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历史命题立意

时间:2018-11-09 10:2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全国文综历史命题人

全国文综命题

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学术专长是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和现代化。 北京师范大学曹大为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社会史。 武汉大学何德章教授:学术专长是中国古代民族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史。 南开大学李少兵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宗教文化、风俗节日文化、乡村社会变迁。 学术秘书暂时由杨宁一和刘芄兼任。刘芄重视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把握,突出对重大历史概念的考查,关注考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善于从微观的角度去发现历史的大意。

面对过去——想2008年高考试题

1.看知识点的专题分布:

必修部分是高考中的重点,集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

选做题是试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的分值,并且都是超量供题,限量做题。

推荐:2009年高考历史备考应注意传承与创新

2.看高考试题的内容:

(1)考史实,重视对历史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的考查,对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主干知识到思维能力的形成。命题者十分重视历史概念的掌握。如广东今年的试卷,概念考查分达28分,占总分值的19%。

(2)考能力,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

(3)考素养,重视对历史学科基本素养的考查,包括人文素养和史学素养。

3.看高考试题的特点:

(1)传统与创新交替。传统指的是基本题型没有改变,还是采用了两大类型:选择题和材料题型。内容以考查基础与主干知识为主,没有出现全新的题型。创新则指的是题目内涵的设计上摆脱了过去就事论事的模式,开始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基础与能力并重。突出了以能力立意素质考查为中心,着重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

(3)情感与生活结合。新高考在题目的设置上较好的地体现了三类价值观:一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如民生、人权、民主等;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三是爱国主义精神。注重树立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问题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重要的价值观念。

(4)历史与现实互映。重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试题的综合性。从现实立意,从古今联系中取材是新高考试卷最为鲜明的特色。

面对现在——想2009年高考备考

1.紧扣《课标》与《考纲》

研读新课程标准,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

2.掌握基础知识

从实验区的高考试题看,凸现了对历史基本概念、史实以及教材中重点部分的考查。重视“双基”,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是做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狠抓课标,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考生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复习阶段,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即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把握。

3.提高综合能力

加强学科能力训练,注重形成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密切学科之间的渗透复习,如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重大方针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与消极影响等。综合能力考试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反映现实。所涉及的知识多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现时代要求

关注社会时政热点、研究热点、课程改革热点、教学改革热点;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公共事业;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国家现代化;关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等,实现对考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效统一。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第一,要关注文明史。“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总纲,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第二,要关注自然。新课程既然关注文明史,必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增加对史料的鉴别和评价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要设计一些政史地相结合的题目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来源:沈阳日报

历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它与历史的文明历程相始终;说它年轻,是因为近现代以来,研究的思路与古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考命题要体现历史知识的传承,也要体现历史学科的进步,所以要处理好传统史学与现代史学的关系。传统史学的影响

传统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强调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强调对文史知识和既有研究成果的继承。突出对基本文史知识的考查是2008年高考历史题的一大特色,如全国卷文综Ⅰ考查了中国古代地名中

“阴”的方位,全国卷文综Ⅱ则考查了“阳”的方位,北京卷文综考查了北京正阳门的历史变迁,广东卷考查了中国古代祠堂的牌匾,江苏卷考查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宁夏卷文综考查了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的概念,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考查了中国古代鼓励人们奋发有为的名言名句。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学生的识记来传承。

二是重视基本史料的作用。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史料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史料教学是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年全国的历史试卷对史料功能的发掘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材料内容生动活泼,材料呈现方式灵活多样。

首先是史料的来源。历史学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历史学家运用不同的史料进行历史研究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荣孟源把史料分为四大类,被认为是较为全面合理的传统史料分类法。这在今年的试卷中有充分的反映:

第一类为书报,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和史部以外的群籍,如全国卷文综Ⅱ第37题根据《清实录》提供了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后给英方的回信。第二类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团体文件和私人文件,如上海卷第37题提供了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的部分材料。

第三类为实物,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和历史事件的遗迹,如北京卷文综第18题提供了北京正阳门箭楼的图片和历史沿革材料。

第四类为口碑,包括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和文艺作品,如江苏卷第24题提供了法国人康斯坦《回忆拿破仑》的材料。

其次是史料的呈现方式。今年试卷都力图采用多样的方式来提供历史信息,在这方面做得最突出的是上海卷,除了传统的文字史料和地图史料外,还提供了漫画作品、诗歌作品、考古壁画作品、曲线图、示意图等等。此外,全国卷文综用表格的方式、重庆卷文综用柱状图的方式来呈现史料也引人注目。

再其次是注重严密的逻辑推理。传统史学认为历史学家与侦探家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只要掌握充足的证据、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就可以发现历史事物的真相。广东卷第4题是今年最具争议的选择题之一,160个字的文字量就包含了从理解史料到根据史料作出推断,再到得出合理结论的完整思维过程,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极高。

