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亟待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6-10-22 13:25:4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公文常见的文字错误

公文中常见的错误

一、格式方面的常见错误

1.结构层次序数使用不当。一般而言,结构层次序数分“一”、“(一)”、“1”、“(1)”四个层次。只有两个层次时,可分别用“一、”“1.”标识。其中,数字序号后用小圆号“.”,而不能用顿号“、”,如为“1.”而不是“1、”;“(一)”和“(1)”括号外面不带标点符号。在一段文字内部常使用“ 一是、二是、三是……”或“首先、其次、第三……”等。

2.标点符号运用不当。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正文中的标题,如果单独一段,在末尾不用句号、冒号等标点符号。并列短语各项之间有比较长的短语或有较大的停顿,中间应使用逗号。

3.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汉字与符号运用不统一。如kV、KV、Kv和千伏,kVA和千伏安,MW和万千瓦,km和公里、千米等混用。一般而言,公文中数量单位应用汉字,且同一份公文或材料中应相对统一。

4. 人名、地名、日期、单位名称使用不规范。年份一律使用公历年份的全称,如1999年、2010年不能略为99年、10年。单位名称一般先用全称,并注明规范简称,或用约定俗成的简称,如外部用广德独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内部可以用“广德独山南方”一般不用“独山南方”等简语。

5.文件引用不规范。引用公文应先引发文机关(有时可省略)、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发文字号中标注年份应采用六角括号? ?,而非中括号[ ]或【 】。

6.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处,注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附件不加书名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如“附件:1.××××××”。

7.公文如有联系人等附注,应在成文时间下空1行、居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加圆括号标识。一般而言,在上行文的“请示”等文种中,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8.关于附件的格式问题。一般A4纸,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页面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标题为二号小标宋体或二号宋体加粗,正文为3号仿宋体(有时第一层标题可用黑体,第二层标题可用楷体,其他用仿宋),单倍行距或行间距31磅。附件的页码,应与正文标注相同(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实行电子公文后,由于在word、wps等文字编辑软件中按国

家规定标注页码不太方便,因此对文本性附件,一般情况下也可采取在页脚居中直接插入(默认)页码的方式,格式为“3”(小五号字)。

9.发文日期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和正文要求正好相反,发文日期要用汉字,但0不能写成“零”,也不能用“0”,而使用“插入”菜单中的符号“○”。

二、内容方面的常见错误

1.错别字较多。

2.文种选择不当。

3.标题成份残缺或多余。如《关于上报……的报告》标题中,“上报”为多余项。特别是对转发性通知标题,由于层层转发公文,很容易造成该类公文标题冗长繁琐,解决此问题办法有四:一是只写转发第一次转发机关的通知;二是直接转发原文件;三是在标题中只出现上一级机关转发通知的文号;四是只用本机关发文的标题,而将其他机关的标题概括为文件。

4.附件问题。一是不能适当应用附件。一般情况下,当正文内容较长、且相对完整时可作附件处理,如工作总结等。二是正文中的附件名称不完整、不规范。另外,引用附件时,一般情况下只引用文件标题,不带文号。

5.主题词标注不当。许多公文直接使用系统自动生成的主题词,不按规定格式进行修改。

6.不按照隶属关系行文。如用部门文件行上行文、平行文,部门便函转发上级单位文件等。

7.“请示”和“报告”混淆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对上级机关而言,“请示”偏重于办件,“报告”偏重于阅件。要求上级批复的事项,应采用“请示”文种,且遵循“一文一事”原则,不应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三、一些常用字词的用法及辨析

1.“截止”与“截至”的区别。前者强调“止”,即在计时点上,所进行的事情已经完结或基本完结;后者则不强调事情的完结,强调的是该计时点上的事态。

2.“记取”与“汲取”的区别。前者强调强记,后者强调在加工、提高基础上的吸取。二者适用对象和情况有所不同:对自己或内部的事或现成的经验教训,多用记取;对他人或外部的经验教训、营养等,则用汲取。

