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

时间:2018-11-09 11:0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西方史学史复习

名词:

1.历史本体论:是历史学家对历史进程的演变、发展所做的解释。以揭示历史变动的原因、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历史事件的意义为主要内容。指纯客观的历史发生发展的过程,属于历史本体论的范畴,西方称“思辨的历史哲学”

2.历史认识论:是对历史学性质和功用的研究,其中包括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能力和局限、历史写作的方法和理论以及历史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等,指历史工作者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即历史的理论思考,属于历史认识论范畴,也称“分析的历史哲学”

3.古典史学:(前6—5世纪)即古代希腊罗马史学。此间形成了对后世颇具影响的西方史学的优良传统,修昔底德和波里比阿代表了古典史学的最高成就。在他们的影响下,西方史学确立了求真求实的基本原则、批判史料的方法和多种表现形式,形成古代以人的活动为历史主体的人体史观

第一章

1、简述古希腊史学兴起的背景

① 、城邦社会与城邦文明。城邦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小国寡民,一方面实施公民之间的平等原则,采取“主权在民”与“轮番执政”,另一方面,自由是古希腊文化创造的源泉。城邦咋政治上独立发展,但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②、神话与史诗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如神人同形同性论,多神系统,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为以后史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荷马史诗是希腊文化源头,也是西方史学的滥觞,同时也促成了以后历史编年体和叙述体裁的形成③、哲学与文学对史学的影响。首先哲学的诞生地也是史学的诞生地,哲学的特点是以理性解释自然,用唯物主义的态度致力于物质世界的探求,而历史也是这探求的一部分。其次,摒弃韵文采用散文体,是历史学兴起的一个重要条件。文学的通俗发展为史学的写作与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二章

名词:

1、历史叙述体: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将人物、事件和历史过程糅合在一起加以综合记述,记事前后连贯,叙事详实生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历史》便是以希波战争为主题,并将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鸿篇巨著。

2、历史循环论:古希腊社会尊奉历史循环论,并依此说对世界发展做了周期性的划分,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人类社会必将走向衰旺,甚至坠入深渊,然后一切又重新开始。历史循环论通常将过去与现在相等同,看不见历史在时间上的变化。

简答:

1、 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你是如何看待的?

①、开西方历史叙述体先河,该体裁经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得到发展与完善,成为编撰历史的通用体裁②、最早采用历史批判方法,他注意考订史料真伪,比较各家记载之异同,从中剔除不可信的成分,在西方历史学发展中别开生面③、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相结合。《历史》以广采博收,文笔华美为特点,形成一种“希罗多德风格”,成为后世西方史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2、比较希罗多德与司马迁这两位中西“史学之父”

①、他们都是学术渊博、阅历丰富、行迹甚广的历史学家②、各自开创的编史体裁——历史叙述体和纪传体,对西方和中国史学的深刻影响③、他们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在编纂历史时都毫无例外的把眼光投射到本国以外的世界④ 、他们纵横东西南北,褒贬各色人物,富有大胆的批判精神⑤、他们的作品叙事生动形象,写人栩栩如生,文章流畅而有韵致,为现代历史文学的范例。

3、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编纂方法上的特点

①、结构严谨、联系紧密。作者严格按照时间的顺序,以战争为中心,贯穿前后,彼此有内在的联系和严密的逻辑②、文笔洗练,力求精确。作者用简练的笔法,非常准确的描述复杂的战争场面③、代撰演说词,与叙事浑然一体。这是本书显著特点之一

4、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朴素的唯物史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努力把人类历史从神人合一中分离出来。史学从记神事发展到记人事,把人类历史从神人合一状态分离出来,是史学发展的一个标志。①、摒弃天人感应的观念,试图用科学的方法说明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②、认定历史的成败兴衰是由人事决定,其人本主义思想是他历史观中最可取的部分(2)致力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探讨。修昔底德用一种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思维方法与逻辑推理处理史事,试图探索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3)试图从经济关系解释历史发展的原因①、提出历史发展离不开经济因素的作用②、进一步论证社会经济状况与政治兴衰治乱间的内在联系③、对经济因素与军事成败之间的关系,做出出色的分析

