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河南副省长王铁老婆

时间:2018-11-09 10:2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中共河南省委员会名单

中共河南省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名录(及时更新) 书 记

卢展工(5205,浙江慈溪)(200911,福建省委原书记) 中央委员,

副书记

郭庚茂(5012,河北冀州)200803 中央委员,省长(20080407代,20090117十一届二次,河北省原省长)

叶冬松(5811,安徽无为)201007 中央候补委员,省政协主席(20110121,200407-201104省委组织部部长)

常务委员会委员

孔玉芳(女,5109,信阳) 宣传部部长、副省长

李新民(51) 政法委书记

刘怀廉(51) 统战部部长

连维良(6212,禹州) 郑州市委书记(201007,洛阳市委原书记)

颜纪雄(51) 省军区政委

毛万春(6111,汤阴)201007 洛阳市委书记(201007,许昌市委原书记)

刘春良(5403,山东兖州)(201009,原任安徽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中纪委委员 尹晋华(5403,山西兴县)(201012,原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 纪委书记 邓 凯(5912,辽宁盖县)(20110415,原任吉林省委常委、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书记) 组织部长20110415

中共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9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万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马正跃(58,信阳) 驻马店市委书记(20110527,原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王 平 1951-02 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

王 铁 1957-10 信阳市委书记

王 群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王子亮安钢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王文超(5006,河南临颍)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00130,201007不任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

王田海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正厅级)王仕尧 1951-10 河南省纪委副书记(正厅级)

王训智 1949-07 鹤壁市委书记

王旭升河南省国家安全厅厅长、一级警监

王保存(5709,新密) 河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20110405,商丘市委原书记)

王流章 1952-07 河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

王菊梅(女) 1949- 河南省副省长

王照平河南省林业厅厅长

毛万春(6111,汤阴)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201007,许昌市委原书记)

毛凤兰(女,5206,鹿邑) 河南省人大常委20110123、省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101126,省地税局原局长)

毛超峰 1965-12 焦作市委书记

化有勋(5210,许昌) 驻马店市委原书记(至20110527)

孔玉芳(女,5109,信阳)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

孔令晨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邓永俭 1950-10 平顶山市委书记

申振君 1955-03 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国有资产监管会副主任、党委书记

叶冬松(5811,安徽无为) 河南省委常委200407、副书记201007,省政协主席(20110121,200407-201104省委组织部部长)

*叶青纯(5204,黑龙江绥化) 北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201010,原任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史济春 1955-01 河南省副省长,省国有资产监管会主任

朱清孟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刘长春(5307,山东烟台) 开封市委原书记(至20110527)

刘生辉武警河南总队政委、武警大校

刘怀廉 1951-07 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刘新民 1949- 河南省副省长

刘满仓(551029,西峡) 河南省副省长(20080123,商丘市委原书记) 安 东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安惠元河南省交通厅厅长

孙立坤河南省供销合作联社理事会主任

李 亚(6309,永城) 许昌市委书记(201007主持,201009,原市长)*李 克(壮族,5612,广西扶绥)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200902,河南省委原常务副省长)

李 敏(女)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文慧 1957-07 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成玉(回族) 1946-08 中央委员

李庆贵(5509,南召) 新乡市委书记(201105,原市长)

李国英 1964-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李恩东(5808,沈丘) 河南省工信厅副厅长(20100930,20080421平顶山市市长,200302省煤炭工业局局长,200311兼省国资委副主任) 李培育 1963-02 鹤壁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新民 1951-11 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杨 云(女)河南省妇女联合会主席

杨国功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厅级)

杨盛道(5510,太康) 河南省政府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连子恒 1951-07 三门峡市委书记

连维良(6211,禹州)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201007,洛阳市委原书记)吴天君(5702,濮阳) 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候选人(20110528,新乡市委原书记)

吴灵臣(5011,嵩县) 河南省人大常委20110123、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副主任(20101126,濮阳市委原书记)

