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主要有哪些论点?

时间:2016-10-17 12:42:1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金融学作业

1、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

答:

职能:

① 价值尺度。马克思是把货币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职能定名为价值尺度。比如一件衣服值100元。

② 流通手段。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商品流通。而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是货币,被成为流通手段。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商品的买进卖出,用货币交换所需商品。

③ 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④ 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⑤ 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货币流通超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最少不能少于两个,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答:

建立货币制度的目的:

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能 。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① 货币材料的确定。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哪种或几种商品一旦被规定为币材,即该货币制度为该种或几种商品的本位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往往有两三种币材并行流通。

② 货币单位的确定。这包括两个方面: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最早与货币商品的自然单位和重量单位想一致,后来由于种种不同原因,日益与自然单位、与重量单位脱离:有的是保持原名,内容发生变化,有的则完全摆脱旧名,重立新名。法律规定的名称,通常都是以习惯形成的名称为基础。按照国际习惯,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币的名称。货币单位的确定跟重要的是确定币值。

③对不同类型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

④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⑤本位币和辅币

3、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之有由怎样的联系?我国目前为什么大力推广票据的作用?

答:

商业信用的特点:

① 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是直接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企业和个人。 ② 商业信用所贷出去的是商品资本,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最后一个阶段的商品资本(有待于转化为货币资本)。

③ 商业信用包含着商品买卖和货币信贷两种经济行为,买卖双方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体现着借贷行为。

④ 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相一致,即生产扩大,商业信用需求增加;生产缩小,商业信用需求减少。

银行信用的特点:

① 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里所说的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银行,同时业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② 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二者的联系:

现代信用形式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① 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系,正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

③ 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

④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不存在互相取代的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两种信用形式促进经济发展。 推广票据:

① 汇兑作用。即异地支付,通常由汇款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作为出票人将签发的汇票寄往异地或交持票人持往异地,持票人向异地银行兑取现金或凭此办理转帐结算。这比使用现金汇兑方便、安全、节省费用。

② 支付与结算作用。票据最早是作为支付工具出现的。汇票和支票是委托他人付款,本票则是出票人自己付款。这是票据最原始、最简单的作用。它代替现金的使用,既可以达到安全、迅速、准确的目的;又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② 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银行信用。资本主义的银行信用体

用效益。结算作用,是在经济交往中,当双方当事人互为债权人与债务人时,可运用票据进行结算,以抵销债务,这样做既手续简便,又迅速和安全。

③ 融资作用。票据的融资作用主要是通过票据贴现来实现的。所谓票据贴现,是指未到期票据的买卖行为,持有未到期票据的人通过卖出票据得到现款。

④ 替代货币作用。票据作为支付工具和结算工具,代替了现金支付和以现金为内容的结算;票据的背书,使票据象货币一样得以流通,因此,票据也被形象地称为"商人的货币"。此外,票据还有信用作用。这是票据作为商业信用工具的体现。

4、在我国,利用外资包括哪些形式?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是否必然会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

答:

利用外资的形式:

① 国外商业性借贷。包括出口借贷、债券发行、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补偿贸易和国际租赁等多种具体形式。

② 国外直接投资。包括引进外资企业、举办合营企业、合作经营项目、合作开发自然资源。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待外资,从全盘否定、排斥转向适度的发展和利用。对于不同的外资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对外国直接投资实行鼓励政策,对外债规模严格控制,积极有序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防范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外资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5、1997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其意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款算不算一种消费信用?答:

信用消费意义:

① 消费信贷可能促进国家经济调控政策和调控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② 消费信贷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分散风险,而且能够敦促商业银行转变老的经营思路和套路,通过业务创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③ 消费信贷可以通过消费的市场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的产品问世。

④ 消费信贷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国民消费意思的转变。 消费信用贷款类型:

①个人住房贷款

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二手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个

人住房组合贷款、个人住房转让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

②个人消费类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消费额度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权利质押贷款

③个人助学贷款

大学生助学贷款是消费信用。

6、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主要有哪些论点?

答:

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① 货币供求。利息是转让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报酬,因而利率是借贷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借贷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普通商品一样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其价格同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在货币供给一定时,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减少导致利率下降。而在货币需求一定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利率下降,货币供给的减少导致利率上升。所以,资金供求状况是影响利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某一时期利率的高低。

②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从而影响货币购买力。在借贷活动中,贷款者贷出货币时,必须考虑借贷的本金是否会因为通货膨胀而贬值,所以,在确定利率水平时必须将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

③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通常是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率,它的变动会对利率体系产生决定性影响。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相应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借贷资金成本,市场利率会因此而提高。反之,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就会降低市场利率。

④ 国家经济政策。由于利率的变动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各国政府把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状况和货币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影响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反过来,国家各个时期制定的经济政策,也必然成为影响利率的重要因素。

