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母校行心得

时间:2018-11-09 11:0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寒假母校行社会实践总结

寒假母校行社会实践总结

11级会计一班 周茜

路过高考,我们终于在大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对于母校,我们是她辛勤培育的结晶,在大学的荣耀都是母校的功劳;对于我们,母校是我们追逐梦想的列车,有追梦路上的起点一直开到终点。

2014年冬天,带着学校为实践团队准备的宣传资料,满怀兴奋,我踏上了母校回访之行,坐在曾经坐过三年的客车来到了我的母校:遵化市第一中学。

来到母校,看到曾经熟悉的校园,一草一木,令我们感慨万千。看着黑板上写着“距高考仅有122天”的倒计时,想起那时在母校的一片片回忆,黑板,粉笔,课桌,操场,教室。在这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点点滴滴都存放着一段记忆,一份特殊的情感。多少次上学经过的校园的“绿色通道”,还和记忆里的一样,静静等待归来的学子,只是这一次再踏入校园的感觉却焕然一新;我这次来母校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没有备考的紧张感,没有竞争的激烈感,有的只是一份作为学姐的责任感,一份作为过来人的使命感,为还在奋战高考中的学弟学妹们指引方向,传达经验,同时也为现在的我的大学做了下宣传。

看着课桌上如山高的复习材料,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示板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硝烟的战争年代。我们都是由那个年代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辉煌的成就与荣耀背后承载着多少辛酸的眼泪,多少勤苦的汗水,多少挑灯的不眠夜,多少黎明的读书声。每每想到这里,心中顿生百感交集。如今我们再回到这里,已然是不同的姿态。在课间,我找到了原来的班主任刘老师。饱含着对母校的满腔私念,我重温了当年老师的亲切和蔼,老师讲了学校最近的状况,而我讲了在大学半年里的收获,并向他详细的介绍了我们的学校的历史背景, 学科设置等,我还有幸能够与部分高三学弟学妹们进行了交流。总的来说,这一次的实践活动很成功,我们自己也获益良多。总结起来可以概述为以下三点:

第一,加深了对大学的认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建于1958年,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主持创建并亲任校长。学校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2003年10月,学校搬迁至大庆市高新区,实现了办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迁移。经过49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农垦现代化大农业教育和科研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我校建有11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1个教学中心,设有39个本科专业、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在学校。学校建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农业部部属实验室(中心)。学校还开设了23个专科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690人,其中研究生304人。

第二,从我们母校来讲,我与母校的学弟学妹们进行了零距离的交流。

我首先谈到了进入大学以来回想高中时代的一些感想,有经验,也有遗憾和教训;之后又告诉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珍惜高中剩余的时光,为自己设想的将来做好从能力素质到心理状态的各方面准备;最后我和他们谈了谈各个大学和高考自主招生等情况,尽我所能将我了解的信息传递给了他们,以供他们参考。作为他们的学姐,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详尽细致地介绍了自己当年的一些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这些宝贵的切身感受为将来他们对大学以及专业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参考。给予了学弟学妹们这样切实的帮助,让我感到很高兴,也相当于报答了母校的培育之恩了。

第三,从我自身来讲,我收获了许多书本上不可能得到的宝贵经验。从开始的联系老师,到后来的回家联系老师到我的母校,再到与学弟学妹们交流,这些都极大地锻炼了自己在交际、组织、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时间管理的能力。相信以后如果再有类似的活

动时,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所以,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像接力赛一样一届届地传递下去。

第四,我从这次实践活动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时间要选对,这样就减少了交流进行的阻力;介绍前要准备充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予我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希望学校以后能多给我们一些这样的锻炼机会,我也会更加积极地争取这样的机会,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大上的提升。

篇二:大学生母校行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母校行社会实践总结

大连理工大学学子赴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级中学大工学子母校行寒假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为感恩母校,传递大工力量,展示大工风采,2月4日下午1点30分,大工学子母校行宣讲会在辽西育明附属高级中学拉开帷幕。母校行团队由来自主校区和软件学院的10名大工学子组成。本次宣讲会让高中的同学们更具体深入地了解到大工悠久历史和卓越成就,对大工产生良好印象,取得了良好效果。