*宋璇涛(6003,滑县) 河南省原副省长,201009调贵州

张大卫河南省副省长

张广智 1957-01 河南省农业厅厅长

张启生 1954-04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张国臣河南省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正厅级)

张程锋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陈全国 1955-01 河南省委原副书记,2009年11月调河北陈江河 1954-05 河南省委常务副秘书长(正厅级)

陈砚秋(女)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陈雪枫(58,河南杞县) 河南省副省长(20110123十一届四次,永城煤电集团公司原董事长)

范立新 1956-10 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乡镇企业局)局长

岳文海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周春艳(女) 1960-01 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省政府信访局局长 郑永扣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赵 琛 1951-09 河南省科技厅厅长

赵顷霖 1954- 平顶山市委副书记,市长

赵建才(5608,山东临沭) 河南省副省长(20110331,郑州市原市长) 赵景春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

查 敏(女,5410,安徽青阳) 河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10110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原书记,原省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

段喜中(5505,长葛) 濮阳市委书记(201009,济源市委原书记) 秦玉海 1953- 河南省副省长

袁家新河南省军区司令员、少将

耿开昌河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正厅级)

铁代生(回族) 1951-10 焦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徐光春 1944-11 中央委员,河南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高德领(5011,平顶山) 河南省人大常委20110123、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101126,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局长)

郭迎光 1958-05 河南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郭俊民(5401,内黄)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陶明伦(6305,泌阳) 商丘市委书记(20110528,0405主持工作,原市长) 桑金科河南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

黄兴维(5305,固始) 南阳市委原书记(至20110528)

曹维新(5012,吉林蛟河)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10123十一届四次,200601省委常委,20610省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梁铁虎(5012,浚县) 河南省人大常委20110123、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20090326,濮阳市原市长)

*董永安(5606,西安) 20101224被“双规”。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 董光峰 1951-09 河南省公安厅厅长

蒋笃运(5409,永城)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10123十一届四次,省教育厅原厅长)

靳克文 1954-09 漯河市委书记

靳绥东 1954-01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路国贤 1954-09 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

郭庚茂(5012,河北冀州)200803 中央委员,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篇二:22个省

22个省“低职高配”情况作者:彭凯

22个省“低职高配”情况

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党委书记,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和新疆党委书记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

31个省、市、自治区的固定的高配模式是省会(首府)城市,副省级城市党委书记都无一例外地是该省党委常委。非常重要或者特殊城市党委书记配备为副省级官员。

非常重要或者特殊城市(除省会(首府)城市,副省级城市外)

重庆 万州区

河北秦皇岛市

辽宁丹东市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黑龙江绥化市

浙江温州市 舟山市

江西赣州市

河南洛阳市 濮阳市

湖北 宜昌市 襄阳市

广东 珠海市

海南 三亚市

贵州 遵义市

陕西 延安市

青海 海西州

广西 北海市

内蒙古 通辽市 包头市

宁夏固原市

西藏 昌都市 日喀则市 那曲地区

河北

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陈超英 (兼)

统战部部长由省委常委范照兵 (兼)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张 越(兼)

石家庄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孙瑞彬 (兼)

省委秘书长由省委常委景春华 (兼)

秦皇岛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田向利(女,兼)

宣传部部长由省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艾文礼(兼)

组织部长由省委常委梁田庚(兼)

省公安厅长由副省长董仚生(兼)

山西

宣传部长由省委常委胡苏平(兼)

纪委书记由中纪委常委,省委常委黄晓薇(女,兼)

太原市委书记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吴政隆(兼)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王建明(兼)

组织部长由省委常委盛茂林(兼)

统战部长由省委常委孙绍骋(兼)

省委秘书长由省委常委王伟中(兼)

省公安厅长由副省长刘 杰(兼)

辽宁

省纪委书记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林铎(兼)

组织部部长由省委常委辛桂梓(兼)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苏宏章(兼)