5、有人讲修昔底德的治史思想比希罗多德胜出一筹,对此如何理解

①、希罗多德追求博大宏伟,书中杂有不少奇闻异事,而修昔底德剔除一切与记载战争无关的内容,把荒诞传闻摒弃在历史之外,给后人留下信而有证的感觉,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可称信史②、希罗多德有首创历史叙述体之功,但枝蔓丛生时常游离主题之外。而修昔底德使历史叙述体更趋严密,所述史事紧扣主题,显示出连续性和整体感,希罗多德的考订与批判精神也不及修昔底德③、历史观方面,修昔底德把当时流行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运用于史学研究,否定天人感应,摒弃超自然因素的作用,力图揭示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发展了希罗多德稚嫩的人本观念,使古希腊史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6、阐述古希腊人的历史观

(1)、循环中的升与降

公元前8世纪的赫尔奥德的《田功农时》把人类的历史划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紫铜时代”、“英雄时代”和其生活的时代称“黑铁时代”五个阶段。这种悲观退化的历史观是古希腊史学的特点。

历史循环论(概念)本质上反映了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某种失败消极心理,也是古希腊世界战乱频仍在人们思想上的反映。

(2)、真实—历史学的精髓

在西方,历史学的成长是随着对事实的追求而逐步诞生的,历史的原意是指“对真相的探求”

(3)、从神到人

将神话与历史作分别是历史学的根基之一,修昔底德基本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过渡,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其著作里已根除任何难以违抗的天神的意志和宿命观念,完全是人类、民族、城邦、社会间的冲突斗争,因而具有理性主义的态度。希腊史学在修昔底德那里形成了从人到神的过渡。

(4)、战争—当代史的主题

两位公元前5世纪的史学家选择同时代的两场战争加以记述,使他们的著作具有价值,因为他们记述当代的事情,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记述的可靠性。选择战争作为历史的主题,也反映了战争在古代社会的重大影响,这一选择有助于写作时追求真实的意图。

第三章

思考题:1、陈述波里比阿的史学成就

① 、史学思想的深化。波里比阿提出了史学学科的两个基本问题—本质和目的,本质—对人们过去活动的记录和解释,目的—实现真实的记载和为需要的人提供经验教训和行动指南。他深信史家之职在求“实用”②、史学研究方法的进步。波里比阿从方法论角度,提出历史研究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a、应当批阅各种文献资料,并比较其记载之异同b、必要的地理知识,史家应当亲自考察名胜古迹、山川湖泽、城镇乡野等,强调地理知识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c、政治经验。掌握国家命运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最具备担当历史学家的条件,他看重对原因的解释,把它视为史学的主要任务③、历史眼界的开阔。就史学的社会价值而言,波里比阿是古代西方史学中认识最为深刻的人,他也是第一个把地中海周围一切同罗马有关的各国、各地区的历史置于一个整体联系中分别进行考察的④、政体循环论与天命观。设计出一个人类国家政体变化发展的模式,包括三种前后更替的基本政治形式,即君主制、贵族制、民族制,这是三种好政体。僭主制、寡头制,极端民主制,这是三种坏政体。六种政体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圆圈

2、 试比较古罗马史坛双擘李维和塔西陀的史学风格

3、 阐述古罗马人的历史观

(1)、历史的实用性。历史学的产生必然带有实用的目的。否则历史学的价值就无所依托,这一特点在罗马史学中最为明显,并且它出现于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主观的愿望(2)、通古今之变。罗马史学家在西方首次企图将过往的历史连成一体来处理,有着“通史”的眼光。对于历史的通贯性认识首先根植于他们历史本身的源远流长。(3)、“人化的历史”—传记体。罗马史学的发展,有一种由记载群体,反映罗马大创业功绩到刻画个别人,描述君主伟人独特作用的演化。这是一

种不断深化的人本主义意识,传记史学产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历史意识基础上。传记体出现体现历史进一步“人化”的过程,蕴藏着一种认识,历史活动的成败取决于人的意志,而不是神的造化。