⑤ 国际市场利率水平。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利率的变动会受国际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流动规模愈来愈大的情况下,国际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会愈来愈大。国际市场利率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是通过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来体现的。在放松外汇管制,资金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若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市场利率,就会引起货币资金流人国内;反之,则会引起货币资金外流。政府在制定和调整本国利率时,必须考虑国际市场利率的影响。

此外,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还有银行经营成本、利率管理体制、法律规定、传统习惯等。这些因素交错在一起,综合影响利率的变化。

论点:

① 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它们所注意的实际因素是生产率和节约。

② 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③ 英国的罗伯逊与瑞典的俄林他们提出“可贷资本论”。

④ 在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中,新古典综合学派在分析利率问题时,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因素。

7、我国实施管制利率的原因?管制利率的弊端主要有哪些?

答:

原因:管制利率具有高度行政干预和法律约束力量,排斥各类经济因素对利率的直接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① 经济贫困和资本严重不足,迫使政府实行管殖利率,期望促成经济发展和防止过高的利率给经济带来不良影响。② 实行管制利率以抑制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③ 为配合全面的技能攻击控制。④ 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于数量不多的金融机构容易形成垄断利率及贷款的垄断分配,并发展为利率管制。⑤ 在计划经济中,管制利率是重要的一部分。

弊端:由于管制利率具有高度行政干预很法律约束力量,排斥各种经济因素对利率的直接影响,降低了市场对经济调节的作用,忽视了利率对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这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管制利率与提高资金效率存在极大的矛盾。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利率与边际生产率相等,市场将自动淘汰低于均衡边际生产率支付不起利息的企业,有限的资本将通过市场竞争投放到高报酬的用途上。而实施不合理的管制利率,将不利于利率随市场因素变动,限制了市场竞争机制的选择,从而不可避免的将部分资本投放到低效率低报酬的生产领域,造成资源浪费。

篇二:金融学考试题目答案

2.外汇储备少了,缺乏调节国际收支的力量;外汇储备多了,则意味着自己的财富被别人占用。你认为能否找到一个理想的均衡点并有可能持续地保持之?

(1)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是调节国际收支和市场总供求的重要手段,但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这主要是因为:

①外汇储备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给量,可能增加对货币均衡的压力。

②外汇储备过大,等于相应的资金“溢出”,对于资金短缺的国家来说是不合算的。 ③外汇储备还可能由于外币汇率贬值而在短期内蒙受巨大损失。

(2)适度外汇储备水平。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对外开放的程度、对外信誉和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能力、外债的还本付息以及国家通过调整国内外经济和外汇管理来影响国际收支的有效程度等因素。对外汇储备的管理:①要考虑资金安全;②要考虑保持流动性,即保证储备资产能够灵活兑现,以备随时运用;③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资产多样化的原则,应把一部分资产投资于稳定成长的证券上,以获取收益

3. 管制利率的弊端主要有哪些?你对推进这一改革的必要性是如何理解的?

答:(1)利率管制有下述几个弊端:

①导致利息负担与收益的扭曲。

②导致信贷配给制。

③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本产出比率。

④降低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⑤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⑥黑市盛行。

⑦导致整体经济的不稳定。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①通过国际视角利率市场化的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比较,已经证明利率市场化在实现内外均衡、保证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被世界国所采用。②从加入WTO 的角度看。中国加入WTO 后,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为适应新的形势,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走向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③从外汇管理的角度看。不失时机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的同时,也会减轻实施外汇管制的政策压力,使得积极稳妥地放开更多的本外币沟通的渠道成为可能。 ④从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成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助推器,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是众望所归。

4. 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主要有哪些论点?

答:(1)从理论上说,利率水平的决定取决于以下因素: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

2)资金的供求状况。

3)物价变动的幅度。

4)国际经济的环境。

5)政策性因素。

(2)利率的决定理论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利率决定论、实际利率理论、货币供求论、可贷资金理论和IS-LM 利率理论。

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揭示,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平均利润率。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利润率和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 ②实际利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点。

③货币供求论

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共同决定的。

④可贷资金理论

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的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5. 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

答:货币制度是与国家的主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其意图总是在于建立能够符合自己政策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纵的货币制度。在20 世纪的后十年,货币制度对主权的挑战却沿着以下三个趋向而迅速强化:

(1)欧洲货币制度的建立。欧元是超越欧洲各国传统边界的货币,欧洲货币当局是超越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央银行。

(2)货币局制度。货币局制度是指一国(地区)所发行的货币完全与其外汇储备挂钩的货币制度。

(3)美元化。美元化是指一国以美元代替本国货币流通,放弃铸币税和发行银行在本国金融体系陷入困境时进行最后救助的可能。

但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给这一关系带来了新的内容:欧元,货币局制度,美元化等说明货币制度有可能独立于国家主权,即国家主权对货币制度的有效控制不是必须的。

6. 比较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上金融中介的异同,试分析这两种金融中介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答: (1)由于融资方式的不同,两个领域内的金融机构有很多差异,主要表现在: ①在资金运动中的地位不同。

②承担风险不同。

③职能不同。

④资金运用利润分配不同。

(2)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我国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间接融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承担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本。近年来,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猛,为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缓解了直接融资市场的压力。 论述:

1. 金融自由化浪潮不仅席卷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并且也扩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其背景及必然性应如何理解?

