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大足石刻受损图

时间:2018-11-09 10:5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大足石刻考察报告

大足石刻考察报告

大足石刻基本情况:比起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大足石刻算是保存得最好的,基本上没有遭受人为破坏。不

过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加之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洗礼,部分

石刻正遭受着风化、脱层等病害影响。这些现象已得到政府

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正积极保护、修复。 总的来说,那种古

朴,苍伤,恢宏的气势,足以将这些瑕渍掩盖。既然是千年

古韵,那么那些历史见证,抹去了,反而不美了。 右上图为

风化的石刻。

800多年来,“千手观音”造像因受风化等多种“病害”

侵蚀,曾多次修复。最近一

次大面积贴金是在清代光

绪15年,距今已100多年。 其修复工程巨大,现已修复

完成。左图为修复后的千手观音。

考察过程,此次走访的是大足石刻中的

宝顶山石刻。此石刻是艺术民族化、生活化

的典范。。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

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

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

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

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

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

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

现 。

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 上图为卧佛

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

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

睹,令人触目惊心。

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

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

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

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

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

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

范。右图为九龙浴太子图。

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

功地避免了透视变形,袈裟绉褶舒展,披肩持

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

百斤重的石塔历千。下图为华严三圣像

宝顶大佛湾南岩西边有一个较大的石窟,那就是圆觉洞。洞口有作奔

突怒吼状的石狮一只,窟内正壁刻“三身”佛(法身、应身、报身),

两侧刻十二圆

觉,左右各六尊。

下有基座。六个

基座相连,形成

一个整体。洞内石

造型优美,装饰性

柔宛转,如绢似绸。

供案吧,它是不能移

似木刻,质感很强;

菩萨,是在地上生了“根”的。再看两壁的十二圆觉

及其连成一体的基座吧,它们是从沿内的岩石中

“剥”出来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圆觉洞就是

一件镂空的艺术品。它科学地解决了大型石窟的声、

光、水处理难题,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不已。

考察结论:此次考察,游览了大足的宝顶山石刻,可

以里面的石刻成千上万,精致细腻,不禁感叹中国古

代人民的智慧!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地狱18层,拔舌地狱,油锅地狱??可叫惨不忍睹。这些石刻警示我们,要做善事,孝敬长辈,爱护幼小,不欺强凌弱,不诬陷,不报复,他人??其次就是千手观音,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这壮大的工程,令我震撼!佩服古人,佩服他们的智慧,佩服他们的毅力!这壮观的石刻,生平第一次所见,不仅开了眼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大足石刻就是一个奇迹! 雕,刻画细腻,强。袍袖飘带轻仔细看看仿木刻动的,然而却酷那跪在供案前的

篇二:大足石刻父母恩重经变相的详细讲解

来,大家请跟我到中间来,后面的朋友请跟上,来看一下中国的家庭画卷,这里充满了人间的爱。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父母恩重经变像》。什么叫经变像呢?就是指把经文的内容变成图像。《父母恩重经》这本经书其实本来就是中国所造。它的名字有好几个,有叫《父母恩重难报经》《难报父母恩重经》的,虽说名字不同,但他们的内容都大同小异,总体来说就是爸爸妈妈哺育我们很辛苦,父母给我们的恩重比山高比海深,我们一辈子都很难报其万分之一。

