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小学语文命题意见

时间:2018-11-09 10:4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建议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建议

1202老柏长 发表于 2007-10-26 11:01:00

考试是一个指挥棒。它的基本功能是导教导学。如何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课标精神为准绳,让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持续发展,促进课程改革,为课改保驾护航呢?我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要端正命题指导思想

考试评价必须遵循《纲要》指出的:“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应该让考试成为学生一次精神的体验与愉悦;成为点燃孩子心灵的火种;成为教师的一次检验,一次关怀,一次企盼;成为学生的一次展示,一次创造,一次满足。考试命题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必须体现“依托文本,放眼生活,加强整合”的理念。做到对学生语文学科能力和素养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查,尤其注重加强对学习习惯和学科创造力的考查。力求更真实地反映教和学的水平,引导师生转变教和学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内外进行生动活泼的学科学习,使学生语文学科能力和素养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考试命题范围与依据

1、命题范围:原则上小学各年级考试应以本学期(年)所学内容为主,适当兼顾以前所学内容,并注意体现对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考查;毕业年级需综合考查小学段所学。

2、命题依据:基本依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基本参照是各年级所用新课标教材,应注意紧密结合教材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

三、考试命题的内容要突出“四性”

考试命题的内容是关键。关系到对学生评价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我认为命题的内容要体现“四性”,即积累性(基础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差异性。

1.积累性(基础性)。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考试的内容要考查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习惯。这些内容应该是语文的根,是语文的保底工程,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松。

语文最本质的东西究竟有哪些?有人认为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累)、说(说话和口语交际)、作(习作)、习(良好习惯)”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基本习惯就是语文的根,要留住。

命题的基础性就是要命题者立足文本,夯实基础,围绕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感悟与理解、想象与表达、习惯与方法等方面来命题,正确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语文的本体。

①一是考查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情况,包括字、词(尤其是成语)、句(尤其是名言、谚语、歇后语等)、优美的段落、篇章(尤其是古诗词、古文)等。如【题例】,

A)小朋友,春天的景色真美呀!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请写一写。

B)默写《春晓》这首诗:你在课外阅读过的写“春”景的诗句还有:

②二是考查学习方法的积累。“授以鱼不如授之于渔”,“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题例】

A) “你体会到什么?”“最让你深受启示的是哪一句话?”“能结合你的生活实践谈谈你的感受吗?”

【命题的目的不在于学生活动什么答案,而在于他们怎样获得这个答案。所以命题时要多给一点感悟的空间,尽可能体现感悟的过程。】

B)礼堂里的人真多!一看,我的脑中便会想到 、 等成语。

【这道试题意在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量,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读书中要注意积累词语,并灵活运用词语,把消极的语言变成积极的语言。】

总之语文考试命题要坚持立足文本、夯实基础的价值追求,这对于正确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防止语文教学“学科缺位”“双基丢失”有着积极的引导价值。

2.综合性。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努力通过整合,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具体体现在:

知识点的整合:课内知识点的融合、课内与课外知识点的融合、语文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融合。 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引导学生加强积累,以此为基础,进行语言迁移运用,重组仿造,提高语言感悟、理解、表达能力。

能力与方法的整合: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又考查学生的学习方法。

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既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题例】

A)“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请你再写一个出自这部名著的故事,它的名字是《 》。

【试题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了,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文本,也要适度地超越文本。】

B)读了这篇短文,联系学过的《诚实和信任》,写下你的感受。

【这道试题是把课内和课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同时又是考查学生读课外书的情况,对课文中心理解的迁移运用能力。】

3.生活性(实践性)。

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命题的价值取向要

努力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试题要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因此命题的内容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凸出真实性和情境性,焕发出学生学语文的激情和活力,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开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题例】

A)仿照例句,设计标牌用语:

例句:某居民小区的一个标牌上写着:居高不要“淋”下,爱邻即爱自己。

在学校的花坛边或草地旁可以写:

【这道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意在考查学生语言内化和外显,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B)元旦即将到来,请你给自己的一个亲人编拟一则短信息表达祝福。

C)你的好朋友沉迷于网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你想一想,怎么才能劝服他,怎么说。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以上几道题目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情况,这样的试题学生熟悉,甚至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答起来有趣又容易。

试题的生活化旨在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要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运用,在生活中创造。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描绘生活。