4、 西方古典史学传统带给我们的思考

① 、求真探索精神。立意求真,竭诚探索,试图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这是西方古典史学的核心,他们并不以记录历史事件为满足,而是致力于探究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表象后面的深层原因②、人文主义史观。西方史学的出发点是人,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中指出,希腊罗马史学作为一个整体,特征之一是人本主义。③宽宏的历史眼光。在西方古典史学里,宽宏的历史眼光有很充分的表现,希罗多德的广采博收,波里比阿的宽宏视野,李维的通贯古今。④、注重历史观对现实借鉴作用。历史学家著述之意在于训世,以经验教育后代,重视运用历史事实进行道德教化⑤、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自身修养。西方古典史家在内容和文字表述方面形成了两种风格,希罗多德的风赡奢华与修昔底德的严谨练达。卢奇安对史学理论作出贡献《论撰史》,理想的史家必须具备政治眼光(才)与表现能力(识)。他倡导“襟怀坦诚”、“如实叙述”。

5、 简述普鲁塔克《传记集》在编撰及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①、明确的提出历史的比较方法。西方第一个自觉、明确的提出并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的史家。对比较方法有理论的升华并创造了在传记中平行比较的完美形式②、注重历史研究的精神心理分析。普鲁塔克热衷于从心理上探讨个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把历史研究推向更深的层次。

第四章

名词:编年史:在中世纪的历史学中,指一种逐年记事的历史著述体裁。它有统一的纪年方法,是由耶稣诞生为基准从而囊括各个地区不同纪年方法的、一统的编年历史。在严格意义上,是中世纪史学特有的,它以中世纪历史观念作为背景 简答:1、分析中世纪历史观的进步意义

2、试述中世纪史学的一般特征

①、绝大多数史家是教会人员。主要是僧侣,基督教神本史观决定这一时期西方史学的面貌,中世纪史学亦被称为基督教史学②、历史研究的方向、任务彻底改变,历史是上帝一手编导的戏剧,史学的任务就不再是对真实的追求,而是为圣经提供论据③、体例、类型单调划一,基本上是简明的编年史、年代记,包括教会史、圣徒传之类④、神本取代人本,历史进程成为上帝目的的实践,人的生

存仅仅是完成上帝目的的一种手段⑤、构筑了以基督教普遍主义为基础的世界史观,在时空范围内达到了最大限度的统一⑥、教会史以精神价值作为他的主题,以此来照亮和判断事实,这是史学思想中一场深邃的革命,强调主观意识对历史的认识作用

第五章

名词:地理环境决定论:波丹在讨论影响历史进步的因素时,着重指出地理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民族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世界历史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意味着史学家开始注意影响历史的地理因素。

简答:1、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特点

①、人文主义史观的复旧。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乃至整个思想文化的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古典人文史观的复归②、历史撰述的世俗化、平民化。大批史学家是凡夫俗子,他们依附于王官贵族,而且大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历史撰述和研究的这种世俗化、平民化为历史学未来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③、史学题材、体例的多样化。最通行的是地方编年史,另外一种繁荣的史作形式是个人传记、国别史、世界通史、断代史、传记、专史④、旧的形式,新的起点。人文主义史家在继承了古典史学长处的同时,也继承了古典史学的局限,他们的体裁集中于政治斗争史以及战争史,人物传记也主要介绍政治的成就和不足。

2、如何评价马基雅维利的史学思想

(1)、政治本位的功利主义史学家。体现在:①、写《佛罗伦萨史》的目的是分析利弊、明辨得失,对其政体的成败进行客观的分析②、剖析历史,拯救民族,不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通过对佛罗伦萨历史的剖析,寻求一条拯救意大利民族的道路③、赞美共和,推崇专制。

④、政党之争,利益所致。他是最早提出政党问题,认为政党的产生是因为社会分为不同的集团⑤、政体循环,探讨规律。把人类以往的历史看成是三种政体的依次更替和不断循环往复,有一种探讨历史发展规律的朦胧意识⑥、描述战争,倡导平等。在他身上既能看到古典文化传统的熏陶,又有近代功利主义的政治意识(2)、集历史事实和政治理论于一体。“人性恶”是其史学观的理论基础,人类的惰性,华而不实是造成社会衰落的根本原因,他提倡尚武精神(3)、近代史学的新起点。他的史学思想代表了人们理解史学诸多问题的最高水平,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历史学的目的与意义;历史与政治的关系,这些问题的明确提出意味着近代史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阐述思想家波丹的史学理论贡献