这组像是宝顶山造像反映生活气息和中国伦理的重要龛窟,它的出现是中国哲学史上儒佛道三教经过长期斗争长期融合的结果。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边看边理解这组造像,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幅造像由来的背景。佛教主张轮回说,正如我们刚才所看到的六道轮回像一样。按照轮回说,就导致了一个结论。众生互为父子,老子和儿子轮回坐庄,只是来到人间的时间不同;妈妈与儿子的关系谈得更为刻薄,犹如瓶内装东西,东西一旦从瓶内出来,瓶是瓶,物是物,也就是说妈妈怀胎十月生下宝宝后,妈妈是妈妈,宝宝是宝宝,各自管各自的,十分不讲孝道;并且还说家就是火坑,想要跳出火坑,以求解脱,就得出家。这样一套理论大家听了是不是也相当不赞同呢?我们中国人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熏陶,认为在家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父母享有天伦之乐也是理所应当的。我们讲的是百行孝为先,古代皇帝的标准是在家能孝父母,出去能平天下;古代选拔官员也有举孝廉一说,想要当官首要标准也是要有孝心。因此佛教这套学说拿到中国来怎么行得通呢?所以它一进中国呀,儒家和道家就以反佛教为主要目标,骂它不忠不孝,佛教要在中国流传,就得向中国传统文化趋近,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改造后的佛教,也就是佛教中国化后的造像。《父母恩重经变相》是大足石刻摩岩造像中,宣扬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工匠师以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观察到的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为主题,将世间养育儿女的繁琐生活细节提炼为父母对子女的十大恩德打造出来。大家可以看到每组造像都有方碑刻着标题和颂词。这种以孝为思想的造像在敦煌等早期艺术石刻中大家都是看不到的,所以它又是我们大足石刻的一大独特之处。

大家请看,上面坐着的这一排佛,一共有七尊。他们就是贤劫七佛,所谓贤劫就是指离我们这一世最近的一劫,劫是佛家的一个时间概念,一劫过了接着又是下一劫。我们从左向右看,最后的这一个佛就是释迦佛。这七尊佛都有名有姓,有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在经书《五灯会元》上一查就知道,而且特别描述这七个佛都有爸爸妈妈,这是关键。说明佛到人世间来都离不开父母,没有父母难以成众生。这样一来,爸爸妈妈的地位也就提高了几倍,加强了父母的意义。

请看中间的这尊造像,一对年轻夫妇,在佛前焚香,祈求有后,希望得到儿子,按照我国的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没有儿子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所以他们在佛前祈求希望得到一个孝顺儿。下面就展开父母的恩德了,每一个情节,都是歌颂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恩。分单双数左右各展开五组雕像。现在为了大家看上去更加的方便,我们先看一边,再看另一边。

第一组

怀胎守护恩。大家请看:一位孕妇正坐着保胎,旁边有一个侍女端着一个碗站在她旁边侍候她。这就是怀胎守护恩。母亲怀孕,身重如铁,为了保胎,妈妈还得吃保胎药,要是妈妈不保胎,我们每个人都来不了人间。充分表现了母亲怀胎、护胎的精心。

第三组

生子忘忧恩。第二个情节在那一边,所以我们接下来看这一个。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牵着手,正喜气洋洋地逗孩子玩耍。一般小夫妻结婚后都会产生一点矛盾,但一有了孩子,一切不如意的事情都被抛在了脑后,矛盾也无声无息地化解开了,因为父母把儿女的意义看得十分的重要,孩子的到来使小家庭充满了无限的温馨和乐趣,这就是生子忘忧恩。

第五组

推干就湿恩。再看一个女人正支起身来,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尿,显然孩子尿床了,妈妈把孩子放在床干的一边,然后妈妈睡在被儿子尿湿了的一边,这是刻不出来也画不出来的,因此下面配有文字,这就是推干就湿恩。这种妈睡湿儿睡干的情况从古到今在我国民间都是很常见的,正表现出了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

第七组

洗濯不尽恩。接下来我们所看到的是妈妈在给孩子洗濯,姐姐拿着一朵花逗弟弟玩,这不就是天伦之乐吗?也只有母亲才会在洗着孩子弄脏的衣裤时还会觉得都是香的是开心的。这便是洗濯不尽恩。母亲虽然每日辛苦搓洗,但只要看看孩子,听听他们稚气活泼的笑声,便觉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了,这不是伟大的母爱是什么呢?