现代史学的影响

现代史学的影响也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摆脱了传统史学过分重视民族国家政治史的倾向,把研究的领域扩展到经济、制度、外交、教育、医药、宗教、地理、家庭、人口等各个方面,拓宽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内容。如江苏卷第21题直接引用了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名言:“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进而提供了中国古代的商人、戏曲和民间生活的素材。

二是借鉴了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丰富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由于与其他学科联姻,现代史学极大地丰富了方法论的内容。今年不少试题的命制都借鉴了计量史学的方法。如广东卷第26题通过展示“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与支出情况表”的具体材料,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把从书本上看到的“古代农民赋税负担很重”的认识具体化了;宁夏卷第30题呈现了1870-1910年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的数据表,四川卷文综第37题呈现了大量的关于印度民族工业发展的数据,天津卷文综第19题呈现了1800-1950年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的数据。这些题目都说明了由于数学思想的进步和统计工具的发展,我们可以更方便、更准确地从量的角度去分析史料,从而加深对历史事物的认识。

三是突破了传统史学宣扬的绝对客观主义的束缚,承认历史研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我们过去的认识,认为对历史事物的解释只有唯一的答案,对历史事物的评价也有一个终极的标准。但现代史学认为,由于时代和立场的不同,对历史事物的解释和评价也会发生变化,解释的多样化和评价的多元化是历史学研究的趋势。如广东卷第27题提供了启蒙运动时期、鸦片战争以后和20世纪50年代等3个历史阶段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人给西方人截然不同的印象。

由此可见,传统史学与现代史学既有共通点也有很大的差异。立足于历史的传承,我们需要继承传统史学的宝贵遗产;立足于历史的创新,我们需要利用现代史学的思维方法。从今年全国的历史试题来看,既体现了传承,也体现了发展,非常有助于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篇二:命题组学科负责人谈高考历史命题

2.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3.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内容。在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起到两重作用。由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考试测量的内容之一,知识点本身就是考查的对象。同时,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基本知识点的支撑。尽管考试测量强调能力的考查,也有材料题等形式,不完全依托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4.在考试测量中,试题所使用的基本知识点完全取自教材,论述题参考答案也依据教材,有时答案本身就是教材上的原文。

5.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但是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第(3)部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第(1)部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至于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史实也就是基本知识点,从课标中得不出现成的答案。

6.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例如,在命题时,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或者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7.考试测量固然是以能力为主,但是能力的考察也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托,同时知识本身也仍然是考试测量的一部分内容。因此,确定学科的基本知识点是必要的。其实,即使没有明文确定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的实际中也客观存在着一个判断:哪些知识可以考查,哪些知识不能纳入考查范围。

8.考试大纲做了较大调整,提出了四个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目标是文科三科共同的,是按照考试思维过程编排的。作为历史学科,以前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9.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考试测量目标以往是、今后也应该是教学目标和高考考试测量目标二者的结合。因此,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也是今后考试测量的重要目标。

10.之所以提出全面把握考试测量目标,是因为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考试测量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

最后两个月除了老师每天发的试卷和练习外,还要多看一下最新的信息题,这里首推《试

题调研》第7辑2012高考押题《倒计时50天50题》,小编建议考生按照本书推荐的复习方式,每天一题,书中会教你怎么备考,从命题者的角度告诉你高考会怎么考的问题。只要认真按照书中思路来复习,徘徊在三本、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很容易轻松跨越这一门槛,让成绩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书名】《试题调研》2012版第7辑——2012高考押题【倒计时50天50题】

【科目】语、数学文、数学理、英、政、史、地、理、化、生、文综、理综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定价】7元

【出版时间】2012年3月31日(各地书店一般在清明节左右可以买到)

【购买方式】当地学校书店

【推荐理由】(1)《试题调研》品牌自2003年上市以来,已经火爆销售10年。《试题调研》系列图书秉着提高学生能力的宗旨,不强制征订,不跟风提价,凭质量求生存,凭口碑赢读者,凭内容占市场,急读者所急,应读者所需。一本教辅在市场上历经10年大风大浪的洗礼,顽强站在高考的制高点,这还需要说什么吗?