宣传部长由省委常委范卫平(兼)

秘书长由省委常委谭作钧(兼)

丹东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戴玉林(兼)

辽宁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由省政协副主席史桂茹(女,兼)

吉林

政法委书记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金振吉(朝鲜族,兼)

秘书长由省委常委房 俐(女,兼)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张安顺(兼)

宣传部部长由省委常委庄 严(兼)

组织部长由省委常委齐 玉(兼)

省纪委书记由中纪委常委,省委常委崔少鹏(兼)

公安厅厅长由副省长黄关春(兼)

黑龙江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黄建盛(兼)

宣传部部长由省委常委张效廉(兼)

组织部长由省委常委杨 汭(兼)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杨东奇(兼)

统战部长由省委常委赵 敏(女,兼)

秘书长由省委常委李海涛(兼)

公安厅厅长由副省长孙永波(兼)

绥化市委书记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清文(兼)

江苏

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弘强(女,兼)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李小敏(兼)

组织部长由省委常委王炯(兼)

省委秘书长由省委常委樊金龙(兼)

宣传部长由省委常委王燕文(兼)

公安厅长由副省长王立科(兼)

江苏省委统战部部长由省政协副主席王雪非(兼)

浙江

政法委书记由中央候补委员, 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兼)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任泽民(兼)

宣传部长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葛慧君(女,兼)

省公安厅厅长由省委常委刘力伟(兼)

组织部长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胡和平(兼)

省委秘书长由省委常委赵一德(兼)

温州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陈一新(兼)

舟山市委书记由副省长孙景淼(兼)

安徽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徐立全(兼)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王宾宜(兼)

省委秘书长由省委常委唐承沛(兼)

统战部长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沈素琍(兼)

宣传部部长由省委常委曹征海(兼)

合肥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吴存荣新(兼)

组织部长由省委常委邓向阳(兼)

公安厅长由副省长李建中(兼)

省政府秘书长由省政协副主席邵国荷(兼)

福建

福州市委书记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杨岳(兼)

教育工委书记由省委常委,人大副主任陈桦(女,兼)

组织部部长由省委常委姜信治(兼)

秘书长由省委常委叶双瑜(兼)

宣传部长由省委常委李书磊(兼)

省纪委书记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倪岳峰(兼)

统战部长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雷春美(女,畲族,兼)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陈冬(兼)

公安厅长由副省长王惠敏(兼)

省发改委主任由副省长郑栅洁(兼)

江西

赣州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史文清(蒙古族,兼) 宣传部部长由省委常委姚亚平(兼)

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周泽民(兼)

南昌市委书记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王文涛(兼)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周萌(兼)

统战部部长由省委常委蔡晓明(兼)

组织部长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赵爱明(女,兼)

秘书长由省委常委龚建华(兼)

省公安厅厅长、党委书记由副省长郑为文(兼)

江西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桃莲(女,兼) 山东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才利民(兼)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李法泉(兼)

组织部部长由省委常委高晓兵(兼)

宣传部长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孙守刚(兼)

省委秘书长由省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雷建国(兼)

统战部部长由省委常委颜世元(兼)

省公安厅长由副省长徐珠宝(兼)

河南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尹晋华(兼)

统战部部长由省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史济春(兼)

郑州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吴天君(兼)

宣传部部长由省委常委赵素萍(女,兼)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刘满仓(兼)

组织部长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夏杰(兼)

洛阳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陈雪枫(兼)

省委秘书长由省委常委,省人大副主任李文慧(兼)

农办主任由副省长王铁(兼)

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长由副省长王艳玲(女,兼)

公安厅长由副省长王小洪(兼)

濮阳市委书记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喜中(兼)

湖北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兼)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侯长安(兼)

统战部部长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岱梨(女,兼) 宣传部部长由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汉宁(兼)

省委秘书长由省委常委傅德辉(兼)

宜昌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黄楚平(兼)

襄阳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王君正(兼)