答:(1)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主要是为了解决市场深化进程中出现的金融结构与金融管理体制矛盾与冲突,其本质是市场深化进程中的金融重构。

(2)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是在金融压抑普遍存在,经济水平落后,市场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

综上,金融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对于解除束缚其发展障碍的要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体制中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市场发挥作用的经济效率。因此,金融自由化的发生是必然的。只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压抑的程度和产生根源不同,金融自由化的表现和效果也不相同。

2.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各自的利弊是什么?汇率市场化是否意味着实现完全的浮动汇率?

答:(1)固定汇率制的利弊:

①固定汇率制的优点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固定汇率制的缺点:

第一,汇率基本上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第二,固定汇率制有牺牲内部平衡之虞。

第三,易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与混乱。

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

①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优点:

第一,汇率能发挥其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第二,只要国际收支失衡不是特别严重,不会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的实现。 第三,减少了对储备的需要,并使逆差国避免了外汇储备的流失。

②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缺点:

第一,是汇率频繁与剧烈地波动,使国际经济交易的经济主体难以核算成本和利润,并使他们面临外汇风险损失,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是为外汇投机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这必然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混乱。

(2)汇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实现完全的浮动汇率。由于汇率对一国经济和政治的重要作用,政府对于汇率通常是或多或少会加以适度调节,不进行任何有目的的干预是少见的。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完全的浮动汇率是不存在的。

3. 应该怎样看待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问题?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判断会对政府的决策和公众的政策建议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1)a.“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b.“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的操作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2)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就是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说明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篇三:利率与利息率的习题答案

1.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主要有哪些论点?

答:(1)从理论上说,利率水平的决定取决于以下因素:

①平均利润率

利润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可分割的总额,当资本量一定时,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着利润总量,平均利润率越高,则利润总量越大。而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息率要受到平均利润率的约束。

②借贷成本

它主要包括两类成本:一是借入资金的成本,二是业务费用。银行再贷款时必然会通过收益来补偿其耗费的成本,并获得利差,所以它在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时,就必然要求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和业务费用之和,否则银行就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

③通货膨胀预期

在金融市场上,由于本息均由名义量表示,借贷双方在决定接受某一水平的名义利率时,都考虑到对未来物价预期变动的补偿,以防止自己因货币实际价值变动而发生亏损。所以,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利率水平有很强的上升趋势;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利率水平也趋于下降。

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可贷资金的数量。当中央银行想要刺激经济时,会增加货币投入量,这时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下降。当中央银行想要限制经济过度膨胀时,会减少货币供给,使可贷资金的供给减少,利率上升。

⑤商业周期

利率的波动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在商业周期的扩张期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期下降。

⑥借款期限和风险

由于期限不同,流动性风险、通胀风险和信用风险也不同,所以利息率随借贷期限的长短不同而不同,通常利息率随借贷期限增长而提高。

⑦借贷资金供求状况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从总体上说,平均利润率等因素对利息率起决定和约束作用,但市场利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市场上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就会上升,供过于求时,利率则要下降。

⑧政府预算赤字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水平将会同方向运动,即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利率将会上升;政府预算赤字减少,利率则会下降。

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状况

在产品市场上,当净出口增加时,会促进利率上升;当净出口减少时,会促进利率下降。国际资本流动状况对利率的影响与国际贸易状况的变动在货币市场上对利率变动的影响相类似。当外国资本流入本国时,将引起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导致利率下降;当外国资本流出本国时,将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导致利率上升。

⑩国际利率水平

由于国际间资本流动日益快捷普遍,国际市场趋向一体化,国际利率水平及其趋势对一国国内的利率水平的确定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二者体现出一致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其他国家的利率对一国国内利率的影响;二是国际

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对一国国内利率的影响。

(2)利率的决定理论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利率决定论、实际利率理论、货币供求论、可贷资金理论和IS-LM利率理论。

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马克思认为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否则归职能资本家的部分就会等于零,这样平均利润率构成了利率的最高界限。至于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从理论上说是难以确定的,它取决于职能资本家与借贷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但不管怎样一般不会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就不会把资本贷出。因此,利率的变化范围一般总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②实际利率理论