3.“急待”与“亟待”的区别。“急待”强调紧急待办,“亟待”强调极须,

急迫待办。“急待”与“亟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后者则更强调意义重要性。另外,亟待还包含问题的严重性已达极点,否则不宜用“亟待”一词。

4.“下工夫”与“下功夫”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应该用“下工夫”。如《现代汉语词典》强调,“下工夫”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而“功夫”是指本领或武术,一般不用“下功夫”。

5.“和”与“与”的区别。“和”跟“与”都是做连词比较多,做介词比较少。做连词时都表示平等联合,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两者的色彩有所不同。“与”的书面语色彩比较明显,因此多用于书面语中,口语中用得比较少。“和”则在口语跟书面语中都使用。另外,在书名跟文章的题目中,“与”使用得要比“和”多些。

6.“制定”与“制订”的区别。“制定”即制作、定出,公文中习惯用在较大场合,以制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令等;“制订”即制作、订立,公文中习惯用于具体规章制度的订立。

7.“需要”与“须要”的区别。“需要”即对“缺乏”而言,还有“要求”的意思,词性为及物动词,后可带宾语。“须要”即说明“应当”、“必须”的意思,词性为能愿动词,修饰限制动词。

8.“期间”与“其间”的区别。“其间”是指某一段时间。从结构上分析,“其”修饰“间”,相当于“这”“那”等指示代词。在使用的时候,“其间”前面总有一段关于时间的叙述,“其间”承上表示“这段时间里”或“那段时间里”。如果“其间”前面再加上“这”或“那”,就重复了。我们熟知的经典例子是鲁迅先生《一件小事》里的话:“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其间”多用于书面,口语中,人们有时会在它前面加上“这”或“那”,现在也是不容忽视的语言事实。“期间”的用法恰恰相反,它前面应该加修饰成分,如“这期间”“那期间”“开会期间”等等。如“期间,对文件修改了20多次。”这种用法则不正确。“期间”是指某短时间里,前面要有说明时段的词语,例如“春节期间”、“会议期间”、“国庆期间”、“外出期间”等,不能将“期间”单说。而“其间”可以单说,是某段时间的意思,如“其间,对文件修改了20多次”。

9.列举完后“等”的用法。列举后用“等”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列举完的时候用“等”,如“北京、上海等城市” 。还有一种用法是列举完之后用 “等”,例如“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四座城市”。这里的“等”是表示列举完了之后收尾。

10.引号内短的并列成分之间的标点符号用法。比如: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样的句子,引号内是短的并列成分,这种情况应该用顿号,而不应该用逗号。

11.“以及”前面的标点符号用法。“以及”前面可以用逗号,这是“以及”跟“及”不同的地方,“及”的前面不能有逗号。当然,“以及”的前面也可以不用逗号。用不用逗号,要看“以及”后面的语词的长短。如果比较长,要用逗号停一下,使人好读;如果比较短,“以及”前面就可以不用逗号了。

12.“其中”及其前后的标点符号用法。有人归纳出使用“其中”一词,前后标点符号用法的三条规则:

(1) 总数后只有一个数,“其中”前用“,”,“其中”后不用“,”。如,2009年,公司售电量554.51亿千瓦时,其中省内售电量538.42亿千瓦时。

(2) 总数后分述几项内容,则总数后用“。”,“其中”后用“,”,各分述内容之间视其内容多少,或用“,”,或用“;”。如,2009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70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56.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第二产业用电量54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6%;第三产业用电量6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5%;城乡居民用电46.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1%。

(3)“其中”之后列举分项内容时,“其中”之后不要用“:”。

例1 ,2009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1803.99万千瓦。其中:水电578.18万千瓦,火电1146.3万千瓦,风电79.51万千瓦。该例中,“:”应改为“,”。

例2 ,2009年,全省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07.95万千瓦(其中: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9.8万千瓦)。该例中,“:”应去掉。