①.波丹(1530—1596),著有《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被称为“16世纪的孟德斯鸠”

② .关于历史价值。A、历史使人增长知识,有垂训的作用,阅读历史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历史是生活的老师。B、历史的本质是发生过事物的真实叙述,他将历史分为人类学.自然史和圣史。

③ .进步的历史观。他否定人类在历史之初存在。A、“黄金时代”的说法,明确提出各时代依次递进的世界历史进步观b、反应文艺复兴以来,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c、波丹提出的历史进步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其冲击波一直越过维柯、黑格尔和马克思。

④ .他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概念)

第六章

篇二:东师2016年秋季《西方史学史》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西方史学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修昔底德: 古代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他的名世之作。修昔底德出身于一个显贵家庭,作为雅典的富有公民,他参加了当时几乎波及希腊各城邦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 424 年当选雅典最高军职十将军委员会成员。但是在战争之初,由于修昔底德没能及时救援雅典在色雷斯的军事要地安菲波里,因“贻误战机”、有通敌之嫌,被放逐国外。流放期间,他在希腊世界,特别是那些敌对国家广泛游历,收集多方面资料,著成《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亲历这场战争的修昔底德,以简洁流畅的文字,生动豪放的语言,冷静客观的态度,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主要史实、陆海战的恢宏场面以及城邦 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所确立的如实专一记述政治军事史的编纂程式,为后世史书创作开创了新的传统。

2.《查理大帝传》: 中世纪西方史学家艾因哈德的代表作,缘起于为君主查理歌功颂德。内容分两部分,共三十三节,分述查理“在国内外的事业”与“私生活和性格”。在前一部分里,作品从查理即位开始写起,按时间顺序对他所发动的几十次战争进行了简明叙述。其中,对两次持续时间最长、 最为残酷激烈的萨克森战争及阿瓦尔人战争记述得最为详细。在后一部分里,作品精心叙述了查理其人的外貌、性格、爱好及家庭情感,赞美了查理鼓励学术、提倡宗教的义举。艾因哈德所使用的史料,有很多是出自第一手资料。比照中世纪时期其他 西方史学家的作品,艾因哈德的《查理大帝传》洋溢着更多的古典主义色彩,这是因为,该 书的撰写,是模仿古罗马作家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恺撒传》的结果。但是,作品除了对查 理对外战绩和宫廷生活的描述外,对于这一时期法兰克国家内外各方面的情况几乎只字不提,作品的视野极为有限。

3. 马基雅维利: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史学家,著有政治学著作《君主论》和历史著作《佛罗伦萨史》,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以性恶论为理论思想。并以政治统治为目的的逻辑展开,政治本位的功利主义史学观是当时意大利史学的普遍倾向。

篇三:西方史学史 复习题

李维+:古罗马学家。著述丰富,流传下来仅《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并残缺不齐。创立通史体例,重视历史垂训,文笔优美。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但还有很高史料价值,是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塔西陀+:古罗马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著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透露出悲观主义情绪。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奥古斯丁: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代表人物。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确立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为以后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吉本: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启蒙时代西方史家杰出代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代表了十八世纪西方历史学的最高成就,上自古罗马帝国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共6卷71章,体大思精、卷帙浩繁。尽管吉本恪守政治·军事史的旧传统,但把古代与近代历史发展过程连接起来,具有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极大。

维柯:近代西方历史哲学鼻祖,代表作《新科学》,详论人类历史社会历史发展,建立历史发展观点,并试图为它寻求出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提出了三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马克思称赞其思想“有不少天才的闪光”。他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近代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休谟: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家,近代“不可知论”的创始人。著有《英国史》、《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主张扩大历史记载的范围,倾向于社会史。同罗伯逊、吉本并称为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

斯特拉波:小亚细亚地理学家,著有《地理志》,把当时地中海地区的人民的地理知识总结,在古代的地理书籍中最为详备,论述了当时西方人所知道的那个世界的山川地势、民族分布、物产种类、商业往来、风俗民情等,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新史学:20世纪初萌动、五六十年代发展,反对兰克学派客观主义史学的主张,首倡于德国哲学家,如狄尔泰,真正从史学实践上倡导新史学的有法国学者西米昂美国学者鲁宾逊等人。特征是提倡广阔开拓史学研究领域,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分支合作,强调史学家的解释,重视历史学与现实的关系即史学功能等。

