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太原城市规划网

时间:2018-11-09 11:1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太原龙城新区规划

区域位置及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属于太原市发展的核心区域。距市中心约11.3公里。

规划用地北起龙城大街,南至南环高速公路,西起滨河东路,东至太榆路,总用地约11.44平方公里。

周围关系

规划区周边的主要衔接片区包括:JY-02片区、XD-03片区、XD-04片区、XD-06片区、XD-09片区、XD-10片区、XD-13片区。

行政区划

规划区全部隶属于小店区。

现状分析

自然分析:该区域位于太原市城南地区,地形平坦,北面略高,南面稍低。 用地分析:主要为位于规划区西部的星河湾居住区、位于中部的由山西太原农业科技园区、山西英杰学校、山西工商学院组成的教育科研区以及城中村的村镇建设用地、耕地等组成的村镇建设区。

居住用地:规划区内居住用地主要包括星河湾小区,集中于规划区的西侧。 公共设施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主要包括花卉市场、太原明仕达汽车销售服务店、武宿货运中心等。

教育科研用地:主要包括山西太原农业科技园区、山西英杰学校和山西省工商职业学院。

文物古迹用地:主要包括龙城大街南侧的关圣寺。

工业用地:主要包括太原龙吉铝型材料有限公司、太原三元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太原天成橡胶厂等。

仓储用地:主要包括太原卷烟厂烟草仓库、晋辽石化油库、山西棉麻公司仓库等。

市政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布局较为分散、类型不一。主要有:220KV龙城变电站、太原市银河液化气储备站等。

绿地:规划区的绿地一部分为防护绿地,主要位于滨河东路东侧、龙城大街南侧、太榆路西侧;一部分为公共绿地,位于星河湾。

道路广场用地:从整体来看,该片区路网尚不完善,主要用地包括:滨河东路、龙城大街、南环高速、平阳路、大运路、太榆路。

水域及其他用地:

水域用地:主要包括东干渠、许坦渠、北张退水渠、东干一支渠。

村镇建设用地:主要包括范家堡村、红寺村、北畔村、嘉节村、新营村的居住点。

建筑分析

该区域现状建筑以村庄民房为主,建筑质量较差。星河湾居住区为新建,建筑质量好。

道路分析

规划区的现状路网结构为“两横四纵”。“两横”为东西向的已形成的龙城大街、南环高速。“四纵”为南北向的滨河东路、平阳路、大运路和太榆路。 规划区内部道路没有构成完整的路网体系,内部横向联系不流畅,通达度较差。

总体控制

功能定位

以居住生活为基本功能,以商务、金融、办公、教育科研、物流等为发展重点的城市南部功能复合的新型城市综合性片区。

建设规模

片区总用地1143.87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43万平方米;片区规划居住用地控制在289.0公顷以内;居住建筑总面积控制在813万平方米以内;片区居住平均容积率控制在2.1以内。

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总量为14.3万人。

用地功能布局

功能分区

规划结构为“四区一带三片”。“四区”为沿龙城大街分布的四个功能区,即:商务展览综合区、公共核心区、文化办公综合区、空港物流区;“一带”为规划区南部的城市生态隔离带;“三片”为规划区中部的三个居住生活区。 街区划分及主导属性

片区划分为六个街区,分别为XD-07-01、XD-07-02、XD-07-03、XD-07-04、XD-07-05、XD-07-06街区。

XD-07-01街区主导属性为综合居住区,该街区居住建设用地132.3公顷,街区人口容量3.9万人,居住建筑面积272万m2,居住平均容积率为2.1。 XD-07-02街区主导属性为综合居住区,该街区居住建设用地144.76公顷,街区人口容量5.8万人,居住建筑面积334万m2,居住平均容积率为2.3。 XD-07-03街区主导属性为综合居住区,该街区居住建设用地116.2公顷,街区人口容量4.5万人,居住建筑面积207万m2,居住平均容积率为1.8。 XD-07-04街区主导属性为生态、市政区。

XD-07-05街区主导属性为生态、市政区。

XD-07-06街区主导属性为生态、市政区。

道路交通规划

本片区道路网以主次干路为骨架,形成四横八纵的路网布局。

四横是指龙城大街、龙城南街、南环北街和南环高速;八纵是指滨河东路、平阳路、体育南路、红寺路、大运路、唐槐路、针织路、马练营路。 绿地规划

规划区绿地由防护绿地、公共绿地等组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 公共绿地设7处,1处城市公园,2处居住区公园,4处街头绿地。