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利率决定理论被称作实际利率论,该理论强调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点。图4-1说明了这种关系。

图4-1 实际利率论

图中,I为投资曲线,I线向下倾斜表示投资与利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S线为储蓄曲线,S线向上倾斜表示储蓄与利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I、S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利率r0为均衡利率。若当投资不变而边际储蓄倾向提高使S线右移至S'时,均衡点决定的利率就会从r0下降至r1;当储蓄不变而边际投资倾向提高使I线右移至I'时,均衡点决定的利率就会从r0上升至r2。

③货币供求论

凯恩斯把利息定义为是对人们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他认为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当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时,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会增加,当货币供应不变时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当货币需求减少而货币供应不变时,利率就会下降。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共同决定的。该理论如图4-2所示。

图4-2 货币供求论

图中的货币供应曲线M因由货币当局决定,故为一条直线;L是由流动性偏好决定的货币需求曲线,两线的相交点决定利率。但L越向右越与横轴平行,表明当M线与L线相交于平行部分时,由于货币需求无限大,利率将不再变动,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应,货币都会被储存起来,不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这就是凯恩斯利率理论中著名的“流动性陷阱”说。

④可贷资金理论

该理论由英国的罗伯逊和瑞典的俄林倡导。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的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用公式表示,有:

DL=I+ΔMD

SL=S+ΔMS

式中,DL为借贷资金的需求;SL为借贷资金的供给;ΔMD为该时期内货币需求的改变量;ΔMS为该时期内货币供应的改变量。显然,作为借贷资金供给一项内容的货币供给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作为借贷资金需求一项内容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则呈负相关关系。就总体来说,均衡条件为:

I+ΔMD=S+ΔMS

这样,利率的决定便建立在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的基础之上。如果投资与储蓄这一对实际因素的力量对比不变,按照这一理论,则货币供需力量对比的变化即足以改变利率,因此,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是货币现象,如图4-3所示。图中的M0是尚未增加ΔMS的货币供给量,M1是增加了ΔMS之后的货币供给量。

图4-3 可贷资金理论

⑤IS-LM利率理论

IS-LM模型是由希克斯首创,由汉森补充和发展而成,它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全面均衡来阐述了利率的决定机制。只有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满足储蓄等于投资、货币供应量等于货币需求时,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才能确定。如图4-4所示。

图4-4 IS-LM利率理论

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所决定的收入和利率就是使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的唯一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E点以外的其他任何收入利率组合都是不稳定的,都会通过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整达到均衡。

2.管制利率的弊端主要有哪些?我国目前正在对利率实行市场化改革,你是否了解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步骤?你对推进这一改革的必要性是如何理解的? 答:(1)利率管制有下述几个弊端:

①导致利息负担与收益的扭曲。政府对利率管制的显著特征是将管制利率控制在市场利率以下。由于存款者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与借款者所支付的利息成本相对偏低,造成利息负担与收益的不均。

②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本产出比率。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利率与边际生产率相等,低于均衡边际生产率的企业会因其支付不起利息负担而退出借贷市场。换言之,由资本使用人之间自由竞争所决定的利率自动地将资本限制于那些报酬高的用途上,而将报酬低的投资予以淘汰。利率的这种功能对于资金供给是经济发展瓶颈的国家尤为重要。为了将资本分配于每一单位投资净报酬率最高的用途上,应让利率执行其自然的功能,使资本分配到最具生产力的各种相互竞争的用途上。

但如果政府武断地规定一个低的利率并任意对资本加以分配,完全限制竞争性利率的选择机能,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使一些资本分配到生产率较低的投资项目上,使每一单位投资的净生产率降低,更加重了资本供给缺乏的严重性。

③降低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若金融当局对金融部门的存贷款利率进行管制,必然影响资金供给来源。因为存款利率太低,效率低下而又有资金盈余的单位将会进行自我融资而不存入金融机构,结果会导致金融部门萎缩而阻

碍金融发展,进而影响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速度。

④黑市盛行。由于利率管制的存在,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低于均衡利率水平,资金需求量超过资金的供给量,促使银行根据各种非利率因素进行主观的信贷分配,这种主观的信贷配给方法不但会降低资源使用的效率,而且必然使一些企业得不到低利率银行贷款,只能求助于黑色借贷市场,以满足其资金需求。这也是在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黑色借贷市场的主要原因。官定利率水平离均衡利率水平越远,资金黑市就越猖狂。

⑤导致整体经济的不稳定。上述的利率管制的弊端必然影响一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2)利率实行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

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1)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准备金存款账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

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

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 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

200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要用三年时间,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的步骤渐进地实现利率市场化。尔后,在中国人民银行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正式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1年,放开了全国社保基金协议存款利率。

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主要有哪些论点?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29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