辽西育明高级中学是一所拥有强大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体制省内重点高中,每年都为大连理工大学输送大量精英人才,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欢迎,同学们更是抱有极大的热情。本着服务母校、宣传大工,树立大工良好形象,传承大工优良学风,展示我校学子风采宗旨,本次宣讲会分成大工和母校两个板块。

早上10点,由队长李倩带领的母校行团队来到了母校进行场地布置、悬挂条幅等准备活动,天气虽然严寒,但是队员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下午一点,本次宣讲会正式开始。 本次宣讲会由唐健璐担任主持人,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大工风采我传扬由赵亮、马嘉秀讲述大工校史,并由马嘉秀讲解开发区校区概况,带领同学们感受大工60年一路走来经历的风风雨雨,感受大工随时代发展逐步壮大,忆昔日大工峥嵘岁月,叹今昔大工辉煌硕果。接着进入互动环节校史知识竞猜,有了上一环节的知识,同学们在这一环节中踊跃发言回答问题,由杨航和邵健为他们颁发奖品。

第二部分多姿多彩校园生活,由姜向何介绍校园文化生活,包括校A级赛事(如大型文艺比赛峰岚杯)、社团文化、学生会等。

第三部分峥嵘岁月再回首,张英松学长跟学弟学妹们分享高三经历,激发了斗志,为接下来的生活指明了方向。

第四部分学习经验勇交流,由杨航、邵健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经验。最后全体成员上台为同学们答疑。第五部分放飞梦想蒲公英,同学们用发到手中的梦想卡写下自己的梦想,将卡片收入档案袋。誓师签名,合影留念。此次宣讲会到此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工学子的寒假生活,增强实践能力,增添了作为大工学子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更帮助学弟学妹们解决了许多关于大学的疑惑,让他们认识大工了解大工,感受到了大工独特的魅力,与此同时,宣讲会中对于学习经验的交流分享更是让学弟学妹们受益匪浅,增强了高三学生的信心,与对大学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有更多优秀的学弟学妹考进大工,成为大工一员。感恩母校,展大工风采,我们在行动!

篇三:母校行报告

回访母校报告

2007年9月,年13岁的杨文青来到平阴一中,开始了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步入高二,进入了理科高二14班,班主任就是现在的房义平老师。2010年,十六岁的杨文青参加高考和自主招生,进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深造。

大学四年,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研究创新一等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毕业后继续深造,现在收到了香港大学和伊利诺伊香槟分校的录取通知。

高中阶段的每次考试中,杨文青的成绩稳居全级前两名;每学期都是玛钢奖学金一等奖;每学期都是三好学生,高三学年我还被评为山东省三好学生;我参加了历次学科能力竞赛,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还有生物,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下面是报告的正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如何爱上学习,第二个部分是为什么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第三部分讲我高考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个部分是如何爱上学习

如果概括我的学习秘诀,那就是热爱和享受。我热爱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进步的喜悦,享受付出的汇报,享受学习的快乐。读高中的时候,我的书桌前一直写着一句宣言:快乐学习,学习快乐。以前我也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我会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直到准备这次报告,我才发现,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

从上小学起,我就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父母的表扬,当他们夸奖我的时候,我会非常开心,然后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称赞。我是为了什么学习?说的高端一些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简单些讲就是满足虚荣心,但是这种虚荣心却成为了我最初始的学习动力,一旦被冠以“好学生”的称号,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先学习取得好成绩然后被表扬,进而更加努力的良性循环。

所以,当我把时间用来学习时,我很有成就感,感觉非常充实,青春没有虚度,我感到幸福和快乐;当我浪费时间时,我会深深地自责,有很强烈的负罪感,不停地后悔,无法原谅自己,下一次就不再浪费时间,努力做到自制自律。我也是个很好强的人,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想要让老师父母为我骄傲,想要赢得别人的羡慕和称赞。

简言之,我从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而且想要将好学生的称号一直延续下去。价值观如此,所以我很努力地学习而且并不觉得学习是件辛苦的事也就不难理解了,它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我发自内心地喜欢与知识有关的事物,书、本子、文字、数字、公式.?假期前,当课代表刷刷刷发下一摞试卷的时候我居然会感觉很开心,甚至我也怀疑自己是不

是有自虐倾向。但是我是真的很喜欢学习。尤其是有些题我可以独立解出,拥有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会暗自窃喜。每天就这样享受着学习的过程,获得老师家长的夸奖,也就变成了常事。

如果大家都变成像我这种爱学习的书呆子,实在是减少了物种多样性。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具有反叛和创新精神的奇才。高考制度批量塑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好学生,这是它的弊端,但是,它却又是目前相对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在这种环境下,我们需要的是适应环境,沿着这种制度的梯子爬上去,如果找到了更合理的方式,到时候再用自己的能力去影响改变这个制度。因此,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暂时收起对高考质疑的心理,成为适应环境的强者,这也是我今天来做这个报告的目的。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门课程,是因为我们对它很有兴趣而擅长它,还是因为擅长它而有兴趣?