4.差异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智力、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性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因而他们获取知识的效率也具有不同步性。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发挥语文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使语文评价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④。在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命题时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差异,尽量照顾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全面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①尊重个性差异,拓宽思维空间。

要努力拓宽试题思维的空间,尽量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发挥独特见解的机会,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题例】

A)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B)你认为小学生能不能上网?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②要努力体现试题的层次性,尽量设计多层次的试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题例】

A)请你简单写出或者画出上面这段话中所描述的景物的特点。

B)下面是两道作文题,请选择一道你觉得合适的完成。(两道题的难度不同,要求不同) 另外,在一份试卷中,必答题与选答题并存。选答题作为弹性题目,以加分的形式出现,有利于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向较高的目标前进。

再者,追求考试过程自主性和互动性。因为语文课程本身具有重情感体验、重感悟的特点,因此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上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允许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因此,命题的设计也要求具有相当的开放性,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

五、考试试题的设计做到“三个体现”

1.试题要体现人文性。

体现试题的“人文性”,要尽量拉近学生与试卷之间的距离,实现试卷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感受考试的乐趣,致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人文性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在试卷上出现一些友情提示语和激励语,提高试卷的亲和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宽松的氛围,让考试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试卷的上面写“同学们,经过一个学年的你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大胆做,相信自己能行。”比如阅读题前给一个委婉的要求:“不要急着答题,仔细多读几遍!”习作前既有要求,又有鼓励:“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很容易哦!”

可以改变题目要求的提法,如看拼音写字可以是“请欣赏我的字”,连线“我来给他们拉拉手”,照样子写句子“我会写出漂亮的句子”;再如,采用第一人称:“我是阅读小能手”、“我是病句好医生”等,以增强试题的亲和力,拉近试卷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题目中还可适当地出现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看谁医术好”、“积累你真棒”、“当个小作家”等,以激发学生答题的积极性。

题目也力求亲切,尽量避免指令性。要做到时刻以“请”字当头,“你”字为中心。如“请你用学过的方法,试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等。这些举措使学生能够在相对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提高自信,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所有的能量。

试题的人文性不仅体现在试卷上出现了人文关怀语言,更要体现在试题的内容上。命题的设计要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包括内容的开放和答案的多元,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放飞思想,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有自己的见解。

另外,试题还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让

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促使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2.试题要体现趣味性。

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也反作用于内容。故此,一方面要做到题型丰富,听、说、读、写、圈、画、连、点等形式均可出现,以不断刺激学生大脑,增加学生答题的快乐,启迪学生心智;另一方面,在试卷中多设计一些插图,力求让试卷图文并茂,努力将抽象的试题感性化,使学生觉得试卷生动、有趣,如在试题中增添一此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小图案、卡通人物等;也可以改变一下字体,增加一些色彩,使卷面更活泼??

在命题时要注意提示语言的幽默、风趣,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心理特征。比如同样是考查学生的词语积累,“趣写词语”一类的题目就比“听写词语”更具诱惑,促使学生产生探求谜底的欲望,客观上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要多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努力增强题目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考试的兴趣。

也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等形式。如把试题设置成若干道关口,并以“看谁闯得快”为手段,每过一关(即做完一道试题)便可在终点处给一面小红旗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考试,在考试中活动,使考试变得轻松有趣。

【题例】趣填成语

()丝不苟+()霄云外=()万火急

()花()门-()面()刀=()令()申

3.试题体现知识的迁移性。

一直来,教材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老师只是阐述和传递这些内容,这样,其教学不得不走向单调、乏味。因此,作为教学导向的试题,就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这种有一定价值取向的命题,往往也会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

【题例】今年中秋佳节,她(他)没能回家团聚,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吟起了这样两句古诗: , 。此处可以填课本中学过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可以填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甚至可以填苏轼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总之,小学语文学科的命题思路应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力求通过考试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真正使语文考试成为评价语文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动力,成为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载体。只有加大试卷命题改革的力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篇二:三年级语文命题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命题情况分析

学校石桥小学 年级三学科 语文备课组长 张娜

一、命题的基本情况(题量、难度、区分度、科学性及创新性等)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分为三大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阅读与理解(30分)、习作与表达(30分)。

1、内容综合。本次期末测试命题以教材为基本点,突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学”与“练”的结合,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张扬,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他们多读各种有益的课外书,勤做读书笔记,强化名篇、妙语、好句的积累,让学生在受到情意熏陶、思想浸润的同时增强自身文化底蕴。

