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四川日报比

时间:2018-11-09 10:4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米易四川日报

文明:安宁河畔的米易诠释

2010-09-08 06:44:00 来源: 四川日报(成都)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米易县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实践

张春 曾茂军 赵影

在美丽富饶的安宁河谷,有一座美丽和谐的县城,叫米易。人们大多将其解释为 “吃米容易”。其实米易古称迷昜,意思是“太阳迷恋的地方”。

米易流传着一则 “农民抢星星”的故事:该县丙谷镇小河村二组农民杨茂莘在2009年创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中申报“8星”,但村民们只给他评了7颗星。他很生气地专程坐车到县城,“必须找县里领导摆摆聊斋”。

评选“星级农户”,是米易县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家园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环境卫生、计划生育、关心集体、勤劳致富、好学重教”9颗星的“九星农户”,不仅可优先获得县、乡(镇)政府提供的科技试验示范经费支持、农业专家的特别技术指导等,还可获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提供的 “限额免担保免抵押信贷服务”。和杨茂莘同村的农民陈培祥因为评上了 “九星农户”,不用担保抵押就拿到贷款发展生产,还农技培训优先、免交沼气协会会费,荣誉与实惠双丰收。

穿过县城宽敞整洁的街道,杨茂莘直接来到县委狭窄而整洁的办公室,找到了县委书记张伟。当老杨从那里出来时,很服气地说:“没想到,对我为什么只评到7颗星,书记比我还清楚。来年无论如何,我要争取评上9颗星。现在在米易,嫁女儿都要先问问男方家是几颗星,这不是说起耍的。”

成都老人张孟生每年都如候鸟般和伙伴们一起准时秋去春归,到米易冬季休闲度假。除了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新鲜的蔬菜瓜果,更让他感到舒服的是这里的安宁与祥和。他说:“原生态只是一种原始朴素的文明。而米易正在诠释的,则是一种闪射着以人为本思想光辉的现代文明。”

“米易诠释”之一:

转型期加速精神文明构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9年,米易县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21万人口的米易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43.6亿元,增长13.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连续5年上亿元台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76元。

在这一年,米易县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成功创建四川省环保模范县;被列为全国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时,是经济社会发展极为敏感的过渡转型期。这一特殊时期的精神构建与健康转型,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是否健康地走出转型期,关系到社会、经济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翻阅2006年以来米易县历次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都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文化创新,提升米易的城市与人文竞争力,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甚至作为该县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使命与任务”。而2006年,米易县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能否将转型敏感期变为发展黄金期,是对我们共产党人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一个考验。因此必须尽早谋篇布局,才能有所作为。”县委书记张伟说。

谋定而动。2008年,《米易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三年工作责任制》出台。通过定部门、定领导、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五定”制度,文明城市创建成为实实在在的“硬指标”:一边是通过开展市容、交通、环境、治安“四大整治”,改变城市面貌,一边则是按照高标准规划引领的文化广场、河滨休闲长廊、喷泉广场、激情休闲广场、城中静水湖面、体育活动中心和投资3000余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投资2000余万元的生活垃圾处理场等一大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得以完成。自来水管网、照明电网、道路网络、通讯网络、互联网不断加强完善,刚刚开通县城公交,又马上实施“煤改气”工程,启动县城管道天然气项目。截至2009年底,米易县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7.64%。

“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凸显,往往就来自于对民生问题的诉求与关注。伴随着经济量的增长,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米易县县长刘先伟说,“我们正是通过以创建为载体,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着眼点,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尽可能多地提供公共产品。”

“米易诠释”之二:

文化构建与创新,是构建现代文明的基石与“密码”

6月30日,从国家体育总局传来喜讯,米易县申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亚洲区资格选拔赛暨第七届亚洲锦标赛获得成功。这是该县成功申办的第一个国际性体育赛事,届时,将有来自亚洲各国的2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米易的老百姓觉得 “这很正常”。因为自从按世界一流标准竞训场地设计建设的米易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在美丽的安宁河畔建成后,这里先后吸引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内外优秀皮划艇选手到此训练、国内多支皮划艇队到此冬训,11次成功承办国家级和省级体育赛事。而紧邻这个基地,投资1.2亿元的川煤集团疗养康复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这里将是四川煤矿工人的康复疗养基地。

教育、卫生事业适度超前发展,以文化构建与创新为核心,进而提升米易人文竞争软实力,已经成为该县县委、县政府不可动摇的“米易思维”。

——2008年9月8日,县政府全额投资近2亿元的米易中学建成开学,是一所完全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修建的全封闭、寄宿制、数字化、全新管理的新学校,设计办学规模3000人。学校近4万平方米的绿地面积,绿地率达44%。学校与县图书馆、体育运动中心及恒温游泳馆融为一体,拥有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塑胶篮球场、网球场、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205名教师中本科202人、研究生3人,中高级教师117人。该校德育工作实行“星级量化动态管理”;建立奖学金制度,为家庭困难,成绩优秀的学子解除后顾之忧;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该校女子曲棍球队连续两年获得省级比赛前三名。

——2008年12月31日,米易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至安宁河畔的新址。这所投资7000余万元的新医院从开工到投入使用,只用了一年时间。米易县却将环境优雅、装备精良、在攀西地区县级医院中堪称一流的新医院托管由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管理,米易人民可以从此足不出县,享受到攀枝花市最高医疗水平医师们的“上门”服务。

——2009年7月16日,投资2000余万元、建筑面积9036平方米的米易县新图书馆开馆,该馆藏书40余万册、期刊杂志1000余种,拥有8个阅览室和网上资源、电子文献查阅各种服务,属国家二级图书馆。县财政每年拨款50万元,用于购置新图书。