篇二:2003-2012MBA论说文真题及参考答案(2013.9.20)

论说文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1月】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魏十力先生在《十力语要》(卷一)中说:“吾国学人,总好运逐风气,一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其途,如海上逐之夫,莫名所以,曾无一刹那,风气或变,而逐臭者复如故,此等逐臭之习,有两大病,一、个人无牢固与 永久不改职业,遇事无从深入,徒养成浮动性,二、大家共趋于世所矜尚之一途,到其余千途万途,一切废弃,无人过问,此二大病,都是中国学人死症。”

【参考答案】

本题属于中等难度的提醒,乍一看,无从下手,仔细一看,从喜好运逐风气,从两大病方面可以得到启示。即国人喜好一窝蜂,好的东西也是一哄而上,而坏的东西易群起攻之。从这里面可以找到突破口。以下是参考立意方向。在展开分析时,从以上两方面,这种现象两方面展开分析原因,表明立场,提出建议,从这上面去拟结构容易展开。

范文:

不创新,就死亡

爱迪生为什么发明出电灯、电话?因为他有创新意识;牛顿为什么能发现万有引力?因为他不盲目屈从于前人的思路;陶渊明为何能名留青史呢?因为他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勇气。然而如同魏十力先生所言,“吾国学人,总好运逐风气。”因此,现代中国的文化,总缺乏一个不同之音,缺乏创新的精神。

分论点一:创新有助于文化火花的闪耀。举例: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古代近代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分论点二:创新有助于科技的发展。举例:爱迪生发明电灯、电话,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分论点三:不止科技文化需要创新,社会发展也是如此。只有独立创新,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才有助于人才创新,社会发展。举例: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日本的明治维新。

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人人都可为圣贤,就是伟大的开始。生活需要独立,社会需要创新,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更需要我们去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去开创新天地,有比我们的父辈、比先人更辉煌的成就。

【2011年10月】

阅读一下报道,对下述理论进行分析,论述你同意或不同意这一观点的理由。可根据经验、观察或者阅读,用具体理由或实例佐证你的观点。

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乡亲们深情地说:“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省委书记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

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

“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去照顾家乡父老,他们找过多次我也没给他们办一件事。但我答应退休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考察来考察去,还是为后代绿化荒山比较现实。”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2011年1月】

众所周知,人才是立国、富国、强国之本,如何使人才尽快的脱颖而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的出现有多种途径,其中有"拔尖",有"冒尖"。"拔尖"是指被提拔而成为尖子,冒尖是指通过奋斗、取得成就而得到社会的公认。有人认为我国当今某些领域的管理人才,拔尖的多而冒尖的少。

【参考答案】

可以写两个角度:

1、从个人角度写如何成为冒尖人才,强调个人奋斗和主观能动性;

2、从人与人角度写如何培养冒尖人才,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

范文:

也谈“拔尖”与“冒尖”

有人认为我国当今某些领域的管理人才拔尖的多,冒尖的少。我赞同这个观点。

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老的这段话则是对当前人才现状的精辟分析。 “拔尖”和“冒尖”二者似乎相差不大,强调的都是突出、出众的意思。但是,深入体味二者的区别,不难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不在于“尖”,而在于“尖”是如何出来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冒尖”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专家、管理学者、管理精英……似乎我们并不缺少管理人才,但是看看我国的管理人才竞争力排行榜中的位臵,不由我们对一些现象深思回味。拔尖强调外力使其成为“尖”, 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结果;冒尖是指通过人才自身的努力脱颖而出,比较强调内力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年代,也是一个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管理方法更新最快的时代。若要跟上时代步伐,在各方面创造出高效率,就必须主动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挖掘创新潜力,走创新之路。

