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50年代吧

时间:2018-11-09 11:1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50年代海流图

50年代海流图

--兰建中

海流图——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一座新兴的草原新镇。经历37个春秋,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于内蒙古阴山北麓、水草丰美的乌拉特草原。

海流图,是一块历史宝地,传说曾有凤凰降临,呈祥草原。多少年来,乌拉特草原人民对草对的兴盛寄予无限美好的理想和祝愿,终于迎来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解放,划时代地给草原人民带来福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幸福和繁荣昌盛之路,同年轻的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 1950年7月18日,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在本巴台——乌兰敖包成立,人民政权在两顶旧蒙古包里办公。1951年秋旗政府移驻海流图,时方圆不过百十人,但从此被确立为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52年10月乌拉特中旗与乌拉特后旗合并称乌拉特中后联合旗,驻地仍为海流图。1956年10月海流图建为乡级镇,时不足300户2000人。现今海流图镇有1.7万人,其中蒙古族0.4万人,全镇面积5.4平方公里,辖有6个居民委员会、2个村子委员会,镇上分部机关、学校、企业、工厂、商店等百十个单位。楼房拔地而起,房舍鳞次栉比,主街铺设沥青路面,两侧便道硬化、树

木成荫。商业网点林立,集市贸易繁华。还有高压线、自动

电话、自来水及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影剧院、文化楼、广场、花园等,环境清新舒适,面貌日新月异,1987年成为全区文明镇、先进卫生城镇,获?阿吉奈?奖。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现将50年代海流图之变迁就耳闻目睹和据有关资料及征访情况略述如下,只能是从一个侧面浮光掠影地予以记述,或许于今不无裨益。差误之处,望知情者斧正。

海流图,古代史上是一派边陲塞外草原风光,草木茂盛,广袤无垠,多有各种野生动物出没,境内阴山岩画就是明证。到清初顺治六年由呼伦贝尔草原迁徙而来的乌拉特人,在此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的生活,世代生长繁衍和经营着畜牧业。

据史载,古代在阴山山脉中择河谷通行,史称有满夷谷道,满夷谷即今乌不浪口,满夷谷经今海流图折向西北边界一带并入高阙塞道,通往漠北(注:即今乌不浪口—海流图—甘其毛道—蒙古南戈壁省)。海流图又是一条通商之?银路?,即可通行贵重物品之商道。十九世纪初,包头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牲畜、皮毛和粮食、药材的重要集散地时,包头至新疆有一条商道,从包头到台梁、大佘太、西水道、善旦庙进入宁夏通往新疆。民国初年,因战乱等因,包头驼运队改由从海流图到川井,向北入外蒙古境绕道抵新疆。期间,乌不浪口附近的乌兰脑包形成绥西粮食、皮毛集散地重镇,

包头至乌兰脑包、海流图经赛尔乌苏与阿尔泰军台北行可抵大库伦(乌兰巴托)。所以海流图曾是通包头、宁夏、新疆、外蒙古大库伦的必经之路。过境有大量药材、粮食、皮毛、百杂货物,甚至烟土、桦支等。冯玉祥五原誓师前由俄国经蒙古辎重车辆亦经此。

1927年8月初,我国地质学家丁道衡赴西北考察,据记载其北队经哈柳图(海流图)河一带往额济纳。1936年秋,《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往西蒙视察,所著《塞上行》载:?傍晚,过一条叫‘海流图’的小河,河的西岸有几家蒙古包,为汉商所经营。……此间较大的蒙古包已经不是活动的房子,而是仅有蒙古包开头的固定土屋。?范一行人员系乘汽车结队西行,在海流图河里大家用清寒的河水洗涤旅途中的尘垢,然后在松软的沙滩——天然?沙发?上吃喝休憩。此情据考约指距海流图南10里的地段,今同和太牧场东址,同和太场名源于?同和泰?商号之称。

海流图河,《清史稿》地理志载:?哈柳图河,源出席勒山北,南流会席勒河,径马神山,又西南折入黄河。? 海流图,系蒙古语,意谓?风吹草动?,呈现浪起伏形态。至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海流图周围草原碧绿,稍作行走,鞋底即濡染草绿,而海流图河畔更是嫩绿可爱,划绿花红,树木茂盛。海流图河,位于海流图东,是一条南北向季切性河流,上游涓涓细流平缓南下,至中游呈现东南向流径同和