——2009年底,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新建四个城区文化广场,改造了县文化馆活动用房;投资2600余万元完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88个村级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及文化设施的建设,建设房屋2万余平方米,建设文体广场11万余平方米,建立了12个农村书社、88个农家书屋、11个社区图书室,新购、配送图书共15万余册;投入资金450余万元,完成了全县党员远

程教育及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米易县支中心的建设,全县12个乡(镇)、88个村基层服务点建设也全面完成,专用设备配套达到国家下达的建设标准并全面通过验收。

因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出色,2009年,米易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称号。

“米易诠释”之三:

创建文明城市,带动文明农村,从而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和谐社会

城市带动乡村,共同文明进步,是米易创建的又一特点。在该县“党旗引领群众、共建和谐家园”活动中,“星级农户”评选在农民群众中深入人心。第一批试点5个乡镇中,申请参与评星的农户3769户,占农户总数的88.2%;经评选,获六星及以上农户3641户,占农户总数的85.2%,“九星农户”519户,占农户总数的12.1%。信用联社已向82户“九星农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贷款158.3万元。

在创建过程中,米易县始终坚持“统筹”二字。

——将原20所初中收缩为5所;城区小学调整为2所;18所中心小学调整为12所乡(镇)中心学校,全部按寄宿制学校标准建设;99所村小调整为94所。在全省范围内引进优质教师,并投资2500万元完成了县第一小学一期工程,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县第一初级中学校。全县先后投入教育基本建设经费6亿多元,新增校舍面积15.75万平方米。教育布局更趋合理、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确保群众享受到更为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投资900多万元实现了县中医院整体搬迁,投入近1000万元完成了12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以及改造,乡镇卫生院医疗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投资1300多万元实施了县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攀莲镇卫生院与县计生指导站的“四合一”工程联建,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标准提高到城镇水平。2009年,该县参合农民突破17万人,参合率由2005年的46.95%提高到95.53%。目前,米易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60.7%,百姓安居、慈善救助、危房改造、移民安置、通乡公路新建与硬化、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等工作全面推进。

米易名片

全国文化先进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国家南菜北调蔬菜基地。

四川省卫生县城、环保模范县、平安县、双拥模范县,2009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县三等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2010年“五十百千”工程示范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篇二:2012四川省固定价比选办法及附件

篇三:四川日报“两化”互动讲话资料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

—— 一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四川日报评论员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总论点

工业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进程,是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才能迅速建立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起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不断巩固和扩大四川在西部的优势地位,进而实现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的跨越。

纵观人类的现代化历程,一是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小农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经济、农业社会向城市经济、工业社会转化的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化的要求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互动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之一。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为人口城镇化提供了前提。工业经济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必然要求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集中,支撑城镇的形成与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工业化带来的财富积聚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正是工业经济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发资本、人口、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和重要促进力量。城镇化的进程就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集约利用,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过程。同时,城镇化带来需求的扩展和升级,为工业化的深化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历史经验证明

四川工业化奠基于几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的工厂、设备、人员大量内迁四川,带动了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支撑起了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把苏联援建的重大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摆在了中西部,其中四川就布局了长虹、九洲等重要项目,对我省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全国上千个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搬迁和建设在四川,数百万职工和数十万科技人员转移和聚集在四川,一批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拔地而起,为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打下了重要基础。//背景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工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优势产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作用不强。城镇化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城市群发育不够,对经济要素的聚集能力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当前,我们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必须以现代产业和现代城镇为支撑、为依托。(论点)这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工业化城镇化是四川实现现代化必须经历的历史过程,是必须完成的历史重任。//问题

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我们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迈上更高的台阶,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奋力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收尾

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

——二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四川日报评论员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把握四川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抢抓机遇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主旨

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要求。从国际通用的衡量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三个指标,即人均GDP、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看,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上滞后于全国水平。从现代化进程看,全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我省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我省工业化进程滞后于全国水平的现实,既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激发了我们奋起直追、加快推进“两化”的紧迫感。

必须看到,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9个百分点,而我省只有0.89个百分点。但是,进入“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出现了由扩大到缩小的“拐点”。过去五年,我省经济年均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全国水平,城镇化年均增速也比全国水平高约0.5个百分点。这表明,与全国工业化中后期的平稳增长不同,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事实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已经呈现“水平东高西低、速度东慢西快”的明显态势,这种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决定了我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必须立足四川实际,强调适时加快推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面临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一系列实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已经呈现“水平东高西低、速度东慢西快”的明显态势,这种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决定了我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必须立足四川实际,强调适时加快推进。//现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面临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一系列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必将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带动与之相适应的城镇化加快推进。中央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必将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释放巨大的有效需求,促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国家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从国家战略高度把成渝地区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规划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这为我省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特殊机遇。//政策机遇

目前,国内外产业大规模“西进”趋势日益明显,有利于我省扩大开放、招大引强,实现产业发展的快速突破,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层次和水平。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作出产业园区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部署。我们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推进产业再造、城镇重建同步实施,在实践上为“两化”互动发展提供了示范;各地积极探索互动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也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积累了经验。//自身条件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全省上下必须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的势头,加快缩小我省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重塑“四川经济版图”,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结尾强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三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本报评论员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有效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努力在我省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总论点

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又为工业化提供发展依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超过30%,工业化城镇化就进入“双加速”时期。这个时期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期,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往往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发展后果。从国内外发展实践看,如果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就会出现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房价暴涨等问题。反之,如果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就会出现城市“空心化”以及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问题。目前,我省就处于这样一个极为关键的发展时期,而我省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现状,更须引起全省上下的高度重视。因此,只有选择走“两化”互动发展的道路,才能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同步、不协调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才能有效解决我省“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服务业比重徘徊不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深层次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四川日报比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111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