培养“冒尖”管理人才不能仅强调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培养“冒尖”管理人才关键需要有创新的思想。海尔以“日事日毕,日事日高”来激励员工,也就是今天的事今天做好,而且今天要比昨天做的好一些。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创造了一大批不断超越自我的优秀员工及管理者。这是思想创新在培养“冒尖”管理人才的体现。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无疑是社会制度方面的创新和重大突破,他让我们的国家跟上了世界发展的脚步,同时在各行各业培养出许多“冒尖”人才,这是制度创新在培养人才的卓越典范。

如何培养“冒尖”管理人才,我们肩负着中华复兴的重任,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

【2010年10月】

唐山地震孤儿捐款支援汶川灾区

2008年5月18日,在中宣部等共同发起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天津民营企业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代表公司再向四川灾区捐款700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震不垮的学校”。至此,荣程联合钢铁集团公司在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

灾中累计捐款1亿元。

“我们对灾区人民非常牵挂,荣钢集团人大多来自唐山,亲历过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接受过全国人民对唐山灾区的无私援助,32年后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回馈社会,是应尽的义务,我们必须做!”张祥青说。

张祥青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失去父母,年仅8岁的他不幸成为孤儿,他深深感受到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涓涓爱心。1989年,张祥青与妻子张荣华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从卖早点、做豆腐开始,最后组建了荣钢集团。企业发展了,荣钢集团人不忘回报社会,支援汶川地震灾区是其中一例。

【2010年1月】

一个真正的学者,其崇高使命是追求真理。学者个人的名利乃至生命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但因为其献身于真理就会变得无限伟大。一些著名大学的校训中都含有追求真理的内容。然而,近年学术界的一些状况与追求真理这一使命相去甚远,部分学者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抄袭剽窃、学术造假、自我炒作、沽名钓誉等等现象时有所闻。

【参考答案】

题目较宽泛,可参考以下审题:

1、敬业与乐业、追求真理、诚信等

2、从事情本身讨论,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亦可

【2009年10月】

《动物世界》里的镜头:一群体型庞大的牦牛正在草原上吃草。突然, 不远处来了几只觅食的狼。牦牛群奔跑起来,狼群急追??终于,有一头体弱的牦牛掉队,寡不敌众,被狼分食了。

《动物趣闻》里的镜头:一群牦牛正在草原上吃草。突然,来了几只觅食的狼。一头牦牛发现了狼,它的叫声提醒了同伴。领头的牦牛站定与狼对视,其余的牦牛也围在一起,站立原地。狼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地转悠了好一阵,见没有进攻的机会,就没趣地走开了。

【2009年1月】

以“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

【参考答案】

1、可结合企业管理,也可以不结合。

2、可从“社会责任”、“诚信管理”、“诚信”、“责任”等角度分析。

立意:

可以写成主副标题。比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对消费者负责——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救救孩子》

最好写道德方面的主题:比如可以直接写经营道德,也可以写经营诚信,写对消费者负责,也可以写经营义利关系,也即经营的道德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立意在“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利令智昏”、“不能赚黑心钱”、“黑金”。

其他也可以的立意:社会的监督机制;应该加大打假力度;重视产品的质量;企业经营应该洁身自好??

相应的论据:张瑞敏砸冰箱;安然事件;南京冠生园事件。

奶毒争已去,孺子梦犹惊。

前日苏丹粉,今夕三聚氰。

全出大众手,自乃万民中。

曾以阶级论,也当兄弟同。

机玄非彼理,关纽更新征。

应对纷纭事,还须益达明。

三点式提纲:

论经营道德;

道德经营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企业的伤害。

道德经营是对消费者负责。对孩子的伤害。

道德经营是对合作伙伴负责。对奶农的利益损失。

第一段:讲述三鹿奶粉事件,并提出自己的主张。(三鹿奶粉事件像多米勒骨牌,迅速波及到其他的奶制品企业,中国奶制品企业遭到重创,甚至连中国的食品加工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在我们不断的谴责三鹿等相关企业没有道德心的同时,我们不禁想问:我们的政府在哪里?)