(2)高考出题有一定之规,手握命题规律,《试题调研》自然每年都会“撞上”高考原题。密押母题,串联高频考点,击中高考命题靶心;考前必做50道题,复习备考更容易。一天一道题,50天见奇迹!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它能否作为考试测量目标,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思想感情,是无法考查的。本文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借鉴以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考试测量目标之一的经验,应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能够考查的。例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

12.在实际命制试题时,需要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有意识地实现考试测量目标,避免主观随意性。分析以往的各种类型的试题,可以看出是由于没有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造成测量目标的遗漏。例如,材料题是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材料处理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但是近年来的材料题大多只是局限在简单的文字理解和提取信息上,几乎没有对史料本身的鉴别评价、史料和已有结论观点的比对等内容。高考考试说明中已经明确提出材料处理所要考查的几个方面,显然,造成遗漏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从目标出发命制试题。

13.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例如,测量目标是通过测量手段来实现的,考试测量目标决定测量手段。当前,在考试测量内容和目标都有新的变化的形势下,测量手段也应该相应重新进行审视:现有题型是否能够充分实现测量目标,是否增加新的题型,如何有效的发挥现有题型的功能,等等。

14.进行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需要有紧迫感。当前,只有部分省份进入新课标的实验,2007年才开始实施新课标下的高考,似乎改革不必那么急迫。但是,考试测量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必须同教学改革同步进行。而且,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考试测量的改革不是小规模的调整,变动幅度相当大,需要不断探索,才能积累起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此外,如果不是从现在起开始进行改革,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命题,势必与未来新课标下的高考严重脱节,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本文希望大家来共同关心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改革,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未雨绸缪,实现向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的平稳过渡。

15.要充分发挥题型的功能。为加强考查学生的能力,应该尽可能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如:选择题,提干尽可能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情境;非选择题注重与现实对比,重视对材料的评价,适当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设问。

16.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所给材料中可能有新的观点,学生在做题时就要充分运用所有的有效信息组织答案,不能遗漏。

篇三:在近几年历史高考中知识和能力立意已成为高考的大方向

在近几年历史高考中知识和能力立意已成为高考的大方向,提高高三的复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尤其重要,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力求夯实知识基础,练就学科能力。

-主干知识逐个击破

所谓历史的主干知识,也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线索、阶段特征以及一定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文综历史考试受分值大、所考知识点少的限制,往往侧重于主干知识考核,因此在复习时要特别注重主干知识的掌握。如:

中国古代史部分:了解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演变及重要改革、认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趋势、掌握中国古代重要政治制度、理解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系统归纳古代传统文化的演变和科技教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分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掌握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而进行艰苦探索的历史;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特征、后果、认识;了解中国近代社会新的生产力代表的出现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中国近代化、工业化、民主化是中国近代史的重点;理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历史过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民主主义胜利的历程;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建国初期的三大任务、社会主义的曲折前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形成等。

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正确认识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发达的历程,尤其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创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发展;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三次工业革命及比较,近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几乎每年都考,常考常新;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如:资本主义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的斗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及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失败;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警惕复习中的误区

针对目前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孟老师建议复习中应注意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以期提高复习效果。

1、知识性失误。表现为史实记忆不清,概念模糊,知识零乱、结构不明,记忆不全面,知识点混淆的现象相当突出。

2、思维性失误。思维混乱,考虑不周,脱离史实,不能做到史论结合。形不成思维规律,做题答不到点上逻辑性差等等。有的同学因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清,表现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缺乏逻辑性,讲了后面的历史又回过来讲前面的历史。

3、缺少计划性。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

-一轮复习重在基础

第一轮复习,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认识、理解、记忆的过程,因此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还要做到能力的提升。

□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考生必须理清单元知识,把握阶段特征,挖掘各个考点知识,掌握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理解其基本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将与本知识点相关联的中外知识进行类比分析,以突出各自的个性特征。例如,复习“戊戌变法”时,明确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除了解其背景、过程、结果外,还需了解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机遇。同时,还可将它与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比较。也可与世界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等进行比较。这样,就可加强中外知识的融会贯通,突出时代特征,加强对已复习内容的巩固,还能为后续阶段的相关知识复习引路铺石,为第二轮复习奠基。□全面复习

自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以来,历史试题选择题的命制一直是采

取主题式命制方式。这种主题式的命题方式,体现了对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对高考复习专题教学发挥了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缺点是形式比较单一,更限制了对教材知识抽样考查的范围。基于这种现实,今年的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只保留了两个题组,而其他选择题根据能力考查的需要进行了自主命制。这种主题和非主题相结合的选择题考查方式的出现,既体现了对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又增加了根据考查能力需要进行抽样考查知识的自由性,拓宽了对知识考查的覆盖率。针对这种选择题考查呈现方式的变化,同学们在高考复习中,要依据高考大纲,对考点进行全面落实。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几乎所有的书本知识,包括隐性的一些部分,而复习中有的同学往往只注意正文部分,这样容易造成学习中的薄弱点。因此,在复习中,除正文部分外,前言、大事年表、材料、图表、注解、习题、黑体字,学生都要注意,以免造成知识上的遗漏。关注教材细微点,如中国近代史上的“新军”与“新四军”,鸦片战争的爆发与总理衙门的设立,分别标志着中国社会和中国中央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等等。

全文阅读:2010届高考一轮历史复习攻略


历史命题立意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16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