第九组

远行忆念恩。我们再往前走,看到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婆婆和一个年轻人。年轻人背着行囊,扛着伞,告别父母即将远行。父母扶杖送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难舍。老婆婆抓住儿子还要叮咛什么,您看,老爷爷的神情动作刻画的活灵活现,他正用手悄悄地去碰老伴,虽然他们说的话我们听不见,但我们能感受到,大概是说:唉,老伴,差不多了,天色不早了,儿子的前程要紧,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老伴扭过头来,满脸不服气的样子,捣了老头子一下,好像是说:你懂什么,儿子不是你生的,你就不知道心疼!工匠师傅抓住这一瞬间人物的表情把他们打刻了上去,生动地再现了慈母那种“意恐迟迟归”的情怀,叫人看了禁不住热泪盈眶。这就是远行忆念恩。下面的碑文写到: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告诫儿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妈妈依门盼望。这不正是儒家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图像版本吗?

第二组

临产受苦恩。好了,这一边父母恩重的故事我们就看完了,我们再向那一边移动去看看。这是临产受苦恩。一位孕妇被侍女掺扶着,以手抚肚,咬牙裂嘴,看上去十分的痛苦,她身下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旁边还请来了道士,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以保母子平安。因为母亲分娩是一件很痛苦很危险的事,所以我们至今还把生日称作“母难之期”,可见母亲生孩子是很不容易的。

第四组

咽苦吐甘恩。再往前看,上面一个小孩拿着一个饼在那里吃,饼上被咬出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不是孩子咬的,而是妈妈。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妈妈先尝尝这个饼是不是好吃,确认好吃了然后再拿给孩子吃,不好吃就留给自己。母亲吃的是粗茶淡饭,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这就是咽苦吐甘恩,妈妈吃苦的,儿子吃甜的。表现出了母爱的无私。

第六组

哺育不尽恩。紧接着大家看到一位丰腴健硕的母亲正无私的袒露着双乳给孩子喂奶。碑文刻有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把母亲育儿的心情,以及母爱的博大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哺育不尽恩。

第八组

伪造恶业恩。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我们眼前的这幅造像便是伪造恶业恩。父母为儿女杀猪宰羊热闹地办婚事。按佛教教义所说,杀生是造恶业。父母宁愿自己入地狱受苦,承担这份罪恶,也不愿让儿女沾杀生之罪名。

第十组

究竟怜悯恩。再接下来我们所看到的叫究竟怜悯恩。“究竟”是极至、最高的意思,“怜悯”就是“爱”的意思。佛教不提倡“爱”,因为爱什么就想得到什么,他们认为爱和贪没有区别。他们提倡对世间万物要同情和怜悯。“究竟怜悯”的意思就是最高的爱。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无私的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又应该用怎样的孝道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都认为让父母吃好穿好,享受一下就行了,但佛家认为这并不算尽孝。那么如何才算尽孝呢?这组造像给了我们答案:画面上,老父母横排并坐,儿子跪在他们面前,父亲正指着儿子,神情严肃地进行教育。上有碑文是这样写的: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之,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各位朋友,这个“色难”来的可不简单啊! “色难”不是佛教的话,而是出自儒家的《论语?为政》中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色难”有两种解释。一是说我们一辈子在爸爸妈妈面前都要保持和颜悦色,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另一种解释是儿女在爸爸妈妈面前,要时刻观察他们的脸色,孝顺孝顺,光有孝还不行,还得有顺,我们要顺承父母的心意来做事,因此孝顺贵在顺。所以我们听见老人在教育小孩子时常说你要是不听话,雷公公要打你哟!这就是把佛教的教义也拿进去了。

父母历经千心把儿女养大,并不是只需要儿女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孝敬,父母更需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赡养,就像我们家喻户晓的民间歌曲《常回家看看》里所唱的一样。其实,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希望我们能常回家看看。

以上每一幅造像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生活情节,他们把家庭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人间的世俗生活。这一幅《父母恩重经变像》不仅是反映了宋代民间家庭生活的精湛艺术品,也成为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冲撞、依附,发展到相互融合的实物例证。

好了,朋友们,这幅造像我们就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了一些感触呢?后面的朋友,请跟我继续往前面走,再去看看下一幅神奇的造像!