防护绿地主要为沿太榆路西侧设置50-100米的防护绿带,沿龙城大街两侧各设置16米的防护绿带,沿滨河东路东侧设置30-80米的防护绿带,河渠防护绿地,市政设施防护绿地以及南环高速北侧规划190-680米宽的生态防护绿带。 城市空间形态控制

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控制结合城市整体形态控制要求,整体形成西部高,东部低,由东向西逐渐拔高的形态。长治路两侧的体育公园周边是本片区的公共核心区,临滨河东路东侧是本片区的建筑群制高点,应形成高层标志性建筑群。

城市风貌控制

该片区城市风貌结构为:五轴、一带、一区、一廊道。

五轴---龙城大街、长治路、大运路、唐槐路、太榆路五条现代城市景观轴。 一带---沿滨河东路的汾河景观带。

一区---公共核心区。位于龙城大街南侧、长治路两侧的城市公园与体育公园,是规划区内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区域,是区域的重要景观节点与开敞空间。 一廊道---规划区南部的生态隔离带,形成连接汾河与东部区域的一条绿化生态走廊。

篇二:太原经济圈规划

太原经济圈规划(纲要草案)太原晋中“十同”

以“十同”作为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的主要措施,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逐步向整个经济圈推广应用,以实现经济圈(平原地区)的“广域同城化”。

1.规划同筹

在区域规划指导下加强两个城市总体规划的相互衔接,重点是统筹规划建设区域性燃气、供热、供电等公用设施、广域通勤交通体系和区域性社会服务设施;将小店区和榆次区作为太原晋中同城化的协调区,并在联系密切、矛盾突出的区域划定“共建区”,由省建设厅牵头统一编制共建区的总体建设规划。

2.制度同构

一方面建立统一的、制度化的协调机构和机制,协调区域内各种行政关系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另一方面在两个城市制度设计方面尽量做到公平、对等,在近期应强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双方的户口享有互为同城待遇,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上享受同等待遇,充分保证两市人员的自由选择权。

3.市场同体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对商贸、流通业进行整合,建设“市场共同体”;共创区域开放平台,统一发布招商项目,联合组团进行招商;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共同组织旅游线路,共同打造旅游品牌;两市食品、农产品等入市销售实行“首检互认制”,免疫认证;加快实施银行卡跨市联网,金融机构尽快开通同城票据交换业务,全面实现两市通存通兑、同步结算;实行太原和晋中的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合并,实现通讯的同城同价。

4.产业同链

加强太原晋中双城产业发展的职能分工,整合协调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次工业园区以及武宿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运行,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同构化的恶性竞争。调整两地的产业布局,引导太原和晋中的新上工业、高新产业、物流业等产业向太原、晋中结合部集中,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对接。实施鸣李—武宿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形成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5.科教同兴

整合两城的科技资源,网络化连接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以及社会化服务支撑系统,建设科技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省政府应积极促成经济圈各市签署有关人才工作一体化和科技合作的“框架协议”。推动两城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鼓励优势院校跨区域重组或联合办学;两地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优化教育布局,以更开放的观念重新审视教育园区的选址。

6.交通同网

共同编制包含太原和晋中的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协调双方的交通发展政策,保障干路对接,加强两个城市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加快涵盖两个城区的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并在近期内规划建设太原到晋中间的第二、第三快速通道。撤消两地间的所有公路收费站、点;协调两个城市间的公交系统规划,两市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实行统一票据和统一价格,所有往来两市市区的车辆均视为市区公共车辆。

7.设施同布

按照“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共同建设供水、供气、供热、公交等城市基础设施,对设施建设区域在土地以及环境治理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实现区域发展的公平。协商重大交通设施建设,避免出现道路不通、交通难行等现象。在两个城市共建地区,应对教育、医疗、福利等民生设施的进行统一的协调规划,对这些公益性设施进行统一的规

划建设,共同协商分担建设产生的费用与支出,以保障两个城市的居民能公平享受各类服务。

8.信息同享

加强共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两城互通互享的信息通讯网络,建设面向两市的大容量高速传输网络,积极促进区域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相互融通,建设太原晋中信息交换中心和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和共享;推行经济圈社保信息系统联网,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促进社保制度协调配合和社保关系无缝转移、接续;及时发布同城化的各类信息,使同城化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保证同城化建设得到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9.生态同建