太东,汇入德岭山(解放初绥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安北县副县长王锦云烈士曾改为锦云山)枣树口东河沟,今由德岭山水库则山洪体倾泻,洪峰可高达3米,势头凶猛,咆哮而下,时有牲畜被冲走。海流图河上游东岸低缓渐成沙洲,西岸地势较高水冲而壁立。河中芦苇青青,两岸绿草茵茵,沿河红黄蓝花相间,映出一派草原景致。更有蜂飞蝶舞,蜻蜓嬉戏,黄羊野兔奔逐,牛马驼羊悠悠,百灵鸟儿歌喉婉转,牧人之歌辽阔舒展。阵风吹来,芦苇丛中芦花飘荡, (芨芨草)林里穗头摆动,遥望如海波荡漾,仿佛飘流一幅美丽画图。

1950年7月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成立后,初在乌兰脑包,入冬时稍向北迁设在本巴台庙,即今乌中旗呼勒斯太苏木乌珠日嘎查北部三角地带,与温更、川井、杭盖戈壁三苏木交界处。当时旗政府只有两顶旧蒙古包办公,一些人住在庙上,一块木箱板就顶一张办公桌,条件十分简陋和艰苦。

当时草原上土木建筑物甚少,一是草原牧民游牧使用蒙古包、帐房搬迁方便,二是清廷严禁和不准依照学习内地建屋定居之风,隔绝民族往来,以利统治。但借宗教——麻醉人民的鸦片,却大力提倡兴建寺庙,竭力提倡和奖励普及喇嘛教,所以每旗必有召庙,每户必喇嘛,以此腐蚀人民思想,使优秀的斗争性很强的蒙古民族逐渐衰落下去,所以除召庙建筑外,基本上没有土房。

旗人民政府建立后,因本巴台庙不仅工作条件很差,而地地理偏僻,交通不便,与当时上级乌盟领导部门及下往来联系甚有影响,因此决定选择新址,建立新的政府驻地。

为了择址,副旗长图布新(中共代表)与旗长明安满达(原协理)、财政科长兼合作社经理韩葆、政府工作员白顺以及公安队长色格楞等人级成勘察组。

初择哈布太敖包(岗岗)南山,即温更野马图山的西部,此处地势较开阔,但无依托,遂即作罢。次择同和太,虽平坦开阔,但缺水和烧的,也不合心意。再议海流图,这是老旗长明安满达提议的。大家议来议去,审是度势就定于海流图,虽然数年以后又议定迁巴音哈太或同和太,并且1960年因温更发现有煤,并初建旗委基址,结果将旗中学迁去后,规划全旗搬迁温更,因种种原因一直还是以海流图为旗政府驻地至今。

海流图地处内蒙古高原,海拔高度1280多米,位于哈达特山(哈太山)和查石太山之间的海流图盆地,气候相应较暖,年平均温度4.5℃,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又好。北有哈达特山河可依,东有海流图河水,人畜饮水均可解决,特别是后来卫生院南问当时就有一口好水井,而且山上有榆树、山樱桃及东河槽有大量沙蒿可作燃料,可以解决当时烧的问题。况且这里去乌盟、包头、五原罗本巴台确是方便的多。

篇二:80年代的中国

80年代的中国

【 1 】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2 】市民在商场购买鲜活的猪肉。

【 3 】 水牛是江南人种田的工具。

【 4 】 铺就的油漆马路。一马平川的塞外风光。

【 5 】80年代的课堂,学生们很积极。

【 6 】80年代的香港。处在世界经济发展大潮前沿的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 7 】某县群众正在庆祝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8 】 80年代,饱受压抑的文艺界吹起了一股外来风,日本女歌手裸露双肩倾情歌唱。

【 9 】 文革中经受磨难的相声大师侯宝林粉碎四人帮后又恢复了相声表演和创作。

【 10 】 邓小平视察蛇口。

【 11 】文革结束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受到了批评,“个人崇拜”被抛弃,但许多事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某美术学院内的毛主席雕像前杂草丛生。

【 12 】 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13 】村民们落实“包产到户”政策,正在划分土地。

【 14 】 80年代百姓的服饰脱离了蓝灰的暗淡,变得花样繁多起来。图为一群光彩照人的女士在街上。

【 15 】 还记得吗?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连扣子掉了,妈妈给缝上。

【 16 】 村民们扛着家什下田去。道路已经是油漆路了。

【 17 】老辈们依然对毛泽东肃然起敬。

篇三: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和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个根本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概括中国这段历史发展过程时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合理解释:不是某些人或某个党派的主观意愿,而是世界历史的文明借鉴和两极分工,才使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义无反顾

地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确当时中国也已经具备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主要是:经济上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占了主导地位,政治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全国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文化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国际上苏联社会主义的榜样。社会主义应该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具有更显著的优越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

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旧社会所无法想象的巨大成就,这是举世瞩目的


50年代吧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29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