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学生心理疏导总结

时间:2018-11-09 11:1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刘辛庄小学

2010年7月

2009——2010学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小学生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指导和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纠正不良心理。现将本年度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作如下小结:

一、加强领导,分工合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德育处主抓,把具体分配落实到各个条线相关老师,再由各负责老师具体抓好分管工作。各班主任抓好每班个案的辅导及隔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关注特殊学生,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跟他们进行心理沟通。学校心语小屋、悄悄话信箱由专门老师负责,热情接待来访学生。

二.开展好各项辅导工作。

1.开设心理健康课。每周四双周为心理健康,单周为健康教育。因为心理健康暂时还没有一定的教材,经大家的讨论,决定以年级组为单位,自行编写教学内容,每个老师编写几课,然后组织起来研讨修改,最后才定为共同的教学内容。各任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机应变,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使心理健康课更贴近学生,使心理健康课不再成为一门课,而是成为一种轻松愉悦的相互交流。

2.学校教育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与学校心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德育队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牢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理论和方法,在开展各项德育工作的同时,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主题队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已,悦纳自已,学会调控自我,能够克服心理困扰,提高承受挫折、知应环境的能力。

3.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有机会就开展一些心理知识的讲座与培训,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计划。

4.开展好个案研究。

班主任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主力军,每个班都有一些特珠的孩子,这些特殊的孩子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转变得了,所在在这个方面,班主任就承担起了辅导与疏通的责任。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地记录与学生的谈话内容,并进行跟踪性记录,每隔一段时间就与学生谈一次心,这样跟踪性的辅导,使个案辅导相对较具有成效性

5.开展好心理咨询

学校建立了“心语室”,每天对学生开放,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了烦恼就可以到心语聊天室去坐坐。但实际上,学生能有勇气直接向老师说出心里的人不多,考虑到这一点,学校让学生把心理话写下来,投到悄悄话信箱中,辅导老师就可以通过回信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的紧张与不好意思。

6.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会,最近的一次家长会还针对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进行具体生动的讲解,这无疑是架起也学校与家庭的桥梁,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从学生的反响中可以看到,家庭对他们心灵上的影响中相当大的,所以,家长学校就针对这些问题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让他们对自已的孩子有了进一步了解。

篇二:学生心理辅导(小结)

《学生心理辅导》总结

第一章 心理辅导概述

第一节 心里辅导的内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学生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学生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自我教育活动:以积极的人的发展观为理念,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3)学生心理辅导是以咨询心理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的教育方法与技术。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包括:心理健康状态,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

各种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一种高效的满意的持续性的心理状态)

1)经验性标准:

个体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主观体验对自己的心理是否正常做出判断

观察者依据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或临床经验对观察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所做出的判断

2)社会规范标准

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上来衡量,判断行为是否异常(即行为和反应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

3)临床诊断标准

以生理性变化为根据的心理诊断标准(即是否有躯体疾病)

4)统计学标准

依据心理特征是否偏离统计常模的程度作为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

5)心理学标准

(三标准)主客观世界一致,精神活动协调统一,人格相对稳定

斯洛: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发展过程(知情行统一),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

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

1)是学生心理发展是实际需要

2)是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需要

3)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4)心理辅导是德育的发展基础

第二章 学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

一、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核心思想: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意识构造:意识:个体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里部分;潜意识: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或指人们在清醒意识下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进行着; 前意识:其中的经验经过回忆能进入意识领域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口腔期 0 – 1岁

快感的满足:口腔快感、消除饥饿的快感、母亲怀抱的快感

﹝固着:获得、占有、依赖、重视口腔欲望﹞

(2)肛门期 1 – 3岁

训练控制大小便,反应此一阶段亲子关系,体察自主行为的正负效果

﹝固着:洁癖、吝啬、固执﹞

(3)性器期 3 – 6岁,

恋母情结→阉割焦虑→认同父亲;恋父情结→阳具妒羡→认同母亲

(4)潜伏期 6 – 12岁,

学校生活及社交活动代替了原始的、以身体快感为主的活动

(5)生殖期 12 –

性的作用不再以满足自身快感为主,而是异性为对象;爱人、工作

(三)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2、否认3、投射4、倒退5、固着(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

6、代偿7、升华8、合理化

行为主义——巴浦洛夫,斯金纳,班杜拉

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刺激(S)——反应(R)。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儿童就是在这种观察学习和自我学习中发展起那些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

2、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认知主义——贝克

认知图式;认知歪曲和非理性信念;自动思维

人本主义——罗杰斯

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自我概念,自尊;

重视治疗中良好心里关系的建立: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

二、主要方法

1、倾听2、同感3、放松(呼吸调整法,想象放松法,肌肉放松法)

4、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

5、(ABCDE模式:A:客观事件;B:认知;C:事件造成的情绪和行为结果;D:与非理性的信念辩论;E:通过治疗达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结果;)

技术:与非理性的信念辩论;理性的情绪想象;认知家庭作业;

2、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行为塑造(正强化);模仿法;角色扮演法厌恶疗法;系统脱敏法;;行为契约法;代币制;

第三章 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原则和途径;