新文化史学:20世纪五十年代一次转折,是对旧的新史学的反动和发展,新文化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对社会史、经济史和人口史的一种突然暴发的批判。重点转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限的历史。90年代更强调要研究个性、独特性和突发事件。

全球史观: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提出。思想源于1955年《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主要观点:一要公正地对待与评价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文明,抛弃了西欧中心论的成见与偏私。二重构世界历史,注重世界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抛弃了传统的国别汇编的世界史框架结构。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百科全书》中形成的派别。主编狄德罗。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无知是人类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孟德斯鸠: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近代欧洲国家较早的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著述其影响相当广泛,《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影响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除此包括《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

基佐:政治家,任法国第二十二位首相。他是一名保守派,在任期间未能留心民间疾苦,对内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对外则主张成立法比关税同盟,以对抗当时德意志关税同盟,但这些措施均令到国内和国外的不满。1848年的二月革命,路易的七月王朝被推翻,基佐也因而落台。

米涅:法国史学家。发表《法国革命史》成名。强调革命必然性,用阶级利益冲突说明政治集团和派别斗争,认为恐怖统治与拿破仑专政都是法国阶级斗争必然结果,预言复辟王朝将为资产阶级政权代替。创办《国民报》进行反政府活动,选入法国科学院后专心从事欧洲史研究,对档案整理作出重要贡献。

梯也尔:法国政治家、史学家。七月革命担任内阁大臣首相和外交大臣之职。以后还担任过立宪议会议员、国民议会议员等职。1871年—1873年,梯也尔担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首任总统,在梯也尔的政治生涯中,他留给各国人民最深的印象是,充当了残酷镇压巴黎公社的罪魁祸首。

斯宾格勒+: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历史形态学的开创人。代表作《西方的没落》体现着一战的创伤与反省,他否定了近代西方的历史观,批判了近代西方的历史哲学;反对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解释和研究历史,主张内在地去领悟历史。他的文化形态史观包括:历史和文化是有机体,文化的同时代性,历史的有机性和宿命是与生俱来的。

希罗多德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及希腊等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被称之为“史学之父”。 特点:①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②天命观和人本精神并存

影响:①治史视野的宽广,对古希腊史学有开创性建树,明确提出治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记载和解释人类活动,,说明因果联系。②治史观念的变化,历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把握的超自然力量影响;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人类的历史。

修昔底德史学思想+:

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之父”,写成《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特点:①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②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③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④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

影响:求真和政治史的传统,标志西方史学在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具有求真精神,开创政治史传统。但不彻底,人本观念强,有时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马基雅维里史学成就+:

作品有《君主论》.《论李维<历史>前十书》.《佛罗伦萨史》,以“性恶论”为指导,为政治服务,将政治与历史结合。非常强调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主张君主应该阅读历史,以史为鉴。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

表现:①不是以上帝的意志,而是用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发展变化;②对教会持批判态度;③将人分为选民与群氓。

价值:①围绕衰落和崩溃而作。②放眼整个意大利。③主张建立强有力的君主政权。④.最早提出政党问题。⑤表述了一种平等思想。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

内容:1.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情感道德风俗宗教及法律会发生巨大影响。

2.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尤其是民族政治制度之间也有密切的依赖关系。

3.认为一个国家疆域大小,也同国家政治制度有密切的依赖关系,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君主治理,大国宜于有专制君主治理。

评价:错误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不能起决定作用。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但他的理论在当时仍有进步意义,在神学笼罩的时代,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神学的进步作用,这在人类探讨社会历史问题方面又向科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历史观点不但影响了黑格尔,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形成,也不乏积极意义。

实证主义史学+:

近代西方史学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孔德奠定了实证主义哲学之基础,并将之运用到历史研究当中去,批评历史虚无主义,提倡在历史研究中进行比较。 主要代表:巴克尔、布克哈特、泰纳等。

特点:史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自然科学没什么两样,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却陷入了将历史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的困境。

兰克客观主义史学+:

