搅动的水里。我决定使用稀释的D-23显影,并且连续显影10次,水洗10次。每次显影30秒,水洗两分钟。由于显影10次,水洗10次,我最低限度地消除了天空可能出现的的密度不匀的现象。白十字架正处在阳光的边缘,并且相当“安全”;有阴影的前景亮度很低。假如我知道它的亮度的话,我至少会增加百分之五十的曝光(半个区域的曝光)。我可能随后在显影时控制月亮的色值,前景的密度会稍微增加一点--而且是值得那样做的。

这张底片很难印相,几年以后,我决定使前景加厚,以增加反差。我首先对底片重新定影并水洗,然后用柯达IN-5加厚剂的稀释液来处理影象的低反差部分。我把云彩以下部分浸放在稀释液里大约一分钟后在捞出来,然后水洗,这样反复进行了10次,我才取得看来很好的密度。印相后来是比较容易的,虽然它仍然是相当难于应付的问题。天空中少数部位有明亮的云彩,月亮下面的云彩非常明亮(是月亮亮度的二、三倍)。我对前景到照片底部这部分略微加光。然后我沿着山脉的轮廓加光,不断地移动遮光板。此外我把遮光板远离相纸,以便在它的阴影上产生半阴影;这样防止出现遮挡和加光的痕迹,否则那样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我还对月亮到白云下部以及比较明亮的呈水平的天空部分略微加光,然后从月亮上部到影象撒谎能够部这部分上下移动遮光板予以加光。用这张我确实喜欢的底片很难制作出几张相同的照片出来。原因是相纸不一样,影调有时会产生不必要的密度变化等--肯定可以说,没有绝对完全一样的照片。

这张照片与我拍摄的其他任何照片相比无疑引起了更多的评论,表明内容和效果非同一般。我确信,这个影象单就题材本身来讲就会引起普遍兴趣。 | 2007-01-24 22:46:02

?

2.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苦难的眼睛(1948,南京)》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折,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像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被誉为当代世界摄影十杰之一的举世闻名的抓拍摄影大师——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先生(Hei·cartit·Bresson),l908年生于法国塞纳一马恩省。他儿童时代即酷爱美术,曾从师画家戈登奈和安德烈·洛特。

1922年至1928年,他在中学学习但未毕业。在这段时间里,他有过一架布朗尼照相机,起初只是为了拍些假期生活照片,以便丰富他的纪念相册。不久,假期结束之时他才开始认真地通过取景框观察一切,从而使他心目中的小小世界逐渐变得宽阔起来:由于格里菲斯的巨片《纽约的秘密》、斯特罗海因的处女作《破碎的百合花》、艾森斯坦的《猛禽》等电影的影响,加上不久他又结识了一些摄影家,并为他们的摄影作品所倾倒,从此产生了献身于摄影艺术的信念,并以进行摄影、自己亲手冲卷和洗印照片等项工作为极大的乐趣。

然而,布列松先生真正从事摄影活动是在30年代初期,即1931年。当时,22岁的布列松去非洲象牙海岸,并在那里买了一架相机进行拍摄。但一年以后,当他正要回国时才发现这架相机的镜头已经发霉,结果所拍照片全部报废。后来,他发现并购买了莱卡相机。从此这架莱卡相机成为他时刻不离的终生伙伴。

1931年回国以后,他参加了当时的超现实主义小组并从事摄影活动。1932、年,他第—次在美国纽约,然后又在西班牙马德里展出了他的摄影作品。1934年,他旅居墨西哥一年,从事摄影创作。1935年在美国同保尔·斯特朗从事电影拍摄工作。在1936年至1939年期间,布列松为让.雷诺,阿雅克,贝克尔和安德烈.兹沃波达当助手,拍摄影片《生活属于我们》、《乡村一部分》和《火的规律》以及纪录片《生命的胜利》。