组织部部长由省委常委贺家铁(兼)

省公安厅厅长由副省长曾欣(兼)

湖南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黄建国(兼)

统战部部长由省委常委李微微(女,兼)

组织部部长由省委常委郭开朗(兼)

宣传部部长由省委常委许又声(兼)

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由省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孙建国(兼) 长沙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易炼红(兼)

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张文雄(兼)

省委秘书长由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永文(兼) 省政府秘书长由副省长戴道晋(兼)

广东

政法委书记由中央委员,省委副书记马兴瑞(兼)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黄先耀(兼)

组织部长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李玉妹(女,兼)

统战部部长由省委常委林 雄(兼)

秘书长由省委常委林木声(兼)

宣传部部长由省委常委庹 震(兼)

珠海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李 嘉(兼)

公安厅长由副省长李春生(兼)

广东省总工会主席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业斌(兼) 海南

宣传部部长由省委常委许俊(兼)

海口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陈辞(兼)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马勇霞(女,回族,兼)

组织部部长由省委常委李秀领(兼)

政法委书记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毛超峰(兼)省委秘书长由省委常委孙新阳(兼)

三亚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张琦(兼)

四川

省总工会主席由省委常委李登菊(女,兼)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王怀臣(兼)

秘书长由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光志(兼)

组织部长由省委常委范锐平(兼)

农工委主任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李昌平(兼)

政法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刘玉顺(兼)

宣传部长由省委常委吴靖平(兼)

省公安厅厅长由副省长侍俊(兼)

贵州

省纪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宋璇涛(兼)

统战部长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常委刘晓凯(兼)

组织部部长由省委常委孙永春(兼)

篇三:王铁讲话集

中部在塌陷中奋力崛起

——在华中科技大学“中部崛起论坛”上的演讲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中部崛起是个大题目。大家若看中部六省的地图会很清楚,它很像一只抬起前腿昂首站立的大熊,熊那肥硕的体形象征着中部六省在全国中的体量和份量,熊的巨大力量象征着中部六省巨大的发展潜力,熊缓缓行走的步伐也喻示着中部六省发展速度的相对落后。这只昂首前方的熊似乎始终期待什么。它期待什么呢?这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中部在塌陷中奋力崛起。我想讲三个问题。

一、中部在塌陷中倍感失落

中部失落了吗?失落了,这种深深的失落感在中部地区的很多干部中弥漫。总的印象,中部没有东部改革开放的春潮涌涌,也没有西部大开发的热浪滚滚,中部“不中”或者说“中不溜”。改革开放以来,受结构性、体制性等深层次矛盾制约和政策边缘化的影响,中部六省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越来越呈现出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展速度慢于西部的“塌陷”态势,由此导致了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的那份失落感,这种失落感集中在一个“心”字上,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心焦、心痛、心酸、心浮”。

一是因经济塌陷而心焦。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国古代灿烂文明,它奠定了中国在中世纪成为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基石;这里人口3.61亿,占全国的28.1%,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基地和能源基地,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但在20多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中部省份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观望者”、“失落者”。2005年,中部六省GDP总量37230.3亿元,占全国20.4%,人均GDP为10169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7%;财政收入2264亿元,占全国的15.2 %,人均61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4.2 %。从“中国500强企业”名单来看,中部地区经济的脊梁“塌陷”严重。2005年中部六省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企业数共53家,其中河南、山西各11家,安徽10家、湖南8家、湖北7家、江西6家;列前100位的企业湖北有2家,河南、山西、安徽、湖南各1家共6家。经济的脊梁“塌陷”了,我们能不心焦吗?