兰克倡导的客观主义史学是十九世纪史学思想的主流,称雄西方史坛百余年。

1.强调史料高于一切,有一份史料,说一份话,倡导以“如实直书”为基础,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以史料批判为保证。

2.形成“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则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3.其最大的“失”过分强调客观性的科学理性,对历史发展的规律避而不谈。典型的欧洲中心论,带有宗教神秘主义。

代表:《拉丁与条顿民族史》、《教皇史》、《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史》、《英国史》、《法国史》等。

浪漫主义学派:

时间: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在史学领域里的具体体现。 代表人物:德国的赫尔德 《人类历史哲学思想》

特点:1.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2.强调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的直觉与情感的作用;3.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

影响:促进历史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历史进化理论的完善;促进阶级斗争学说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促进国别史研究和历史著作的普及;促进近代语言学和近代史料学的发展。

评价:重视中世纪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理想化;注重写民族史与国别史;抒发个人情怀,注重对历史发展的具体描述,不再追求统一理性原则,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个别的独特性质。

美国历史学派: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1890年至1930年,

创始人:博厄斯人类学家 罗维《初民社会》

特点:这一学派以实证论和经验论为基础、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认为这是“历史的方法”,而坚决反对摩尔根所作的理论概括,认为他的理论体系是“思辨的方法”,完全不可取。认为民族学家研究文化应该从文化特质人手。标准文化特质多的地方为文化区中心,属于独创;文化特质少的地方为外围,属于传播。博厄斯及其许多追随者具有鲜明的反种族主义立场、并从科学上论证了种族平等和民族平等思想,曾为反对欧美中心主义和种族压迫进行了坚决斗争。

汤因比文化形态学+:

二十世纪英国着名历史学家,文化形态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传世之作《历史研究》影响巨大。

贡献:(1)提出历史及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问题,抛弃了政治、科技划分、提出以文明为单位,扩大历史学家研究的视野。(2)把各个历史文化、文明当成生命有机体,经历了相同的生、长、兴、衰的周期,历史文化具有连续性。(3)各个文化在时间上同时代,在价值上是相等的,一定程度上否认了欧洲中心论。(4)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比较研究法。

缺点:把历史当成生物个体的生长现象,生命过程,缺乏科学含义,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和文化至上论。

影响:对西方文明的前景进行了分析,献身于寻求摆脱西方社会困境的人生道路。时至今日虽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但他在现代西方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却是不可动摇。

试论述西方古典史学+:

1.求真探索的精神: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确立了一种理性的批判精神,为西方近现代是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罗多德的《历史》的求真与批判精神超越了他的时代。修昔底德在西方史学史上首先提出了史料批判的方法,唯其对史料采取严格的考证与辨伪的科学方法。

2.人文主义观念:西方史学出发点是人。希腊罗马史学作为一个整体,特征是人文主义。

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也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3.宽宏的历史眼光:西方古典历史学家“世界史”或“通史体例”的历史学家那里,这种宽宏的历史眼光有着很充分的反映。

李维《罗马建成以来史》写的罗马兴衰史,堪称为一部综合性的通史之作。

4.注重对历史现实的借鉴作用:许多历史学家都注重里历史对现实的作用, 希罗多德认为历史不仅使人获取知识而且指导人行动。李维《建成以来史》意在激励罗马人。

5.重视史著文字表述与史家自身修养:希罗多德被西方称作“史学之父”,不仅首创叙述体,而且具有编史才能,把历史真实性与编纂艺术性成功的结合起来。

试述美国边疆学派+:

边疆学派使美国史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是美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学派。 创始人特纳,代表作《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论述了边疆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边疆假说。摆脱当时统治史坛的“欧来说”。

内容:①19世纪末以来,美国西部存在着一条不断向西移动的边疆。②西部自有土地是支配美国社会发展的力量。③这条不断向西移动的边疆的存在,是产生民主主义,个人主义及民族主义的主要因素和决定因素,是美国不同于西欧国家的特点之所在。④美国文明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边疆消失以后,地域间的冲突任然存在。

不足:在许多方面不能对美国历史作出完整的解释,过于强调西进运动对美国历史的重要性,贬低东部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否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抹杀人民群众的作用。


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184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