篇三:大足石刻(详解)

大足石刻详细讲解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5世纪和7世纪前后(魏晋至盛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纪中叶(唐天宝之后)走向衰落。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后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例证。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年)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认为符合下列三条标准:第一,大足石刻是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第二,佛教、道教、儒教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第三,大足石刻的造型艺术和宗教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异于前期石窟。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大足石刻是继敦煌之后第二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石窟。作为一种以佛教内容为主的宗教艺术,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广泛的造像题材,精美的雕刻工艺,科学的艺术手段,独特的处理方法,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典型的民族艺术风格,而成为我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亮丽丰碑,同时也成为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为壮丽辉煌的篇章。)

在素称“石刻之乡”的大足县境内,有石刻造像五万余尊,分布于全县近百处。造像的年代从初唐至明清,前后绵延1200多年,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在这一千多年的创造中,以宝顶、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这五山为代表,这五山的石刻造像集中体现了大足石刻艺术的总体特征和文化内涵。)

宝顶山摩岩造像经历年考证,开创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为南宋密宗一代大阿闍黎赵智凤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宗旨,尽毕生之力,惨淡经营七十余年营建而成的,我国唯一的一处大型佛教密宗曼荼罗。这个曼荼罗纵横五里,多达十三处,除大佛湾之外,还有龙潭沟、龙头山、对面佛等。

大佛湾的摩岩造像是宝顶山石刻艺术精华之所在。在三山石岩相连的一个马蹄形山湾内,刻着长达五百米的宗教艺术画廊。造像以山形取势,巨龛相连,蔚为壮观。

这里的造像都经过了赵智凤周密的构思和设计,先雕凿出一个小佛湾作为蓝本,然后再统一布局、施工,在大佛湾扩大雕造。在这里,佛教教义被连环画式的石刻通俗地图解着、昭示着。一组组表现佛教人生观、世界观、修持方法以及儒家伦理、理学心性的大型高浮雕巨龛相连,气势磅礴,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有人称它是“几乎将一代大教收罗毕尽”。其造像题材不重复,构图严谨有序,图文相间,而且表现手法朴实无华,自然生动,将深奥的佛教义理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和风俗情节体现出来。观看之人不仅可以从中阅读到佛教教义,还能从中领略宋代的世俗社会、家庭生活和精神风貌。

参观时,我们还能看到古代的艺术家们在造像施工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揉进了力学、

光学、透视学等科学原理,充分利用岩石、水源等自然条件,因地、因材而施艺。他们超人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技艺,使这些珍贵的宗教文化遗产,虽然经历了八百多年的历史创伤和自然风化,却仍然闪烁着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光辉,启迪和激励着人们向民族精神和艺术智慧的新高峰攀登!

整个大佛湾的造像,从护法神起到正觉像止,共有十九幅大型雕像,编为三十一号,分述于后。

护法神像

护法神即保护佛国、护卫道场尊严之神祗。

按照中国佛教寺院的传统格局,在入口处要塑护法神怖畏,以显示道场森严和邪恶不入。一般的寺庙都以四大天王、八大金刚或韦驮天怖畏,宝顶山大佛湾别致地用九大护法神来怖畏。正中的一个造像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他亲自率领天龙八部在此守卫道场。

这些护法神个个身著袍甲,狰狞剽悍,气势高昂,以最忿怒的形象来为众生摧毁魔障。佛家认为,人们在修行过程中,主、客观世界都会遇到许多障碍,这些障碍就是“魔障”。护法神的作用就是帮助众生驱降魔障,使众生尽快觉醒,并获清静之心,以便潜心修炼。在九大护法神的左右两端,各有三尊兽首人身的造像,称为“六通大神”,其法力通达六界。其中一神双手展开一册,册上写:一寸地土,一树丛林,一钱物及飞禽杂类,不许妄心侵犯??否则将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赎罪。这个册就类似我们现在的参观须知。

在九大护法神下面,还刻有十二生肖中的“兔、羊、猪、犬、猴”等,以示护法神昼夜24小时都在坚守岗位,发挥职能作用。

六道轮回图

如果我们把宝顶山大佛湾的石刻比做“佛教基础理论教材”,那么这龛造像就是这部教材的开宗明义第一篇,讲的是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佛教用这个观点来诠释世界、社会和人生,便出现了所谓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学说。六道轮回图即是这种学说的形象体现。