第二段:解释自己的主张(此次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无疑会对我们的质量认证体系、食品、药品、饮料的监督管理造成恶劣影响,使民众不仅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信任危机,同时还对卫生监督管理、质量检验、市场监督管理的政府职能不作为产生很大疑虑。众所周知,要开展药品、饮料、食品以及化妆品的生产和经营,不仅要经过卫生、工商、药监、质检等部门的生产经营认证许可,还要对从事经营生产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体检和检查。同时还要对其企业的资质和从事生产经营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

第三段:从反面论证观念。(举反面的例子,说明政府监管不力导致的严重后果:例如山西煤矿事件、广西的群体性事件、深圳的火灾等等,一定要展开来写。)。 第四段:从正面论证观念。(列举正面的例子,说明政府监管到位的好处。比如上海多宝鱼事件,就是因为政府监督部门及时发现,才制止了一起恶性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如,政府关闭山西小煤矿,使伤亡人数直线下降等等。) 第五段:总结全文观念,同时发出号召。(我们应该看到,市场经济是一个有序竞争的经济社会,而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无序经济秩序。假如我们对待食品、药品、饮料以及关乎人民生命的商品、产品建立一套相当严格的生产、经营质量监督体系,我想我们的商品质量问题就会好转。建立一套以生产批次为主的管理制度,我们的商品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范文:

由“三鹿”事件所想到的

“三鹿事件”一度成为一出考验国人承受力的“惊悚片”。惊悚之余,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四鹿”、“五鹿”事件,我们更需要的是寻找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对此,我所想到的是,正是以下三种痼疾的长期积累,才最终汇演成为汶川一样的大地震,振撼着国人的神经。

一是扭曲的消费观念,提供了造假市场与动力。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造假、掺假事件无不是顺应消费者某一方面的过度要求,如买面粉,一味求白,于是生产者就往面粉里掺加增白剂;吃油条贪图酥脆,生产者就往油条面中掺加洗衣粉……此次加入三聚氰胺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加蛋白含量,无疑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过度需求。

二是监管部门失职,助长了造假者的气焰。在这次事件中,掺加三聚氰胺的绝不只“三鹿”一家,而是22家。对此,我们要问是,如果没有被捅出来,是不是监管部门仍然会任

其发展呢?日常工作中,这些部门又是怎样履行职责的呢?会不会真像传闻中那样,只管收费,交了钱就给盖章呢?如果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又怎么会出现如此恶劣事故呢?正是监督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导致不法分子一次又一次的造假、掺假行为的得逞。

三是打击力度不够,降低了掺假、造假者违法成本。说句实在话,现在国人对假冒伪劣产品已是见怪不怪了,甚至于有些造假者也不以造假为耻。当然也有被查处的,但是没过多久,它们又会死灰复燃,甚至比原来更嚣张了。为什么?因为造假行为尽管受到查处,但所受处罚远低于其违法成本,皮毛之痛非但不能制止其造假行为,甚至刺激了造假欲望,使其变本加厉,为所欲为。

“三鹿”事件教训是深刻的,食品造假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打击造假者,纯洁我们的消费环境。否则,连食品安全都不能保证,还谈什么民族复兴。(698个字)

我拿什么奶粉来喂你?我的孩子

仅以此文献给天下的爸爸妈妈和婴儿食品生产商

因为你的妈妈没有多少乳汁,你饿得嘤嘤地哭闹,我们不得不选用奶粉来做为你的食粮,看着你喝得饱饱地,甜甜地睡了,我们一天的疲惫也散去,幸福地望着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希望。

我们没有太多的钱去购买近百元一罐的进口奶粉,真对不起,我的孩子,我们无能为力,支付你这样高昂的生活费,还需要用钱赡养你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还有其它的生活开支。但为了你,我们的宝贝,我们省吃俭用,购买国内最知名的奶粉来哺育你,我们已经尽力了。 当时,我们想的,就是,响当当的名牌产品,安全,有营养,还有上面的检验合格证,让年青的我们,刚做爸爸妈妈的我们,让你吃得放心,我们也安心,我们的心肝!