从“生态市”迈向“生态圈”,共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搞好城市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营造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共同划定城市周边区域的景观生态结构,提出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在区域内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对于重点环境控制区实施政策与资金的倾斜与扶持。

10环境同治

共同划定城市生态环境控制分区,共同制定环境控制目标、要求和环境保护措施,加强产业园区的环境分级控制,强化对环境污染的同防同治,维护两个城市的共同环境利益。此外,对于社会治安环境,也应考虑实行同城化管理。

篇三:山西省太原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规划方案

太原市近期建设规划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对标”意识,通过“三个一流、一个基础、四大支撑”的建设,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职能和创新能力,推进太原都市区建设,创造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把太原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

二、发展目标

GDP总量突破3500亿元,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落脚点,完善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公共交通、文化、体育、养老、安全防灾等设施的配置。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和水源保护,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规模;

三、城市规模

规划预测到2015年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为320万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340平方公里。规划期内新增用地50平方公里,存量改造40平方公里。

四、太原都市区发展

逐步形成“双城、三组团”的都市区发展新格局,按照“产业同链、交通同网、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旅游同线”的原则,重点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建设。

五、城乡统筹发展

构建“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两型” 社会的建设,把太原建设成为“蓝天白云之城和青山绿水之城”。

重点建设“大县城”,积极扶持“重点镇”的建设。通过“五个全覆盖”工程和“三清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近期完成中心城区72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

六、新城建设

新城北起长风西街及南中环街、南至晋祠及太中银铁路、东起太原行政界线、西至西环高速及太汾高速公路,用地面积约276平方公里。未来主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文化、会展、商务、金融等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七、产业规划

坚持走“新兴化、高端化、园区化、集群化、循环化、信息化”的路子,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不锈钢和镁铝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构建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

八、住房建设

优先确定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的保障性住房用地,确保用地计划落实且以划拨方式供应。太原市中心城区总住宅建筑面积约为2483万平方米,其中政策性住房面积为1260.28万平方米,普通商品住房面积为1222.72万平方米。

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遵循均衡布局、非盈利公共设施优先的原则,建设市级中心、市级副中心、区中心、社区中心四级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实现“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园林绿地建设

通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郊野公园的建设,确保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5%,实现“绿化太原”的目标。

十一、综合交通

完善现状机场的建设,同时开展武宿机场搬迁的可行性研究和新机场选址规划。 完成已开工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预留线路通道;新建、改建一批场站。

提高路网密度,加快快速路的建设,完成规划主干道的建设和部分现状道路路的改造工程。新建北中环桥、晋祠跨汾河大桥,改造小店汾河公路桥。加强滨河东西路人行天桥和过街通道的建设。

加快公交场站、公交线路、快速公交线路的建设。

建设轨道1号线一期工程、2号线工程及配套设施。

十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扩建呼延水厂、加压站及给水管网建设;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

加快热源建设并引进电厂冷凝热供热项目,确保2-3年内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同时,尽快完成古交电厂向太原供热的可行性研究。

在现有气源的基础上,引进陕京三线天然气和煤层气等气源,实现多气源供气。新建陕京三线阳曲门站;新建煤层气门站1座;新建罗城等4座高中压调压站。用2-3年的时间,气化率达100%。

新建500千伏太原南变电站;新建经济园区等8座220KV变电站;新建老军营等21座110KV变电站。

十三、城市安全

防洪工程:汾河南段拓宽工程;大黑水河防洪工程;太钢防洪工程;城南地区防洪工程;武宿地区防洪工程;其他地区重要防洪工程;

人防工程:人均建筑面积1.0 m,新建太原市人防指挥中心6000m,人防工程54万m,伪装楼11.29万m2,人防疏散基地66.13公顷。

消防工程:新建28个消防站;在晋阳湖、汾河公园等设置消防车取水码头,道路消火栓的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建立总队、支队、中队消防三级网;确定滨河东、西路为危险品运输路线,并规定危险品运输时间。

防震减灾:近期规划建设避灾面积建设总量2032.79公顷;建设太原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防震综合观测中心;新建太原市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 222


太原城市规划网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42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