轮回之“轮”,是指车的轮盘;“回”指车的转动。“轮回”是譬喻众生的生死流转永无终期,犹如车轮旋转不停一般。

抱轮的蓝面巨人为转轮王,四川人称之为“无常鬼”。“无常”是佛教哲学范畴中的一个名词概念。如果我们把空间、事物缩到极限时就会发现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刹那变化,刹那生灭的,佛教把这种瞬息万变刹那生灭叫做“无常”。这里把“无常”这个词人格化为“无常鬼”,让它来掌握生死轮回,以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皆不永恒。

无常鬼怒目獠齿死咬轮盘,长舒两臂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即:业力所致的报应、遭遇不以众生意志为转移。

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从里至外)轮盘的中心圈中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这是典型佛教唯心主义哲学理论的反映,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一切善恶行为都由思想意志所推动,发什么样的心,就导致造什么样的业。由于业力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各不相同,来世就会在不同境界之中轮回。佛教从来不认为宇宙间有任何操纵生命的力量存在,众生的一切皆由自己的业力所致。发善心就造善业,得好报;发恶心就造恶业,得恶报。根据众生生前的业因差别,在轮回中共有六种转生的趋向,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这六道均体现在轮盘的第二圈内。

上中为天道。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安宫殿,展示极乐世界;

上左为阿修罗道。一三头六臂之神,手擎日月,侧有侍者,下有献供者,表示享天福而怀嗔心;

上右为人道。共刻四人表四大部洲,苦乐同道;

下中为地狱道。漆黑的地狱之门旁设有沸腾的油锅,一马面卒正拖一人去受刑,这是众苦集聚的场所;

下左为畜生道。刻有一狮、一牛、一马;

下右为饿鬼道。一饿鬼手抱一人,口咬其头,侧边一鬼贪馋欲夺,下有一人恐惧欲奔。整个六道是佛教对众生的分类。其中上三道为善三道,下三道为恶三道。众生都在这善恶因果的严密关系中,随业而升,业尽而沉。佛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做好事有好报的信念,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警诫,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了维护中国道德伦理的精神支柱。轮盘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过程和揭示了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它从人生过程的角度,把人生现象分析为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部分。这十二个部分辗转引发,互相结合在无止境的连锁之中,并以此阐明人生的痛苦及其根源,论证人生的关健问题。它是佛教对生命现象以及生命痛苦的因由的总结,同时也表明了佛教的唯心主义人生观。这十二个环节按顺序组成因果循环链条,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没获得解脱之前,都依此规律,轮回无穷。十二因缘的具体内容,以及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工匠师都用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例如“生苦”,这里表现的是一位孕妇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认为,孩子倒挂悬垂于狭小的母腹内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热汤,孩子如下油锅地狱;喝一口冷茶,又如坠寒冰地狱??生命在形成之时,就已开始受苦了。十月分娩,孩子又于母腹之内受挤压而出,出来便“呱呱”大哭,哭与笑众生生来就会,生出来时为何不笑而要哭呢?这便是受了诸般痛苦的反映。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接踵而来就免不了有“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病苦”、“老苦”、“死苦”等。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又在亲人的哭声之中离开这个世界。据说古人造“苦”这个字就是根据人的脸相来造的:草字头象眉毛,下面一横象眼睛,中间一竖象鼻子,下面一个“口”,刚好就是一个“苦”字。佛教的经典浩若烟海,其教义亦是博大精深,但总括其要义,主要就讲了“苦”和“空”两个字。佛教把人生看作苦难的过程,视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从而来奠定其超脱世俗的思想立场。

佛教轮回说的基石是“灵魂不灭论”,他们认为,人的躯壳瞬息万变,只有灵魂永恒不灭。既然“灵魂不灭”,那么人的生命就不会仅限于目前这一世了,还有所谓的“前生”和“来世”。在轮盘的第四圈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表现──许多皮囊裹着一些生命体呈逆时针走向。其尾部表示前生,头部表示来世,死此生彼,生生相连如流水相续不断。这种理论使佛教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把人生之苦加以扩大化、绝对化,宣扬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皆苦。