这个问题就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令人头疼。其实,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是我想要讲的是如何利用这个问题的辩证关系来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我们肯定都有自己最喜欢的课,比如说这门课轻轻松松就能得90分,我们不妨理解成我们在这个领域很有天赋,这是“天才的法则”,因为有兴趣而擅长。那么对于其他的课呢,我们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任何一门课拖后腿都会影响到最后的高考成绩。这些课需要采用“普通人法则”,我们需要通过努力,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对这些课的兴趣。有天赋相助固然轻松,但是通过付出汗水和心血战胜困难提高自己,这种精神和取得的进步更令人钦佩,更能得到自我认同。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惜采取任何手段获得成就感,然后它会成为你自觉努力前进的力量。下面我要讲的就是如何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切入点。

一句话,先逼迫一下自己,然后相信时间和积累的力量。

如果开始没有兴趣,是因为你没有从中尝到“甜头”,没有办法从感性的层面喜欢学习,那么就用理智来战胜畏难情绪。正视现实,不逃避,不退缩。哪门课最薄弱就专攻哪门课,而不要哪门课成绩好整天就学哪门课。如果数学成绩不好,就下意识多在数学上投入时间,可以从今天开始每天练习三道高考数学题,坚持一个月,到下次月考时肯定会发现自己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以前不会做的题目开始有了思路,甚至有一种通透的感觉,慢慢地就能够爱上数学,使不擅长变为擅长,兴趣也就自然产生了。万事开头难,开始的时候如果做不到自觉一定要逼迫一下自己,或者找同学家长监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要小瞧了这些小步子,坚持的过程也是养成习惯的过程,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这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学不到的痛苦是终生的。如果你

按时完成了每周的计划可以犒劳一下自己,但其实战胜自己时获得的幸福感完全足以让你飘飘然地再做一套试卷。这种感觉真的是爽歪歪。

其实,下意识地努力和无意识的兴趣,无非都是投入时间和专注的方式。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时间就像一张网,你在哪里撒网,就会在哪里捕到鱼。时间是公平的,它不会辜负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一个每天坚持练习数学题目的人和一个每天坚持打怪升级的人他们的收获肯定截然不同。再讲一个例子,出国读研需要考GRE和托福,都是英语水平能力的测试。GRE对词汇量的要求是10000多,想要在GRE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有一个1000小时法则,就是说如果每天学十个小时的英语,要坚持三个月才能通过GRE的考试。不管是基础怎样,如果投入了这1000个小时,那么英语成绩肯定会有质的飞跃。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实在在理,潜心修行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有了足够的积累,我们在考场上才能一路过关斩将,所谓厚积而薄发。高考这个考试本身并不能使我们进步,它只能提供一个结果,让我们成长的是高中奋斗的三年,这个过程本身才是有意义的。高中阶段奋斗的经历和成功的体验,将会磨练我们的意志,培养我们的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将会成为我们克服困难的动力和勇气。

在我们养成习惯的过程中,肯定会面对各种困难,这时候我们需要两个字,坚强。一句话和大家共勉,“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无光的样子,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大概都只是为了自己不去走而干脆放弃明天找的最拙劣的借口。”人的意志力是很顽强的,没有那么脆弱,所以越是面对挫折,越是要坚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软弱一时可以得享清闲,但是它带来的是无穷的后悔。坚强一下怎么了,别太矫情,眼睛一闭,一咬牙就挺过去了,虽然会有痛苦但是之后都会变成无比美好的回忆。蔡明大妈说,长痛不如短痛。要坚强,一定要坚强。不要说你做不到,做不到就找最崇拜的人骂自己一顿,打醒自己。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你。我们有必须坚强的理由,因为一中的精神就是决不放弃。几米在《希望井》里说,我们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风景。