心理辅导的内容:

主要是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等。

心理辅导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3、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差异性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7、活动性原则

8、参与性原则

9、保密性原则

10、多样性原则

学生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相关知识课程

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教学中渗透

4、结合班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5、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活动

6、开展小组辅导

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

第四章 学习辅导

第一节 学习辅导概述

学习辅导: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原理和方法,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辅导,以期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

内容:学习动机辅导;学习策略辅导,学习习惯辅导,学习困难辅导;

第二节 学习动机辅导

一、动机: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一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成倒U形;中度动机最佳;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不同理论对学习动机的解释:

(1)行为主义理论

学习是个体所经历的奖励和惩罚的结果。

(2)认知理论

强调内在动机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力求达到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

(3)社会学习理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结合 期望-价值

(4)人本主义理论

人内心有希望成功、追求卓越的需要。 发展自尊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1)内部动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适当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2)外部动机

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合理运用奖赏和惩罚;营造适度紧张的竞争气氛;

第三节 学习策略辅导

一.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逐字复习,画线,概括)

组织策略(聚类组织法;概括组织法)

精细加工策略(位置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寻找联系法;先行组织者)

二、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视测量;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其他人的支持;

第四节 学习习惯辅导

认知法;强化法;行为塑造法;惩罚法;切断联系法;

第五节 学习困难辅导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简称LD)主要指在获得和应用听、说、读、写、算能力及推理等认知加工过程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这些困难严重妨碍了学习效果,这些人不包括有感官残疾的群体,也不包括智力落后儿童。

鉴别和诊断:

智力标准(智力要正常;排除智力低于正常的学生)

学业不良标准(学业成绩不良)

临川观察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表现异常:反应迟缓;记忆效果差;注意力涣散;解题或回答问题思路混乱;言语障碍;行为问题)

鉴别是否为学习困难学生必须要符合前两条标准;若学生符合第三条,确有持续的学习过程表现异常,则可能属于学习困难学生;

辅导:改善不良的心理环境,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关心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采取适当的教学对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训练;

第五章 人格辅导

人格心理辅导的内容:

自我意识辅导;情绪辅导;人际关系辅导;

第二节 自我意识辅导

自我意识:作为主体的我对个体本身,以及个体与客观世界,周围环境的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意识;

从构成成分上看,可以分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分别对应自我认识(主体对自己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社会地位,价值的自我评估;

),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从内容上看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从观念上看,分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自我接纳:能欣赏和接纳自己,不仅接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在整体上喜欢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

第三节 情绪辅导

不良情绪的消除与矫正

焦虑:建构科学的认知,以适应适度的焦虑;学会放松

【考试焦虑:考前心烦意乱,上了考场担惊受怕,考试结束后悔莫及

有关因素:

?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

?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

矫正:

?改变对焦虑的态度

1.接受自己的焦虑2.不夸大焦虑的作用3.不竭力克制焦虑4.学会自我调整

躯体放松先于心理放松

1.焦虑诱导法2.放松训练3.系统脱敏训练4.榜样学习训练

树立积极的考试态度

1.去除消极的自我暗示2.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指导3.注意力集中的认知训练

?改革考试环境,防止考试焦虑】

抑郁: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宣泄,缓冲,转移不良情绪;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孤独:主动与人交往;多参加活动;深交几个朋友;主动关心别人;

恐惧:情感教育法;系统脱敏法;

厌学: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关怀,减轻学生负担;

第四节 人际交往辅导

????????

第七章 个别辅导

一.个别辅导的技术和过程:

个别辅导针对心理处于严重不良状态或出现比较严重问题的学生。

技术:

参与性技术:

倾听(鼓励;释义;情感反映(情感反应);概述;)

提问:(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

避免:判断性问题;诱导性问题;不明确问题;选择性问题;连珠炮式问题(多重选择性问题))

沉默(暗示;同感)

影响性技术:

面质;(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辅导老师与来访学生意见不一致)

指导

自我表露技术

个别辅导的过程:

建立辅导关系(共情,积极关注;尊重;真诚);

篇三:2015--2016学年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2015—2017学年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本学期,根据学校领导对学校心理辅导的要求,并以学校教育工作对心理工作要求为蓝本,通过对我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现状研究后,制定了心理咨询的计划,加强对学生心理辅导的宣传力度,将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密切结合,相辅相成,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的硬件,落实制度,提高心理辅导中的针对性、学科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我校认真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全员重视,增强意识

一学年以来,我校领导及辅导老师们都充分地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较自觉地进行心理方面学习与探索,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心理知识讲座。这学期针对一些传染性疾病对学校师生及其学生家长们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就此,我们结合目前的一些

可防控的措施在学校开展了心理辅导讲座,帮助他们解除心理恐慌压力。

2.个别咨询与辅导。我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辅导室内通过书信交流的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

3.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起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课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等,让学生并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如:语文、思品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等。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4.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当我们发现学生心理出现一点不好的苗头时,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

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着大家对心理咨询工作的需求和认可,也体会着帮助苦闷中的学生走出烦恼的喜悦,咨询过程是来访者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励,为广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援助。


学生心理疏导总结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277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