那么众生脱离不了苦海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轮盘右上方刻有谒语:三界轮中万种身,自从贪爱业沉沦??轮盘左下方有一官一卒,以手扶轮表“贪”;轮盘右下方刻有一猴子一边抚着生殖器,一边瞅着后面的少女表示“爱”。是众生的“贪”、“爱”之心使得轮盘旋转不休。

人作为物质体,要吃饭穿衣才能生存。要生存就必须向外界索取,就必然要造下“业”,按佛家的说法造业必有果报,这使众生比较悲观。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要拔众生出苦海。所以在轮盘的左上方又有谒语:君看轮外恒沙佛,尽是轮中旧日人??意思是“诸佛菩萨与我无异”,叫众生不必悲观,看轮外如恒河沙粒一样多的人都已成佛,他们以前也是轮中之人。只要皈依佛门虔诚修持,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求得超出业因果报、生死轮回的解脱。

在轮盘上的各道佛光中,坐着许多佛和菩萨像,其意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

佛”,只是“性相近,习相远”。佛性受“贪”、“嗔”、“痴”三毒的影响,被红尘所淹没,没有显露出来。在轮回中心修行者的座下刻有猪、蛇、鸽子。猪表“贪”,蛇表“嗔”,鸽子表“痴”,这三毒蒙蔽了我们的真性,从而使我们背离了大我。只有皈依佛门,诚心修炼,才能使我们回到大我,我们的真如佛性才能显露出来。按佛家的说法,佛与众生并无根本区别,寻其究竟,都是地、水、风、火、空、识六大所造,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觉悟”与否。所谓“迷者佛是众生,悟者众生是佛”。“佛”这个字,汉语的意思就是“觉悟者”。六道轮回图非常形象地宣扬了佛教的核心教义,阐明了佛教的基本观点。造像把很玄妙的哲学思想通过很形象的图给我们解化出来,显得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层次感,可见古代的艺术家们非常善于物化哲理、图解教义。

广大宝楼阁

这部造像是据自唐不空所译的《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雕刻而成的。据经中所记:有一宝山,山中有宝髻、金髻、金刚髻三仙居住,由于禀信佛法,死后在埋骨的地方生出三根竹子。十月后,竹内各生一童子,于竹下结跏趺坐,成等正觉,三根竹子变成三所广大宝楼阁。

佛经上说,广大宝楼阁是一个能降诸魔,生清净心,能让刀山变宝山,能使兵杖变莲花的金刚不坏之地。

造像上横排并坐衣装简朴的三人,便是宝髻、金髻、金刚髻。因效仿释迦牟尼于菩堤树下悟道成佛,他们于竹下结跏趺坐入诸禅定,成等正觉。竹内各生三童子,竹梢直通广大宝楼阁。

另有一说是此像为赵智凤老、中、青三个时代的修行造像,他在此现身说法,以示“诸佛菩萨与我无异”。

在大宝楼阁图下面横刻着“宝顶山”三个字,署衔为“朝散大夫权尚书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兼实录院官修撰杜孝严书”。杜孝严是大足的邻县安岳人,他于1223年与临邛的魏了翁结伴返乡省亲,途经大足,挥毫留下了这三个大字,杜孝严当时的官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由此而见,凿建宝顶山石刻,声势之盛,可谓倾动朝野。

华严三圣

华严三圣像雕造手法简炼,气势磅然。他们头顶崖檐,脚踏莲台,皆重额广眉,悲悯豁达,给人以熟悉、亲切之感。中间一尊像是佛教密宗所供奉的主尊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译为“光明普照”即“大日如来”。他头上的 “金刚顶仪”,为佛教密宗金刚界造像的一个重要特征。毗卢遮那佛的两侧分别是普贤和文殊菩萨。按造像仪轨,这龛造像应是文殊在左,普贤在右,但此地却把他们的位置作了调换,从而来体现密教造像特有的仪轨,——“理智摄入”,即:理性与智慧高度融和。