在进了大一以后,我有很多次在自习室里学习的时候,想到高考就会默默地流眼泪,我就想着我当时怎么就那么浮躁那么矫情那么脆弱呢,怎么就没坚强一下,真是太可恶了。我很痛恨当时的自己。和我相比,你们有的是机会,所以一定不能像我当年那样脆弱。到现在听到清华、北大的时候,我还是会心有戚戚,毕竟是当年未实现的梦想。但是我现在

已经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不再像以前那样伤心难过,不然我还是没有勇气回母校的。而且现在的我是很乐观的,一直都很乐观。我很高兴我还会为清华、北大二心动,这样我就会一直不放弃努力,背负着当年的梦想,我会加倍努力,如果超越了清华北大,那我就算圆了当年的遗憾。所以我现在被香港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录取了。而且港大在我心目中,和清北一样神圣,功利一点说我读研的学校排名比清北还要高。所以我可以走出当年的失落,继续朝向明天奔跑了。其实,我现在才发现,高考过后,独立自主的生活刚刚开始。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努力是一生的事。奋斗的人生最绮丽,而且,优秀是一种习惯。

如果说上文是从感性的角度讲如何爱上学习,那么这一部分我会从理智的角度来论述,为什么我们在高中付出的心血是值得的,为什么我们需要考一个更好的大学?

首先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中国的学生要杀进清华北大,为什么美国甚至全世界的学生都要挤入常青藤。比如说我是浙大的学生,我读本科的这几年有许多名人来浙大做演讲,比如说百度老总李彦宏到我们学校做过一次访谈,当时听了Robin讲的话觉得真是豁然开朗,听完报告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努力奋斗了。再比如余光中,陈凯歌,负责嫦娥工程的院士欧阳自远都去过我们学校做报告,还有郭敬明也去过,你们一定也很好奇他真人是长什么样的,小小的帅帅的(:-D)。在这里我想讲的不是说听一次名人的报告有多么重要,有多深远的意义,但这些名字都代表了一个常理,越好的学校,宝贵的资源就越多,包括校友力量,社会声誉,国家支持等等。大二暑假,我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的时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高层partner直接到会计课上就去招聘。当时我就震惊了。但是我不是学会计专业的,而且交流的时候也没有久留的时间,所以就没有去深入了解他们招聘的详情。所以说你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考入尽可能好的学校,它们会影响你们以后奋斗的起点。

资源多了,相应地机会也就越多。以出国申请为例,越是优秀的大学,以后深造越能去更好的学校。你可以不花爸妈的钱,去往世界各个角落读书。我们学校每年都有对外交流项目,合作学校遍布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西欧等等。给你们讲09年新建的一个土豪大学——阿卜杜拉国王大学,它在沙特阿拉伯,因为是新兴的学校所以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吸收优秀的生源。沙特是富得流油的国家,因此这个学校的科研经费非常多,而且各种设施以及学生的生活质量都非常好,更关键的是它还提供全额奖学金。这两年阿卜杜拉在我们学校每年都开招生宣讲会,我们班一个男同学就申请了这个学校。据说女生去读书要入乡随俗包头巾,所以不方便也不太安全,但是对男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深造的机会。如果你在高中和大学努力学习,然后决定出国深造,凭借优异的成绩取得奖学金,那么你可以将视野放向世界各地,想去哪里去哪里,甚至可以开始规划环游世界的梦想。你考上的学校越好,今后就可以面对更多机会,去寻找更多的体验。

你身在怎样的校园中,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具有这个学校所特有的气质。在北大清华的校园走,遍地是状元。与优秀的人为伍,你也将变得更加优秀。清华有奶茶MM章泽天,据说有的学弟为了去见奶茶一面就发奋学习考入了清华,真是太励志了(:-D)。高考分数考高一些,可以选择的机会就大,能够前往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大城市。所以,为了一个更加璀璨,更加广阔的未来,我们需要不懈的努力,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讲到这里,如果你感觉很心动,那么我一番论证的目的就达到了。听完这一段,你就要为自己立一个目标了,你想去哪里,想要考上什么样的学校。接下来,就是要为之坚持,为之奋斗,还有,相信时间和积累的力量。


母校行心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05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