看着你吃饱,甜甜蜜蜜地睡了,将你的小指头含在小粉嫩的小嘴里,熟睡,我们感到幸福的阳光,照耀着全家。我们的小天使!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你用勺子,舀上奶粉,冲上开水,为了让你早点停住饥饿的哭叫,我将滚烫的奶瓶,放在凉水里冷却,怕你烫着, 每次喂你前,我都要先品尝一下,是否正合适你的口味,望着你双手抱着奶瓶,紧紧地,不肯松手,贪婪地吸吮,两面的小腮用力地一张一噏,我和你一样地快乐,享受着这一时刻,我们的甜心!

我们一直相信,我们喂给你吃的,是最放心的食品。我们的眼睛,我们的选择,让你吃得健康,无忧无虑地长大,我们盼望着你茁壮地成长。

但是,当我和你妈妈,望着病床上的你,痛苦不堪的小脸,捂着肚子大嚷大叫,你还不会说话,说不出你疼在哪里,我们的心都碎了!你是我们心爱的孩子,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100天呀!为什么要受到如此的折磨?老天,请将你的痛苦,给我吧,让我来承担。

你所遭受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我瞎了眼呀,每天,每天五次,都给你吃的奶粉,让你喝的,是有毒的奶水。我的心肝宝贝,每天,每天五次,你喝的都是毒汁呀,我却不知道,还用心地把你喂饱!还哄着你,小乖乖,多喝一点,再喝一大口!你不会说话,只是用一双天真无邪的小眼睛盯着我看,要是你能说话就好了,告诉我,不要喝了,不能喝这种奶粉了。 可是,你不会说话呀,你才有100天呀!

我后悔,我痛恨自己,我无能呀,为什么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来?

因为生病了,我们将你送进医院,医生叔叔阿姨和漂亮的护士姐姐,为你精心治疗,你幼嫩的身体忍受手术了的伤痛,我们坐在手术室外,泪流满面,为你担惊受怕。你身上的那道刀疤,一生都会刻在我的心头!我们乞求上苍,让你早早康复,不再遭受这样的磨难和痛苦。

当你长大后,我的孩子,请你不要责备我的失误,我们的痛苦和你一样,在心底一生一

篇三:浪费问题亟待解决

《浪费问题亟待解决》

李晓群

一、关注节约、关注浪费

节约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世界性的话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使人类享受到了高品位的现代生活。但是,由于无节制的利用和消耗自然资源,人类也面临着新的危机:能源危机、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寻求一个新的支点,让人类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保持与自然的和谐与同戮?面对整个星球的资源恐慌,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口诛笔伐浪费现象,把节约提到了拯救人类生存家园的高度。

我国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资源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要节约就必须反对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解决不节约的问题,需要研究、治理和解决浪费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矛盾尤为突出, 如何节约资源,反对浪费,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个老问题,也曾经似乎是小问题,但小问题可以发展为大问题。浪费问题和节约问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期高度关注的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胡锦涛主席指出:“要在经济社会发

展的指导思想上真正体现建设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广泛推行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温家宝总理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可见,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关系重大,任重而道远。形形色色的资源浪费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种突出矛盾和问题。节约是长期倡导而未做到,亟待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从浪费走向节约,浪费亟待解决,节约刻不容缓,效率亟待提高。

二、浪费无处不在

浪费问题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不易解决的难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各种媒体对于种种浪费现象不断地进行揭露和批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表明,我国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如果把浪费比喻为一种病,它已是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浪费几乎成为我国目前一大社会公害。对浪费现象要进行系统分析,要看到浪费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浪费现象从物质到精神,从有形到无形,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活动到家庭生活,从国内到国外,都广泛存在。例如,建设部文件中多次指出节能问题,现在已有的建筑很多不符合要求,正在建设中的也有许多不合乎保温节能要求。再如, 我国著名土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肇元说:“短命建筑'现象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