1940年,布列松先生被德国当局逮捕,经过两次试逃,终于成功。越狱后,他在1943年参加了支持反法西斯被捕人员的秘密活动。此间,他还拍摄了许多艺术家、画家和作家(如马蒂斯、博纳尔、布拉克、克洛代尔等人)的肖像。在1944只至1945年期间.他参加了一摄影团组,专门拍摄德军占领下的法国,他以摄影为手段,暴露法西斯的罪行;拍摄了巴黎解放的情景,记叙了法国人民的欢乐。

1946年,布列松在美国渡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协助纽约现代艺艺术博物馆组织了一个摄影展览。

1947年,布列松同罗伯特·卡帕,戴卫·西摩·奇姆,以及乔治·罗杰创办了“麦格南”(Magnum)图片通讯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几个同类组织之一。布列松于1966年脱离该社。经他本人同意、仍由该社保存和经营他的底片。

1948年至1950年期间,布列松在东方的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渡过了三年,在中国居住的一年中,有六个月是在国民党垮台之前,六个月是在新中国诞生之初。特别是1949年他在中国期间所抓拍的上海抢购黄金风潮和国民党末日等照片是作者忠实记录蒋家王朝覆灭和中国人民斗争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这些作品现已成为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

1952年至1953年,布列松在欧洲工作。1954年。布列松作为东西方集团关系解冻后被苏联接纳的第一个摄影家访问了苏联。1958年至1959年,正当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大庆之际,布列松应中国邀请曾访华三个月。1960年,布列松先生去古巴访问并进行摄影报道,后回到阔别30年的墨西哥逗留4个月,又去加拿大一段时间。1965年去印度和日本。

1969年,布列松用了一年的时间准备他的摄影作品展览。该展于1970年在法国巴黎大宫殿展出。1973年以来,布列松重操绘画艺术,但有时也拍摄一些摄影作品。 LEMON | 2007-01-24 23:07:39

?

3. 爱德华·韦斯顿《蒂娜的裸体》

爱德华·韦斯顿(1886-1958) 1886年生于美国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家境不太富裕的家庭。十六岁时韦斯顿拥有了自己的照相机,

篇三:拍摄女模个人写真人像摄影美姿教程大全

拍摄女模个人写真人像摄影美姿教程大全

时间:2013-09-13来源:时尚新锋点击:163519作者:时尚新锋

18 现在人像摄影的主流好像都是拍摄女模特,不论是拍摄商业产品、时尚杂志,还是单纯想拍出漂亮的个人写真,那么你知道的女模人像美姿又有多少呢?

现在人像摄影的主流好像都是拍摄女模特,不论是拍摄商业产品、时尚杂志,还是单纯想拍出漂亮的个人写真,模特如何摆放美姿也是一个学问,以下21个基本的常见姿势,让你的拍摄过程更加拍摄自如,不再为美姿上的大脑空洞而瞬间卡壳,造成尴尬气氛。

1、回眸:只是拍摄角度不同,人像作品也会变得很不同。

2、以手抚脸:一般人像摄影来说,不会特意拍摄手部,但你可以请模特以手抚脸摸头,变成有趣的创作。注意别坦平手掌,应展示双手侧面。

3、对角线:不要害怕倾斜,让你的模特在照片画出对角线吧,会有你想不到的效果。

4、亲切坐姿:重点是两膝并拢,拍摄时稍微采用高角度。

5、侧卧:一种感觉较亲近而随意的美姿,尝试低机位拍摄,例如贴近地面来拍摄。

6、俯卧:以手肘支地,舒适地躺在地上,一般都会拍摄于草地、花园等。

7、基本仰卧:很简单,但拍出来会很有感觉的美姿,拍摄时同样需要较低机位拍摄,也要尝试慢慢围绕着模特移动,并调整她的头部角度,以拍出更好的作品。

8、仰卧二:也是简单但抢眼的美姿,拍摄时尝试比较不同的手脚位置,另外要注意对焦模特的双眼。

9、 俯卧二:身体更贴近地面,要选择例如草地和沙滩的地方使用,同样要对焦于模特的双眼。


人像摄影杂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90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