2、注重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试卷的命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如本试卷中的课内外积累中的第三小题以及让学生写请假条等题目,体现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3、难度适中。本试卷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基础题、中档题和难题的比例适中。除检查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既关注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关注到语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如“阅读与理解”共设计七个练习,其中阅读(二)第4小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注重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原则。总之,这张试卷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能够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的一份试卷。

二、命题的主要特点或优点(举例说明、分析)

本次试题能以大纲为依据,以课本知识为主要内容,在出题中注意了难易的适度,课本知识点全而不重,形式多而不乱,并且注意了各种知识点的有机结合。符合本区城乡学生的实际水平。具体特点分析如下:

(一)积累与运用:语文考试的内容要考查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习惯,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松。本大题共包含7小题,第一小题是抄写词语,旨在考查学生正确、工整、美观书写生字的能力及学生的书写习惯。第二小题是看拼音写词语,意在考查学生对本册书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所考到的字均是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类字。第三小题是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本题检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把一些

读音易弄错的字,字形易错的字掌握好,也是检查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把这些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对学生加以纠正和巩固。第四小题选择正确的解释,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词语的理解,第六小题是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本题的设计意在检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词句。第七小题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 二)阅读与理解:阅读理解(一)的短文是《稻草人》选段,这是本市要求的必读书目,内容浅显易懂,设计出3道小题,第一题是让学生写出本书的作者及稻草人的主人,难点在于“叶圣陶”的“陶”字不会写;第二道题目选择题,学生基本都会;第三道题目是让学生体会稻草人什么样的心情?有的同学表达不准确。阅读理解(二)的短文是《冬之歌》,共4小题,第一题在文中找词语填空,学生认真读题,就不会错。第二小题是照样子写词语,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写。第三小题写段意,这一题失分较多,原因是第一自然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学生就概括不出来。第四小题是开放题,发挥想象,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有话可说。

(三)写话:本题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自己的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张扬。

三、命题的主要不足或问题(举例说明、分析)

1、“我会运用”一题,格子不够,导致学生书写不工整。

2、短文的选择要有典型性,试题的创作要符合三年级的学情,阅读(二)中的前三题没有体现三年级学生的水平。本学期有许多课文中的段落是总分句式,第三小题的段意介绍可以找这种有代表性的段落,这样既考查学生能否读懂短文内容,又考察了学生对句式的掌握。

四、典型情况分析(举例说明、分析)

课内外积累是学生的弱项,本次失分较多是“天时不如地利,。” “,不教胡马度阴山。”学生平时都背过,但是字不会写。

五、对本学科命题的意见或建议

1、试题要人文性要求实现试卷与学生的对话,命题要摒弃那种专制的、沉闷的、封闭的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服务学生。

2、内容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内外的各个知识点。汉字、词语、成语、句子、古诗、篇章等方面有机融合,

篇三: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命题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命题?

一、思考

说到命题,如何才能出一份高质量的试题,还需要很多方面的思考,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题目的难易程度如何确定,才能全面的考察处在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试题各个部分(字词句段篇)如何合理搭配,才能真正全面反馈出一段时间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如何命题,才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我是想走捷径,想鼓动学生人人买一份练习题,测试题,以逸待劳,期中期末时,从网上下载试题恶补一番。可是,这样的题型真的适合自己的学生吗?是否针对自己所教学生学习的现状?不是不知道,只是懒得自己动脑、动手,所以即使发现了问题,也草草处理,不做过多改进。其实做教师,要处处为人表率,身教胜于言传。命题就是考察教师的关键时刻,也能真实的反映教师的业务素质,。

如何命题,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专业的引领吧。榜样就在身边,我们先来赏析一下我挑选出的试题。

二、具体试题内容解读

充满人文关怀,追求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题目前面先有亲切的提示:别着急,认真想想,难不倒你。学生读到这样的?要求?,肯定会积极地打开记忆的宝库,提取准确的信息。

词句练功房

将词句的训练巧妙融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例如:看拼音写词语的题目。小洁jiǎn 起一kē石子,rēnɡ 进小河里,水面上立刻荡起了一圈圈的bō wén ,特别的有意思。学生通过读句子,能准确的选择自己学过的词语进行恰当运用,避免了同音字的混淆。