二是因文化塌陷而心痛。中部地区文化之久远,历史文化底蕴之悠久深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岳阳楼都在中部地区。在全国751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中部六省拥有187处,在全国84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中,中部六省拥有22处,其中井冈山、韶山、大别山等革命遗址闻名全国。在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中部六省拥有20座。中部六省中,河南

省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举手触摸秦文化,抬脚踢到汉砖瓦。山西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省份,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人们耳熟能详的中部文化有河南的中原文化,湖南、湖北的楚文化,安徽的徽文化,山西的晋文化,江西的红色文化和道教文化。心之痛,痛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的今天,中部地区珍稀、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却因思想观念落后、人才匮乏、机制不活导致这些厚重的文化被淹没了,忘却了,挤走了,反而出现了文化地区没文化,甚至反文化的问题,主流文化没有市场,非主流文化充斥的问题。比如:《河南人惹谁了》对社会上反河南人现象反映了很多,有人把武汉喻为“飞不起的大鹏”,海默在《中国城市批判》中直言“烦躁麻木的武汉、恨鸟不成凤”。他说武汉人把电动三轮车称为“麻木”、武汉人精神状态的麻木与此是一种荒诞的巧合。作家易中天在《读城记》中谈到,武汉差一点成为首都,但机遇都是擦肩而过。说武汉的塌陷尤其是文化的塌陷,如今雅也不够,俗也不够,既不新潮,也不古朴,似乎什么味道都有,但却什么味道也没有。这种失落感使大家既遗憾,又心痛。

三是因政策塌陷而心酸。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是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和发展,随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浦东大开发,接着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均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对中部尚无重大政策和发展战略举措出台,从某

种意义上说,中部已跌入“政策低谷”。实际上,建国以来中部地区始终承担着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中部理应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但事实上不仅没有享受到,还处于政策边缘化的境地。套用农村一句话,都是一个娘养的,理应一视同仁才对,但这种针对不同区域而采取不同优惠政策的做法,总让中部地区有点是后娘养的这种感觉,于是中部地区的人们都有一种酸酸的味道。

四是因思想塌陷而心浮。中部落后固然有政策影响等客观原因,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主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干部思想浮躁、浮漂、浮华。与东部地区的干部相比,中部地区干部表现为不敢创新。我们组织信阳的干部到东部沿海参观学习,回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同志们的突出感受就是两个字:震撼。不仅为东部的成就震撼,更为东部干部的思想观念震撼。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中央有明确政策的,东部地区干部能够将政策用得很活、很足、很透,中央没有政策的,东部地区干部能够大胆创新,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真干快干。干成了,经验在全国推广,干不成,为中央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敢于创新,才能勇立发展潮头,才能引领地区发展,东部地区干部早已认识到了,而中部地区干部却还在观望。与西部地区干部比,中部地区干部表现为不愿创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中部地区干部不愿创新的问题关键。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性,近些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积累的基础略好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干部那种

拼命甩掉落后帽子的拼搏劲头在中部地区干部身上很难发现,取而代之的是“不骑马不骑牛,骑个毛驴占中游”的悠闲姿态。有些到过西部地区或从西部地区回到中部地区的干部常说,我们的县城比西部地区的地级市都要大,都要漂亮,我们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这种不愿创新、不愿奋斗的心态,在中部地区干部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与中部地区干部自身相比,中部地区干部表现为不能创新。创新意味着对过去的否定,否定就意味着没有成绩。不能否定自己,不能否定过去,认为目前自己干得是最好的,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是中部地区干部身上最大的毛病。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不断的否定过去的基础上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更没有发展。中部地区的干部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够好。脑筋不活,创新不够,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安,不求过得好;只求慢进步,不求快发展;习惯于等、靠、要,善于从客观上找理由,不愿从主观上找原因,更不敢在工作中求创新,是中部地区干部的“通病”,更是浮躁、浮漂、浮华心理的具体写照。

二、中部在失落中奋力崛起

中部地区目前总的概况可以概括七点:农业大区、人口密区、革命老区、资源富区、交通要区、文化名区、发展慢区。中部是农业大区,生产了全国1/3的农产品,农业GDP占全国的1/4以上;中部是人口密区,总人口3.61亿,占全国的28.1%;中部是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河南副省长王铁老婆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4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