威胁。如不采取措施,今天建成的工程二三十年后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又将翻修或拆除重建,我们就会陷入永无休止的大建、大修、大拆与重建的怪圈之中。”

浪费并非中国的专利,节约也是世界性的话题。国外也存在各种不同的浪费问题。浪费现象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使我们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艰巨性,也更深刻认识到节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三、浪费的原因

浪费行为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到了现代,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活动影响的加深,浪费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起来。现代社会形成了新的节约意识和效益观念,也产生了新的浪费问题。浪费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客观的和主观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主要的和次要的原因。客观原因造成的浪费可以是客观自然资源环境条件造成的浪费,体制和制度弊病下的浪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浪费,等等。主观原因造成的浪费是指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问题引起的浪费,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引起的浪费,管理能力和科技水平问题导致的浪费。即使是浪费者主观原因所造成的浪费,其主观上又有自觉和不自觉、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别。许多漫不经心的浪费,造成的损失也是很惊人的。不能以客观的原因代替主观的原因,例如体制和制度的弊端是造成许多浪费损失的共同原因,但是,在同样的体制和环境条件下,做同样的工作,浪费情况大不相同,这里就有行为者特殊性的原因。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看,对于一种浪费的行为者,环境、体制和制度是外在原因,个人的思想文化水平、工作能

力、工作方法是内在原因。对于浪费原因的正确分析,将会为我们解决浪费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四、浪费的危害

浪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每一个要求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地区、部门、单位、以至家庭和个人,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或是受其危害影响发展缓慢,或是清除、减少和预防浪费,人尽其力,物尽其用,走在时代的前面。纵观历史,“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浪费观念和浪费行为阻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延误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我们甚至可以把浪费大、效率低比作横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两座大山,或是两大包袱,不搬掉它们,不抛弃它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就将步履艰难。不解决严重的浪费问题,就不能建成节约型社会,只有解决了严重的浪费问题,才能走向节约型社会,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浪费造成的损失有时比较隐蔽,但其破坏力比较大,可以造成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的重大损失。问题还在于浪费者麻木不仁,理所当然;旁观者习以为常,漠不关心,有些浪费甚至是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习惯成自然,普及发展为“全民运动”,形成浪费型的家庭、企业、城区和社会。对于浪费的认识偏差,使得浪费的危害增大了。如果评价一个人,说他的能力差,他会面红耳赤,心中不满;说他贪污,也许会跳起来辩驳,同你拼命;但是如果说他浪费多大,他却可以若无其事,泰然处之,不屑一顾。“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甚至有人标榜浪费做法是自己工作“有气派”、“大方”、“有大将

风度”、不“小家子气”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事实上,人们常听到有“贪污犯”这个罪名,却很少见到“浪费犯”这个名词;可以看到各级别的反贪局,但却少有反浪费的专门组织机构和研究机构。因此,有必要对浪费的危害和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深刻地揭示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危害,让浪费真正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资源浪费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们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或是受其危害影响进展缓慢,或是清除和减少浪费,走在时代的前面。浪费是现实,节约是方向,从浪费走向节约,是能否实现节约的关键一步。

五、如何解决浪费问题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看似简单,如果容易做到,或很快能解决,在这里也无须多谈。但在实践中,这是一个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而又不易解决的难题。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反对和防止浪费工作有很大的难度,实现由浪费到节约的转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建设节约型社会更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既要采取思想观念教育、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必要的手段,还要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规范社会行为,让浪费有罪深入人心,让惩治浪费有法可依,让浪费无立足之地。这将有助于逐步建立起节约型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迈向节约型社会。

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各种管理经验和教训。有些国家、地区和部门单位非常注意浪费问题的治理,多种学科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浪费现象,其成果实际地运用于管理的法规制度中,从而使管理体制、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社会舆论等都渗透着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观


亟待是什么意思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815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