快乐阅读窗

准确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上册我们的期末试卷选取的短文,充满趣味,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从句子的领悟,到又( )又( )式词语的积累,从短文内容有( )句,到根据问题找句子、划句子,从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全方位的考察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看图写话坊

恰当提示,教会方法,学习写话。写话的训练,对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出卷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辅以手段,教会学生观察、写话。图画充满童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然后提示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再想一想,把它写下来。一步一步,教给学生观察和思考的方法,鼓励学生写出完整、通顺的句子。

另外,试题开始时的的鼓励语言和试卷最后的评价台,都充满了对学生的关注和提醒,总之,这是一次充满趣味和快乐的语文体验之旅。

三、如何命题

关于如何命题,我是这样想的,浅薄和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显而易见,新课程的评价应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过程,注重能力,注重激励。

(一)、注重趣味性——让命题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情境化)

新课程呼吁有情趣的语文教学。同样,在语文试卷中,也需要情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过程、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特点,要对原来试卷单调、严肃、死板的做题要求,进行大胆的改革。(出示我以前出的练习题)有的老师说,其实内容差不多,这份试卷花样多而已,其实就是哄孩子。说得好,这种哄,亲切、有趣,两种试题一比较,你们说学生更喜欢做哪一种呢?答案很明显,孩子们喜欢这种有趣味的试卷。这就是哄得效果。哄出了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哄出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哄出了师生的自信和成功。虽然需要多花费点时间和心思,但却很有价值和意义。

1.试题设计,力求生动有趣。

传统的考试内容的呈现方式,单一、死板,孩子不感兴趣。在试题的设计上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贴近教材,贴近生活,寓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综合素质。试题内容要情境化、生活化,注重趣味性、过程性、体验性。比如将一年级试卷中传统的命题?连词成句?,设计成:?小小绘画家,请试着将下面的词语连成一句话,你会有惊奇的发现?,学生正确完成这个命题后,呈现在孩子面前的不仅是两句完整的话,还有两幅美丽、可爱的图案,(当然这需要在排版上多下点功夫)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2.版面设计,力争图文并茂。

我们可以设计?五彩缤纷?的试卷版面,提高学生的乐趣。以往的语文试卷往往是按拼音、字、词、句、段、篇这样的结构编排,一成不变的设计对学生来说既机械又枯燥。我们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版面设计成?闯关型?、?图文结合型?,给题目全新的称呼:手拉手巧搭配(填合适的词语)、心连心换朋友(写出相同意思的词)等等。不要以为这只是吸引低年级小孩子的把戏,即使是高年级学生,他们也肯定喜欢这种有趣味的试题。另外,试卷在注重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可以插入可爱的卡通人物、高高竖起的大拇指等。这样,新颖又不落俗套的卷面,融知识性与趣味于一体,使学生觉得试卷赏心悦目,具有亲和力。

做题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样美的试卷上,学生更喜欢留下美的笔迹。

(二)、体现工具性——让命题折射知识的价值(生活化)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广读熟背,强化读书积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所验证。因而我们的语文课程评价考试命题应注意语言积累与实践运用的相互结合。课程标准推荐了许多课外阅读书目,而且根据语文学习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

积累的要求。因此要灵活运用考试这一杠杆,有效地促进学习,把积累落实到平时的阅读中。

1.注重语言的积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因而,在命题中,应加强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

题例:古诗园大比拼

——补充型:给出上句写下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草长莺飞二月天。()。

——情境型:

节日的时候,当你思念在外地的亲人,给他们写信时,你会用上的古诗是( )。师长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 ?的诗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学习,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归类型:

通过六年的小学学习,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了。现在,请你回忆一下,写出两首你最喜欢的送别诗。

2.拓展语言方法的运用。

语文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就应该引领现实应用。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把语文知识依附在常见的现实生活问题中,或直接从生活中摄取素材,加以适当改造,引领学生发掘自身灵性,寻求语文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本质联系,进而合理处理相关信息,探求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题例1:请你做个妙手回春的?医生?,给下面三个病句治好病。

题例2:爱是什么呢?请你当小诗人,把这首小诗接着写下去。(小六) 爱,是爸爸口渴时,给爸爸端杯清茶。

爱,是妹妹哭泣时,帮妹妹擦干眼泪。

爱,是妈妈下班时,替妈妈拿来拖鞋。

爱,是时,为 。

题例3:东东很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向来民主的爸爸妈妈并不反对,只是要求东东说出买电脑的充足理由。你能帮东东想出理由,使他如愿以偿吗?请把想法写下来。(小六)