这龛造像是大足石刻寓力学、透视学原理于艺术构思的典型范例:

文殊手捧1.85米高的七级宝塔,手臂悬空支出1.2--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为使手臂不断落,匠师们成功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大刀阔斧地刻出宽袖袈裟披肩挂肋飘逸而下,与其身躯相连,巧妙地将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正如木建筑中撑弓、斗拱的原理一般,使文殊手托的宝塔千年不坠。这样的处理既合符力学原理,又不违背菩萨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的造像规律,同时还获得了宗教的庄严感。

这三尊造像高达7米,雄伟超越。匠师们刻意将他们的头部加大,胸部缩短,小脚部位加长,而且身躯前倾二十五度,正好符合造像与观众之间的透视关系,使人仰首观望时,感觉菩萨好像正亲切地俯下身来,关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一般,叫人凡心皆息,祗敬皈命之诚油然而生。菩萨那种威仪奕奕、悲悯无尽的气度得到了充分显示。

华严三圣像背壁刻了八十一尊圆龛小佛,它们既丰富了整龛造像的构图层次,又把三尊主像衬托得高大、完善,使整龛造像的气氛显得庄严、热烈。

舍利塔

“塔”是“佛塔”的简称。佛塔源起于印度,称“窣堵波”或“浮图”,用以藏舍利和经卷等。

“舍利”意为“尸体”或“身骨”。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之后,出现一些珠状物,称为“舍利子”。后来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头也称舍利。把这些烧剩的骨头或遗物埋在地下,在上面建起的塔就叫“舍利塔”。

大佛湾内这座实心舍利塔是中国木质楼阁的建筑形式,已完全无印度舍利塔的风味了。由此从建筑上可以看到佛教和其造型艺术的中国化过程。

“毗卢庵”这三个字是南宋大文学家魏了翁所写。魏了翁是四川临邛人(今蒲江县人),他与杜孝严于1199年中同榜进士,又于1223年一同返乡,在圆觉洞口留下楷书“宝顶山”三字,此处留下篆书“毗卢庵”。

千手观音

观音在佛教的各宗派中都赋有一定职能,而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也不尽相同,因此,能救众生一切苦难的全能菩萨──千手观音便应运而生。

一般说来,观音造像只要有十只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见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造三十二只手或四十八只手,以示观音的三十二变相和四十八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以达到“千”的涵义。

而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却在这里打造了一尊拥有1007只手的,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造像采用纵横交错,上下重叠,反侧相承,深涉错落的布局,在八十八平方米的石崖上,雕出这1007只手。

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很多客人在惊叹之余还爱问:为什么不刚好凿1000只手,而要凿1007只手?为什么不把这些手排列整齐一点?比如一排十只手,十排一百只手,一百排就刚好一千只手,这样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我告诉他们,如果刚好刻1000只手,那么对“千”的理解就太狭窄了,“千者,多矣,无穷尽也”并非是指一千这个定数。而如果让大家把她的手数清楚了就无多大意义了,大家就会觉得千手观音也就不过有1000只手罢了。我们的艺术家想让大家在看到这尊千手观音时会产生她的手多得无穷无尽的感觉。从而让大家相信她的无所不及、无所不能,和法力的无边无际。可见,这里的艺术家们真是“解经深透,技高一筹”。

千手观音手中所执的各种法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宋人民的生活用具,劳动工具,以及战争武器,在历史文物考古上有着重要作用。

在千手观音的每一只手中还有一只眼,她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观世音”即:普观世界救苦救难之声音。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人们在经典翻译和日常称呼中,常去“世”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关于千手观音的由来,据佛经说:观音发愿要造福于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而在民间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民间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三个生日期间,会有成千上万的信男善女拜在她的足下。宝顶山有一个别名叫“香山”,可能就是因为历来香火旺盛,有“香焚宝鼎”之说而得来的。


大足石刻受损图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155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