学生在这样充满生活化的真实场景中,思维活跃,灵感进发,写出的答案精彩纷呈,各显奇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得到了真实的应用,语文能力也由此得到了充分而生动的展现,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原来语文可以这么奇妙,这么有用,它可以与人进行情感沟通、思想交流,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解决自己的生活难题,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学语文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三)、孕育人文性——让命题洋溢关怀之情(人文化)

(三)、孕育人文性——让命题洋溢关怀之情(人文化)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内容就应蕴含人文关怀。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把命题放置在学生人性发展的高度,结合语文知

识点的检测,加入一些能够引发学生道德碰撞、情感共鸣的因素,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积极、认真、进步的心理状态中。

1.赋予试卷以人文情调

命题要蕴含人文关怀,命题语言首先得改。变过去的?权威者?、?统治者?、?领导者?所用的专制、沉闷、简单生硬的?命令式?为?主持人?、?导游?、?知心朋友?、?合作伙伴?亲切和谐的?对话式?。命题要体现温情操作,还可以在卷首写上开考寄语:?亲爱的同学,下面的题目,会使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很好的评价。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的试卷一定有一张清新的面孔。祝你成功!?卷末写上小结提示语:?真棒,完成了整张试卷。可要仔细检查呀,相信你是最出色的!?等,让学生看了舒心、暖心,从中受到激励,对考试充满信心。

2.设计蕴含人文关怀的试题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考试命题中也应积极体现这一科学理念。但在传统的考试中往往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缺乏人文关怀,因此设计蕴含人文关怀的试题,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题例:根据韵母,请帮助迷路的汉字找到自己的?家?。

这是一道充满暖意的试题。从纯语文的角度上说,这道题就是要求?选择合适的汉字写在相应的音节下面?。但是,编题者设置了?汉字迷路?这样一个场景,使学生很自然地融人了试题,成为试题中的一个角色,非常乐意地帮助汉字?找到自己的家?。试题还教育学生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十分巧妙地传达了善与美。同时,试题又渗透了?爱家?的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汉字也有自己的?家?,有家是一种幸福。这些语言提炼于生活,十分巧妙地传达着善与美的信息,富有人文性。这样的题目设计完全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有助于激励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探索的勇气和实践尝试的动力,非常有利于学生健全、和谐、健康地发展。

(四)、尊重差异性——给命题增添操作的灵活性(灵动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命题时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差异,尽量照顾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全面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智力、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性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因而他们获取知识的效率也具有不同步性。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发挥语文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使语文评价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要努力拓宽试题思维的空间,尽量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发挥独特见解的机会,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题例1: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题例2:你认为小学生能不能上网?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2.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要努力体现试题的层次性,尽量设计多层次的试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份试卷中,让必答题与选答题并存。选答题作为弹性题目,以加分的形式出现,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题例:下面三个作文题,请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下来。

(1)能源紧张是当前全球化的问题。酷热难当,断电一定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请你以?断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断电时发生的事,也可以进行想象,题目自拟。

(2)读了《……》(为试卷中的课外阅读短文),你肯定有很多感想,请你针对《……》写一篇读后感。

(3)在你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园里,曾经发生过多少难以忘怀的事,活跃着多少让你记忆深刻的人。今天,请你提起笔来,写一写你即将离开母校时最想说的话,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小六)

上面三个作文题,其实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中的材料,都是学生富有生活体验的。三选一的话题作文,较好地为学生铺设了一个展现写作个性的平台。

(五)、关注开放性——让命题启迪创新的思维(开放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我们的命题正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把学生考试的过程由知识的检测和巩固过程转向知识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从而全面、综合地测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注重迁移。

自古以来,教材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老师只是阐述和传递这些内容的执行者和实施者。这样,其教学不得不走向堵塞、萎缩。如今,新课标要求?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作为导向的试题,就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充分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念,体现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题例:阅读课外短文《煮书》:文中的?煮书?是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结合文章,谈谈你今后准备怎样学好语文。(小三)

2、加强整合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标精神,要求我们的试题应该成为检验学生综合知识,发展学生综合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工具。因此,我们命题时,不仅加强了听、说、读、写等能力之间的整合,也加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还有意识地适当综合其它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命题意见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119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